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636节

众将慨然应诺,转身离去。

裴子烈松了一口气,才注意到在角落里还站着一个人,便是把这个消息送过来的老成。

“为何不下去休息?”裴子烈好奇的问道。

老成的任务毕竟只是把消息送过来,他已经完成任务了。

一名白袍在传递消息的时候往往也就暴露了他本来的身份毕竟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平白无故失踪了一个人,敌人动动脑子也就知道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因此老成肯定也回不去了。

更何况这种玩命的活计,给人的精神压力也太大,很多白袍将士在完成了一次潜伏工作之后,一般都倾向于主动申请调离一线岗位,毕竟这种刀尖上舔血的任务,能够成功完成一次往往都已经是大难不死,再来一次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自己还可以保住性命,而且再加上自己一次暴露之后想要重新开始工作,就需要在一个新的地方从头再来,这对于之前就已经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提心吊胆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白袍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接受的,因此还不如领着丰厚的奖赏过自己退居二线的悠闲日子呢。

在裴子烈看来,老成也应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这一次对于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九死一生?而且他送出的情报已经足够影响到整个西北战局,功劳不可谓不大,光是论功行赏就已经足够他剩下的半辈子吃喝无忧了。

可是老成竟然就直愣愣的站在这里,裴子烈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老成当即上前一步,郑重一拱手:“恳请国公准许,由属下为前锋带路,前往武威,属下在武威多年,武威、张掖等地的地形地势以至于之前敌人的兵力部署等等都很熟悉,能为大军所用。”

裴子烈怔了一下,无奈的说道:“可是尔已经有大功,若是在前线有什么闪失,恐怕本帅就没有办法向白袍田统领交代了。”

白袍将士一向劳苦功高,田端也好,甚至陛下也罢,显然都不期望白袍将士在立下大功之后再因为被派上前线而牺牲,甚至都没有享受到一点儿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带来的好处,到时候白袍要是真的追责下来,裴子烈也不好交代的。

毕竟白袍完全独立于军方之外,和军方也只是合作关系,而只对陛下负责,到时候白袍要追究裴子烈的责任,裴子烈也不好推脱。更何况老成也确实是有大功,裴子烈从个人情感出发也不期望他会有什么闪失。

老成一时默然,不过旋即再次郑重拱手,意思不言而喻。

裴子烈沉默,只能挥了挥手,让身边的亲卫带他前去前锋。

老成径直扭头。

当初牛二带着他们一群人前往武威,内外沟通消息不知道战死了多少人,之后他们三个又来传递消息,牛二孤身引开敌人的兵马,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凶多吉少,而剩下的小天水,明明走的是比老成更近很多的路,可是到现在却还没有到,这路上肯定也已经遇到了什么凶险,能够活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老成决不能让他们白白的就这么死了。

他要报仇!

哪怕是他的身份之前就已经暴露,但是这并不能妨碍他拿起来一把刀和敌人决生死。

所以老成走的毫不迟疑。

早上一天前线,就能够多杀一个敌人。

而且他也要随着大军尽快赶到武威城下,武威外还有那么多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袍泽,他们的处境随着敌人主力大军的抵达指挥变得更加凶险。

裴子烈似乎明白老成为什么会放弃一切、坚决要上前线,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的背影。

不知道有多少汉军将士倒在了这一片黄沙戈壁之中、倒在了为大汉支撑起一片天空的道路上,也不知道后人是否还能记得他们的姓名,或者记得他们的存在,裴子烈只知道,哪怕是明知道自己有可能会被遗忘,哪怕是明知道自己的牺牲有可能失去一切,这些将士们也依旧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他们并不害怕战死,他们只是害怕哪怕是自己战死,也没有办法保护身后的黎民百姓。

裴子烈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军人的职责是什么,但是他现在已经逐渐明白了答案,这答案或许就是陛下这么长时间来一直想要他们明白的答案。

热血抛洒,保护的是身后的苍生,捍卫的是脚下祖辈们血汗浸染的土地。大汉的将士并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战为了功成名就而战这是必然的,毕竟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私欲,这个本来就无从改变但是除此之外,汉军将士相比于他们之前历朝历代的同行们,更是为守卫这个国家、更是为这个民族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而战,是为自己整个家国的未来而战。

