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492节

李元方是李询的嫡子,因此和罗毅一向以“叔侄”相称,李询把自己的儿子都安排在海军陆战队,自然一是表示对罗毅的支持,二也是表示对海军陆战队的信任。而李元方这小子到底是将门虎子,在南洋的时候屡屡因为作战骁勇而晋升,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一军偏将。

但是罗毅很清楚,李元方的功勋都是用南洋土著的脑袋堆起来的,而南洋那些土著,无论是论智慧还是战力,和北周军队当然都没法相比,因此对付他们,简单粗暴就是最好用的办法。可是这样的办法对上这些花花肠子满腹的世家,却并不管用。

尤其是现在罗毅还需要他们的支持,若是得罪了这些家伙,等到战事开启之后,他们反倒是在城中制造骚乱,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本来就人手不多,再引发动荡,燕郡可就真的守不住了。

李元方挥了挥拳:“那总不能让这些家伙就蹲在家里看笑话!”

罗毅目光一闪:“他们不是想要看笑话么,那就把他们请到城头上来看,如何?”

“这?”李元方和马填还有周围的将领们都露出诧异的神色。

“就让他们看看,到底是谁会闹出笑话来。”罗毅笑道。

李元方回过神,击掌赞叹:“妙也,妙也!”

燕郡的豪门大户并不算非常多,顶头的就是卢氏和祖氏,再加上韩氏等家族的旁支。实际上卢氏和祖氏的郡望都在范阳,只不过这些年幽州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向北转移到燕郡,因此这几个家族也都跟着迁移到燕郡。

卢氏和祖氏都是幽州的老牌世家了,虽然这些年来没有诞生出什么天下皆知的人物,但是在幽州这一亩三分地上,任何人想要站稳脚跟,都不能忽视这两个家族的存在。

实际上大汉和幽州这边的地下贸易,背后也有这两个世家的影子,不过在明面上,他们当然是北周的坚定拥护者。

论变脸和装模作样,世家那都是轻车熟路。

汉军入燕郡,说句实话也超出了这些世家的想象,卢氏家主卢鹏和祖氏家主祖樊本来还在为谁能拿下辽东铁矿石运输的单子而闹得不可开交,现在形势斗转,两人也立马冰释前嫌,坚决站在一起。这种时候,抱团取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果不其然,大汉也没办法把他们怎么样。不过罗毅很恭敬地邀请他们前去城上观战,这一次他们就不好拒绝了。之前他们亲自出面接待的马填,而今就是装病也来不及了。

无奈之下,卢鹏和祖樊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思,一起站在了城墙上,哥两个的神情都有些复杂。不过还有比他们神情更复杂的,那就是旁边被五花大绑的宇文贡和崔彦睦。

这两个家伙本来就不对付,现在却都沦为阶下囚,也有一种世事沧桑、造化弄人的感觉,吵架斗嘴自然是没有这个心情了,甚至看到卢鹏和祖樊走上来,也没有说什么。

卢鹏本来想要行礼,不过祖樊扯了扯他的衣袖,一努嘴,提醒卢鹏,罗毅就在不远处看着,吓得卢鹏也不敢再有动作,两个人有些僵硬的站在城墙上陪着旁边的两个俘虏一起吹风。

本来罗毅是想要和他们打招呼的,不过城下的敌军不太同意。

昌平郡的北周军队来得很快,投石机都已经架设起来,正一点点的向这边推进。

罗毅在城头上宇文贡所在的位置竖起了一面青色旗帜,上面写着“燕”的字号,告知城下的北周军队,你们家的燕王殿下在这个地方,你们想要打就打吧,死了某也不管。

也不知道是宇文贡的存在真的让他们投鼠忌器,还是城头上黑黢黢探出去的火炮有足够的震慑力,北周军队竟然一时间还真的不敢向前发动进攻了。

第二零一八章 城墙上,各怀心思

“敌人不想进攻东城啊。”李元方笑道。

东门有瓮城、有护城河还没有桥梁,显然北周军队有些犹豫。

“他们要转,我们就跟着转。”罗毅颔首,伸手点了点不远处的宇文贡,“有这么一个俘虏在,他们不敢动用投石机的。”

