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597节

这一支军队并不是好对付的,而且对于襄阳城,李荩忱不但是想要,并且还有这个资格。

第八百四十一章 潜入

什么叫做真正的随波逐流,恐怕现在程峰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已经快到冬天,沔水水流不但湍急,而且很凉,当下水小半个时辰之后,程峰觉得自己的四肢已经失去了知觉。

他身后的数百名士卒应该和他有着相同的感受。

他们从上游下水,已经顺着水飘了小半个时辰,总算借助远处襄阳城的微弱灯火看到了岸边,当然随之看到的还有襄阳城庞大的轮廓,以及北侧城墙上明显高出来的几处水门。

襄阳向北毗邻沔水,因此北侧城门并没有陆上城门,只有连着的三个水门以及面向陆地的东北和西北两处角楼。因为敌人主要是从北侧而来,所以水门这边的防守并不算严整,毕竟想要进攻水门就需要有水师的支持,可惜李荩忱的水师都在大江上游,根本没有办法转入沔水——当然如果李荩忱愿意的话,是可以走江陵的,只不过似乎萧摩诃不会愿意。

而且李荩忱手下的水师实际上就是当初入蜀的时候从荆州水师中抽调出来的,虽然王昌对李荩忱忠心耿耿,但是不代表其余所有人都有着类似的想法,因此李荩忱自然不可能在这等紧要关头把水师派上战场,对于这一支弱小的巴蜀水师来说,也就是欺负欺负上江的敌人,要他们去突破荆州水师的封锁,不啻于天方夜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曹孝达发现荆州水师撤离的时候,果断的把本来驻扎在城北兵力就不多的军队抽调到了东西两面,面对李荩忱不惜一切代价的猛攻,没有充足的兵力就是在自寻死路,尤其是今天的战斗更能够表明,李荩忱真的有在短时间内突破襄阳的能力,如果不是曹孝达率领援兵及时赶到,恐怕城头上的巴蜀军队还能进一步扩大阵地,最终将敌人彻底赶下城池。

对于现在的襄阳守军来说,如何将所有的兵力都用到刀刃上才是最重要的。如此一来,最不可能成为战场的北门上,就只剩下了十多名士卒把守,再加上来往巡逻的,凑到一起也就是百余人。

相比于东边和西边城墙上的忙碌,这边城墙上恐怕只有用安静甚至是祥和来形容了。

看上去似乎随手都会熄灭的篝火还有懒懒散散的士卒,无一不在表明着这边的安全。甚至就连来往巡逻的士卒也都是快步走过,因为他们知道前方的黑暗之中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不过他们想错了,此时程峰就顺着水一点一点的向城门飘过来,因为害怕惊动城上的敌人,所以他们甚至都不敢用力划水,只能在水流方向不对的时候才会动手调整自己的姿态。黑暗之中,程峰看不清楚身后有多少人跟着自己,但是他清楚,就算是只有一个人也要将这个看上去不可能的任务完成。

程峰是在李荩忱刚刚入蜀的时候投靠李荩忱的,但是他真正发达起来实际上也就是在李荩忱前往建康府之后,程峰带领八百精锐追随在李荩忱身后,叶代表了整个李荩忱团体之中所有武将的利益,也算是惹人注目。

不过之后李荩忱回到巴蜀,原本和程峰一起投靠李荩忱的戴才等人都已经开始受到重用,甚至已经开始作为一方主将统率军队,就连有一段时间之后方才投靠李荩忱的郑凯源等人也都开始成为统带几千人的重要将领,可是程峰的麾下只是从当初的五百人增长到了现在的八百人。

虽然这八百人众所周知都不是等闲之辈,放入任何一支部队都是令人眼馋的存在,如果不是李荩忱的坚持,各部主将肯定也不会如此轻易的放人——实际上还是因为李荩忱从建康府回来之后直接将这些人扣了下来,根本没有让他们回去。

