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497节

汉军将士已经推进到回马滩,而北周军队也在营寨的栅栏后严阵以待。

不远处箭楼上的那台床子弩已经顺势待发。

汉军的火炮也缓缓的向前推动。

杨素和李询并肩策马站在回马滩的南端入口,看着只等一声令下的汉军将士。

战场随着双方都已经安排妥当,一时间反倒是变得有些寂静。

唯有呼呼的风声还有砰砰的心跳。

“进攻!”李询果断下令。

汉军将士推动火炮进入预设阵地,紧接着便是隆隆炮声。

炮声打破了山谷之中的宁静,炮声中,硝烟四起、碎石尘土满天飞。而汉军将士快速的向前推进。

炮弹从北端的山坡下一直向上一轮又一轮的射击,山坡上布设的那些鹿砦之类的阻碍物被炮弹直接击碎,更有甚者被开花弹掀起的气浪硬生生的掀飞,至于这些障碍物后面的栅栏,待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一个又一个的大洞宣告着它们很有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在接下来的防御之中起到什么作用。

一发炮弹正中那个箭楼,生生凿出一个大洞,不过因为没有击中箭楼四根支撑用的柱子,所以并没有对箭楼的稳定性造成太大的影响。不过周人士卒应该也是吓了一跳,那台床子弩也不管敌人有没有在射程之内了,一支铁矢已经飞跃而出。

或许铁矢划破空气的锐啸是这个时候北周士卒最大的心理安慰了。不过不得不说周人抓住的这个机会还是不错的,汉军已经开始向前推进,实际上刚刚进入床子弩的射程范围。

回马滩的北端,道路骤然收缩,视野已经被炮火掀起的扬尘所遮蔽,于汉军来说,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遮挡住自己前进的身形,自然是不错的选择,而于北周军队来说,漫漫烟尘之中没有人知道有什么,因此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尽可能地把箭矢全部都射进去。

“举盾!”带队走在前面的汉军校尉感觉到了什么,大声吼道。

下一刻,一支铁矢刺破烟尘,呼啸而来。

“卧倒!”校尉几乎是下意识的喊道。

汉军将士同时扑倒在地。

对付这种来势汹汹的铁矢,用血肉之躯硬抗显然是不可能的,躲开就是唯一的选择。铁矢擦着汉军将士的头顶掠过,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头上的罡风,手心中更是冷汗直冒。

作为前锋的汉军将士多数都是镇林军中的骁锐,多有在安南丛林之中和那些安南猴子血战的经历,论单兵的反应能力和警惕性,当然可以说是大汉诸军中数一数二的,这也是杨素安排镇林军冲在前面的另一层原因。

换做巩汉军在这里,恐怕刚才这一下,就有不少人要被串糖葫芦了。箭矢紧跟在床子弩射出的铁矢后面而来,不过北周军队到底还是着急了一些,绝大多数的箭矢都没有够得到汉军将士,而他们换来的则是火炮的一阵轰击。

火枪手也已经从后面顶了上来,对着山坡上开火,且不管枪弹能不能打中,光是这个声势就已经足够威慑着北周士卒不敢抬头。

汉军将士旋即起身,沿着山坡向上。

“隆隆隆!”落石的声音传来,只见几块大石头顺着山坡直接滚落,速度越来越快,一路上撞开那些残破的鹿砦和栅栏等等,转眼就到了汉军阵前。

汉军将士忙不迭的躲闪,可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好几个人被石头撞到,直接卷入石头下,这东西只要被碰到了便非死即伤,被卷入石头底下更是不用想着还能活了。

其余的汉军将士一时也是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贸然再向上,继续向上的话,山路会更加狭小,他们连躲闪的空间都没有了。

此时后方中军,带着火枪手护卫杨素和李询的韦圆成,看到前方进攻如此不顺,也不由得跺了跺脚。

他的神情也落入李询的眼中,李询皱眉,必须得想出来解决办法了,不然的话韦圆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眼前的局势只会让汉军将士们更加焦躁或者气馁。

杨素沉声说道:“这北端山坡远不算陡峭,但是胜在长,能够让敌人的营寨伫立在我军火枪射程之外,只有火炮将将好能够够得到营寨。可是敌人却能够从容不迫的将乱石从山坡上丢下来,对我们造成杀伤。”

“巡抚,末将以为,应当组成突击队,抽调大量的火枪手随突击队一起向前进攻,以火枪尽可能压制敌人营寨,火炮则向纵深射击,为突击队争取到一定的时间,至少要尽快占领山坡高处,不然的话光是山坡上滚落的石块就足够我们喝一壶的。”黄玩也开口说道。

鹰扬军没有作战任务,所以黄玩也跟到中军这边来观望局势,同时汲取经验,毕竟之后的战斗中还少不了鹰扬军上阵。

李询反驳:“若是突击队也失败了呢?”

那就不是让将士们焦躁的问题了,而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士气。

“不然的话,我们就只能另择他途、绕路通过,不是么?”黄玩不由得反问一句。

李询一时语塞。

绕路?都已经箭在弦上了,绕路是肯定不行的。

第二零二五章 突击队

看李询有些犹豫,黄玩正想要表示,镇林军要是办不到,那就让我们鹰扬军上吧,李询就先开口说道:“也好!”

黄玩悻悻然,老哥,你不行可别硬上!

李询则看向杨素:“处道兄,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

杨素点头:“那应该让谁带队呢?”

“司马泳质!”李询朗声喊道。

“末将在!”一个年轻人从队列之中站出来。

李询看向杨素:“巡抚以为如何?”

杨素怔了一下,司马泳质是司马消难的儿子,司马消难曾经是北周方面重将,扼守潼关,在萧世廉进攻潼关一战中兵败被俘,本人并没有投降为大汉所用,不过李荩忱也知道这家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倒霉蛋,好好地忠臣硬生生的被逼着投降南陈,之后即使是明知道南陈不可为,司马消难也始终忠心不改,得到了隋朝文武的称赞,隋文帝先是免他死罪,又赦免他为平民。

因此李荩忱也没有打算刻意刁难司马消难。李荩忱给面子,司马消难当然不会自找不快,乖乖的前去长安军事学院担任教书的任务,而他的儿子司马泳质也送入军中,因为考核优异而作为补充兵员进入镇林军,因战功刚刚升任校尉。

李询之所以把司马泳质挑出来,倒并不是为了给司马消难面子,双方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少交集,尤其是司马消难站在宇文宪这一边,实际上和原本站在杨坚这边的陇西李氏已经势同水火,主要还是因为司马泳质北方人的身份带队,不会引起其余北方将领的不满。

而黄玩也说不出来什么,这是因为司马消难是萧世廉生擒的,之后两人私交还算不错,让司马消难去长安军事学院就是萧世廉的举荐,黄玩自然不能给萧世廉这个鹰扬军的老上官添堵。

“善。”杨素径直说道,从腰间解下自己的火铳递给司马泳质,“莫要辱没了你身后的这面旗帜。”

司马泳质慨然应诺。

此时前方的局势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汉军将士几次尝试进攻,都被滚石击退,除此之外,还有周人备好的木头之类的,不管什么东西,经过山坡的加速,都足以形成致命的威胁。

首节 上一节 149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