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98节

至于加封郡公,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李荩忱那已经模糊的印象中,萧摩诃应该是后来陈叔宝登基之后,因为平定陈叔陵有功而被加封的大将军,现在陈顼还活着,萧摩诃的官衔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李荩忱不由得眯了眯眼,随着自己强行改变了历史的运行方向,西梁变成了南陈的囊中之物,南陈终于改变了在荆州方向上占据的劣势,而随之改变的还有整个历史大潮的涌动方向。

李荩忱并不清楚历史车轮的惯性到底有多大,至少现在他正在竭尽全力让它走到另外一个轨道上去。

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为了能够更早的结束这一切。

“世忠,可是有什么不妥?”看李荩忱发怔,陈禹诧异的问道。

而萧世廉一把伸手揽住李荩忱的肩膀,哈哈笑道:“我看世忠贤弟是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管怎么说,咱们现在可都是真正的将军了,以后听到别人喊将军,也不用感到愧疚了。”

这一次陈顼足够大方,不仅仅是李荩忱,萧世廉虽然没有在功劳簿第一的位置上,但是他和李荩忱一样,活捉萧岿、血战章山都有份儿,因此也是加封“奋威将军”,同样属于越级拔擢。

不过众所周知,萧世廉是萧摩诃的长子,历来大功是不好完全加封在一个人头上的,如果他还有兄弟子孙,一般会从他的功劳之中抽出来一部分,分别加封在其余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福泽一家”。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不至于让一个人一步登天,同时也能够给更多人参与到朝廷事务当中的机会。当然这样也有弊端,这个时代无数世家的形成,可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显然萧世廉能够走到这一步,也分了不少萧摩诃的功劳。当然萧世廉自己的功劳也不容抹杀。

而如果李荩忱还有其余兄弟或者已经娶妻,恐怕他的功劳也得分出去一些,从而不至于让一个人蹿升的太快。不过可惜李荩忱在这方面可是一概欠奉,总共就只有一个妹妹,而且还没有嫁人,因此封赏起来也不合适。

李荩忱微笑着点了点头,就当是默认了,从而掩饰住自己内心中的想法。而在这急报上的其余人,他也粗略的扫了一遍。

裴子烈加封平北将军,改谯郡太守为宜都太守,宜都虽然位于南陈西部边界,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实土,又是军事重镇,所以裴子烈这是不折不扣的升官了。同时他加封平北将军,更是从杂号将军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平”将军。

虽然平北将军上还有镇北将军,镇北将军上还有征北和左右卫将军,但是以裴子烈的年纪,能够走出杂号将军的范围,已经足够让很多人眼红了。

与此同时,鲁广达也加镇西将军,樊毅更是取代了萧摩诃原来的左卫将军位置,任忠、淳于量等老将也各有封赏,只不过因为他们多数都上了年纪,所以这加官晋爵就多集中在子孙上了,对于本人更多的是金银赏赐。

毕竟相比于自己,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更担心的是子孙后代,而陈顼显然也满足了他们。

而引起李荩忱注意的是,樊毅升左卫将军之后调入京城,其荆州刺史的官职交给了鲁广达。当然有萧摩诃这个都督荆州军民事在,鲁广达的荆州刺史当然就没有当初樊毅的权力那么大了。

不过对于鲁广达来说,从一个小小的郢州刺史到现在整个大荆州的刺史,那也是实打实的升了,而且他本来就下定决心跟随萧摩诃,现在等于正式归属于萧摩诃麾下,自然更合适。

“陛下终究还是不放心樊家啊。”李荩忱苦笑一声,不再看那长长的封赏名单。

江陵城破之后,樊毅并没有多在江陵城停留,就自请北上漳川郡,自然也是为了避免和李荩忱等人照面之后尴尬,因此李荩忱到现在都没有见过这个非敌非友的荆州刺史,不过看陈顼的安排,自己和樊毅短期内打交道的机会恐怕更少了。

“樊家在外面有两个封疆大吏,陛下当然放不下心。”萧世廉撇了撇嘴,对于樊家他并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对于这一次樊毅的明升暗降,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李荩忱皱了皱眉,沉声说道:“我们现在只能祈祷樊毅不会一气之下站到扬州刺史那边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风浪

“世忠你这是什么意思,那樊毅在这一战之中打的狠,他身上恐怕已经被打上了爹爹的烙印,就算是想解释”萧世廉错愕道。

因为自己在公安城私自储存粮草的事情被李荩忱等人发现,樊毅在后来的江陵之战中不得不拼命进攻,再加上樊猛也在淮西方向发动了牵制姓的进攻,因此可以说樊家在很多人心中,应该已经是萧摩诃更或者说是东宫的人了。

既然如此,樊毅回到京城,对于东宫也未尝不是好事,总比把另外一个和东宫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和扬州刺史关系匪浅的人换上来来得好,怎么李荩忱还会担心?

