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442节

这也是为什么杨素能够代表北周前来,这个人虽然被夹在中间,但是却能够准确的表达两边的意思,自然是最公平合适的人选。

而对于杨素此人,李荩忱并不想和他成为对手,在历史上杨素真的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杨素经历了太多的起伏,也因为自己的武断而几次受到责罚,但是最终在政坛上屹立不倒,当真可以说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文官之首。

和这样把天下局势看的透彻的人作为对手,可不是那么轻松的。在历史上就是杨素第一个认识到了从巴蜀顺流而下的重要性,所以主动请求入巴蜀,主持操练兵马、打造战船,最终顺流而下击破南陈的荆州防线,将南陈的主力封锁在建康府。

可以说杨广率领的大军打下了建康府,而建康府以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杨素兵锋之下。

这个人对局势的洞察力和对天下地形地势的了解程度,让李荩忱只能百般小心。甚至可以说李荩忱在之前走的道路就是逆着杨素进攻并且灭亡南陈的道路在走,逐步的填充那些南陈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曾经暴露出来的错误。

而显然杨素也在打量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来之前他专门赶到了房陵面见韦孝宽,询问韦孝宽的看法,但是杨素依旧没有想到站在眼前的李荩忱竟然是这样的。

这个年轻人并没有想象中的虎背熊腰,也没有那么英武不凡,但是在看到他的第一眼,杨素背后就微微发凉,他和太多的人打过交道,包括现在北周朝堂上的两根支柱——杨坚和宇文宪,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少有的给他一种危机感的人。

而李荩忱不慌不忙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久仰弘农杨氏之名,杨将军又是个中翘楚,今日得见,当真是李某的荣幸。”

“杨某不才,当不起李将军如此称呼,将军称呼‘处道’(杨素表字)即可。”杨素急忙不卑不亢的说道。

李荩忱笑了一声:“远来是客,处道兄既然这么说了,那某恭敬不如从命,来,处道兄请坐,这里有上好的江南新茶,正好请处道兄品尝一下。”

顿了一下,李荩忱想到什么:“对,某更年轻处道兄,处道兄直接称呼某的表字就可以。”

杨素这一次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下来:“世忠兄客气,之前世忠兄和韦将军所谈,韦将军已经一一禀报朝廷,朝廷经过商议,决定派遣某前来作为使者和世忠兄商谈接下来的安排。”

一边说着,杨素一边从衣袖中拿出来一个令牌:“这是我家陛下的令牌,如果世忠兄不相信的话可以看此令牌。”

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

李荩忱微笑着摆了摆手,他当然知道杨素不可能是假的,因为就算是别的能假,但是杨素的眼神还有那超出俗人的气质就是普通人模仿不来的。

而且现在的杨素还没有经过灭陈之战,在北周朝廷也不是什么真的举足轻重的人,所以就算是冒充的话也不会冒充他。

李荩忱的目光落在杨素的身上,微笑着说道:“这个某也知道,没有想到贵国竟然会派遣处道兄前来。”

李荩忱除了表示自己的惊讶和诧异之外,自然还在对杨素的才能有所嘲讽。这一语双关的意思,杨素当然不可能听不明白,当即微微颔首:“余一向无才无德,朝廷派余前来,解决和李将军之间的些许细枝末节的任务应该也差不多了。”

此时李荩忱正端着茶杯,手登时停在了空中,没有想到杨素竟然如此直接的怼了回来,这家伙当真和历史上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直性子。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一次又一次的因为管不住嘴巴而起起落落,也或许是为什么被踢到李荩忱这里来负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的原因之一。

毕竟前来李荩忱这里联络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做的这些只有北周皇帝的密旨,甚至连官服都不能穿,而且一旦传递消息以及传达意思的时候出现偏差,导致李荩忱和北周之间脆弱的平衡被彻底打破,那么这责任肯定要承担。

因此李荩忱觉得北周朝廷让杨素这个毒舌的家伙前来自己这里,多少也有些排挤的意思。

杨素说完就微笑着打量着李荩忱,实际上他刚才那话说出来也有几分故意的成分,他也想试探一下李荩忱的深浅,如果李荩忱因此就生气的话,那杨素会觉得轻松很多,因为自己的这个新朋友和新对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肚量,有弱点就是好对付的。

而李荩忱显然并没有让杨素如愿,他只是微微颔首,沉声说道:“处道兄此言不假,处道兄当是心细之人,一些小事的监督和落实让处道兄来做倒也无妨。”

杨素此时正在慢悠悠的品茶,听到这一句话险些将嘴里的茶水都喷出来。不知道李荩忱这到底是不是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但是杨素很清楚,李荩忱这分明是在嘲讽他,而且变本加厉。

而李荩忱这一次似乎并没有再给杨素喘息和反击的机会,紧接着说道:“按照之前的约定,我军戍守葭萌关和剑阁等地,但是不加强葭萌关的防备,这在处道兄前来的道路上都应该已经看到了。而贵军按理说应该集中撤退到汉中,转而前往房陵,可是为什么现在李询部依旧在蜀道入口?”

