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616节

而大汉一直担忧的羌人那边也已经传来消息,羌人面对汉军同时从武都和金城两路发起的进攻,同样有所动作。

羌人各部已经在枹罕郡竖起了“反抗汉人压迫”的大旗,和金城汉军对峙,与此同时,在东南武都方向上则主动向后收缩防线,意图把汉军引入洮水一带,依托有利地形伺机寻求决战。

羌人的兵马数量并不是非常多,收缩兵力并且依托湟水和洮水以求防守反击,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羌人能不能撑得住汉军的进攻尚且还得两说,至于反击

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

说句实话,裴子烈并不认为羌人能够走到那一步,毕竟湟水谷地和洮水谷地虽然是羌人长期以来盘踞之地,但是大汉对此并非全无了解,甚至可以说早就有所掌握。

实际上大汉的金城郡就已经在湟水下游,属于湟水流域中的城池了,这些年大汉通过在金城郡等地开辟的榷场,和羌人也多有商贸上的往来,当然也趁机搜集了羌人的很多情报,对羌人内部的布防、兵力等等情报都有搜集和汇总,只是之前受不受重视的原因。

李荩忱设立白袍这么久,当然不是让白袍只把注意力放在现在的敌人身上的,在政治上、在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真正的敌人,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唇齿相依、共抗强敌的时候,自然就是朋友;抢夺资源和土地的时候,自然就是敌人,有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有所转化,一切都很自然就可以从朋友过渡到敌人,或者从敌人变成朋友。

因此白袍搜集情报的范围除了中原宿敌之外,周围部落、国度都没有放过。吐谷浑当初名义上是大汉的盟友,而白袍也是借着双方的通商,逐渐在吐谷浑内部埋下了很多钉子,现在这些钉子都已经被激活,并且源源不断的提供情报。

可惜羌人这边不太好下手,自从鲜卑人占据中原、羌人退回故土之后,就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本族群居并且内部通婚的习俗,尽可能的减少和外界的往来,白袍自然很难在其中安插人手,而收买羌族本地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反而有可能会被羌人来一波双面间谍,到时候兵败都不知道是怎么败得。

不过之前白袍搜集的和羌人有关的情报也已经足够多了,没有了内部的配合,汉军大不了强攻就是了,再加上汉军火器的强大,羌人十有八九是撑不住的。

因此羌人那边的战斗很有可能很快就会结束。

整个西北战局最麻烦的,还是慕容世伏率领的吐谷浑主力。

不得不说慕容世伏也的确是一个有魄力的统帅,率兵越过武威、直扑安定,显然赌的就是汉军援兵尚且都在路上,猝不及防下只能仓促接战,只可惜慕容世伏还是低估了汉军前来的速度以及汉军早就已经拉开的情报网络,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汉军的严密监控下。

挡或许挡不住你,但是至少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我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慕容世伏率军南下,自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对武威的进攻,武威现在虽然是一座孤城,但是只要城中粮草之类的不告急,那反倒是安全的。

裴子烈真正要担心的,是接下来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和慕容世伏决战。

敌人既然气势汹汹的杀进来了,那决战自然是在所难免。

而且裴子烈本身也倾向于通过一场决战解决掉吐谷浑的主力,不然的话放虎归山,鬼知道还会生出来什么变数。

“敌人两日之内便可渡过大河,我军前锋虽已抵达大河沿岸,但是恐怕很难阻挡。”站在裴子烈身边的李询沉声说道,身为镇林军和巩汉军的统帅,此次作战主力全都是他的麾下,“可是一旦让敌人渡过大河,那么战局恐怕就有些难以拿捏了。”

过了大河之后,沿着大道继续向前就是六盘山,此时汉军主力就屯驻在六盘山,而过了六盘山即是安定。但是慕容世伏完全可以率兵向北进攻平高郡或者折而向西南进攻金城郡,假如这样的话,汉军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让敌人拿下平高郡,则敌人可以继续进攻灵武郡并且从六盘山或者贺兰山的其余山坳之中杀出,直扑安定,也直接切断汉军的后路,实现而今的战略目标,当然也可以沿着湟水一路杀奔金城郡,给进攻羌人领地的汉军以迎头痛击。

汉军杀入羌人领地的两路兵马虽然气势汹汹,但是毕竟是偏师、又是劳师远征,对上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吐谷浑主力,恐怕也只能避其锋芒,到时候腹背受敌的金城郡都有可能守不住。

一旦慕容世伏选择这么做,那么麻烦反过来就落在裴子烈头上了。

汉军主力守株待兔,敌人却四处流窜、打乱了整个战局,试问是谁的过错?

