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440节

一支不想建功立业的军队,不是好军队。

但现在的大汉,可没有这个本钱由着军队去打打杀杀。

“怎么拿下邺城,还需要再做商议,”李荩忱沉声说道,“车骑将军现在就在洛阳,骠骑将军不日也将返回,太尉府可以征询一下他们两个的意见。”

张须陀轻轻松了一口气,至少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全盘否定,这就已经让他很开心了。要知道这份计划可不只是张须陀的心血,还是太尉府上下好几天团团转的心血,要是真的被陛下直接打回来了,太尉府的士气可要大受打击。

而且从现在来看,矛盾还是出现在钱粮消耗和损失上,这个矛盾固然难以解决,但是和太尉府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军方和文官们扯皮的事。

太尉府可不是夹在中间的老鼠。

李荩忱应该得有一年没有见到王昌了。

这个大汉海军的大将一直都在东线作战,还得兼顾南洋的开拓,所以自然没有什么机会前来朝见陛下。

海上的风看来很是凌冽,让王昌的脸上多了几分本应该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风霜刻痕,人也黑了不少,眼睛之中自带着几分昂扬杀意。

海军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北伐主要战事,但是这一年来也没有少杀人。去年年中的时候开始,海军就开始集中对南洋到东海一线的海盗贼寇进行清剿,以保障航路通畅,以大汉海军的战船对付那些不过就是划着舢板的海盗,简直易如反掌,整个南洋商路上都被王昌杀的人头滚滚,不少海盗盘踞的岛屿更是血流成河,南洋和东海来往过路的大汉商人,有不少主动为王昌请功的。

到了年末,王昌带领海军战船转而向东,一路北上,探索了后世的琉球群岛一带,并且派出船只沿着这如珍珠项链一般的列岛向东北继续探索,最终发现扶桑也应该是必然的,而他自己则带领几艘战船前往青州,然后前来朝见陛下。

一来王昌是要向陛下汇报自己这年余的战果,二来王昌自然是要来向太尉府要任务的。

半年了,你们陆师打的热热闹闹,海军和水师都快沦为运输大队了,刚开始北伐的时候尚且有露脸的机会,这个冬天更是过分,海军这边最大的战功竟然是新组建的汾水水师立下的,这让王昌很不满。

开春之后北伐,海军也好,水师也罢,说什么都不能再划水了,不然的话他这个主帅如何给下面交代?

尤其是新编练的海军陆战队,这一年来大大小小的岛屿倒是没有少上去过,可是其本来成立的目的,可是重洋远渡、包抄敌后,现在跑到小岛上去和海盗以及土著作战,他们当然很是憋屈。若是这次北伐,海军陆战队再不能露露脸,王昌甚至都可以考虑解散了。

和土著“打交道”的事,海军就可以胜任,不需要专门的陆战队登场。

“臣参见陛下!”王昌跪地行大礼。

“爱卿平身。”

李荩忱看着这个当初曾经一起入蜀的爱将,可以说大汉水师和海军能有今天的规模,和王昌有很大的关系。若是时代的脉络依旧和历史上一样发展的话,那王昌可能终其一生都默默无闻,史书之中甚至都不会留下他的名字。就连萧世廉和裴子烈亦是如此,他们在史书上,也不过只是被提到的两个人罢了。

因此有的时候,就连李荩忱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这些将领们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这些将领。

但是毋庸置疑,正是他们一起,成就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王昌起身,李荩忱忍不住感慨:“昔日随朕入蜀征战的文武,而今星散天下,等闲不能一见,而今爱卿入洛,见爱卿清瘦了许多,朕心中亦是不好受啊。”

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夹攻

王昌诧异的低头看了看自己,清瘦倒也说不上,应该说是健壮了。就连她自己都不敢回想,自己是怎么从当初那个混吃等死的水师校尉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

“臣纵船风浪之中,身强体壮,相比当年可是少了很多赘肉。反而臣观陛下,脸色有些不好,陛下龙体关乎社稷,还请陛下多加注意。”王昌急忙说道,他得向李荩忱证明,自己可不虚,不然的话,陛下万一再以此为理由不让自己亲自统兵,那自己还不如不来这一遭呢!

李荩忱咳嗽一声,他当然不好意思说是因为昨天晚上自家闺女背书太差所以被几个姨娘罚抄,自己一时不忍就陪着了,结果睡得晚。

旁边的鲍兴急忙为陛下打圆场:“开春以来,奏章众多,国事繁忙,陛下一时疲惫,为臣等之过,春耕之后,事宜自当减少,还请横海将军放心。”

王昌外镇日久,对文官们自然没有什么好感,此时瞥了一眼鲍兴,意思很明显,你们文官最好多给陛下操劳操劳,真要是累到了陛下,我们这些元从重臣,可都不是吃干饭的!

