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593节

李荩忱就站在城下不足六百步的距离,城上的五百步弩能够在四百五十步的距离内射中目标就已经是极限,更不要说还多一百步,在这一段距离内,箭矢会失去平衡和速度而乱飞、下坠,否则李平也不可能允许李荩忱出现在这个地方。

李荩忱站在这里,他的将旗就在他的身后飞扬,所有发动进攻的巴蜀将士都可以看到那招展的旗面以及上面偌大的“李”字。

李荩忱的出现无疑给了进攻的军队很大的动力,也给了守军很大的压力。巴蜀将士几乎是红着眼睛不要命的向前冲,而因为他们的原因,也带动着旁边淳于岑麾下的兵马疯狂进攻。

李荩忱没有统率过他们,所以他们对李荩忱并没有太高的认同感,不过他们却并不能看着戴才麾下这些家伙先冲进去。

“可以突破。”李荩忱微微眯眼,前方戴才已经带着麾下亲卫冲到了最前面,将旗迎风招展。

一台台云梯竖起来架在城头上,巴蜀将士纷纷向上攀爬,下面的幢将和仗主们在呼喊着身后的士卒,而云梯上一道又一道的身影攀爬如蚂蚁上树。

几乎在发起进攻之后的一刻钟,半面城墙上都已经是攀爬向上的北周将士。为了拿下樊城,戴才的准备也不可谓不充分,吸取之前进攻外郭的经验,他依旧是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选定樊城的北门作为主攻方向,霹雳车的集中进攻方向就在这里,被砸塌的城垛就在北门不远处。

霹雳车的攻击可谓是声势浩大,石块呼啸着砸在城墙上,已经足够可以给守军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正面大街小巷中密密麻麻奔跑的士卒、沿着城墙展开的弓弩······

任谁站在城墙上都得打个寒颤。

虽然守军并不知道,为了装出来这声势浩大,戴才已经将所有人都动用了,甚至就连军中的火头军都不例外。他一反常态的布下这样的阵势,就是要一鼓作气,直破樊城!

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

戴才带着几名亲卫走过满是废墟和尸体的战场。

樊城内城的一小段城墙已经完全坍塌,霹雳车发挥出了应有的威力,再加上双方沿着这一个小小的缺口反复拉锯,即使是夯土结实的城墙经过这样的摧残,照样也支撑不住。

刚才巴蜀军队就是从这里冲进去的,显然当城墙出现这样的缺口时候,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住巴蜀军队的冲锋,尤其是樊城中的守军士气已经下降到了一定地步,在猝然受到这样的打击,自然就更不用说,当敌人的阵线出现松动的第一刻,淳于岑和罗毅就分别带着麾下亲卫顶了上来,双方一个代表投靠李荩忱团体的北周力量,一个代表南陈的世家,自然都不想让对方抢在自己的前面,刚才进攻城池的时候,罗毅和淳于岑就是顶在最前面,似乎他们也是这庞大进攻团体之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名将领。

樊城之战只是整个襄阳之战的一环,也是开始,北周方面和南陈方面这本来就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个团体,现在虽然汇聚在了李荩忱的麾下,但是注定他们依旧是敌人。而这实际上也是李荩忱所希望看到的,毕竟现在李荩忱团体已经愈发壮大,所以更需要平衡。

原本的巴蜀世家和来自南陈的团体自然而然的形成平衡,而之后新的北周势力进入到整个团体之中,只会让这种平衡更加混乱,因此以淳于家为代表的新的南陈势力进入到团体中,自然也就会再一次让一切都归于平衡。

每一个不同的小团体都有自己敌对目标和友善的对象,比如以后来吴明彻和淳于量为首的后来的南陈团体和之前以萧世廉和裴子烈为首的年轻的南陈将领们自然而然的容易亲近,相对应的,以杨素为首的关陇世家和后来的李询等人显然也更容易走到一起。

不过归根结底这些小团体之间也存在各自的矛盾和冲突,关陇世家这些之前就投靠李荩忱的家族是搅动北周内乱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李询和韩擒虎等人能够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和这些关陇世家在背后的动作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他们对弘农杨氏等关陇集团家族肯定也没有多少好感。

就算是要合作,也是基于有着共同怀有敌意的原来南陈势力的基础上,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可以毫不保留的相信对方并且形成一个整体,而这种平衡也是李荩忱想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李荩忱现在手下的团体没有一个会一家独大,当然对于巴蜀世家等等来说,他们也不想着能够在李荩忱的手下一家独大。

毕竟巴蜀世家想要的并不是独大,他们很清楚自己现在没有这样的实力,只会自找苦吃,所以对于这样的平衡,他们并不反对,甚至会全力支持。

相对应的,其余的几个团体也未尝没有抱着相同的心态。因此在和其余的团体争功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戴才走入樊城的时候,淳于岑和罗毅已经沿着主要的街道向城中心扫荡,敌人还有些许残兵败将退守府衙,但是可想而知攻下这些地方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在巴蜀军队涌入樊城之后,李荩忱就返回襄阳了,樊城这边拿下,襄阳那里自然也就不能再推迟,必须要尽快发动进攻。这边扫尾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在了戴才的肩膀上。

