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439节

尤其是还找出来道义上的理由,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裴蕴才不相信这个时候自家爹爹竟然在考虑什么道义伦理的问题。

裴忌轻轻叹息一声,侧头看过来:“孩子,你想的没有什么错,真的用起来应该也足够李荩忱消受的,可是这样的阴谋不应该拿来用在李荩忱的身上,明白么?”

裴蕴顿时怔住了,直直的看着自家爹爹的目光,良久之后方才不由得苦笑一声:“爹爹,你们现在都已经开始盘算到那么久之后,若是让陛下知道了,死罪可免怕也是活罪难逃啊。”

这一次裴忌没有接话,只是抬头看向天空。

四五月份,正是江南多雨的时节,这眼看着又有一场雨要来了。

有的时候,未雨绸缪可不是什么坏事。现在的李荩忱就已经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打开这样的局面,枭雄之姿态暴露无遗,谁能保证以后李荩忱就不会飞黄腾达、真的问鼎天下,而到时候算起账来,给许善心出过坏主意的裴蕴甚至裴忌恐怕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裴忌显然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乱世之中,裴忌优先考虑的当然不是如何保全这个王朝,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家族,只要家族的势力和地位不受到影响,那么效忠于哪一位君王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整个南朝四五个朝代更迭,这些掌权的世家也是轮流换,曾经的王谢豪族,现在已经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之中。所以裴忌自问自己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也没有那么多的耿耿忠心,他想要的也不过就是“不为玉碎,而为瓦全”罢了。

新的势力正在崛起,江南的这一支裴氏困顿数代,到了裴忌这一代总算是有所起色,说什么也不能辉煌不了几年就烟消云散,这样裴忌自问愧对于列祖列宗。

看来是时候和李荩忱谈一谈了,至少现在李荩忱应该对建康府的情况比较感兴趣。想到这里,裴忌径直转身向书房走去,并没有注意到身后自己的儿子脸色有些不对。

裴蕴的手握紧又松开,多少有些不甘心,自家爹爹这是在为后路考虑,他觉得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样放任李荩忱,让裴蕴有一种被鄙夷和压制的感觉。

大家都是同岁的年轻人,如果换做他站在李荩忱的位置上,有李荩忱的机遇,谁知道会不会做的比李荩忱更好?

可惜命运造化,自己终究没有这样的机会。

想到那个当时在石头山上白衣动公卿的年轻男子,裴蕴的牙就咬得“咯吱咯吱”作响。

难道李荩忱真的比自己优秀?

风从半掩的窗户中吹进来,烛火微微摇晃。

而李荩忱正一笔一划的写着委任命令,实际上李荩忱的这些命令怎么看都有些僭越了,身为镇西将军,李荩忱本来就没有资格插手地方民政,更何况是地方官员的委任。

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巴蜀已经是李荩忱一个人的天下了,此时就算是他折腾出来什么祥瑞,然后“顺应天命”登上皇位,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南陈和北周会不会联手来进攻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巴蜀内部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应该不多。

当然了,李荩忱很清楚现在还不是他去想这些的时候,巴蜀终究只是一个根基之地,不是李荩忱这辈子走不出去的地方。

第六百零九章 来信

巴蜀地形崎岖,面向外面的几个方向都有雄关漫道,北方有葭萌关到剑阁、又有蜀道,而东方则有三峡和夔门,有白帝城这样扼守大江咽喉的重镇,因此常人想要进入巴蜀不容易,想要从巴蜀出去也不容易,巴蜀自成一体,独立于世外。

但是李荩忱并不想被困在这里,等到巴蜀内部局势稳定了,他肯定是要对外出手的。

如果给李荩忱充足的时间,李荩忱保证自己可以做到,毕竟他有着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行政管理思路,有着不少历史经验,一点一点的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现在却没有这么多时间,李荩忱必须用最简单而有效地办法将巴蜀的局势稳定下来,然后腾出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北周或者南陈,更或者同时和这两个势力为敌。

