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499节

这样一支大家都在相互计算什么时候逃跑最为合适的军队,能有多少战力,可想而知。要不是背靠晋阳,至少军中粮饷尚且还能得到保障,再加上常善和韩果组建了以鲜卑人为主的督战队、抓到逃兵之后就直接砍脑袋,从而对这些士卒形成震慑作用,否则这些家伙早就已经不知去向了。

所以韩果很尴尬,常善却也笑不出来。

他知道,现在轮到他了。

汉军火枪手并没有继续向前,隔着一个山头和北周军队遥遥对峙。

而汾水上出现了汉军战船的身影。

虽是逆流而上,水师来的也不慢。

回马滩一战,因为北周军队在水中布设了大量的障碍物,使得水师只能远远地看戏,这让汾水水师的主帅李叔让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回马滩被拿下之后,水师快速进入清扫战场,并且加紧向鲁班桥进发。

鲁班桥的地势当真名不虚传,一道石梁横亘两座山丘之间,狭窄的桥面上也就只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行。而石桥南端又是陡坡一直下到河滩上,北端和这个情况差不多。因为石桥下是一条从山谷中汇聚而来的溪流,沿着山壁流淌下来,汇入汾水,水流湍急,一旦从石桥上摔下去,命就不用想要了。

同时这也是汾水回旋之处,水深不可测,河水翻滚、卷起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看那浅滩上的层层叠叠鹅卵石就知道,千万年前这里恐怕也都是山壁层列,不过现在都已经被河水侵蚀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先是陡坡,再是窄桥,在进攻回马滩之前,军中参谋就已经在计划怎么进攻鲁班桥,回马滩只是入口处的缓坡罢了,因为山坡太长的问题给汉军造成的阻碍,实际上一开始军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不过缓坡到底不是陡坡,就算敌人能够避免受到汉军火器的打击并且发挥出来居高临下的优势,相对应的汉军前进也会更加简单。

汉军还没有堕落到没有火器就寸步难行的地步,只是能用火器的时候,用火器来减少伤亡,大家都是乐于见到的,不过需要有人牺牲的时候,全军上下没有人会轻言后退。

针对鲁班桥,再采用强攻的方法似乎就有些不合适了,一来鲁班桥南端的滩头过于狭窄,火炮就算是排开,也就是摆下五六门的样子,二来这等陡坡,士卒徒手向上攀爬尚且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些地方甚至都得手脚并用,更不要手持刀剑、顶着敌人的箭矢了。

所以参谋们共同建议以水师越过鲁班桥,直接在鲁班桥更加宽阔的北端滩头抢滩,这样还能够直接拿下敌人的后方营寨,切断鲁班桥守军的退路。

不过水师向前进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边的汾水水流湍急,北周军队还没有本事布设各种水下和水面的防御措施,但是想要冒着敌人的箭矢和石弹直接越过防线,水师必将承受很大的压力。

李叔让并不害怕,慨然接下了这个任务。

汾水水师成立之后,一直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阵仗,进攻玉壁城应该是唯一一次,可是即使是只有这一次,还差点儿被韦圆成抢走了功劳,最后两人只能算平分战功。

要说原来的时候是因为汾水水师战船多数都是接收的原本北周水师的破旧船只,战船自己还能跑、不散架,就算不错的了,大家对汾水水师也没有多少要求,那么现在自然不同。

第二零二七章 鲁班桥头,三军争渡

长安工坊打造的战船现在专门供应汾水水师,清一水儿的适合于内河作战的蒙冲快船,船上都安装有锃光瓦亮的新式轻型火炮,以取代原来笨重的投石机,再配合上五百步弩,汾水水师已经实现了远近皆有的强大作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再充当陆师的运输队,那李叔让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作为旗舰的蒙冲快船就在第二的位置上,前面的那条快船也遴选的精锐,用来探摸情况,而一旦他们受挫或者干脆直接被击沉,那李叔让就会身先士卒,带着后续的战船发动进攻,哪怕是有去无回。

汾水的水量到底不比大江,而且又是两侧峡谷收紧的地方,因此水面更是狭窄。

当初大汉打造的五牙大舰,在三峡何等险流之中也能来去自如,而现在即使是蒙冲这种比五牙大舰小了足足三四圈的家伙,在汾水河道上也显得有些拥挤。

汉军在鲁班桥南端滩头上列阵,却一直保持在周人的投石机射程范围外。北周军队在鲁班桥上设立了好几个投石机,垂下的投石臂蓄势待发。

这些投石机当然不是诸如大汉霹雳车那样的大家伙,抛射的也是网兜兜住的小石块,好处自然一个是轻便,一个就是需要的石弹在鲁班桥下的河滩上遍地都是,而且这些投石机居高临下抛射,对步卒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当意识到汉军意图以水师为前锋的时候,周人立刻调转投石机的方向,不过很快他们就收到了汉军水师的“亲切问候”。

蒙冲上的火炮同时开火,虽然是射程不远的轻型火炮,但是比之周人的小型投石机到底还是胜过一筹的。与此同时,河滩上陆师的火炮虽是姗姗来迟,但终究没有缺席,刚刚布设好,就配合水师一起发动炮击。

