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591节

第九卷将军令完

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

淳于量在打量李荩忱的同时,李荩忱也在打量淳于量,两个人的目光交换过之后,淳于量也没有多耽搁。

和李荩忱联手又不是下面的小儿们随意决定的,这都是淳于量在后面主导,所以和李荩忱直接会面是必然的,只不过淳于量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而且来的这么着急罢了。

既然如此,那该说的自然就说。

“大将军经此一战,麾下将士折损不说,对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淳于量沉声说道,“再加上汉中侯为大将军剖析当前局势,应该何去何从,想必大将军已经很清楚了。”

李荩忱微微点头:“刚刚在路上收到的消息,大将军下令任忠和鲁广达撤退到岘山和檀溪沿线,之后想要干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淳于量怔了一下,一颔首。这消息他虽然还没有收到,但是既然是从李荩忱的嘴中这样说出来,那么十有八九也是真的了,说明萧摩诃真的打算从襄阳战场抽身而出。

显然李荩忱对此也有所预料,更或者说李荩忱之前的劝说就很成功,不管怎么说,李荩忱已经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他过来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为了稳住淳于量。

萧摩诃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是淳于量不可以,李荩忱想要进攻襄阳,就离不开淳于量的支持。可是淳于量的支持是分为不同种类和限度的,之前和李荩忱同淳于岑达成的口头协议实际上并不包括淳于量这一支本部兵马的去留。毕竟淳于岑也不可能做他老子的主儿。

现在李荩忱着急过来了淳于量商量,所为的就是这路兵马的去留,李荩忱当然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支生力军撤退到章山郡去,那样对于进攻襄阳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不过即使如此,淳于家还是出了八千兵马帮助作战的,因此李荩忱就算是得不到这一支军队的支持,也是要感谢淳于家的,只不过不同的感谢之间是有区别的。

然而对于这些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世家来说,一步步向前走和左右逢源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现在淳于家还没有彻底和南陈撕破脸皮,一旦淳于量决定留下来,那就意味着淳于家再也回不去了,这其中有多少风险,恐怕只有淳于量自己才能算的清楚。

当然了,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就算是淳于量彻底站在李荩忱这一边,南陈朝廷也不会和淳于家翻脸,毕竟有徐陵和吴明彻这些大佬在,庇护一个淳于家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淳于量必然会直截了当的拍拍屁股一起撤退。

淳于量的手轻轻敲打着桌子,他知道李荩忱想要什么,淳于量的本部兵马加上淮西的兵马将近两万,对于李荩忱来说,有这两万兵力和没有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淳于家来说,留多少人也是截然不同的。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喜欢赌,可是现在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徐陵和吴明彻都已经前赴后继了,淳于家如果在这个时候继续拿捏不定和扭扭捏捏,那恐怕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八千兵马和两万兵马看上去是将近一倍的差距,但是却可能意味着襄阳城最终会不会落在李荩忱的手中。

这对于李荩忱来说,可就不是一万多兵马的问题了。

虽然不喜欢把所有的赌注都压上,但是这一次淳于量决定破例。

他霍然抬起头:“襄阳城并非不可攻,某自当留在此处随同汉中侯作战,这个还请汉中侯放心。不过大军征战之粮草······”

说到这里,饶是淳于量也算得上久经沙场之辈,脸上也露出几分惭愧神色。淳于量之所以犹豫这么久,实际上还是这粮草的问题。大军征战,无论如何都是需要粮草的,而淳于量这一路兵马的粮草主要都是江陵方向从荆南转运过来的,一旦淳于量决定留下,那么萧摩诃肯定不会再好心的供给粮草,这样和给自己的敌人供粮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萧摩诃的容忍和迁就也是有一个限度的。

因此淳于量最需要解决的还是粮草问题。

李荩忱显然之前就已经有所考虑,沉声说道:“老将军这个可以放心,某麾下萧伯清偷袭了陈仓军屯,周人囤积在西北的粮草正源源不断的转运到汉中,再顺流而下抵达樊城,现在樊城外的军粮已经足够支撑两万大军作战半年之久,若是加上老将军的两万兵马,那么两三个月还是绰绰有余的。再加上巴蜀秋收的粮草,想来支撑过这个冬天还是可以。”