鲍兴顿时苦着脸不敢多说什么,早知道就不给陛下解释了。

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原本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几名文官,这个时候都微微凑上前,大有要为鲍兴撑腰的意思。武将们自然察觉到了什么,也同时向王昌这边挪动脚步,真的要动手难道武将还会怕了你们文官不成?

李荩忱当然意识到了下面微妙的变化,文武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李荩忱主动营造的一种矛盾冲突,现在一言不合双方就要跑到对立面的局面,倒并不是李荩忱乐于见到的。

他轻轻咳嗽一声:“这次召王爱卿入洛,就是为了商讨北伐战事。”

李荩忱开口,大家自然也就不敢再相互之间表露出明显的敌意。在对外上,大汉内部从来都是保持一致的。

紧接着李荩忱看向裴子烈,萧世廉奉命巡视大河沿岸各路兵马,现在还没有回来,裴子烈就是军方唯一的最高代表。现在太尉府和军方最终共同敲定的作战计划,当然需要裴子烈来汇报。

裴子烈径直说道:“现在暂定计划,是从陈留、洛阳两个方向分别向冀州和河内发动进攻,作为主攻,同时在平城、河东两个方向发起佯攻,除此之外,海军需要在北方幽州到冀州沿海挑选合适的登陆地点,包抄邺城后路,和我正面进攻之军形成南北夹击,切断敌人任何从邺城向北逃逸的可能。”

陆师方向上的作战计划是早就已经拟定好的,陆师各部对此并没有多少意见,毕竟这本来就是经过各方权衡后拿出来的计划。

这次作为主力的实际上还是从南方前来的各军,比如扬武军、镇岳军和鹰扬军等等,不过从关中补充兵力的虎翼军也有机会参与到这场战事之中。

而河东的巩汉军等北方出身的兵马,自然就只能作为佯攻。然而这些新编军队,之前能够给他们进攻河东的任务,就已经算是朝廷的信任了,包括杨素和李询在内,对此也没有多少异议。一来他们能获得的就已经不少了,二来李荩忱也许给了他们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以后北上草原、西出阳关,都将少不了北方子弟的身影。

身材体型更加高大的北方子弟,显然是北出草原、深入西域,和那些人高马大的草原部落以及西域各部斗争,显然更加合适。

未来的世界还广阔着呢,有的是你们冲杀开拓的机会,没有必要拘泥在这中原九州之地。

现在计划唯一还没有完全确定的,就是海军方面的问题。

陆师将领们基本上都没有考察过海军的作战方式,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海军到底能够派出多少人,而海军陆战队又有多大的能耐。要是能够和陆师一样,那倒还可以依仗,但是如果就是一帮只能在船上蹦蹦跳跳的家伙,那上了岸真的不足为凭。

并不怪陆师将领们有这样的想法,历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堂堂“孙十万”,十万东吴水师上了岸之后竟然能够打的一地鸡毛,固然孙权本人的统兵能力是有问题的,东吴水师上岸之后的作战能力也值得怀疑。

李荩忱看向王昌:“海军是怎么打算的?”

王昌当即说道:“海军已经派人沿着海岸线考察适合登陆的地点,现在已经找到多处。”

一边说着,王昌一边走向舆图,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陛下请看,从青州越过大河,向北依次是乐陵郡、浮阳郡、渤海郡以及一路向北的渔阳郡。”

李荩忱打量着舆图,乐陵郡到渤海郡一线州府密集,构成了邺城的东部防线,这里也是青州汉军拟定的进攻方向,届时吴惠觉会率军向北越过大河直接进攻乐陵,突破邺城东部州府之后一路向西,和从洛阳、陈留方向杀过来的汉军构成对邺城的夹攻。

不过北周本来就在这一带屯驻重兵,再加上吴惠觉现在还担负着维持青州稳定、建设重要海上港口的任务,所以这一路兵马充其量也只是佯攻,李金晨并不指望着他们能够多快冲破北周军队的阻拦。

若是派遣海军从乐陵以北登陆并且和青州主力形成对敌东部防线夹击的话,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多少就有些浪费了,让海军再跑到海上去兜一圈,还不如直接让他们配合着陆师,从海上和陆地的正面方向上同时发动进攻呢。

还不够麻烦的。

首节 上一节 1440/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