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340节

哪怕是担任过刺史,也算是朝廷举足轻重命官,韦寿在韦孝宽面前依旧恭恭敬敬。

“阿爹,这一场雪刚刚停没有多久,剑阁道也不过只是打扫出来些许通路,如果贸然加快行军”韦寿忍不住低声说道,他也是军旅出身,这些道理怎能不清楚。

此时天气恶劣,谁也不知道下一场风雪什么时候到来,所以缓慢行军方为上策。

韦孝宽微微眯眼,将手中的战报递给韦寿:“看看吧,两天之前,天宫院山被李荩忱攻克了、”

“这”韦寿一惊,天宫院山对于阆中意味着什么,他可是心知肚明,“这李荩忱来得好快!”

“天宫院那边的守将郭凉据说稳重机警,竟然还能如此轻易地将这等战略要地拱手让人,除了说明郭凉名不副实之外,怕是这李荩忱也要比老夫想象中的要难对付啊。”韦孝宽皱眉说道,现在巴蜀占据发展成这样,并不是不在他和尉迟迥的预料之中。

两个人征战沙场那么多年,这样的可能还是可以料到的,只是韦孝宽还是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会如此决然的一头杀进阆中,难道他就不害怕这阆中是一个陷阱和死地么?

“那爹爹打算如何对付这个李荩忱?”韦寿下意识的问道,他虽然征战沙场的时间也不短了,不过当跟在韦孝宽身边的时候,还是下意识的想要先咨询韦孝宽的看法。

韦孝宽沉默了片刻,淡淡说道:“老夫现在在想的,不是如何对付李荩忱,而是这李荩忱在想什么世龄,老夫此时倒是有些捉摸不透这个李荩忱了”

李荩忱并不是一个超脱于物外,作战出人意料的人,对经历过太多战阵的韦孝宽和尉迟迥来说,什么样的敌人和什么样的险境他们都可以说经历过,李荩忱再怎么打也不可能跳出两人的预料。

这就是经验,也是一个老将最珍贵的地方。

可是李荩忱的战略固然是在韦孝宽的预料之中,但是韦孝宽并不清楚李荩忱的兵马有多少,他不知道李荩忱还有没有后招。

这家伙用兵如闪电,一击得手,狠辣无比。但是在大局安排上又步步谨慎,至少到现在韦孝宽都不知道李荩忱留在石城郡的那一路兵马到底还有多少人,目的又在何处。

因此相比于弄清楚应该如何对付李荩忱,现在他更想知道李荩忱到底在想什么。

“在孩儿看来,这李荩忱难对付是难对付,不过他兵微将寡,阿爹也不用如此担心,只要我军布下堂堂之阵,那李荩忱也就没有多少可乘之机,而正面决战他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韦寿的声音之中带着杀意,对于这个此时跳出来搅动天下风云的李荩忱,他着实是没有什么好感。

而且看到自家爹爹难得露出犹豫的神情,所以韦寿觉得自己更是应该给老爹鼓舞一下斗志。自家爹爹征战沙场这么多年,骤然冒出来一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难免有些措手不及,只要回过神来,肯定能够轻而易举的将李荩忱拿下。

韦孝宽微微颔首,却没有说话。

只是在他心中很清楚,堂堂之阵,想要在巴蜀这群山之中布下毫无破绽、只能逼迫敌人和自己正面对决的堂堂之阵有多么难。古往今来,进出巴蜀向多奇谋,最初的暗度陈仓也好,后来的子午谷奇谋和邓艾飞兵阴平也罢,走的都是一个“奇”字。

更何况从现在看来,只要自己一脚踏入剑阁道,就已经被卷入这一场战局之中,想要脱身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现在韦孝宽不担心的是自己,而是在阆中的尉迟迥。尉迟迥已经有三四天没有消息了,韦孝宽并不知道他又在何方。面对阆中的战局,韦孝宽鞭长莫及,只能期望尉迟迥可以打破这僵局,至少不能让李荩忱继续逆着这潮流向前。

当然还有此时自己的身后。

想到离京的时候,杨坚给自己的嘱托,韦孝宽心中就只能叹息一声。此时京城之中的波谲云诡,哪怕是经历了太多风浪的他都有些害怕。杨坚也好,宇宪也罢,都不是等闲之辈,而神仙打架,谁知道这北周又会被祸乱成什么样子!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恐怕以后少不了又是东西魏的结局!

