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626节

一个小小吐谷浑,何惧之有

之后还得踏平伏俟城呢,若是现在就踽踽不前,以后还怎么万里远征

汉军营寨之中鼓声咚咚响起,压住了戈壁上呼啸的风声。

吹了一晚上的风沙已经逐渐停歇,这鼓声唤醒了戈壁上的一切生灵。汉军从营寨中次第开出,沿着两处营寨之间一道已经几乎看不出来存在痕迹的小河沟列阵,旗帜依旧在风中猎猎舞动。

这戈壁滩上空旷、荒凉,的确是浴血厮杀的好地方声,不过就是这鼓荡的大风总是来的不合时宜,因此这场战斗从昨天准备开始一直拖到了现在才拉开帷幕。

“薛老兄,是不是金城那边的风也这么大”韦圆成策马而出,笑着和薛汪聊天。

薛汪摇头“金城地处大河河谷之中,或许是因为有山的阻挡,风倒是没有这么大,毕竟在这里向北一直到草原,几乎没有什么遮蔽,这北方的风一路吹过来,又干又冷。”

“难怪这周围都没有什么州郡,这地方当真不是人呆的。”韦圆成感慨一句,从安定到武威的道路上,越过安定城外的六盘山,就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烟了,之后要越过大河和大河两侧的群山谷地,才因为距离武威城已经不远而开始有一些村镇,不过现在因为战事的原因这些也都已经被废弃。

所以无论是大汉还是吐谷浑,实际上都不期望双方在这一片戈壁滩上僵持太久的时间,这每天能把人吹的东倒西歪的大风还有缺水以及粮食运输不便等等原因,对于后勤是很大的压力,所以双方也都期待着能够在这里痛痛快快的打一仗,赢则高歌猛进,败则快速向后收缩防线,总之不要一直僵持在这里,不然粮食和水跟不上了,总归是个大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吐谷浑来说更加严重,毕竟他们的补给线已经从原来的武威城一直延伸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光是往来运输水和粮食,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沿途的折损就已经成倍于本部作战兵马使用的,属实是得不偿失。

这也是大汉一直担心吐谷浑越过大河、进攻安定无果之后会向金城靠拢的原因之一。金城地处河谷之中,水源补给方便,又靠近羌人领地,粮草补给也比较便捷。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存在了,就在昨天,李询收到了萧摩诃已经击破羌人的消息。

侧翼的威胁消失,让李询更能摩拳擦掌对付眼前的敌人。

虽然两军对峙对于吐谷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但是李询就算是放弃这个优势也得尽快击败吐谷浑的前锋,一来给敌人以迎头棒喝,二来身为大汉将领,守土有责,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霸占着自家的土地

就算这一片戈壁不长草、甚至连人都没有,这里也是汉家土地,也是大汉的旗帜应该飘扬的地方,也是大汉的百姓可以自由出入、谁都不能阻拦甚至加害的地方。

朝廷可是真的把这一场战争宣扬成大汉将士保家卫国之战,吐谷浑也在大汉百姓心中变成了罪恶的侵略者,能不能反击侵略,自然直接关乎到了朝廷的颜面,也关乎到了大汉军队的颜面。

现在陛下带着群臣就在长安看着,现在整个大汉的百姓都在翘首盼望着,因此李询必须要尽快打开局面。

守土有责,不能再等了。

汉军的鼓声自然也唤醒了吐谷浑的营寨,吐谷浑骑兵率先从营寨之中涌出,远远地拉开阵势,意图自然很明显,就是要在汉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直接进攻汉军侧翼。div

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

这一招虽然已经用烂了,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就是好用。

“某去也!”薛汪向韦圆成一拱手,呼啸一声,自家麾下的骑兵立刻跟了上去。直接进攻敌军营寨,自然没有骑兵的用武之地,所以他的任务也就很简单,牢牢地顶住敌人的骑兵,不让这些吐谷浑骑兵捣乱就可以了。

韦圆成也大声下令:“前进!”

实际上韦圆成所部并没有在整个队列的最前面,之前他们已经经过一场恶战,所以李询只是把他们安排在了侧翼,实际上就等于作为预备队。

不过韦圆成心里清楚,今天注定是一场恶战。

预备队,只是上场顺序不一样罢了。

甚至保不齐最后实现突破的功劳还得落在自己的头上。

作为前锋的是镇林军的先锋校尉杜吒,只是这一个姓氏就知道其出身便是和韦氏并称为“去天三尺、京师韦杜”的杜陵杜氏。

杜氏在晋朝建立的时候因为家族之中有杜预这位大佬,因此实现了家族的中兴,一直稳稳的压住韦氏,只不过之后永嘉之乱,杜氏避祸西北,亦有一些旁支流落东南,相比于留守关中并且后来出了韦孝宽这等人物的韦氏,后来才又因为凉州的前凉和后凉相继覆灭而回到中原的杜氏自然就矮了一头。