“正言(李询表字)觉得应该挺进大河?”裴子烈眉毛一挑。

话说回来,向着大河南岸挺进,固然是主动寻求和吐谷浑决战,但是也意味着汉军要主动放弃六盘山天险,转而在平原上甚至有可能在吐谷浑主力已经占据主要险要之地的情况下与其决战。

大汉兵马远道而来,人倦马疲,裴子烈本身实际上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在这种不占据地利的情况下战胜吐谷浑。

慕容世伏既然杀入西北腹地,肯定是做好了死战的准备,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敌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挺进大河之后,我军可以配合平高、灵武等地守军切断大河北侧渡口,然后沿着大河并依托六盘山山势,逼迫慕容世伏面向西北防守,一旦我军得胜,则可以压迫慕容世伏主动沿着湟水向羌人所在撤退,到时候我军偏师应该已经基本解决羌人的叛乱,自然可以组成防线,在大河南岸形成对慕容世伏的包围。”李询径直说道。

“那假如战败呢?”裴子烈也没有犹豫。

李询显然早就想好了答案,从容说道“到时候我军可以依托六盘山防守,并以主力向平高、灵武一带撤退,引诱慕容世伏北上追击,一来减轻湟水一带的压力,二来也可以拖延战局、为后续援兵抵达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那假如慕容世伏不追击于我而转攻六盘山呢?”裴子烈挪动沙盘上象征着双方军队的小旗子和木块。

李询伸手一指“国公且看,到时候慕容世伏的侧翼,可还诱人?”

裴子烈不由得大笑“妙也!之前杨处道就曾经告知于某,说正言乃是帅才,可放心任用,今日听尔一席话,可知杨处道非说大话也!正言所说,颇有道理,某已经派人巡探沿途适合安营扎寨之处,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回,届时且共引兵,向西北挺进,同那慕容世伏好好较量较量!”

第二一八六章 河边

李询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虽然是帅才,却也没感觉出来刚才裴子烈实际上是在试探自己。

而裴子烈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原来和李询的接触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多,而且李询之前在大汉军中也一直很低调。进攻安南的时候,风头基本上都让跨海远征、直接击破林邑的海军给抢走了,人们几乎都已经忘了,在陆路上率军向前推进、稳扎稳打并且最终拿下林邑所有土地的,实际上是李询。

之后汉军北伐,镇林军旋即北上作战,李询又在杨素的指挥下,虽然名义上李询才是大军的主帅,杨素实际上只是配合他接收地方的文官罢了,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杨素此次担任河东巡抚,有着浓浓的镀金味道在,因此自然而然的也就把河东之战顺利结束的功劳落在了杨素的身上,而忽略了身为主帅的李询。

即使是裴子烈,近些年和李询的接触也不是非常多,当然不知道这位在北周时期就已经闯下名号的将领到底是不是真的靠谱。

北周将领之中,也有很多投靠大汉的,不过这些人里自然也是良莠不齐,有的能够站在这个位置上,是因为真的有本事,比如韩擒虎之类的,之后的奋武军孤军奋战,更是证明了韩擒虎的确有足够的能力,当得起这个重任。

可是有的人站在这个位置上,实际上只是因为父祖的功劳罢了。北周以武开国,统治北周的核心就是关陇世家集团。所以即使是你本人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是身为关陇集团的一份子,在军队之中自然就有你的一席之地,尤其是不少陇西李氏、辽东李氏还有其余豪门的子弟,因为其父辈在军中早就打下了名号,所以自己按部就班的快速升迁几乎没有任何阻力。

这些人放在和平年代或许还能够被依仗于镇守一方,但是放在现在战乱之中自然就没有什么用了。对于这些将领,大汉一向是经过考核之后再做决定。

有挽救或者说培养余地的,则进入军事学院深造之后再做安排,只要表现的出色,还是可以重返前线、建功立业的,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有努力上进、改过自新的机会。

而本来就是军中蛀虫的,朝廷看在你家中还有子弟在军中拼杀的面子上,倒也不至于直接把你处理掉,但是担任闲职或者直接回家赋闲,也是必然的。

李询出身陇西李氏,又是陇西李氏的老家主李穆经常挂在嘴边的族中子弟,在受人羡慕的同时,自然也受到很多争议。

尤其是此次杨素保举李询率领巩汉军、镇林军以及经过整编的部分河东乡兵支援西北,等于一下子把李询从原来的一军主将挪到了一方主帅的位置上,再加上杨素和李询之间本来就亲密的关系,这未免让很多人觉得杨素这个新上任的太尉有点太“内举不避亲”了。

这种论调多多少少传到裴子烈的耳边,裴子烈也得考察一下李询。

此时西北之战局势错综复杂,一步错则步步错,假如李询承担不了这样的重任,那裴子烈就算是不给杨素面子也要把人换掉。

现在至少通过和李询的交流,裴子烈可以确定李询能够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绝对不是因为出身好或者运气好。

首节 上一节 1616/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