淳于量皱了皱眉,如果说进攻别的地方,三个月的粮草已经足够让淳于量放心,可是毕竟这是襄阳城,想要拿下襄阳城恐怕不是两三个月就能解决的。

李荩忱沉声说道:“这三个月正值冬天,沔水上冻,就算是没有水师船只,樊城外的兵马也可以前来沔水南岸,这样我们进攻襄阳的兵马又可以翻倍,而我们还有足够的霹雳车,对于进攻守军不足的襄阳城来说,已经足够了。”

“冬天正是襄阳城外寒冷的时候,此时攻城或许······”淳于量缓缓说道,这些困难都必须要考虑到。

李荩忱抬起头,直直盯着淳于量:“三个月拿下襄阳。”

淳于量怔了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而李荩忱一字一顿的说道:“相信我,三个月拿下襄阳。”

淳于量皱了皱眉,终于还是下定决心一般点了点头:“好!老夫麾下各部兵马,从即日起听从汉中侯的调遣!”

李荩忱轻轻的呼了一口气,他知道对于淳于量这样已经见识过太多风浪的老将来说,做出这样冒进的决定有多么大的风险,又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而淳于量能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更说明淳于量真的打算将一切都压在李荩忱的身上了。

李荩忱虽然不确定自己之后能够给淳于量什么,但是确定,至少这座襄阳城,李荩忱必须要拿下。

当即李荩忱冲着淳于量郑重拱手,转身掀开营帐。

风起,吹动他的脸庞。

地上已经有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几片落叶。

秋深了,也将去。

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

秋风吹卷落叶,秋天已深。

尤其是靠近沔水的地方,更能够切身感受到江风之中带着的凛冽。

秋日,古往今来都是征战杀伐的季节,秋官主杀伐,所以这个季节本身似乎也带上了几分杀意,而樊城外,更是大军云集,将这种杀意渲染到了极致。

戴才和淳于岑得到的都是死命令,入冬之前必须要突破樊城。无论是戴才这等久跟在李荩忱身边的将领,还是淳于岑这样刚刚投入到李荩忱麾下没有几天的人,李荩忱的命令同样有效,他们从来不怀疑如果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李荩忱会放过他们。

入冬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有的时候完全看天气,当北方的寒流卷动风雪而来的时候,一般也就意味着冬天来了。李荩忱并没有明确一个时间点,可越是这样,戴才和淳于岑越是不敢怠慢。

谁能保证老天爷有一天不会变脸,而如果大雪纷飞下来的时候,军队还困在樊城外城,那么戴才和淳于岑可就倒霉了。军法永远都不是好说话的。

樊城的城防分外内城和外城,内城不过是外城的一小半大小,不过城池更为高大,对外城形成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可以说樊城完全就是按照古代最典型的要塞标准修建的。粮草和器械等等更多的也都是囤积在内城,这也是为什么当外城被突破的时候,守城将领果断地下令收缩防线。

或许坚守内城还有一线生机,但是直接和敌人在外城拉锯,那就真的是自寻死路了。

“快!”仗主们站在废墟上大声喊道,一名名士卒推动着巨大的霹雳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向前。

昨夜的一场秋雨不但增添了几分寒意,更让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毕竟是外郭的范围,平日里这里住的都是一些穷苦百姓,自然也没有修缮道路的必要,现在也给进攻的巴蜀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好在从淮西开过来的淳于氏兵马已经抵达了两千多人,再加上之前攻破外城的时候抓了不少俘虏,所以劳动力还是很充足的。

原本被霹雳车破坏的摇摇欲坠的一道城门很干脆的被拆除了,城墙上留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如此一来霹雳车就可以从这里进入外郭。从外郭到内城不过是七八百步的距离,可以说霹雳车也是顶着敌人的脸投弹。

首节 上一节 59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