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654节

实际上说简单点就是一群民兵,而且是一群有沙场经验的民兵。

另外,这些人还充当着协助本地官府追捕大盗甚至剿匪的作用。

北方多年征战,贼匪本来就四处横行。

之前朝廷大军浩荡开进,这些本来就见不得光的家伙们自然是躲得能有多远有多远,别看他们平日里占山为王多么嚣张,大军拉开来推过去,什么山寨都能给你踏平了。

但是现在随着朝廷大军逐渐散去,这些家伙们也次第冒出来,开始扰乱周边的农耕,甚至更有甚者直接去骚扰城镇。

作为主力战军后备力量的地方乡兵,实际上就是新兵营里出来的一群新兵蛋子罢了,因此朝廷也需要有经验的部队来负责维持地方治安,采取先招安再讨伐的方式。

招安是给你们一个台阶下,对于你们之前干的事,朝廷可以捏着鼻子认了,顺便还能给你们土地让你们安心为民,但是假如依旧执迷不悟,甚至多行恶事,那这些刚刚退伍回来的老卒,就足够你们喝一壶的。

盗贼对上这些沙场百战之士,哪里有招架之力?

一个又一个的军屯城镇出现在北方的丘陵和平原上,实际上就已经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本地州府对于这些老卒们一下子分走了那么多土地、甚至还拿着本地的高额补贴,却非常高兴。

有这些家伙在,整个州府的治安问题就不用头疼了,能不香么。

当然还有很多士卒愿意进入工坊,那朝廷自然也相对应的进行安排,毕竟这些家伙往往力气不小,工坊也需要这样的人。

士卒的退伍问题安排好,既能够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够解决治安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让军中将士看到退伍之后的好生活,愈发努力奋战,一箭三雕,朝廷看上去出血,实际上血赚。

不然的话,强制迁移人口、剿匪等等,哪一项的花费不比安置老卒并且发放补贴来得高?而且退伍的将士们对此也没有什么怨言,当真可以说皆大欢喜。

比如现在李荩忱面前就站着一个断了手臂的大汉,正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叫卖各种首饰,显然被他视为荣耀的一枚勋章就悬挂在胸口,上面图案表示着这个大汉曾经在洛阳之战中先登城头,想必他的手臂也是在那个时候失去的。

这是在长安工坊一侧的集市上。

长安工坊的三分之一是轻工业,三分之一是冶炼等重工业,另外三分之一毗邻渭水、是造船工坊。

虽然大河通航不易,但是长安工坊打造的船只依旧可以通行于渭水、汾水等大河支流上,在晋阳工坊没有建好之前,河东那边对船只的需求也都会化为长安船厂的订单。

而集市就在轻工工坊外。

工坊中打造出来的各式各样首饰、衣物、日常用品甚至是经过简单加工的食物,比如果脯之类的,在经过中间商转入城中以及其余州府之外,还直接就地销售。

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当然卖的更便宜,而且很多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等等,也没有资格直接跑到工坊中和人家谈生意——你要的量太少了,都不够工坊专门为你再开一单的——所以都可以直接在外面这些商铺中购买。

一开始这里只是摆摊,后来大家发现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买卖方式,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工坊也出人出力打造起来屋舍,说是集市,实际上已经成为依托工坊而生的一个城镇。

没有围墙、人来人往,不远处渭水码头上也是樯桅如林,已经好一番盛世繁荣景象。

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

城镇没有了围墙,或许在这里的很多人心中都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李荩忱知道,这意味着这个时代的百姓,已经逐渐认可现在是太平年代了。

要知道就在短短几年前,他们可能还居住在一个又一个坞堡之中,只要走出坞堡的寨门就有可能面临生死。

而现在,别说是一个个村子了,就是这些新形成的城镇,都没有什么围墙之说,大家进进出出、很是随意。

要知道放眼望去,这集市再加上整个长安工坊,规模已经不亚于一个小型的郡城了。虽然工坊外还是有栅栏阻隔内外的,但是这和城墙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了,单纯的只是表示栅栏内为工坊所有、有可能有危险,所以你们还是小心一些比较好的意思。