戴才知道,李荩忱前来樊城一来是为了督促进攻,二来也是为了考察戴才的工作。现在李荩忱团体之中,在入蜀之初就追随李荩忱的将领们多数都已经得以独当一面。

陈智深自然不用说,在入蜀之前就已经是李荩忱麾下唯一可以率领偏师的将领,而曹忠现在配合徐德言镇守白帝城,统筹川蜀兵马,也算得上一方大将了。至于程峰,李荩忱对他的用法显然和别人不太相同,程峰的麾下只有八百兵马,后来补充到了一千,在这些将领之中是数量最少的,但是这一千人马却是所有人都羡慕的真正的精锐,之后这一支军队补充兵马也是要从各支军队之中抽调。

按照李荩忱的说法,这是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军队,虽然不太清楚他们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将领们从李荩忱严肃的神情就可以看出李荩忱对其的重视,自然更是不敢怠慢,否则到时候凭空受到责罚的肯定是他们。

可以说这些将领都有出息了,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戴才,不过戴才也知道这并不怪李荩忱没有给自己充足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一向慎重的性格导致在很多时候抢功抢不过陈智深等人。

陈智深为什么能够步步高升,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家伙冲杀起来不要命,执行命令也是丝毫不含糊,李荩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全局,需要的就是这样敢打敢冲、将李荩忱有的时候天马行空的战略思想最后贯彻到实地。

戴才不强求自己能够变成有如陈智深这样的人,毕竟再怎么样自己的性格已经这样,就算是强行改变肯定也比不上陈智深。随着李荩忱手下控制的范围逐渐扩展,李荩忱就算是再有能力,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掌握每一个战场,因此自然就会有戴才的用武之地。

这一次的樊城之战,实际上就是李荩忱给戴才的考验。拿下樊城,戴才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少不了也是独当一面。

而戴才在这一战之中的表现的确不错。

因此当裴子烈看到李荩忱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戴子栋也纳入名单?”

“跟着某从白帝城杀到襄阳城下,这偏将军也不能再当了。”李荩忱果断的说道,“是时候向上提拔一下了。”

裴子烈迟疑道:“可是朝廷那边”

“朝廷愿不愿意某就不管了,”李荩忱径直打断裴子烈,“陈智深也好,戴才也罢,统领数千甚至上万将士,还不过是一个偏将军,未免有些屈才,而且他们立下的功劳你也看在眼里,朝廷是指望不上了,该给的封赏某一点儿都不能差了他们的。”

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顺

“可是······”裴子烈顿时皱了皱眉。

“和朝廷翻脸是早晚的,某也不指望着朝廷这一次还能够老老实实的给我们封赏。某现在就已经是汉中侯······”李荩忱径直说道,旋即想到什么,还不忘挖苦一句,“估计也是少有的自己收复自己封地的侯爷,还是镇西将军,继续向上的话可就是王公了,你觉得朝廷会这么大方么?”

“汉中本来就应该是郡公的封地,”裴子烈斟酌说道,“朝廷若是直接将你挪正,未免一点儿诚意都没有,可是如果真的要封赏,恐怕就是郡王······二十多岁的郡王,这分明就是在告诉天下,你之后就是这大陈江山的主人。”

“你这话说的可未免大逆不道。”李荩忱忍不住打趣道,若是换在半年前,甚至来襄阳之前,这样的话都不可能直接从裴子烈的最终说出口。

裴子烈翻了个白眼,不置可否。

而李荩忱笑着说道:“所以某就没有指望朝廷,也是时候自立门户了。否则始终名不正言不顺,也不是好事。”

裴子烈顿时打了一个哆嗦,看向李荩忱。

会有着这一天自然是必然的,只是裴子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李荩忱现在不管怎么说都是南陈的臣子,要是真的做出和南陈朝廷对着干的事情,以后也少不了要被人先说个“大逆不道”。而如果李荩忱彻底自立门户,不管做什么,自然都没有人拦着他。

而事实上李荩忱现在已经拥有巴蜀和汉中,南中也在积极的开发之中,襄阳和樊城再到上庸一线也都已经落入手中,如此一来,李荩忱手中的地盘大小甚至都已经和南陈相比了,虽然就土地质量来说,南陈是江南水乡,最适合出产粮食,而李荩忱这里不过是巴蜀的山地,但是至少地域大小已经达到了。

在很多情况下,这就已经足够了。

更何况李荩忱也并没有说自立门户就是登基称帝。

扮猪吃老虎一直以来也是这个家伙的长项。

可是即使是如此,还有很多需要准备的,并且一旦巴蜀独立出去,就意味着很有可能要面对南面和北面的压力,这更让裴子烈有所担忧。他并不是畏惧战争,身为军人,就是为了战斗而活,他只是担心这么一个刚刚崛起的力量毕竟家底还单薄,能不能抵挡得住有可能的困难。

首节 上一节 59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