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651节

要是这些世家家中本来就有足够的私兵,甚至还能够通过平日里的恩惠之类的调动周边百姓,那么这座张掖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此时站在城上,张掖世家的家主们虽然一百个不情愿、虽然看着吐谷浑兵马的阵势手脚都发凉,但是还是得乖乖站着。

后面汉军火枪手的刺刀可是雪亮的,要是他们有什么小动作,恐怕自己先来一个透心凉。

不过宇忻的主要目的倒并不是让这些世家家主们来当肉盾,甚至这些家伙们死在敌人攻城的石弹和流矢下,反而有可能引起城中各个家族的骚乱,因此宇忻主要还是杀人诛心,先让这些家伙们在城上亮个相。

既能够表示各个家族对于宇忻的支持哪怕这种支持是刀架在脖子上的支持从而稳定城中守军之心,尤其是那些本地丁壮之心,你们看世家们都积极配合,你们也更要努力啊。

当然也是为了给城外的吐谷浑军队看的。

吐谷浑骑兵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城门外,只是远远地扫一眼应该就能够看到城上摆明着和汉军甲胄不一样的这么几个人,然后再看一眼城上飘扬着的各家旗帜,肯定就会回去跟自家主帅说,这些世家都已经站到大汉那边去了。

这些张掖世家是墙头草,人尽皆知,但是至少他们之前没有反复横跳,一开始跟着突厥,后来又跟着吐谷浑,这不算什么,可是假如他们现在跟着大汉了,转眼等吐谷浑拿下城池,场面就会变得很尴尬。张掖世家们应该不介意继续给吐谷浑打工,但是吐谷浑上下怎么可能再和之前那样信任他们?

之前假如还有一点儿信任的话,现在这信任已经归零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现在的大汉已经实现从单民族向多民族合作共存演变,并且开始以更广阔的国家观念取代之前狭窄的民族观念,因此大汉容得下巴人,甚至容得下鲜卑人和突厥人。

但是吐谷浑可不一样,吐谷浑上下有着严格的尊卑和依据血脉建立起来的社会地位制度,汉人本来就在底层,又是少数,自然不可能获得吐谷浑的信任。

哪怕是调查清楚这些世家只是被逼迫的,先入为主的思想也会促使吐谷浑处之而后快。

这才是宇忻这一手的真正恶毒所在。

张掖世家们这么一亮相,就是吐谷浑的叛徒,回不去了。

世家家主们当然晓得其中利害,因此这才是他们手脚发凉的根本原因。

断了退路,张掖世家也只能先跟大汉军队同心,共抗强敌了。

攻城已经拉开帷幕,这些世家家主们自然浑浑噩噩的被押了下去。

而宇忻抽出横刀,慨然说道:“大汉儿郎们,此地原为冠军侯所开、此郡原为汉武所设,自古便是汉土,蛮夷盘踞多载而恬不知耻,今日我等既复此地,自当为大汉、为陛下守之!”

“大汉万岁!”汉军将士们齐齐高呼。

在重围之中尚且还能撕开一道口子,奇袭敌后,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不敢想象了。原本在武威城外被压着打的抑郁都已经抒发出来,咱们能走到现在,值了!

剩下的,就是用这条命,多杀几个该死的吐谷浑人!

此地是汉土,我们寸步不能让。

火炮轰鸣,箭矢齐发,城上城下,呐喊声如怒海狂涛。

张掖保卫战,拉开帷幕。

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样的世家

张掖的消息,到底是经过无数汉军斥候和白袍的牺牲之后,辗转送达汉军主力军中,又送达长安陛下的案头上。

张掖守军虽然不多,但是上下齐心,并且因为白袍之前就在张掖有所运作,所以颇得本地贫民丁壮的支持,而且宇文忻本身携带走的也都是精锐部队,因此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当然在这一封可以称之为奏章也可以称之为战报的文章中,宇文忻也敏锐的指出本地世家的阳奉阴违以及干脆就是不配合的态度,的确值得陛下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李荩忱看着奏章,心中自然也是感慨万千。