这些韦孝宽和李荩忱的口头约定名为“口头”,实际上都在另外一份密约上,这是双方之间最大的秘密,在李荩忱这边也就只有萧世廉和裴子烈知道,而在北周那边应该也只是局限在韦孝宽和尉迟迥以上的北周高层,当然还包括杨素这个使者。

按照这些“口头”约定,李荩忱只能修缮加强剑阁的防务,而葭萌关和梓潼等阆中的入口要塞只能派兵把守,但是不能继续修缮和加固,从而减弱其作为雄关的作用。

而作为交换,北周军队应该撤退到汉中和新郑等地,并且逐步转移前往襄阳。可是现在尉迟迥部已经抵达樊城以北,而韦孝宽也将自己的中军转移到了沔水上游的房陵,可是韦孝宽的部将李询依旧率领七八千兵马驻守在蜀道的入口处。

这当然不是如约而行。

杨素显然早就已经料到李荩忱会有这个问题,对李荩忱的称呼也变的严肃起来:“李将军无须担心,既然约定如此,那么我们大周是不会违背约定的,只是李询所部在撤退的时候一路殿后,有很多粮草和辎重需要转运,所以撤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李荩忱冷笑一声,如此拙劣的借口他当然不相信。而且李荩忱也知道,就算是李询慢慢悠悠的率领所部撤退到汉中,肯定也会留下来一定的兵力在蜀道入口处,否则李荩忱直接率军冲出蜀道,汉中一带当真是没有多少屏障。

沔水和定军山这些地方的弱点,实在是太明显了。

当然相对应的,李荩忱也不会遵守约定,他之所以现在提起来这件事,是因为李荩忱还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调集起来前去修缮有些残破的梓潼和葭萌关等地,所以现在趁此机会先逼迫一下北周,如果能够让李询抓紧撤退固然好,就算是李询真的赖着不走李荩忱也不在意。

毕竟接下来一旦他开始修缮这些北侧要塞和屏障,北周的兵马也会闻风而动,和现在的局势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所谓的合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给大家一个喘息的机会,然后拿出来撕毁的,这个道理李荩忱很清楚。

而杨素显然也知道李荩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些都在韦孝宽等人的意料之中,所以杨素也不觉得奇怪,这个话题说道:“之前约定的互通商贾之事,朝廷已经答应,但是局限在汉中,商队不过阳平关和房陵。”

李荩忱紧接着应道:“我们也选定梓潼和阆中,商队不过剑阁和天宫院。”

杨素点了点头,李荩忱划定的范围也在预料之中。

大家都心知肚明,双方互通商贾的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方便两地的交流沟通,而是为了能够更容易的派遣间谍和密探,因此互通商贾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可能将全境都放开,能够划定一个范围就已经可以了。

有总比没有好,不能得寸进尺。

退兵和互通商贾是密约上两个重要内容,现在不管双方是否想要履行,至少面子工程已经做完了,这也让杨素轻轻松了一口气。他不得不承认,李荩忱的确是一个不好对付的角色,这个年轻人展现出非常强的进攻欲,让杨素更加警惕。

当然对于杨素而言,此次前来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北周和李荩忱之前密约的落实。

他还有另外的事情需要和李荩忱商量,不是作为北周臣子的身份,而是作为弘农杨氏的家主。

这是杨素对于朝廷的安排没有丝毫异议的原因之一。

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

看着杨素似乎并没有告辞的意思,李荩忱有些诧异。

而杨素看了一下周围,低声说道:“敢问将军这书房之外,可还有耳朵?”

李荩忱怔了一下,虽然不明白杨素这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杨素的神情,他也知道杨素肯定有更私密的事情想要说。这家伙来的时候的是被李平小心搜过身的,并没有携带什么兵刃,更不要说李荩忱的身后就是刀剑架,李荩忱对于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

如果杨素想要暴起发难,李荩忱丝毫不怕。

当即李荩忱朗声喊道:“李平,让亲卫到廊下戒备!”

首节 上一节 44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