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431节

李荩忱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青山上。

此山之后还有山,群山之后,有自己牵挂和思念的人。

萧湘、乐昌,还有自家那个天天唱反调的妹子

不知道你们有过的如何,此时是否也在思念?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

苍溪谷永远都是这样一副安宁祥和的模样,似乎从来都没有真的被血火打扰过。一场迟来的春雨洗刷着苍山、滋润着万物,最后一点儿硝烟也消散在这春雨中。

山谷间的道路上,北周军队正在蜿蜒前行,隐隐只能听见前面开路的幢将或者仗主的呼喊声,大多数的士卒都无精打采的向前走着,他们手中的兵刃和身上的衣甲仿佛有千钧重,让他们根本不想向前迈动脚步。

只有可以稍稍果腹的粮食,以及最后不得不接受的失败,显然已经让这支军队的士气下降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

不过显然统军的将领们也没有多加约束的意思,反正现在和约已经达成,这一场大战已经有了结果,短时间内不再需要他们怎么卖命厮杀了。

尉迟迥也坐在马背上,轻轻策动战马向前,老将军的脸上并没有多少颓唐之色,只是微微眯眼打量着周围的山山水水。

对于韦孝宽拿回来的谈判结果,尉迟迥并没有感到惊讶,更或者换句话说,韦孝宽向李荩忱做出的妥协和让步之前就已经在两个人的预料之中。

李荩忱会让开道路,北周军队可以保留兵刃,以长蛇阵通过苍溪谷抵达葭萌关,而葭萌关南侧的剑阁和梓潼应该在这之前就挪交给李荩忱,对此韦孝宽也很痛快,崔弘度和李询已经带着他的将令动身,那里的守军都是韦孝宽的部下,自然会听令而行。

如果韦孝宽想要继续在苍溪谷玩什么猫腻的话,李荩忱肯定不会和他客气的。

而在撤退到葭萌关之后,韦孝宽和尉迟迥应该率军出蜀道撤退到汉中,之后李荩忱会派遣兵马接管葭萌关。

同时李荩忱俘虏的贺娄子干以及其部下都由李荩忱负责直接押送到葭萌关,双方在葭萌关交接。可以说这是李荩忱手中的最后筹码,用来保证韦孝宽不会赖在葭萌关不走。

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深层次上,韦孝宽作为汉中地区北周最高统帅,确保在一年内不会进攻李荩忱,双方保持现状。当然这是以韦孝宽依旧是北周主帅为前提达成的口头约定,韦孝宽虽然位高权重,却还没有胆量在不请示朝廷的情况下就和李荩忱达成任何关于互不侵犯的书面上的约定。

从现在来看,李荩忱还是占了便宜的,但是至少韦孝宽和尉迟迥麾下这些兵马算是有了活路,毕竟对于现在的南北两朝来说,兵力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之前的巴蜀之战已经明确的证明,在没有足够的兵马情况下,想要防守或者进攻,都不过是痴人说梦,蜀郡城高池深,最后还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被陈智深轻松地拿下。

这是巴蜀之战给北周的教训,韦孝宽和尉迟迥当然要吸取。

北周多年来在行军打仗上都更注重军队的数量而不是质量,这也主要是因为北方的兵源终究比江南多一些,尤其是江南之前还经历了侯景之乱,更是凋敝。

因此在之前的巴蜀之战中,缺乏训练、人数又不多的北周地方军队面对李荩忱部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几乎没有一战之力,这也是最让韦孝宽为之警惕的。

如果让韦孝宽来评价自己的对手,那就是精兵强将的组合。李荩忱将他麾下那些久经战阵的南陈精锐和后来投靠的巴人安排使用的恰到好处,可以说将不同麾下的优点和长处全都发扬了出来,韦孝宽自问在很多情况下都做不到这一点。

这也让韦孝宽对李荩忱更是一点儿都不敢松懈,而自己麾下这些兵马更是必须要保全,韦孝宽现在已经清楚,想要对付李荩忱,只是凭借兵马众多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连兵马数目都没有办法保证,那就更没有什么好打的了。

“前面就是长谷了。”尉迟顺的声音让尉迟迥一下子惊醒过来。

过了长谷就是李荩忱的地盘,尉迟迥低声说道:“传令下去,约束各部,快速通过,不得生事。”

“诺!”尉迟顺答应一声。

而尉迟迥看着前方洞开的山谷,一言不发,只是老人的眼睛有些湿润。

这里,曾经是北周的土地啊。

只可惜自己无能!