说句实话,当初他把宇文忻他们丢到西北去,实际上并没有想太多。历史上就是他们这几个人把吐谷浑爆揍了一顿,让吐谷浑老实了很多年,甚至隋唐末年的战乱中都没有冲上来凑热闹。因此本着一物降一物的原则,让这几个人去发挥一下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李荩忱也不会把防守西北的希望都寄托在宇文忻他们的身上。当初他们拒绝去和北周作战,所以本身就已经注定了不可能获得大汉文武完全的信任。

或许李荩忱考虑到历史上这些人的忠诚和才能,也知道他们都是信守承诺、言出必行的好汉子,因此会比其余的将领们对他们的信任多一点,但是这多一点可也不是什么都能够托付给他们而不管不问。实际上李荩忱把他们安排在武威,意图也很明显,武威孤悬河西,和安定、天水之间尚且还有一定的距离,反而更靠近张掖等地,因此这既是大汉深入河西的一处桥头堡,反过来也是局势不好的时候断臂求生的那一只手臂。

没错,李荩忱实际上随时都做好了宇文忻他们会倒戈的准备,说一千道一万,宇文忻也是个实打实的鲜卑人,而吐谷浑慕容氏虽然已经和鲜卑之间断绝联系不知道多少代人,可是至少也是个慕容氏不是?再加上宇文忻他们心里本身就是觉得自己现在的选择不过委曲求全的话,那么跟吐谷浑勾搭在一起并非不可能。

只不过宇文忻他们终究还是做出了令李荩忱欣慰的选择。

而且不只是欣慰,还有惊喜。

比如现在,拿下张掖,也就意味着汉军的口袋阵有成型的可能,不然的话李荩忱不管怎样都必须要面对劳师远征、一直到伏俟城下才有可能和吐谷浑主力决战的事实。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自然还是宇文忻能够守住张掖,不然的话一切还是免谈。

当这份战报送到自己案头上的时候,张掖保卫战应该已经打响了。

李荩忱默然透过窗向西北望去,大汉军队的制度、灵魂甚至于作战方式以及武器等等,这背后都有他的身影,甚至最早也是他亲自带领着汉军一路冲杀,打下了不败的威名。

现在身在西北的这些汉军将士或许正在面临着自己、乃至于大汉立国之后最危险的战斗,而李荩忱恨自己不能与之并肩。

身为皇帝,他距离沙场已经越来越远,午夜梦回的时候甚至都已经不见沙场血色,但是李荩忱也清楚,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做,只有自己在后方坐镇,这些前线的将士们才能语法勇往直前。

有些问题,不是武力就能解决的,比如人心。

暴力可以镇压反对的声音,但是不能消灭。

宇文忻在给李荩忱的奏章中点出来了张掖世家的问题,难道李荩忱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么?毕竟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谁都不可能绕过世家的存在,只不过显然宇文忻认为大汉很难单独的把在中原对付世家的那一套拿到河西来。

大汉在中原腹地对付世家的手段很简单粗暴,要么田产之类的充公重新分配,要么人充军,军中可就缺少劳役呢。

世家只要不傻就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他们心里也很清楚,世家依靠什么发家?偷税漏税,还有土地兼并。

朝廷的税收往往只是局限在田产上,所以世家把大量的山林湖泊等等划入自己的地盘里,甚至还通过各种小手段把好好地耕地也都变成这些朝廷眼中的“无用之地”,因此世家就得以保留下来大量的田地不需要缴纳税款,如此自然就有了更高的收入,这些收入又会被用来购买更多的田地以达到土地兼并的目的。

因此朝廷想要解决税收越来越少、世家越来越强大的问题,自然就必须要从土地上下手,断你财路,不攻自破。

首节 上一节 165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