不过河滩上的火炮只有三四门,而水师的蒙冲战船又是一字排开,每艘船上虽然都有一门火炮,但是距离周人防线有远有近,校准自然是谈不上的,因此第一轮炮弹打过去,零零散散的落在各处,有的落在桥头尚且还好,有的则飞到桥后,谁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更有甚者直接飞到水里去,掀起来的水柱都快摸到鲁班桥了。

火炮手们委实也有些尴尬,这火炮要是打的远或者近了,根本没有办法对敌人造成杀伤,但是如果正正打中了鲁班桥,那么会不会导致这个石梁直接垮塌?这样的话陆师就真的不用再发起进攻了,等着水师转运就好。

随着战船继续向前,周人的投石机也开始发威。

相比于汉军火炮的零零散散,周人的投石机显然更加容易进行瞄准。如此狭小的水路,操控投石机的北周士卒就算是无能,也至少可以把石块抛射到河道的位置上去,至于之后能砸中什么,那就是听天由命了。

船上早就已经竖起、或者准确说是斜着拉起来盾牌。

这些战船就是为了深入汾水等内河支流作战而打造的,会遭到敌人箭矢和石弹洗礼的情况早就已经在预料之中,不但船只本身进行了加厚,还设立有专门的盾牌。

这些实际上就是厚重木板的盾牌,平时垂在战船两舷外,可以作为战船两侧的保护,避免撞击山壁等等造成船只的直接毁坏,而遇到攻击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拉起来,再用柱子镶嵌入卡槽中顶住,自然就成了斜着向上遮蔽甲板的护盾。

只听得那大大小小的石弹撞在这些盾牌上,发出令人心里也都跟着一起打哆嗦的沉闷响声,就像是冬日里一场冰雹砸落一样。当然还是有石弹从盾牌的缝隙中或者盾牌遮挡不住的地方——比如说火炮的炮位等等——抛射进来,不过甲板上本来留下的士卒就不多,倒是没有造成多少死伤。

就是当先的那艘蒙冲战船承受了绝大多数的石弹洗礼,不少盾牌在如此连续的撞击下也有些承担不住,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裂缝,终于还是有一面盾牌支撑不住,率先裂开,盾牌后负责支撑的两名士卒旋即松手,让盾牌自己放下,这样盾牌还能作为船舷的护板,不然的话一旦四分五裂,那他们免不了要倒霉的被压在下面。

箭矢似乎就等着这个时候,从缝隙之中直接窜进去,不过那两名士卒早就有这个准备,连滚带爬躲到其他盾牌后面。

汉军火炮当然也不能任由周人如此嚣张,第二轮炮弹旋即拍了过去,这一次明显要比上一次精准,只见好几个投石机都直接被炮弹掀飞,其余的投石机也顿时没了声响,北周士卒显然都被这阵仗吓住了。

趁此机会,第一艘蒙冲飞快向前,转眼就越过了鲁班桥,战船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顶着激荡的水流冲上河滩。

箭矢如雨,插满蒙冲两侧支起来的盾牌,这种无谓的抵抗显然足以说明此时北周士卒心中的惊恐。

鲁班桥后的滩涂上,正是北周军队的营寨,原本来往运输石弹和箭矢的北周士卒也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会这么轻易的就突破了阻拦,一时间也顾不上向山坡上运送物资了,纷纷抽出刀刃扑过来,不就是一艘蒙冲战船么,仗着人多势众,北周军队还没有到直接就要退避三舍的地步。

战船上的盾牌间隔落下,而火枪手纷纷开火。

枪弹很密集,落在滩头,有的碰撞了鹅卵石,火星四溅,更有的直接钻入北周士卒的胸膛。

北周军队登时陷入混乱,不过山坡上的韩果已经带着弓弩手顶了上来,箭矢不断地从缝隙之中钻入,迫使汉军甚至都不得不再把盾牌给拉起来,没办法,谁让人家人多呢,而且距离已经近在咫尺,所以更谈不上发挥火枪射程的优势。

此时船上的火炮再次轰响,一发炮弹准确无误的钻入人群之中,并且骤然炸裂,十多名弓弩手同时被这爆炸的炮弹掀翻。

狭小的山路,密集的人群,一旦给予火炮射击的机会,又何尝不是汉军最合适的战场呢。

韩果到底没有和弓弩手们站在一起,算是逃过一劫,大喊着“散开”。可惜为时晚矣,汉军水师的旗舰也紧跟着突破封锁。

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

又一门火炮喷吐着象征死亡的光焰,爆炸不断响起,就像是重锤砸在了北周士卒的心头上。

营寨中的床子弩也开始反击,一支铁矢捆绑着火罐撞在第一艘蒙冲舷侧的盾牌上,虽然这些盾牌都做了完善的防火处理,但是还是有飞溅的火星点燃了船上的绳索和帆布,很快大火就开始在甲板上蔓延。

首节 上一节 1499/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