果不其然,北周军队再一次转向南门,而汉军也跟着重新在南门上布防,一门门火炮都安装了轮子,跑起来并不比城外的北周军队来的慢。

这一次北周军队应该是注意到了南侧城墙上刚刚修补好的缺口,下定决心打算从这里发动进攻。

火枪手已经在城墙上列阵,火炮更是“昂首挺胸”。

卢鹏和祖樊被“簇拥”着来到南门上,还是和那两个倒霉的俘虏站在一起,看着眼前的景象,他们的心也开始怦怦直跳。

要是箭矢和石弹不长眼,那他们就真的要为家族牺牲了。

哪怕是有一个王爷陪着,他们也不想死啊。

不过北周军队显然还没有送他们的燕王殿下去见北周武皇帝的胆量,在经过短暂的迟疑之后,所有的投石机都集中在远离宇文贡的另外一边。

当他们意图向前进的时候,罗毅果断的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火炮轰鸣,一发发炮弹喷射而出,论射程,即使是这些从战船上拆下来的轻型火炮,相比于北周军队装备的投石机也要略胜一筹,真正在射程上能够超过这种火炮的也就只有工部之前针对霹雳车提出的改良版,体型之庞大如同小山一般,只不过与其耗费重金打造这样的巨型霹雳车,自然就不如打造更多的火炮了,论拆迁能力和成本,火炮可都要略胜一筹。

陛下就曾经说过,既要保证质量,也要保证数量。

炮弹就像是犁耙一样掠过人群,所到之处血肉模糊。

城上的宇文贡惊恐的直接蹲在地上,如果不是他的双手被反绑,恐怕他早就已经抱头鼠窜了。宇文贡的反应让旁边的崔彦睦长叹一声,“虎父无犬子”,这可惜陛下何等英雄人物,竟然还真的有了这样不争气的儿子。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宇文宪扬名立万的时候,正是宇文邕大权独揽的时候,身为宇文邕的弟弟,宇文宪足够忠诚,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子嗣都培养成一个个雄心勃勃、能力出众的人物,一来他没有这个时间,二来他这样只会引起宇文邕和宇文赟父子的警惕和戒备。

宇文邕对自家弟弟信任有加尚且不说,宇文赟和宇文宪之间可是一直都有矛盾的。宇文宪当然不想引起这位未来皇帝的过度不满,毕竟生杀大权还是掌握在人家的手中。

可惜等到自家这些孩子们成长起来之后,宇文宪又和宇文赟撕破了脸皮,在邺城自立旗号,自然更没有闲工夫去管这些儿子,固然也请了大儒来给他们上课,可是身为皇室子孙,生活虽不算骄奢淫逸,可是懒散舒适也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

让他们去争权夺利甚至争风吃醋,他们可能还能胜任,但是让他们去直面生死战斗,他们不害怕才怪呢。

因此对于宇文贡之前一直想要和自己争夺对幽州民政控制权的小心思,崔彦睦虽然心知肚明,却从来没有明确地表示反对,他很清楚,凭借着这个家伙的本事,能治理好民政才怪呢,别说是他了,就算是独孤永业父子来,没有自己的帮助恐怕也很难做到,所以崔彦睦可以说是恃才傲物,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把这些武夫放在眼里。

现在亦是如此,要论对幽州民政的了解,无人能出其右,所以崔彦睦在等着罗毅恭敬地劝降,这可要比自己主动投降来的好。

不过罗毅似乎一直都没有这个意思,考虑到他有眼前的战事亟待解决,崔彦睦也不跟他一般见识。

殊不知此时罗毅的目光也在打量着这边的人,宇文贡就是个没有经历过什么战火磨砺的废物,罗毅并不担心他能够翻出来什么风浪,接连让他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尤其是火炮面对甲骑的时候依然具有的摧枯拉朽一样的能力,足够让他丧失所有的斗志。

至于那两个燕郡城中的家主,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应该明白罗毅到底有没有守住燕郡的本钱了,何去何从他们心理恐怕已经清首发

剩下的崔彦睦,实际上罗毅并没有打算委以重任,没办法,清河崔氏尚且还在北周的旗帜下,崔彦睦会不会生出什么幺蛾子来,罗毅并不能打包票,而且此人虽然有些能力,却一向高傲,想要让他乖乖的成为汉臣,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罗毅现在并没有好心情去卑躬屈膝的请求他来做官。

大汉内部人才就算是再紧张,也还没有到连一个地方大员都派不出来的地步,甚至相反,现在很多地方州府官员都需要进行提拔,以为后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腾地方。

假如这个家伙能乖乖的认清现实,主动请求为大汉出一份力,那罗毅倒是不介意给他弄个饭碗,但是如果他执迷不悟而或者等着罗毅苦苦去求他,那抱歉了,你的位置有的是人需要,离了你,幽州依旧还是幽州,大汉依旧还是大汉。

“轰!”城下传来一声轰响,原来是一台投石车被炮弹撕开。

首节 上一节 149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