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470节

现在李荩忱并不奢望裴子烈能够在自己遭到危险的时候直接率军冲出三峡进攻荆州——虽然现在南陈在荆州方面的兵力主要都布置在北线,也就是襄阳方向,但是萧摩诃也不是吃干饭的,至少在现在看来裴子烈并没有击败萧摩诃的胜算。

而一旦李荩忱真的和南陈朝廷撕破脸皮,裴子烈能够守住三峡和萧摩诃相安无事就已经谢天谢地,当然不能让他去冲出三峡,裴子烈并没有这个资本。毕竟荆州水师的强大现在还不是李荩忱能够挑战的。

但是裴子烈的存在至少可以让南陈在荆州的守军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更多的还是因为现在北周的主力依然在襄阳,所以萧摩诃没有办法分兵对付裴子烈,所以只能暂时先将比较脆弱的侧翼对着裴子烈的原因,因此想必萧摩诃并不期望和李荩忱打起来,也自然会表示出对李荩忱的支持。

而知道了萧摩诃的态度,陈顼自然也不会贸然出手。

陈顼虽然也是一个果敢的帝王,但是他的命令下达终究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有信心能够从建康府全身而退。

陈顼并不是一个昏君,所以他必须要考虑朝中大臣们的态度,他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他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皇帝,所以就自然会投鼠忌器——有的时候昏君确实在直接动手杀人上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想到这一点还真令人觉得滑稽。

裴子烈当然知道自己的任务实际上也不比萧世廉轻松多少,因为现在李荩忱和南陈之间亦敌亦友,所以如何判断这一个关系并且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联合萧摩诃而不是和萧摩诃为敌才是裴子烈最需要操心的,这也是为什么裴子烈并不排斥自己迎娶萧家的女子,反而很是积极主动。

真的有什么事情发生,跟老丈人也好说话不是?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裴子烈和萧世廉都若有所思,而杨素沉声说道:“将军,鄙人此次前来主要是想向将军告辞,长安那边的局势已经日趋复杂,鄙人应该尽快回去了,不过舍弟会留在这里,负责消息的来往传递,另外家族之中也会尽快选派人手前往剑阁,配合萧将军行事。”

李荩忱微微颔首,又和杨素就此次合作的诸多事宜重复核对一遍,便送杨素出门。

站在台阶上,杨素抬头看了看天,重新看向李荩忱,意味深长的说道:“将军,知人知面不知心,此去建康府,还望将军多加小心。”

没有想到杨素骤然说这个,李荩忱错愕一下,旋即郑重的一拱手:“处道兄,谨受教。”

杨素摆了摆手,声音压低:“鄙人所说不过是个人之见,可否当真还请将军自己判断,在此惟愿将军可以荡平天下。希望下一次和将军相见的时候,将军之英姿更胜今日。”

李荩忱登时哈哈大笑,拍了怕杨素的肩膀:“承你吉言!”

杨素同样也是一笑,一挥衣袖转身离开。

而李荩忱则缓缓的走回到议事堂中,早就已经忍不住的萧世廉和裴子烈同时围上来,萧世廉诧异的问道:“世忠,你为什么会相信他,这弘农杨氏虽然是天下一等一的世家,一向以诚信忠诚著称,但是这样贸然找上门来,你就不怕有诈么?”

裴子烈也是一点头,显然他和萧世廉担心的一样,无论怎么说弘农杨氏都是北周的世家,李荩忱怎么如此贸然就相信了杨素?

在他们的眼中,李荩忱虽然有的时候胆大包天,但是实际上每一次的大胆行为都是建立在他已经将一切都盘算得当的基础上。而这一次直接决定和弘农杨氏合作,却让裴子烈和萧世廉看不出来李荩忱到底哪里有深思熟虑,甚至在今天见到杨素之前他们都不知道这件事。

李荩忱如此反常的举动让他们虽然依旧相信李荩忱的判断,却也想要把因果缘由弄清楚。

伸手将怀中的锦囊拿出来,李荩忱的目光扫过萧世廉和裴子烈,沉声说道:“因为这个锦囊,是弘农杨氏的东西。”

“什么?!”两人神情都是一变,这个锦囊他们都知道,甚至萧世廉当初还是眼睁睁看着李成将锦囊交到李荩忱手中的,这个锦囊是李荩忱身份的证明,因此两人也曾经帮忙打听过,不过显然并不是南陈哪个世家的事物。

第六百五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

只不过这锦囊关乎到李荩忱的身世,所以他们在打听的时候也是小心谨慎,最后也不出意料的并没有什么收获,最终只道是这锦囊应该只是一个装饰品,也就不了了之。

没有想到这锦囊终究还是应在了世家身上,只是弘农杨氏一时间他们两个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慨命运的造化弄人了。

他们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弘农杨氏眼巴巴的和李荩忱合作是因为李荩忱弘农杨氏后代的原因李荩忱并不是在家族之中长大的,甚至这锦囊也不过是身份证明的信物罢了,都不能保证这信物原本就是属于李荩忱的。