第二二一一章 难得的赌

这些将士们,他们知道自己牺牲的有价值,哪怕身后名无人知晓。

他们知道自己战死的有必要,哪怕这滚滚黄沙可能很快就掩盖他们的尸骨,让袍泽和亲属都无从寻觅,从而根本没有办法再回到生我养我的土地。

裴子烈默默地看在那里。

很多年后,裴子烈的一名亲卫在接受报纸采访的时候,犹然回忆说道,他记得很清楚,那一天,他亲眼见到了戎马一生的晋国公留下了眼泪,这也是这位老亲卫陪伴晋国公这么多年,唯一一次看到晋国公落泪。

不过裴子烈很快就收敛了自己的神情,转身召集参谋,投入到了接下来新的作战计划制定中。毕竟之前针对和敌人主力正对面决战制定的那些战略,这个时候都派不上用场了,所谓的备选方案,也只是简单的涉及了一些兵力调动和配合方式罢了,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完善呢,更何况就算是这些参谋们再怎么足智多谋,也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不来了,因此突破大河防线之后各部应该如何齐头并进、快速推进到武威城下,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x

慕容伏允应该也没有想到汉军的进攻竟然在转眼之间变得这么猛烈,原本依托已经占据的壕沟从容不迫向前推进的汉军各部,现在就和下山的猛虎一样向前猛攻,一名名士卒沿着壕沟不要命的向前冲,甚至就连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壕沟中的陌刀手,乃至于重甲士,一个个的也都上阵了。

陌刀也好,重甲士的那一身行头也罢,在壕沟之中似乎并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往往一多半的力气都用在对两侧墙壁的破坏上了,只是在墙壁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刻痕。

不过他们的上阵显然更是让其余汉军将士和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向前进攻,甚至有很多干脆就直接跃出壕沟,把震天雷之类的向前一扔,压住对面壕沟想要抬头的吐谷浑士卒,接着三步并作两步就冲上去,等吐谷浑士卒被震得七荤八素,勉强回过神来的时候,汉军将士已经握紧短刃扑了上来,直要他们的性命。

吐谷浑士卒这几天也被汉军缓慢有序的进攻节奏给“惯坏了”。显然他们已经习惯于节节抵抗,每天让给汉军一个壕沟又有何妨反正上面下来的命令也不是和汉军拼命,而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罢了。x

结果汉军的进攻节奏骤然变快,两条壕沟很快易主,剩下的最后一条壕沟也马上就要被突破。换句话说汉军将士很快就完成了原本三天的“工作量”,不过这也是在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之下。

慕容伏允不得不说的确堪称是吐谷浑军中数得上的将才,他应该很快就反应过来哪里出了岔子,因此立刻调动军队阻挡汉军暴风骤雨一样的进攻,可惜吐谷浑前锋的兵马屡战屡败,士气本来就不是非常高,再加上困守渡口,更多的也是惶恐和担忧,哪里有奋战的意图

慕容伏允没舍得烧掉船,大家自然就有求生的欲望。

至于你说背水一战

吐谷浑士卒的精神还远远没有高尚到要为吐谷浑王室奉献一切的地步,更何况背水一战的前提也得是你要让自家人看不到任何一点儿希望了。很明显现在的慕容伏允还是不敢的。

战局前途未卜,他必须要为自己留些退路,不然的话到时候自己被困在东岸进退不得,就真的要以身殉国了。

慕容伏允看中的,到底是吐谷浑的王位。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从父王手中接过王位罢了。

让他为了证明这个而付出生命,那他还证明个屁啊。

因此汉军看破了吐谷浑军队调动的原因,那大河边的这一战自然也就毫无悬念。

裴子烈率军猛攻,看上去牺牲巨大,而且很有可能一旦被击退之后大伤士气,但是摆明了裴子烈这就是在赌,他在赌慕容伏允根本就不敢和自己来一出“背水一战”,赌慕容伏允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凭借这些兵马抵挡得住汉军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

裴子烈赌赢了。

一向稳重的裴子烈,并不是不会赌,而是没有把握的赌,在他看来就没有赌的必要。而今天,他很有把握。

首节 上一节 1636/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