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71节

这一次北周蛮夷想要越过,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而雨水同样也将整个城池洗刷一新,一面面赤色的南陈战旗招展飘扬。

“怎么样?”萧世廉抱着头盔快步冲上城头,而李荩忱早就已经在那里了。没有李荩忱下令,就算是陈智深也不敢拉起来吊桥。

李荩忱的目光一直看着天边,只可惜放眼望去,别说北周大军了,就是斥候和前锋都看不见,只有一成不变的青天和旷野。

此时此刻他方才意识到在后世很常见的望远镜,到底有多么的可贵,如果自己有机会能够找到材料的话,一定得做上那么几个。

“北周的斥候和前锋咬得很紧,”李荩忱苦笑着说道,“几乎是一前一后被咱们发现的,也就是说北周蛮夷这一路十有八九都是急行军漏夜前来。”

一般大军前行,斥候都会撒出去十多里地,以搜索周围有可能出现的敌人,而这一次北周的前锋和斥候只是相隔几里地的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就算是北周斥候真的发现了南陈大军,也就只有给后方前锋示警的机会,甚至有可能连多少敌人都来不及弄清。

萧世廉顿时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尉迟迥看来是真的要和我们拼命啊。”

尉迟迥如此做,一来是也清楚在章山郡这点儿人,能够守住城池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更不要说主动出击、在旷野中和他决战,二来他也做好了随时大打出手的准备。

那些奔驰而来、卷动滚滚烟尘的北周铁骑,就算是萧世廉他们自不量力的拉起来阵列,也会很快被骑兵直接冲破。萧世廉虽然一向胆大,但是还不至于不知好歹到如此程度。

李荩忱咬了咬牙,此时已经能够看到天边滚滚的烟尘,这些北周蛮夷来的还真是快啊。

当下里冷笑一声,李荩忱眯了眯眼,声音之中满是狠厉:“既来之,便战之,不管他娘的是谁,只要想要打下来这章山郡,除非从咱们的尸体上踏过去!只要老子还在,就要让他们撞得头破血流!”

所有的将领们此时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耳边回荡着李荩忱的话,浑身的热血仿佛都已经!

既来之,便战之!

咱们从淮北杀到荆州,就没有怕过谁!

在前方,号角声犹如浪潮一般响起,黑压压的敌人已经出现在视线之中。显然尉迟迥并没有打算留给北周军队多少停下来修整的机会,也并没有打算给城中守军喘息和反应的时间。

他就是要这样,一鼓作气的杀过来!

整个城墙上,无论是将领也好,士卒也罢,攥紧手中的兵刃,看着这些即将和他们浴血厮杀的敌人。

“击鼓!”李荩忱冷声说道。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已经有如提前的鼓点,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炸响!

片刻之后,整个城头都被咚咚敲响的战鼓声笼罩。

陈顼并没有在意女儿惊讶的目光,而是径直将目光投向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一抹曾经照耀在御书房阶前,也曾经洒在吴明彻身上、拖出长长影子的夕阳光已经不见了踪影,乌云笼罩了天边,也遮挡住了最后绚丽的彩霞。

这江南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对此陈顼已经习惯了,重新扭过头,淡淡说道:“那个老狐狸可是巴不得能够躲着朕呢,他可得清楚。”

乐昌秀眉微蹙:“父皇的意思是?”

陈顼看着挂在一侧墙上的舆图,上面每一笔勾勒出来的,都是大陈的江山,都是属于他的江山:“徐陵已经看出来了,朕不过只是在平衡你大哥和二哥罢了,如果你大哥强一些,朕自然就打压他,相对应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朕对你二哥多有压制。”

顿了一下,陈顼并没有在意乐昌微微变了的脸色:“因此想要身在这官场之中翻云覆雨,就算是不想卷入到这旋涡之中也不可能,即便是之前徐陵总是一副跟定了朕的模样,还是不断地被东宫和扬州那边打主意,所以这老家伙,这一次是彻彻底底的想要躲起来啊。”

乐昌沉声说道:“也就是说,只要在父皇这里,大哥和二哥没有分出来胜负,孝穆公是不会主动来面见父皇的?”

