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428节

韦孝宽有些诧异的看向李荩忱,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李荩忱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而李荩忱声音变得郑重:“维持剑阁等地的驻军不过是平添关中和汉中的负担,老将军退一步,我军不出葭萌关,贵军不入蜀道,免去粮草转运的艰难,而贵部也可以继续把守蜀道出口,照样有险要关隘在手中,不是很合适么?”

韦孝宽冷笑一声:“李将军未免太天真了,剑阁和葭萌关何等要地,怎么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一边说着,韦孝宽一边同样撑着桌子站起来,老将军目光炯炯,直直看着李荩忱:“老夫可以明确的回答你,老夫宁肯让这数万将士慷慨战死沙场,也不会将这等关隘拱手让人!”

坐在韦孝宽身边的李询和曹孝达也都跟着霍然起身,听着韦孝宽的话,他们只觉得一股热血冲上心头,此时甚至恨不得追随着韦孝宽驰骋疆场。

或许这就是名将的胆气和豪气所在。

韦孝宽的左右站了起来,萧世廉和裴子烈也毫不示弱,同时起身目光冰冷的看着对方,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的架势,萧世廉哼了一声说道:

“姓韦的,你不要嚣张,有本事咱们战场上较量较量,倒要看看你是不是有能耐突破这长谷?!”

这一次裴子烈也没有拦着萧世廉,对方在李荩忱的地盘上还敢如此出言不逊,裴子烈也不是和事老,也是有脾气的。

而李荩忱此时压了压手:“老将军何必动气,有不满和相左的意见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老将军一味如此,那我们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不如战场上见分晓。”

韦孝宽皱了皱眉看向李荩忱,心情平复了些许。

他不知道李荩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他在隐约之中感觉自己不能这样跟随着李荩忱的节奏走,而现在李荩忱这突如其来的服软,却让韦孝宽并没有多少成就感,因为他并不觉得李荩忱会因此而让步,从刚才李荩忱坚决的语气中他已经听了出来,对于剑阁这一带李荩忱是势在必得。

可是如此的话,按理说李荩忱应该会坚持不服软才对,现在怎么又突然间如此,这只能说明李荩忱肯定还有其余想说的。

实际上在来之前,韦孝宽和尉迟迥就已经达成了一致,剑阁等地想要在大军北撤之后防守,不啻于痴人说梦,所以至始至终韦孝宽都没有打算守住剑阁,此时反倒不如以此作为筹码从李荩忱那里换来一些北周现在更需要的。

不过至少单单是几万兵马,根本不划算,所以韦孝宽还需要李荩忱再多出一点儿。

韦孝宽冲着身边的李询和曹孝达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冷声说道:“李将军的话本来就没有诚意,既然如此,那这谈判也就变得没有意义,所以老夫说战场上见分晓并没有什么错。既然我们都不想要各退一步,那自然就没得的谈了。”

李荩忱紧紧盯着韦孝宽,韦孝宽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知道韦孝宽的意思。

剑阁等地是可以给的,但是现在双方的条件不对等,韦孝宽不可能答应。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现在的天下大势是什么样子的,相比老将军也清楚······”

一边说着,李荩忱一边对站在自己身边不远处的李平使了一个眼色,李平会意,径直走过去屏退左右。

韦孝宽和曹孝达等下意识的对视一眼,都打起精神,知道接下来李荩忱想要说的实际上才是整个谈判的关键。韦孝宽也摆了摆手,他的亲卫队长有些担忧,刚想要争辩什么,韦孝宽的声音骤然变得凌厉:

“带着你的人,出去等候。”

亲卫队长不敢多说,也走过去带着其余几名亲卫出去。

而李荩忱满意的对韦孝宽点了点头,声音低下来少许:“实不相瞒,朝廷那边对我等出征在外的将领多有猜忌,巴蜀之战赏罚不明已经是天下皆知。”

韦孝宽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这么大胆,这种话都能直接从嘴里说出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荩忱的心中已经彻底没有了那个朝廷。当然了韦孝宽还没有天真地以为李荩忱现在就会揭竿而起,更不会以为李荩忱直接投入北周的麾下。

显然李荩忱在表明自己的立场,也在试探北周的态度。

“我需要外面的盟友。”李荩忱明确的说道,“来支撑我在大陈朝堂上的地位,韦将军可明白?”