不仅仅是萧世廉,沈遵义也诧异的看过来。

李荩忱淡淡说道:“这樊毅固然是给我们拼命了一次,但是归根结底他这么做也是因为有把柄落在我们手上的原因,而且他拼命进攻江陵城,损失虽然不小,但是自己也立下了功劳;至于樊猛,那完全是因为陛下亲自下旨意的原因,由不得他不动。

你们看这一次的封赏,虽然樊毅和樊猛兄弟的封赏不算多,但是樊家不少子弟因此而受惠。也就是说陛下想要打压的不是樊家,而是樊家兄弟。”

“你的意思是?”萧世廉一挑眉。

李荩忱一摊手:“不能让樊家兄弟两人都在外担任封疆大吏的道理,我们想明白,樊毅肯定也清楚,而且现在这荆州实际上是在萧将军的控制之中,樊毅在这里继续停留也多少有些自讨没趣,因此趁此机会返回京城,在朝堂上步步高升,更或者继续出任内地的重要官职也不是不可能,总比在这荆州好。”

沈遵义此时也反应过来:“也就是说,在那樊毅眼中,咱们可不是他的同伴,而是他的累赘。”

李荩忱微微颔首:“如此一来,樊毅到了京城,心中到底向着谁可就真的不好说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他在公安城的粮草都搬的七七八八,现在他甚至都没有把柄子啊我们手中,所以他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可以很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去向。”

顿了一下,李荩忱无奈的说道:“设身处地的去想,如果你们是扬州刺史的话,会不会拉拢这样的臂助?而如果你们是樊毅的话,还远不愿意继续和东宫走在一条路上?”

萧世廉和沈遵义下意识的对视一眼。樊毅和他们,可不能算是朋友关系,大家顶多是利益上的合作罢了。现在樊毅离开荆州,这合作自然也就终止,之后樊毅想要站到哪一边,谁都不敢打包票。

尤其是这一次合作,可并不怎么“愉快”啊。

“可是扬州刺史难道就不担心”此时一直沉默的陈禹也不由得开口。那樊毅身上终究是有着东宫烙印的,陈叔陵难道就真的会对他信任。

李荩忱耸了耸肩,声音之中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禹叔难道还不清楚,这位扬州刺史可一直都是胆大包天的主儿,更何况他现在走的这条路,可没有回头的机会,既然在黑暗之中看不清楚道路那他选择赌一把的可能,可是远远要大于什么都不做。”

陈禹顿时脸色凝重几分,而萧世廉也微微颔首。

且不说陈叔陵本来就是胆大到有时候连祖宗律法都可以置若罔闻的地步,单单就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想要取代陈叔宝可没有那么容易。

如今的东宫,在臣方面上有裴忌等人支持,自己也有沈君高、傅縡等人主持,而在武将方面更不用说,南陈的主力大军体系通过这一战已经牢牢掌握在东宫手中,更不要说主管军事的老臣吴明彻,心也是偏向东宫的。

因此只要陈叔宝不做出来什么自断手臂的事情,自然能够平稳的走上皇位。

现在陈叔陵在走投无路之下,甚至连自己豢养的死士都投入进去了,更不要说相信一个落魄回京的樊毅了。

更何况陈叔陵现在在武将方面确实缺少能够制衡陈叔宝的势力,而樊毅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算是陈叔宝登基之后,并不会对他怎么样,陈叔陵也没有办法确保吴明彻、裴忌等老臣以及沈君高、萧摩诃等后起之秀不会和他算账,毕竟斩草除根这样的道理,陈叔宝不明白,他们可是明白得很。

因此现在送上门的樊毅,还真的是陈叔陵最好的选择。

“就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阻止了么?”沈遵义皱眉说道,多少有些不甘心。这无论怎么说都是拱手将樊毅送到陈叔陵那边,对于初出茅庐的沈遵义,当然不想接受这样的事实。

而李荩忱沉声说道:“樊毅久在高位,心思复杂,不易揣摩。而且他多年征战沙场,也是我大陈的良将之一,既然决定了什么事,应当很难改变心思,因此与其打樊毅的主意,反倒不如把我们其余肯定可以掌握住的人掌握的更紧一些,只要大军控制在骠骑大将军的手中,一个樊毅翻不起来什么风浪!”

只要鲁广达、任忠以及淳于量等将领站在东宫这一边,甚至保持中立立场,东宫就能稳操胜券。一个手中没有多少兵力的樊毅,却是不足为惧,甚至就算是加上樊猛,也没有办法抵挡萧摩诃麾下的千军万马。

首节 上一节 19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