不过即使是这样,杜氏到底还是杜氏,名声摆在这里,再加上杜氏在凉州也混得还算不差,自然在北朝依旧得到重用,杜吒的曾祖父杜秀就曾经担任北魏辅国将军,祖父杜皎更是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不过实际上杜皎只是一个武都太守,而开府和仪同三司这种官衔,在北周早就已经是烂大街的了,至于武都太守,武都那一带一直在羌人的影响范畴下,其自然也只是当个光杆司令。

之后倒是杜皎的儿子杜杲有所成就,现在已经是巴州刺史,据说因为在安抚南蛮上立下了功勋,所以中枢颇有想要将其调来京城的意思,以统筹负责对蛮夷部落的安抚和归化工作,并且还有可能承担起之后大汉攻略东北的重任。

而杜杲的兄弟杜徽、杜征也是地方太守了,杜吒便是杜徽的儿子,也是杜氏这一带之中少数选择继承当年杜秀的功业从武的,和他同一辈的杜氏子弟之中,还有一个杜淹之前曾经因为中榜而一时名动天下,此时也在中枢之中担当要职。

相比之下,韦氏虽然看上去有韦孝宽这么一个大佬在,但是毕竟韦孝宽身份比较敏感,现在又主动退居二线,因此真的论前程之出众,反倒是要数的到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偏将军的韦圆成。

因此韦圆成更是能够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

韦氏和杜氏的明争暗斗,并不会因为进入了大汉就会消散,甚至有可能因为大汉更加公平的选举制度而变本加厉,毕竟在此之前,一个世家的兴衰实际上除了看个人本事之外还要看你的站队能力,毕竟一个庞大世家的人力和物力足够改变很多优劣情况,自然也是一个王朝想要崛起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就算是执掌世家的当代家主没有什么能力,只要下注能够下对了,一个家族跟着崛起,谁都挡不住。

而一旦一个家族崛起,那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家族的子弟能够快速在朝堂之上和地方上都有立足之地尚且不说,即使是那些原本只是给这个大家族跑跑腿、打打杂的其余小家族都能够跟着得到重用。

随着这个家族以及众多归属于其的爪牙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自然在好几代人之间就没有别的世家什么事了,朝堂上的重要事情,我们家族就完全可以代劳,不需要您嘞!

因此世家之间的斗争虽然很残酷,但是只要一边失败,也没有什么反杀的机会,只能休养生息,静静等待者下一次机会。毕竟这南北朝乱世之中,有的是可以扶持的枭雄,也有的是机会。

可是现在摆明不一样了,皇帝不是世家的傀儡,而是手握实权的皇帝,并且皇帝一手推行的科举制度以及书院教育制度,等于一下剥夺走了“人才”这个世家真正来生身立命的要素。

所以世家子弟们也只能挤破脑袋通过科举考试先取得一定的功名,才有机会,或者说才有资格能够和自家家族之中的其余人相互配合,以壮声势。但是现在这科举考试,包括军中历练等等,可不是你有机会,别人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了。

世家这个概念虽然已经逐渐消散,但是在这个注定以人情为上升途经之一,而且还是很重要一部分的时代中,就算是没有了世家,人们还是会拉帮结派、相互照应,因此世家可以说以另外一种形式依旧存在着,只不过每个团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要远比之前来的残酷,矛盾自然也就远比之前来的尖锐,而且这种竞争也已经注定了不会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上的竞争,而是全方位、涵盖社会各行各业的。

杜吒作为家中长子,想要弃武从,投身军旅,显然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家族之中其余叔伯子弟都已经是官了,若是自己也在这条路上走的话,只会让杜氏的路逐渐走窄了。假如之后自家子弟学问不好,没有办法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名次从而为大汉所用,那至少还有从军这条路可以选。

不然的话,人不就废了么?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养不起废人的时代。

当然这也是一个令人奋进的时代。

激烈的竞争背后,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的大发展。

这真的是为胸怀壮志的年轻人们量身定做的时代。

杜吒的选择自然而然给了韦圆成很大的启发,看来等到这一场战争结束之后,自己也得回去给家主说一说,咱们韦氏也不能总是乖乖的当将门,那些从小体力不怎么好的子弟,还不如早早地打发到书院之中,保不齐还能成才呢!

鼓声骤然急促,韦圆成一下子回过神来。

进攻已经展开,十多门轻型火炮被推动着逐渐靠近吐谷浑的营寨,扬起的炮口黑黢黢的,看上去就充满了威慑力。

首节 上一节 1626/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