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557节

许善心不慌不忙的说道:“城外杀声,大王当已听到,汉军已然入城,很快就会进攻内城,内城之中守军不过数千,而且还有城墙和外城相连,大王认为能够守到什么时候?”

这一次不等宇文宪回答,独孤熊率先说道:“我等身为大周之臣,自当死守以报君恩。既然如此,那便是要陪着陛下守到最后一刻。”

“聒噪!又没问你。”许善心径直说道,眼睛一动也不动,直勾勾看着若有所思的宇文宪。

“你!”独孤熊愤而向前一步,如果不是宇文宪本来就向他示意不要贸然动粗,独孤熊恐怕会忍不住直接挥刀和许善心较量较量。

谁说文官就不会动武?文官也是有火气的。

宇文宪淡淡说道:“许君觉得独孤爱卿的回答不对么?君王死社稷,大周基业乃是宇文氏代代拼搏而来,乃是诸如独孤爱卿这样的忠良誓死捍卫而来,因此无论君臣,自当奋战到最后一刻。”

“那外面的士卒呢,大王的妻儿呢,城中诸多的百姓呢?”许善心问道,“他们也都应该为这个注定要崩塌覆灭的王朝殉葬么?黄泉路上,难道大王也想看着他们扶老携幼,然后自称是仁德明主么?人皆说大周文帝和武帝是雄才大略之主,大王觉得自己拉着阖城将士和百姓做这无谓的抵抗,可是有必要?让这么多人平白身死,难道九泉之下就有颜面去见先帝么?!”

“放肆!”独孤熊终于忍不住了,“你这是一派胡言!两国并立,本无问题,结果明明是贵国先动刀枪,现在竟然还要反过来指摘大周之过错,请问大周有何过错?是擅动刀兵之罪,是鱼肉百姓之罪?但请尔细细说来!”

“是不顺天时之罪!”许善心掷地有声,“天下大乱三百年,且不说鲜卑于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纵然把汉人和鲜卑人一并视之,天下已然大乱三百年,仁德之君所思所想的都应该是吊民伐罪、结束这三百年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独孤熊不由得哂笑:“既然都是换来天下太平,那么为什么不是大周灭尔南蛮,而是南蛮灭我大周?!笑话,不过就是给你们的侵略寻找一个借口罢了。”

许善心摆了摆手:“吾皇雄心壮志,改革律法、任用贤才、发展工商,今日之大汉已非是昔年之南朝,当称得上气象一新。尔等但能前往江南乃至关中等地,甚至即使是岭南、南中等古来荒蛮之地,便可看到大汉百姓安居乐业。反观贵国,外弱中干,人才不得重用而皆南下,赋税沉重,百姓亦是叫苦连天。即使是大小世家,也都对朝廷政策多有怨言,齐王殿下难道还觉得大周现在能得北方之人心,犹然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么?”

独孤熊一时哑口无言。

许善心说的确实是事实,大汉在招纳人才、发展工商还有制定律法等等上一直都是有优势的,这种优势自然也逐渐从百姓更能安稳生活上逐渐扩大到综合国力上,拥有广袤土地和先进技术、制度的大汉,当然拥有更加精良的器械、更加强大的军队还有更加丰盈的钱粮,因此为了对抗大汉,这些年北周的确有些穷兵黩武。

丢人的就在于,穷兵黩武也没打过。

而且大汉已经颇得民心,即使是北方百姓也有不少向往南方的,人才外流更是严重,今年大汉恩科,可是有不少北方士子崭露头角,而要知道这些北方士子本来应该是为北周所用的才对,可是世家的不配合再加上北周朝廷内部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这些士子在不得其门而入之后,只能选择前往大汉。

当然,许善心的话里也有夸大的成分。

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不过是在咬着牙硬撑罢了,只不过大汉的制度、版图上的优势让他们更容易撑下去罢了。要是易地而处,李荩忱恐怕也和现在的宇文宪一样绝望不过话说回来,李荩忱不是宇文宪,自然也不可能让大汉沦落到今日北周这等地步。

虽然明知道许善心说的并非完全对,但是现在这种时候再争论这些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宇文宪知道许善心是所为何来,不过他并不打算那样做。

大周已经有了一个投降的天子了,不能再有一个,不然的话后人又会如何耻笑自己,又会如何耻笑宇文氏?