陈顼微微颔首:“不过他躲起来也罢,至少现在吴明彻等人尚且可以为依凭,朕还不至于赤手空拳的去和北朝那些蛮夷搏斗。”

“可是孝穆公如此”乐昌还是难免有些担忧,徐陵这几日连续告病,确实有一种想要躲风头的感觉,只是他这样的拖延,又能够拖延多久,难道就打算这样一直拖下去,这样一来恐怕先倒下的不是别人,而是徐陵自己吧。

陈顼微微摆手:“这样舒坦的日子,他可过不长久了”

一边说着,陈顼一边不等乐昌开口,径直接着说道:“毕竟这荆州之战也快到决胜负的时候了。”

乐昌怔了一下,顿时明白过来。整个荆州之战牵扯到了整个南陈朝野上下,在荆州前线作战的这一名名将领,可不仅仅代表着他们自己,还代表着一个个势力和他们背后的世家。

一旦荆州之战落下帷幕,朝廷也必然会对这些有功的将领们封赏和褒奖,或者在战败之后,对这些将领惩罚甚至审判。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顽强

朝廷的圣旨一旦下来,这背后也就意味着一个个新世家的崛起和老世家的愈发强大,而或者这些世家的彻底堕落,进而意味着东宫和扬州刺史之间原本就很勉强维持的平衡,将会被打破。

彻彻底底的打破。

这一次荆州之战,以萧摩诃为主的大多数将领都是站在东宫这一边的,真正摇摆不定的也就只有樊毅等少数几人,不过现在根据荆州的战报来看,正在率众猛攻江陵城的樊毅,似乎也最终下决心站在了东宫这一边,否则他不可能会如此配合。

因此等到战后,无论是陈顼想不想平衡陈叔宝和陈叔陵之间的实力,他都已经没有办法操控,身为大陈的帝王,他的统治基础终究是建立在所有世家的效忠和支持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意志上,因此就算是陈顼还想做什么手脚、玩什么花招,也得考虑一下这些被牵扯进去的世家的实力和想法。

否则无疑就是自讨苦吃。

当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一旦这一战胜利落幕,也就意味着萧摩诃彻底证明自己有能力统率南陈大军,更有能力为南陈带来更多的胜利。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东宫的羽翼彻底丰满了。

陈顼轻轻摩挲着下巴,沉声说道:“等到这一战结束,就让太子去前线一趟,算是代表朝廷慰问吧。”

乐昌微微错愕,不知道自家父皇是在询问自己的意见还是在自言自语,不过陈顼很快就接着说道:

“现在整个东宫文武皆全,甚至就连下一代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偏偏就是这陈叔宝是最大的短板,这一次倒也不妨让他到前线去见识见识,同时也和那些以后必然成为我大陈中流砥柱的将领们有所熟悉。”

听到陈顼所说,乐昌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陈顼的无奈,不过她也不得不承认,陈顼所说的确实是事实。现在东宫真的可以说人才济济,而要说谁是东宫的短板,恐怕还真是陈叔宝。

毕竟东宫的诸多事宜可不是陈叔宝干的,东宫能够一步步的走到现在,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包括陈顼刻意设置的障碍走到今日,似乎和这位太子爷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么多年来,无论东宫浮沉与否,这位太子爷更关心的似乎还是诗词歌赋,每天总是雷打不动的带着人出去采风,若不是有大队的太子卫率保护,而统领太子卫率的又是经验丰富的毛喜毛将军,恐怕这位太子殿下是什么时候被人暗杀掉的都不知道。

而陈顼派遣陈叔宝前去前线,其目的也不言而喻,陈叔宝真的太需要和这些按理说是属于自己体系之中,或者在未来他登基之后终归是要成为自己臣子的将领们打交道,至少双方得有所熟稔。

当然乐昌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陈叔宝去前线,其前提是江陵这一战会取胜,可是现在真的有这么大的把握么?

很显然江陵城的守军和襄阳留守军队的数量超出了南陈最初的预料,虽然现在情况还没有到危险的时候,但是一旦让尉迟迥沿着沔水一路南下,那恐怕就算是萧摩诃也不敢打保票。

而整个沔水沿岸,南陈的军队并不多,沔阳还在下游,沔阳的任忠部自然就指望不上了,因此也就只有守在章山郡的萧世廉和李荩忱所部。

首节 上一节 17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