或许韦孝宽能做的也就只有帮着北周平定巴蜀,至少不让这个国家内忧外患。至于趁此机会压制住尉迟迥韦孝宽只能尽力而为,对手李荩忱的强大已经让他没有办法完全掌握整个战局的走向,更何况那尉迟迥又何尝没有提防自己。

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狐狸,心里多少都是有点儿数的,想要算计的他岂是那么容易。

“走吧。”良久之后,韦孝宽突然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声。

声音很轻,也不知道说给谁听的。

而韦寿诧异地看过来,不过韦孝宽似乎并没有重复的意思,只是目光炯炯的看着前路,微微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或许自己刚才那里想错了?”韦寿喃喃自问,最终只能深深的叹一口气。

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

萧世廉小心翼翼的走在山间小路上,这道路都被雪覆盖,如果不是依据道路两侧的在风中摇曳的荒草,甚至很难看出来这里存在一条道路。

前面探路的士卒用手中的杆子探了探雪,回过头轻声说道:“将军,这边没有什么事。”

“走。”萧世廉一挥手。他现在实际上已经在米仓山中,只不过没有深入而已,不远处的山峦连绵,覆盖了整个天边。苍山负雪,别有一番壮观滋味。

而此时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山路上,萧世廉方才明白这下了雪的米仓山山路到底有多么难走。且不说大雪本来就遮掩了很多原本的坑坑洼洼,只是结冰这件事,就足够一支军队喝一壶的。

毕竟当前面的人走过的时候,地上还是雪,可是后面太多的人经过,这雪就变了冰,非得两三个人手挽手走上去方才能避免滑倒,哪怕是这样,摔个七晕八素的也不在少数。

而现在萧世廉走的只是米仓山外围的道路,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以怎样的毅力翻越的这座大山。

这个时候萧世廉不得不感慨,这尉迟迥到底不是等闲之辈,一支拥有如此高士气和毅力的军队绝对要比想象之中的还要难对付,因为这样的军队更擅长于创造奇迹。

之前萧世廉的对手虽然不能说都很好对付,但是像尉迟迥这样的实际上也就只有在章山郡那一战中算是遭遇过,而且那一次的对手也是尉迟迥。

如果真的算起来,那一战也是李荩忱、萧世廉等遇到过情况最艰险的一战。

之前在淮北对付的北齐军队、在江陵对付的西梁军队,还有之后在巴蜀遇到的那些战斗意志并不怎么坚定的北周地方乡兵,俨然都不是能够拿来和尉迟迥麾下的兵马相提并论的。

一个老将军戎马一生,肯定是有些资本的。

“将”前面小心翼翼探路的斥候正想回头说话,似乎突然看见了什么,后一个字硬生生的收住。

而原本就全神贯注的萧世廉也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心中登时咯噔一声,猛地一挥手。周围的亲卫们都会意,纷纷举起盾牌护住萧世廉的左右,而这动作也被后面的人看见,这些早就已经得到反复强调的将士不约而同的躬身,紧张的看向前方。

萧世廉推开身边的亲卫,压低声音:“怎么了?”

那斥候放轻手脚走过来:“将军,前面山坳里,敌人!”

萧世廉怔了一下,急忙向前两步,就地趴下。他可以清楚地看见,就在前面的山坳中,足足两三千北周士卒正在埋锅造饭。

轻轻吸了一口气,萧世廉手都在颤抖,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紧张。他小心的打开舆图,在舆图上,这个山坳标记着“孙家门”这三个字。

而在“孙家门”这个位置上,萧世廉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号。相同的叉号还在舆图上有很多,只不过其余的都被萧世廉标注上了日期,这是他这一天多来带着这么多将士在山中绕了一大圈的成果。

巴蜀多山,不同的地形地势一般区分的比较清楚。开阔的地势一般会被称之为“坪”,比如萧世廉之前曾经进驻的周家坪,山中河道拐弯处一般被称之为“拐”,比如李荩忱进攻天宫院山的时候利用过的松林拐和河东拐。

而这“门”的称呼则一般被用来称呼两山之间的通道。巴蜀山高陡峭,一般山间通道都是在对立的两山之中,所以用“门”这个字来称呼这种地形地势,比如在剑阁之后还有同样险峻不属剑阁的朝天门,说的就是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

首节 上一节 340/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