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26节

并且吴明彻对于这个年轻力壮相比于六十六岁并且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的吴明彻来说,四十六岁的萧摩诃绝对算得上年轻力壮的后辈也多加赏识,很显然是将萧摩诃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在培养。

毕竟无论是萧摩诃的统军能力,还是之前他以十二骑大破敌军十余万展现出来的勇猛,都足够当得起“军中第一人”。

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吴明彻来说是年迈力不从心,而对于萧摩诃来说,则是上升的实在是太快了。

萧摩诃真正的发迹实际上也就是在五年之前,追随吴明彻大破北齐大将尉破胡,一战封侯。之后萧摩诃的上升之路可以用平步青云来形容,短短五年之中,赫赫战功就将他一路送到了武毅将军、军中自吴明彻以下第一人的位置上。

并且谁都知道吴明彻老将军已经年迈,恐怕也没有几年征战沙场了,这吕梁之战很有可能就是老将军解甲归田前的最后一战,所以萧摩诃这货真价实的军中第二人实际上不久之后就将变为军中第一人。

但是相对应的,萧摩诃这一路青云平步,却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组建起来属于自己的幕僚体系和派系,可以说之前萧摩诃是利用吴明彻老将军的关系络和幕僚体系一步步走上来的,但是一旦老将军走后,萧摩诃很有可能会变得无依无靠。

毕竟之前军中将领们还会因为吴明彻的关系所以对萧摩诃忍让几分,但是吴明彻走之后,谁都不敢保证这些现在看上去一脸和善的将领们,有多少人会按捺不住自己的嫉妒之心。

哪怕是萧摩诃的功劳实打实的摆在这里,但是毕竟人心难以揣摩,尤其是关乎到军中位置、关乎到权势。到时候萧摩诃将要面对的环境和现在肯定截然不同,必然会更加恶劣。

而李荩忱清楚的知道,在历史上萧摩诃面临的也是一样的困境,隋朝的军队浩浩荡荡从北向南涤荡,只有萧摩诃一人在前线苦苦支撑,其余将领基本都没有抵抗的斗志,甚至就连陈后主都不同意他的抵抗策略,直到整个大陈分崩离析。

所以萧摩诃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在吴明彻解甲归田之前,组建起来属于自己的幕僚班子,作为萧摩诃长子的萧世廉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自家爹爹的荣辱和他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显然他也在为萧摩诃物色合适的人选。

对于萧摩诃来说,想要构建自己的幕僚班子和亲信体系,实际上可有的选择并不多。萧摩诃的出身算不上世家,无论是他只是郡丞的父亲萧谅还是其姑父蔡路养,都没有办法给他高贵的身份,萧摩诃能有今天主要是已经过世的侯安都和现在的吴明彻这两位南陈大将的赏识,尤其是他和南梁、南齐皇室相同的姓氏,更容易给人以遐想,所以想要通过世家体系来打造自己的班子是不太可能的。

仅仅凭借现在才算是崛起的萧家根本不足以满足萧摩诃的要求。

因此萧摩诃最好的选择就是从民间和军中物色,“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向很有道理,草莽之中出身的英雄豪杰也不在少数,而平地里冒出来的李荩忱,就满足萧摩诃这个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严肃正直、不苟言笑的萧世廉突然间变得健谈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李荩忱对于昨天山中一战的描述全都属实的话,那么他的胆识和能力足够当得起重任,更主要的是李荩忱还很年轻,有足够的成张和锻炼空间,并且也正是因为他的年轻,所以少很多掣肘和牵挂。

如果不是现在着急解决这一伙山贼,恐怕萧世廉会毫不犹豫的拉着李荩忱去见自家父亲。

而话说回来,若是能够帮助李荩忱解决这一次的麻烦,对于萧世廉也是一举两得。一来实际上也是解决自己的麻烦、达到父亲给予的任务,二来还能够给李荩忱一个莫大的人情,到时候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邀请李荩忱下山。

如此一箭双雕的事情,萧世廉想想就有些激动。

“荩忱下山已经有大半天了吧,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宋老爷子用手中的拐杖轻轻敲着地面,看向一边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成,“村子里的人全都送去后山了。”

李成点了点头,环顾四周,曾经热闹的村子此时已经没有一点儿声音,只有郑庆带着几个年轻人还在远处村口的道路上放哨,并且时不时的向这边看,显然只要有什么特殊情况,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冲过来将这几个老爷子带走。

宋老爷子苦笑着说道:“五十年来,你我三人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远离南北这一场无休无止、血肉磨坊一般的大战,结果谁曾想到,五十年的躲躲藏藏,最后还是化为虚有,今天又重新被卷入了这场大战之中,身不由己。”

“是福是祸,既然来了那就躲不过啊。”李成皱了皱眉,“既然已经身在局中,那我们所做的也就只有竭尽全力破局而出了。”

顿了一下,李成沉声说道:“你不要忘了,当初咱们追随将军北上,也是身不由己入局中,但是最后将军还是带着我们破局而出了。一力破百巧,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当时我们虽然只有七千弟兄,但是都是生死与共的袍泽,然而现在同样的敌众我寡”宋老爷子依旧难掩担忧的看向李成,显然相比于当年,现在他们的处境一点儿都不妙,走错一步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沉默了良久,李成方才轻笑着说道:“现在的我们已经不是当年,但是现在的这些山贼又岂能与当年数十万北军相比?更何况我们此刻不是还有退路么?”