弘农杨氏显然也有他们的利益诉求,而这和李荩忱的想法不谋而合。这种合作依旧是建立在弘农杨氏和李荩忱手中都有很强大的力量基础上的。

不过这实际上也更让萧世廉和裴子烈放心,这种血缘上的和利益上的双重联系显然足够保证这一次合作甚至是以后一直的联合的稳定性。而弘农杨氏的家主杨素亲自前来也足以表明诚意。

至少对于现在的李荩忱团体来说,这样的联合还是有很大好处的。所以萧世廉和裴子烈在明白缘由之后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李荩忱的身世已经愈发复杂,而这些风声至少现在走漏出去对李荩忱并没有多少好处,所以李荩忱如此谨慎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现在李荩忱将一切和盘托出,说明他并没有打算欺骗萧世廉或者裴子烈的意思。

“此间事情估计还要纠缠往复几次,”李荩忱沉声说道,“不过可以想象朝廷应该已经给了许善心底线,所以讨价还价应该需要的时间也不长。你们先不用着急回去,等到结果出来之后具体兵力以及随同人员什么的还需要我们尽快敲定。”

萧世廉和裴子烈都是一颔首,他们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提前已经将各项事务全都布置了下去,倒是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停留,而且如果此时着急回去,过几天再赶回来的话,路上耽误的时间就已经远远比直接停在这里等着要多了。

呼了一口气,李荩忱沉声说道:“接下来就要对付许善心了啊。”

相比于上次见到李荩忱,许善心并不觉得自己轻松了多少,甚至更加紧张了,他的手心上全都是汗水。

因为上一次许善心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是现在却是以朝廷使者的身份和李荩忱商量李荩忱率兵进入建康府的事情,这可绝对不是宣旨那么简单的哪怕是不久之前许善心觉得宣旨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旦有什么操作不慎,许善心可就是引狼入室的罪人,这个罪名许善心可不想背负,毕竟谁知道李荩忱会不会是另外一个将江南搅得鸡飞狗跳的侯景呢。

朝廷的底线许善心已经通过朝廷最近送来的信件知道了,而这个底线倒是在他的预料之中。陈顼和徐陵商议到最后决定最多允许李荩忱携带一千兵马,而这一千兵马不能走陆路,只能进城一次,其余李荩忱在京城的时间,这些兵马必须老老实实的驻扎在城外。

这条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真的要是一点一点的讨论起来可以拉锯很长时间。更重要的是许善心身为一个年轻文臣,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发现李荩忱提出的条件之中的漏洞。

此时李荩忱正坐在议事堂之上,一张巨大的舆图在他的背后,而在李荩忱的一边实际上只有一个人,就是一直在负责接待朝廷使者的顾野王。

姑爷昂微微眯着眼,上下打量着许善心,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而许善心却不敢放松警惕,他知道朝廷尤其是陛下不会甘心的人有李荩忱如此猖狂的进出建康府,所以少不了会在一些小细节上动手脚,比如说不给李荩忱安排相应的仪仗。

这些东西看上去无关轻重,但是懂行的人看在眼里自然就会暗暗发笑。李荩忱显然连这些可能发生的细节都考虑在内,所以他并没有让萧世廉或者裴子烈作陪,而是让顾野王前来。

要说这些礼仪安排,恐怕没有谁会比朝廷专门负责礼仪的光禄卿更清楚,而顾野王在这之前就是朝廷的光禄卿。

许善心轻轻咳嗽一声,沉声说道:“陛下已经同意镇西将军的请求,镇西将军打算带领多少兵马前往建康府,陛下心中也有个数,而且朝廷也要准备犒赏的物资还有礼仪等诸项事宜。”

一边说着,许善心一边在心中无奈的苦笑,历朝历代都有在京城之中阅兵的记录,但是一般都是朝廷直接命令多少兵马前来,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先问地方上想要来多少兵马的。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朝廷和下属应该有的关系,当然许善心也没有指望着李荩忱能够安安稳稳的把自己当作是南陈的臣子。

李荩忱斟酌片刻,伸出两个手指头。

许善心怔了一下,旋即狂喜:“两百人?”

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如此识相,莫不是他真的还把自己当做南陈的忠臣?许善心一边想着,一边伸手端起来茶杯。

“不,两千人啊。”李荩忱直接打断了许善心,有些狐疑的看着许善心,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指,似乎在问许善心自己是不是傻。

听到这句话,许善心嘴中的茶水一下子喷了出来。

这个李荩忱分明就是在狮子大张口,两千兵马他也敢说得出来!他这么敢报数,怎么不直接带着两万兵马前去?更干脆直接改朝换代好了。要知道现在南陈在建康府城外的禁军实际上也就五六千而已,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新兵,李荩忱要是带着两千经过战火淬炼的老兵前往建康府,恐怕就真的难以安生了。

首节 上一节 470/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