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21节

“某这只是在说一个事实罢了,那杨坚是不好对付。”萧世廉不忿的说道,“但是他要是真的敢来,咱们照样杀的他丢盔弃甲!”

而萧摩诃此时重重咳嗽一声,不满的瞪了自己儿子一样,旋即说道:“尉迟迥是北周蛮夷之中成名已久的老将,当年率军入蜀平定萧纪的雷霆手段,想必你们也知道,万万不可因为杨坚的离开而掉以轻心。”

裴子烈和李荩忱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凝重。

正如萧摩诃所说,这尉迟迥虽然是老将,但是也是有着辉煌战绩的老将,当年尉迟迥奉北周开国皇帝宇泰之命进攻空虚的川蜀,以奇兵长驱栈道,星夜兼程,数日便杀到剑阁,吓得毫无准备的川蜀萧纪麾下各州府望风而降,真可谓是雷霆手段。

而十六年前,宇护率兵东征,面对北齐来势汹汹的反扑,北周各部惊慌失措,唯有尉迟迥率兵逆行突进,使得大军得以平安撤退,而这也是尉迟迥最后一次身临战场。

之后的尉迟迥因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一线,随着韦孝宽、杨坚、王轨等新一代将领逐步成长起来,已经用不到尉迟迥再征战沙场,而他的主要任务也变成了奔波各地、镇守后方。

毕竟相比于那些年轻将领,还是尉迟迥这等成名已久、战功赫赫的老将更有震慑力。

因此此次宇邕临阵换将,把杨坚换成尉迟迥,确实耐人寻味,却并不代表尉迟迥就是好相与之辈,说句不好听的,萧摩诃还在嗷嗷待哺的时候,尉迟迥就已经开始在沙场之中摸爬滚打,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也是为什么萧摩诃专门强调一遍,对于尉迟迥,必须保持和对于杨坚一样的决定和谨慎。

“尉迟迥所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裴子烈想起来什么,急忙问道,“宇邕既然要北上进攻突厥,那么留给他的军队必然不会多。”

萧摩诃微微颔首:“具体有多少军队并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原本的襄阳驻军应该被抽调走了大半,剩下的军队数量应该不会超过五万,而且这五万当中还有不少是北齐的降军整编之后的队伍,其斗志可想而知。更何况我们这一次的目标并不是襄阳,而是江陵。”

李荩忱和萧世廉等人都有些诧异的互相看了一眼,宇邕如此安排布置,固然可以集中最多的兵力,给突厥致命一击,但是也会让原本的全面防御变成重点防御,毕竟北周的兵力再多,终究是有一定数量的,而很显然宇邕对于刚刚整编没有多久的北齐军队并不信任。

他这是在赌博,赌的是南陈会继续进攻淮北而不是荆襄。

“宇邕这是打算放弃西梁了。”李荩忱缓缓说道。

萧世廉哼了一声说道:“西梁蕞尔小国,不过只是北朝蛮夷的附庸罢了,横竖不出江陵周围几城的地方,上一次吴司空进攻江陵,如果不是北周横插一手,现在西梁早就是我们的了。”

对于这一点,显然萧摩诃和裴子烈也很是赞同,南陈最大的敌人是北周,西梁最多只能算北周的一个马前卒,而且是很虚弱的马前卒,只要没有北周,萧摩诃有信心将西梁直接“斩于马下”。

这一次宇邕既然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军队北上,自然就得做好有所牺牲的准备,而从现在来看,显然宇邕并不想放弃淮北这个可以直下江南的跳板,所以并不直接属于自己统辖、这些年更是非但没有建树反而总是惹麻烦的西梁,就成了宇邕最好的牺牲品。

如果南陈还在一如既往地进攻淮北,那自然是最好,就算是南陈转而进攻西梁,只要尉迟迥能够守住襄阳一带,保住北周在荆州境内的势力存在,那宇邕十有八九就不会在意西梁的存亡。

“此事已经告知陛下了么?”李荩忱想起来什么。

萧摩诃摇了摇头:“这军报是从淮北直接送入大营的,应该再由某转交给陛下。”

“事不宜迟,请将军现在就入宫面见陛下,”李荩忱沉声说道,“若是时间拖得久了,陛下从别的地方得知这个消息,对将军、甚至对整个东宫都没有好处,另外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对手是谁,剩下的也不是将军以及你我所能够决定的了。”

之前萧摩诃向陈顼担保宇邕会出兵北上,现在时机已到,南陈自从吕梁战后,潜心准备了这么久,可不能再无所事事了。上一次北周以雷霆万钧之势吞并北齐、导致南陈连汤都没有喝上一口的教训,萧摩诃可记得清楚,想必陈顼更是永远不可能忘。

萧摩诃径直伸手去拿自己的蓑衣和斗笠:“世忠此言不假,某现在就入宫,事不宜迟,你们也准备一下,应该明天或者后天就要准备出征了!”