第五百九十六章 议论汹汹

南陈太建十年三月卅一日,阳春三月的最后一天。

北周镇西大将军韦孝宽和镇南大将军尉迟迥率败兵通过葭萌关进入汉中,暂时屯兵汉中蜀道入口。而李荩忱旋即率军接收剑阁和葭萌关等蜀地要塞,引兵还蜀郡。

自此从太建九年九月开始的巴蜀之战,在经过七个月的激烈战斗之后终于落下帷幕。

当初轻兵入蜀的李荩忱得到峡江唐氏和巴人官列了上去,一一列举原因,包括文官在后方统筹粮食、人员等等的功劳都写的详细,甚至有的地方还明确的备注此人擅长本地事务处理云云。

这意思自然不言而喻,李荩忱并不想要朝廷向巴蜀派遣新的官员,只需要按照他的功劳簿来委任官员就可以了。

更或者说的难听一些,李荩忱提交给陈顼的这一份功劳簿,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功劳簿,而是一份官员委任名单,李荩忱毫不吝惜地向朝廷表明哪些是自己的亲信,并且明确的要求朝廷将巴蜀的民生和军事大权全都交给李荩忱。

看着这一份功劳簿,陈顼觉得自己在看着一份合约,而不是一份臣子递给陛下的功劳簿。

更重要的是,在功劳簿上,寻阳郡太守裴猗的长子、吴明彻的爱徒裴子烈和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的长子萧世廉都位列其上,甚至就连徐陵的长孙徐德言都在功劳簿上有一个不低的位置。

徐德言追随裴子烈转战绵竹、广汉,确实是立下了赫赫功劳,但是谁都不能不把他和徐陵的态度联系在一起。

这也是最让陈顼无奈甚至感到绝望的地方,他甚至都没有办法确定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个臣子是否依旧可靠,他们的心是不是已经开始偏向李荩忱。

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怜

不过也不是一切都是坏消息。

唯一能够让陈顼感到安慰的,就是从襄阳传回来的奏章。

至少在奏章上萧摩诃和淳于量等明确的表示了对李荩忱这种不经请示就和北周谈判的行为的不满——只是这种不满仅仅是局限在这一次谈判上,对于李荩忱的整个巴蜀之战他们还是保持认可的态度。

虽然如此,这也多少让陈顼感觉自己仍然将萧摩诃麾下的军队掌握在手中,不是一个无兵无权的孤家寡人。

轻轻敲了敲桌子,陈顼看向吴明彻:“其余的功劳和战功按照功劳簿制定,这个交给吴卿家和徐卿家,但是李荩忱的功劳必须要好好商量商量,不知道几位爱卿是什么意见?”

早就已经料到陈顼的关注点在哪里,吴明彻当即说道:“启禀陛下,李荩忱主持巴蜀大局,拿下蜀郡和阆中,并间接控制巴中,将蜀地尽数收入囊中,此为大功之一也;接连击败合州、蜀郡、绵竹之敌人,击退尉迟迥和韦孝宽,此为大功之二也。此皆开疆拓土、追亡逐北之功劳,可比肩当年冠军侯。但是······”

冠军侯都出来了,分明是想要给李荩忱封侯的意思,这不是陈顼想要接受、或者不经过妥协就接受的结果,因此他本来想要开口打断后,但是听到了吴明彻的转折,又硬生生的把话憋了回去。

而陈顼的神情被一直看过来的徐陵和裴忌收入眼中,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对方眼中的叹息和无奈都尽收眼底。

能够因为一个臣子而头疼和难以取舍成这个样子,陈顼的样子多少让他们有些感慨甚至可怜。

首节 上一节 43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