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335节

杨素的话虽然听上去很轻松,但是李荩忱也能够感受到他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的担忧。

对于这一战,哪怕是汉军拥有宪有可能的动向。另外长安工坊生产的,抬头看向崔世济。

这是裴矩的府衙,崔世济登门拜访之后,裴矩就屏退了左右。

他当然很清楚,这家伙绝对不是来和自己说这件事的。

“春夏主耕种,秋冬主杀伐,秋收之后正是征战之时,可不是什么兵家大忌。”裴矩微笑道,“仲民〔崔世济表字〕兄何出此言?”

“弘大兄,你也得看看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崔世济愤愤不平道,“现在的邺城已经这么冷,更何况幽燕之地?陛下对薛延陀动兵乃是迫不得已尚可理解,但是竟然还要转而对平城用兵,劳师远征,怕是不妥啊!”

裴矩目光一闪,看向崔世济“仲民兄啊,尔这是在为陛下担忧,还是在为平城的汉军担忧?”

崔世济一怔,下意识的环顾左右。

“隔墙无耳也。”裴矩笑着指了指背后的屏风。

崔世济呼了一口气,上前两步,小心的坐下“弘大兄,为谁担忧,汝亦知也,何必说出来。”

裴矩笑了一声,声音也压低“清河崔氏和汉军已经隔河相望,难道开始迫不及待了?”

崔世济尴尬的笑了笑。

迫不及待当然不至于,甚至可以说崔氏并不倾向于投降大汉,毕竟在北周他们依旧是和裴氏站在一起、一等一的豪门大户,但是到了大汉恐怕就没有这些待遇了,甚至自家子弟还得挤破了脑袋和一帮寒门去抢夺入学、深造以及科举的名额。

对于一开始的世家来说,和寒门子弟争夺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家族都期望能够以此彰显家族子弟之能耐、更可以光宗耀祖,但是现在的世家早就已经是垂死的百足之虫,纵然死而不僵,但是真的要说去和别人平等竞争,哪有这个底气?

家里的纨绔们养尊处优惯了,都是什么货色,大家心里都清楚。

去竞争,那就是去送死啊,祖宗多少代人打下来的基业和威名,恐怕短短一两代人就会丢的一干二净。

闻喜裴氏当然不会怕,裴氏人才即使是在大汉的科举制度下依旧有放光的,现在院之也有不少裴氏子弟高居榜首,毕竟这个家族繁荣昌盛了这么久,底蕴是在的。

但是清河崔氏早就已经落寞了,现在甚至还成为了闻喜裴氏的小跟班,底蕴早就所剩无几,前人的智慧也都锁在库里生灰,也就只剩下一个架子和名号在了。

清河崔氏当然不着急做汉臣。

他们更期望的是双方能够维持现在的这种局面。

大汉走大汉的阳关道,崔氏走崔氏的独木桥。

清河崔氏的小算盘,裴矩当然是清楚的,此时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不过对于崔氏这种美好的幻想,裴矩心里也是很鄙夷的。

就凭借着这点儿空架子,清河崔氏难道还真的以为自己能够左右逢源,让大汉和北周皆听从其指挥么?

2

第一八三零章 咱们得主动

现在的崔氏相比于之前全盛时期的清河崔氏,就是个笑话!

当即裴矩正色说道:“仲民兄,天下大势,已然明了,汉帝是雄主,纵然恶名不绝于世家,也不妨他麾下带甲百万、良将千员,横扫北方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崔世济打了一个哆嗦。

他明白裴矩的意思。

如果北方世家再对大汉无动于衷的话,到时候汉军杀上来再想要投降示好,晚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汉军怕是会干脆了当的将他们和北周朝廷一起赶尽杀绝。

更不要说现在裴矩和崔世济,可都是朝廷大员。

“这该如何是好!”崔世济着急的搓了搓手,“弘大兄,崔氏一向唯你马首是瞻,你要全我家族性命啊!”

裴矩看着打哆嗦的崔世济,有些无奈。

好好地清河崔氏,终究还是在时间的消磨中没落了。

曾经的清河崔氏名士辈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现在的清河崔氏甚至都已经要仰人鼻息了。

也不知道他们的祖辈们知道了会不会气的直接从棺材里跳出来。

不过脸上的鄙夷一闪而逝,裴矩并不打算真的狠狠嘲讽崔世济一番,毕竟现在闻喜裴氏在朝堂上也是势单力孤,清河崔氏的确是最好的帮手,哪怕是之后投降了大汉,这两个家族也可以凭借着曾经并肩作战的经历继续互相搀扶着向下走。

南方的情况裴矩早就已经有所了解,毕竟闻喜裴氏在南方也不是没有人,以裴忌、裴蕴父子为首的裴氏代表早就已经和北方的宗亲有所接触。南渡的裴氏虽然在辈分、血脉上早就已经和北方的裴氏疏远,平日里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往来,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关头,大家都是裴氏的人,自然要互通有无。

当然了这个互通有无主要还是南方的裴氏劝动北方的裴氏干脆就直接投靠大汉。

根据南边的消息,李荩忱现在对于北方的世家并没有凶狠到必须要赶尽杀绝的地步,甚至还颇有几分客气,比如和大汉的梁子实际上很深的尉迟家,李荩忱甚至还让尉迟家的人出仕,同时也并没有管尉迟家、元家、长孙家乃至于宇文家这几个带有浓重鲜卑血脉的家族抱团取暖。

李荩忱对鲜卑世家尚且如此,对于汉人世家自然会态度更好,至少没有现在北地风传的汉军所到之处、世家家破人亡。

裴矩之前就怀疑这样的消息不过是口口相传之后的误会,背后保不齐还有宇文宪的推波助澜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乱世之中的枭雄人物,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谁能没有一点儿掌控人心、把握舆论的手段?

抹黑一下大汉,抓住会稽留氏的事情发酵,从而让北方的世家和自己齐心协力一起抵抗汉军,对于宇文宪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自然何乐而不为。

裴矩轻轻敲着桌案,沉声说道:“仲民兄,既然我们要做些事情,那就要主动一些。”

崔世济怔了一下,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还请弘大兄示下。”

裴矩沉吟片刻,低声道:“现在许君还被软禁在通事馆吧?”

崔世济眉毛一挑:“这是不是有些冒险?”

许善心作为大汉的使者,而且是常驻邺城的使者,一直以来在邺城也都是座上宾的待遇,当然了身在大汉的刘休征待遇也不差。

首节 上一节 1335/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