李荩忱三人同时郑重一拱手。

吕梁之战仓皇撤退的耻辱,必须要用血火来湔雪!

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

李荩忱缓步走出议事堂,凉爽的风扑面而来,夹杂着雨丝,带来凉意。而李荩忱深深呼了一口气,之前因为逛了一天街而刻满脸颊的疲惫已经一扫而空。

算起来来到这个时代也已经有几个月了,转眼之间已经从春天到了夏天,可以说从李荩忱在那吕梁山中的小村落的竹床上睁开眼的那一刻,就仿佛有一只命运的手在背后操控着他,让他就算是对这个时代并非不无了解,也不得不跟着命运已经划定好的轨道前进。

李荩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整个村落毁灭在血火中,只能看着南陈军队不得不从吕梁撤退,他所能主动去做的很少,被命运操控着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看的却有很多。

这个战火笼罩下沉闷的时代,让李荩忱总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作为一个前世没有什么作为、只能闲散过日子的小白领,李荩忱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沉重的压力,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压力,在不断的打磨着他,磨练着他的思维、也磨练着他的意志。

而到了今天,这个雨夜,萧摩诃带着北周开始进攻突厥的消息回来,让李荩忱第一次感受到,这漫卷的风中,自己似乎终于开始抓住命运的咽喉。

北周此战开始,就意味着宇邕距离“英年早逝”已经不远了,北周短暂的繁荣和强盛,将会在尉迟迥和杨坚等人的勾心斗角之中灰飞烟灭,整个时代将会进入三百年来最后的大混乱之中。

或许对于世家、对于贵族,一个和平的时代才是他们能够稳定统治和延续血脉的好时代,但是对于李荩忱这样的寒家子弟来说,乱世,也只有乱世,才能够让他们崭露头角,才能够让他们找到晋身的机会。

或许李荩忱受到了萧摩诃、吴明彻甚至是徐陵的青睐,并且已经算东宫的一员,但是他的爹爹李成在带给他这些的时候,却没有能带给他贵族的身份,所以李荩忱还是需要寻找更多能够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既然已经来到这个时代,他自然不可能让自己一辈子都只是萧摩诃幕府之中一个幕僚,更何况无论是李成还是那二百多村民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允许他这样。

所以现在的李荩忱,比任何人都憎恨乱世,但是也比任何人都期待乱世。

他只有投身入一场场血火之中,才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甚至是整个时代命运的脉搏,才能够终止这已经三百年的乱世!

这是三百年来一代代人的夙愿,而现在落在了李荩忱的肩膀上。

“世忠,想什么呢?”萧世廉缓步走到李荩忱身边,微微眯眼看着这斜斜编织的珠帘雨幕,他不由得感慨一声,“这么大的雨还真是好久没有见到了呢。”

李荩忱回过神来,微笑着说道:“毕竟要变天了呢!”

“这不是已经变天了么。”萧世廉诧异的说道,显然并没有理解李荩忱的意思,“好啦,你就别在这里胡思乱想了,回去早早休息,刚才某和大士兄商量过了,明天最好就到军营当中去看看。”

顿了一下,想起来什么,萧世廉接着说道:“对了,之前爹爹就说过,如果你想的话,可以抽调一队人马交给你指挥,照我看也不用别的,就把我原来那一幢人马交给你,反正我既然当了参军,也没有办法一直领兵了,那一幢人马交给别人我也不舍得。”

不等李荩忱回答,萧世廉自顾自的盘算道:“不过我这一幢人马在山里就丢了大半,后来虽然经过补充,但也在吕梁水战损不少,应该还有二三十人的缺口,这样吧,咱们明天直接去找大士兄,想必大士兄也不介意把自己的人调一部分补充给你,反正他那里人多!”

李荩忱眉毛一挑,哭笑不得的说道:“敢情在你那里大士兄就是一个辎重营将领,缺什么都可以找他要?”

萧世廉顿时正色说道:“大士兄的为人,外冷内热,平素鲜与人深交,但是只要被他引为知己的,必然会真诚以待,现在你既然麾下需要兵马,而大士兄那里人又多,找他要点儿人,大士兄肯定不会反对。”

“哈哈哈,”李荩忱终于憋不住笑了出来,拍了拍萧世廉的肩膀,“伯清啊伯清,你可要小心了,你这样算计大士兄,说不定他一气之下就和你绝交了呢!”

萧世廉也是哈哈笑着点头,也不知道是肯定李荩忱的说法,还是有信心裴子烈不是那样的人,不过他笑了几声就收住了,旋即轻声说道:“时候不早了,世忠你也早休息吧。”

李荩忱摆了摆手:“不,在咱们临走之前,可还有点儿事要办呢。”

“嗯?你是说?”萧世廉怔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12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