第三十九章 逃避

ps:很是理解书友们急切向下阅读的心态,奈何近期事务繁忙,我会尽量多码一些,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推荐、打赏什么的都砸过来吧!

看着脸上露出轻松神色的李成,宋老爷子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我们在这荒山野岭之中精心寻找多年,方才找到这一片难得的世外桃源,山下溪水桃花、山上翠竹茂盛,就算是真的说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有理有据,可是为什么这一伙山贼竟然能够找到这里,甚至第一次就派出了这么多人手?”

李成霍然侧头看向站在身边的宋老爷子:“你的意思是村子里面有人有问题。”

宋老爷子忍不住笑了一声:“什么时候你李cd这样疑神疑鬼了?村子中的人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村子里人想要出去都得得到大家一致商讨准许,并且素来都是结伴而行,根本没有这种和山贼接触的可能。再说了你觉得山贼会有这等闲情逸致玩什么里应外合?”

伸手捋着胡子,李成有些惭愧的说道:“是某多心了,人老了之后就会胡思乱想。不过按照你的说法,那又应当如何解释?之前山贼压境,我们忙于对付,还真的没有在意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某细细思考,这似乎还真的有玄奥”

宋老爷子叹息一声,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你还记不记得当初将军是怎么评价你的?”

“怎么突然提到这件事?”李成错愕的看向自己的老伙计,苦笑一声,记忆在刹那间穿越五十年回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年代,“可为先锋之选,却难为大将之才,这句话某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宋老爷子手中的拐杖轻轻敲了敲,叹息道:“这评语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在说我和老郑?可为先锋不可为大将,实际上就是在说我们视界狭窄,实际上与能够将整个北魏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将军相比,谁都没有资格说自己视界开阔。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我们确实看不穿,而或者发现的太晚了。”

李成虽然不知道宋老爷子为什么会突然把陈庆之搬出来,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个老伙计素来行事有其原因,细细琢磨一会儿,顿时隐约明白什么,目光在周围的隐隐青山上环顾一周,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周围山势形胜,如果以军行山中,很难被察觉”

“更主要的是继续向东走的话”宋老爷子带着担忧神色说道,“可以一直走到吕梁水的下游。”

刹那间李成浑身都不可遏抑的发冷,寒意有如藤蔓从脚踝一直向上蔓延到整个脊背。

李成虽然久在山中,但是毕竟这淮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曾经留下过他们追随陈庆之奋勇向前的身影,所以他很清楚吕梁水的下游一旦落入北周军手中意味着什么。

北周军队截断吕梁水下游的话,前出的南陈军队就会被截断后路,到时候吴明彻和萧摩诃需要面对的可就不是粮道受到威胁,而是自己成为孤军的问题了。无论对于他们两个之中的谁来说,都不能允许自己将南陈的主力大军丢在这里,所以到时候南陈少不了是一场突围大战,甚至是一场惨败。

“原本以为我们能够躲得远远的,没有想到竟然还是早早的卷入到这纷纷乱乱的战局当中了。”李成忍不住露出苦涩的笑容。

五十年的心血、五十年的躲躲藏藏,到头来都是做无用功啊。

宋老爷子拄着拐杖缓缓转身,什么都没说。

而李成沉默的看着远处茫茫山峦。

宋老爷子想要说什么,实际上他已经揣摩到了,或者他自己也很清楚。

逃避,终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唯一能够解决乱世纷争之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统天下。

可是无论是现在的李成还是宋老爷子,都没有这个本事,甚至就连五十年前的他们、五十年前的陈庆之,也没有这个本事。因此他们只能逃避,逃避了五十年。

然而这五十年的逃避,终究还是没有逃过去啊。

正如宋老爷子所说,如果北周是真的想要走此处直插吕梁水下游进而包抄南陈军队后路的话,就算是有一个小小的“军师”落在他们手中也没有用,所有沿途知道此事的人,都只有一个“死”字。

作为北周成名已久的大将,并且肩负着此战只许胜不许败的压力,王轨不会在意自己一个属下的生死。

脚步声匆匆响起,一名在山下放哨的年轻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过来:“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首节 上一节 26/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