李荩忱的眼前骤然暗了下来,他只道是蜡烛被吹灭了,下意识的抬头看过去,一道绰约身影站在烛火前。李荩忱笑了笑:“湘儿,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萧湘一边将手中的一封信递给李荩忱,一边走过去轻轻的给李荩忱捏肩膀:“夫君,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夫君今天在城里城外各处地方跑了一整天了,不要累着。”

李荩忱点了点头,反正这些委任令也要等明天自己见到了那些地方的吏员才能决定是不是要颁发下去,这个时候倒是不用慌张。他反倒是对萧湘手中的信比较好奇,接过来只是看到信封上的笔迹,就已经知道是谁写的了。

娟秀的笔迹曾经是李荩忱很乐意见到的,可是现在李荩忱却觉得自己没有脸去面见这信的主人。

萧湘淡淡说道:“夫君,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五封了,还不知道有多少正在路上,你难道真的不打算回信么?”

李荩忱将信放在桌子上:“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信某也都没有拆开,因为某真的不想去面对这些······如果有谁是某愧对的,乐昌必然是其中之一,所以能够逃避未尝也不是一件对我和她都好的事情,总比继续伤她的心来得好。”

萧湘轻笑一声:“没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镇西将军,也有害怕和不想见的人啊。”

如果是换作原来,李荩忱肯定会打趣两句,但是现在他却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只能缓缓说道:“不得不说陈顼对人的心思把握的还是很准确的。”

李荩忱和乐昌之间的情感恐怕他们两个都很难说的清楚,那应该是一种在绝境之中油然而生的依赖和依存之爱,这种骤然形成的羁绊深藏在心底,当上面更平添“家国”这两个字的时候,就显得沉重万分。这也是李荩忱现在甚至不想去面对的原因。

李荩忱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胆怯——说起来自己似乎还没有乐昌这个女儿家更加主动——但是李荩忱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错。

因为现在李荩忱也不过是刚刚有了一片稳定的立足之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跟随着自己的这些人能不能好好地,李荩忱的肩膀上承担的东西太多,他并不想要逃避责任,而是觉得自己继续承担更多的话,只会辜负更多的人。

萧湘直接拿过来那一封信,却并没有拆开,声音凝重了几分:“陛下赐婚,以后乐昌姊姊就是家中大妇,现在妾身僭越礼数,就替乐昌姊姊问夫君一个问题。”

李荩忱对于萧湘突如其来的严肃有些诧异,他沉声说道:“你且说吧,可能某得考虑考虑。”

萧湘秀眉微蹙:“夫君可喜欢乐昌姊姊?”

李荩忱已经料到萧湘有可能会问这个问题,轻轻伸出手抓住萧湘的手。其实他也知道,萧湘问其余的问题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归根结底还是这一个问题,如果李荩忱喜欢乐昌、想要守护这一份独特的情感,那么他就算是犹豫和担心,最终还是会上前的。

有的时候李荩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就会努力去将其变成现实,甚至觉得做不到的也要努力去挑战一下。

或许大多数情况下,理想主义者都跪倒在了残酷的现实面前,但是至少现在李荩忱正踉踉跄跄走在一条坎坷崎岖的道路上。

虽然历经艰辛,但是他依旧在向前。

现在萧湘问他是否还心甘情愿的在身上披上一根荆条,李荩忱一时间也只能沉默。

这荆条加身,疼痛是必然的。

可是李荩忱依旧愿意,因为作为交换,他可以得到自己爱的人。

相比于那些飞蛾扑火的爱情,这样的爱情虽然依旧沉重,但是对于李荩忱来说,并不是不可以。

“喜欢。”李荩忱淡淡的说道,“这个没有什么好撒谎的。”

萧湘微微颔首,显然并不诧异于李荩忱这个答案,而且她更清楚,李荩忱打算承担这个责任,那么必然会承担到底,自家夫君总是有这么一股倔强劲头。

而李荩忱一本正经的说道:“湘儿你可要考虑好了,某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若是乐昌来了,留给你的可就更少了。”

首节 上一节 439/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