韦孝宽的呼吸都顿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

狡兔死,走狗烹。李荩忱需要北周的“支持”来证明他现在依旧有存在的价值。

而相应的,表明了这个态度的李荩忱注定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北周的敌人,北周可以放开手脚去对付南陈。

要知道现在襄阳可还在南陈大军包围之下。

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负罪名

李荩忱想要的是北周的存在,或者说北周在关中和汉中等地依旧保持战略上的进攻态势,这样李荩忱才能够在南陈朝廷上证明自己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这样陈顼才没有办法将李荩忱换掉。

临阵换将古来大忌,陈顼就算是真的想要换下李荩忱,也得考虑一下朝野之间的议论,毕竟李荩忱是拿下巴蜀的大功臣,如果贸然将李荩忱撤换掉,朝野之间必然议论汹汹。

而且陈顼更得考虑一下萧摩诃等将领的感受,说到底在这分裂动荡的乱世之中支撑起来南陈的还是军队。一旦萧摩诃等人心中对朝廷也有所不满,那就真的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南朝三百年间多少朝代更迭,一些皇帝登基退位不过是走马观花。陈顼显然还没有胆量直接将整个朝野的军队将领都得罪的勇气。

无论是支持或者反对李荩忱的人,都不想看到有一天自己也有如李荩忱这样被直接从主帅的位置上换下来。

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将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比乖乖接受命令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相对应的,李荩忱也等于做出了不会主动进攻汉中甚至关中的承诺,这样北周只需要在这些地方保持薄弱的兵力虚张声势,其余的主力都可以调遣到襄阳和淮北方向。

之前南陈趁着北周国丧期间大举进攻,要说北周一点儿仇都不记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能够腾出手来,北周当然愿意进攻南陈找回场子,尤其是现在襄阳重镇还在萧摩诃和淳于量的包围之下,若是能够引汉中军队南下将襄阳之围解开,那么北周在中线面对的压力就会小上很多。

可以说这才是李荩忱想要和韦孝宽的东西,这是凌驾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关乎到战略甚至国运的条件。

李荩忱需要的是彻底站稳脚跟,韦孝宽以及其后的北周需要的是战略上的喘息之机。尤其是宇文赟新君继位,更是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解襄阳之围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韦孝宽紧紧盯着李荩忱,说句实话,李荩忱开出的这样的条件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古往今来。很多谈判注重的都是一城一地的得失,甚至可能在赔偿粮草什么上斤斤计较,可是李荩忱对于北周根本没有这些要求,他除了想要葭萌关以南的这几个北周注定不可能孤军困守的雄关之外,注重的一直都是战略层次上的东西。

李荩忱这是想要借助这一次谈判变相的和北周结盟,或者至少是达成战略上的默契。

现在双方也有着南陈朝廷这个共同的敌人。

韦孝宽紧紧盯着李荩忱,而李荩忱似乎知道韦孝宽心中依旧存在疑惑和不信任,但是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李荩忱不可能再多说什么,他不能把自己的计划和猜测和盘托出。

能不能接受自己开出的条件,那是韦孝宽自己的判断,李荩忱本来就没有办法干涉。

如果韦孝宽不同意,那大不了兵戎相见。在谈判之前,李荩忱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之前我军俘虏的贺娄子干以及数千名俘虏,都可以交给贵军。”李荩忱慢条斯理的说道,这是他手上最后的筹码,虽然分量不重,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首节 上一节 42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