不只是周围的百姓,道路上随处可见一些长安城中达官贵人府邸的马车,显然不少府上器物之类的也都是直接到这里来购买。

换而言之,这根本就是一个后世的批发市场嘛。

这表明大汉的工业和商业真的已经在按照李荩忱的构想逐渐走上正轨,市场的自主出现和运转便是明证。

不过更重要的实际上还是市场秩序的管理。

历史上华夏历朝历代也并不是完全就把不值,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有专门的东市和西市用来进行商贸交易,毕竟只要居住在城中,购买和售卖就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再重视农耕的朝代也必须要维持一定的商贸场所。

不过华夏真正开始完全放开商贸、任由其发展,实际上已经到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以及本国内物产的逐渐多样化,快速刺激了两宋经济的发展,甚至还第一次出现了纸币,表明民间的商贸已经不再像是汉唐时期那样只能在划定的范围内小心翼翼的生长,而是快速发展,等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说明民间财富积累以及工商理论、技术等等的发展也已经推进到了一定程度。

而现在的大汉,显然已经越过了两宋,甚至在某些方面上已经超过了明清时期,至少大规模的冶炼让钢铁制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即使是明清时期都不敢想象的。

这让李荩忱很欣慰,至少自己这些年来发展工商,是实打实的为这个时代带来了好处的。而且实际上最近的一些时日,李荩忱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上面,因此工商行业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李荩忱的实时监控、在自己往前大踏步前进。

至少目前看来,这路没有走歪。

今日的李荩忱,按照他一向的习惯,自然也是身着青衣,化身一个进货的富家公子而来的,身后跟着的阎毗是管家的打扮,甚至背后还背着一个算盘,这是李荩忱强行让他背上的,这年头,连算盘都不带的管家,带出来能干什么

阎毗对此也只能苦笑,说句实话,对于这个在大汉的商业之中已经非常流行的东西,他还真的不是很会用。

算盘起源于商业,很快就代替算筹成为人们计算和统计的好帮手,而现在也已经逐步进入官府部门,比如户部,早早地就已经把算盘推广下去,在计算各项钱财开支的时候事半功倍。正是因为计算效率上升了,所以户部才能够更轻松的配合御史台完成对地方支出的计算,上一次大汉整顿吏治,算盘可是立了大功,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的内外手脚都是被算盘给揪出来的。

在朝堂文武们心中,陛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似乎都有深意,阎毗自然也不例外。

陛下把一个算盘交给他,大概是想告诉他,身为秘书监监丞,会用算盘算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自己应该要抓紧学了。

阎毗不知道的是,李荩忱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和给他善意提醒的心思。一个秘书监监丞,主要任务还是内外沟通、整理文书,会打算盘也没有用武之地啊,又没有打算之后让你去户部。

不过看阎毗先是疑惑、后来恍然并且带着感激的神情,李荩忱也并不去点破。

他知道自己已经在很多人的心中有点儿被神化了。

这倒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有的时候只有自己被神化了,才能做到言出法随,不然的话这些家伙只是阳奉阴违、光说不干,就足够李荩忱头疼的了。

至于阎毗本人的培养李荩忱只能说这个家伙想多了,一个秘书监监丞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不是李荩忱真正在乎的。身为皇帝,他倒是并不强求身边的人随时都能够跟上自己的思路,毕竟自己是用多出千年的学识在碾压这个时代,但是当自己需要他们做什么的时候,至少他们能够理解并且完成才可以。

不然的话,留之何用

李荩忱又不是书院的先生,当然不可能一直亲手培养自己的秘书监监丞,尤其是这些监丞只要做得好了,之后肯定是要外放的,班班大才只是来做陛下的秘书而不去代天子牧民一方,就未免糟蹋了。x

首节 上一节 1654/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