之前荒唐无比的北齐皇室,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宇文宪在混乱之中站出来,撑起来这一方天地,就是想要让宇文氏最终不会变成后人的笑柄。

第二一零三章 亲守此地共存亡

若是如此,宇文宪又有何颜面去见大周列祖列宗?

因此投降,是万万不可能的。

当下,宇文宪径直说道:“孰对孰错,自当留给后人评说。许君如果前来只是为了告诉朕这些,那就请回吧,朕会派人送你出城。朕很欣赏许君的为人,只可惜,许君并非大周之臣,因此此生当是无缘了。若有来世,愿和许君做一朋友。”

许善心郑重拱了拱手:“大王有雄心,奈何吾皇更在大王之上,因此大王有今日,并不冤。若能有大王这样的朋友,许某之幸也。若非惋惜于大王的胆略才行,许某亦不会有此一行。而即使是吾皇,相比也很乐意于和大王倾谈。”

“朕知道。”宇文宪摆了摆手。

许善心紧接着说道:“大王可要想好了,是战是降,余最后再问大王一次。”

“宁死不降。”宇文宪只回答了四个字,很果断。

“那大王保重,独孤君,保重!”许善心说道,转身向外走去。

独孤熊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又说不出来。

宇文宪目送许善心离开,不由得长呼一口气,缓缓的坐回龙椅上。

“陛下?”独孤熊担忧的看向宇文宪。

宇文宪只是闭上眼睛,没有说话。

脚步声匆匆响起,打破了大殿上短暂的宁静。

宇文允大步走进来,他的衣甲上还带着鲜血:“臣曹王宇文允参见陛下,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望陛下恕罪。”

“曹王回来了?”宇文宪睁开眼睛。

宇文允低头:“叛贼早有准备,臣无能,未能及时拿下叛贼,使其开门引入汉人,臣死罪!”

宇文宪摇了摇头:“朕知道你已经尽力了,逆贼心思已坚,而朕犹然以为其等会有所悔改,是朕识人不明,与尔等无关。”

宇文允拱手,径直说道:“陛下,战局至此,已经无可挽回,臣等当力战护送陛下从北门突围,或还有一线生机。”

“突围就算了。”宇文宪淡淡说道。

他很清楚,现在突围不啻于痴心妄想。

汉军早就已经料到宇文宪在城破之后有可能突围,所以大军早就已经把整个邺城包围的水泄不通,摆明是瓮中捉鳖之势。

就算是侥幸能够从城北杀出去,那继续向北又能到哪里去?汉军现在正横扫北侧的渤海、襄国等郡,仅剩下的晋阳、范阳等屈指可数几个地方,现在也不过是孤城一座,早就和邺城断了联系,那边有没有失守而或者干脆直接投降了,都是一个未知数。

跑得了一时,又如何跑得了一世?

李荩忱自从率军北上之后,明显体现出来稳扎稳打之意,从侧翼步步向前,不断地切断北周的后路,显然就是不打算再给宇文宪向北逃窜苟延残喘甚至休养生息并东山再起的机会。

“陛下!”宇文允着急的说道,“有叛贼引路,敌人很快就会抵达宫城,事不宜迟,还请陛下速速出城,臣等纵然死战,亦当护卫陛下周全!”

“陛下,臣以为曹王殿下所言极是,于此处再等,于事无补,即使出城同样危机四伏,但是至少总比现在必死之地来得好。”独孤熊也忍不住说道。

“召清河郡王入见。”宇文宪却并没有答话,径直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55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