可是八百人终究是八百人,无论大家都知道这八百人是怎样的精锐,又经过了怎样的训练,至少在成军之后,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一次真正的战斗,如果真的要说战斗的话,恐怕也就是之前李荩忱从建康府离开的那一次了,可是那次实际上也并没有爆发冲突,双方在最后依旧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因此可以说这一支声名在外的军队却并没有展露过自己的实力,他们追随着李荩忱从白帝城一路到汉中,再到定军山,最后到这襄阳城下,几乎一直都在行军,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当然这也不完全怪他们,李荩忱在前面推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导致程峰每一次带领部队抵达战场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了打扫战场的任务。

不过这一次机会总算是落在了他们的头上,想到之前各支部队投过来的质疑和不信任的目光,想到李荩忱的信任和托付,程峰就不敢怠慢,这一战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是为了证明李荩忱之前引起这么多非议的决定是正确的,证明程峰手上的这一支军队,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够顶的上千军万马。

水门已经出现在前方,程峰缓缓地游过去,身体贴在了水门的栅栏上。为了阻挡船只攻城,水门下每隔一寸就有一条栅栏,而同样一寸间隔的栅栏也可以阻挡水鬼进入,又不会阻拦城内和城外的水流动,以避免城内出现断水的情况,可以说一举两得。

此时程峰抽出腰间别着的锯,这些锯都是专门为今天的行动打造的,可以说李荩忱为了将这八百人打造成精锐队伍是不惜血本,他们身上携带的短刀、斧头以及这个锯都是特意打造。

现在巴蜀的工坊已经按照李荩忱之前的指导采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虽然和后世相比还有很多不足,甚至只能说是依葫芦画瓢,但是至少已经可以保证兵器的质量和产量,相比于之前自然是好了很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也应该知足。

而流水线生产的好处在于可以大批量不间断的生产,可是也相应的意味着很难犹如之前那样生产少批量的兵器,这并不是意味着不可以,而是新生产线的开辟和运行都需要很大的成本,这成本最后肯定是要落在李荩忱头上的。

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该先饿着

因此李荩忱能够为这八百将士生产这些工具,显然也算是煞费苦心。当时负责生产的大匠欧阳莫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和李荩忱再三确认之后方才安排人手开启新的生产线。当然这生产线在生产了八百件配套的兵刃之后就关闭了。

不用李荩忱再多强调,欧阳莫也知道这些兵刃有多重要,所以使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否则犹如程峰这样在水中摸索前进、一路上磕磕碰碰,单薄一些的兵刃早就已经碰坏了。

水门是城内和城外水流汇聚处,水面看上去很平静,实际上水下已经是暗流涌动,程峰伸手抱住一根柱子,飞快的切割着栅栏,而十多名士卒也在做着和他相同的事情,至于其余更多的人则是潜伏在水中,他们都随身携带了芦管,这样只需要将小小的一截芦管露出在水面上就可以。

对于城门上那些烤火的北周士卒来说,这些融入黑暗之中的芦管根本没有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或者这黎明前浓重的黑暗中,就算是七八百人浮在水面上,估计他们也看不见,除非拿着火把一直走到岸边细细观察。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当然是小心为上。

深秋时分,寒冷的水几乎让程峰失去了知觉,不过他还是在尽最大努力锯动着栅栏。

“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城上突然传来的了声音。

顿时黑暗中所有巴蜀将士都屏住了呼吸,他们只听到冰冷的水中,自己的心脏在扑通扑通的跳动,而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把手落在腰间的刀上,适合水中携带的柳叶刀虽然在格斗的时候容易处于劣势,却是这些将士现在最大的依靠,如果真的被敌人发现,哪怕是明知道身上没有衣甲的他们发动进攻不啻于螳臂当车,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从水里跳出来,尽最大可能的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可能是水里的鱼扑腾了几下,之前又不是没有过,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好几个弟兄都在睡觉呢!”而另外一个声音紧接着传来。

脚步声逐渐远去,程峰轻轻松了一口气,从水面上探出头,正准备继续切割,一支火把骤然从城门上扔了下来,豁然将城门处的水面照亮。而城门上一名士卒不耐烦的指着水面说道:“你看着小涟漪,肯定是鱼探头,我就说你疑神疑鬼的干什么!”

“好吧好吧,是我错了,等会儿请你吃酒!”

“这还差不多。”

程峰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都快停止了,这个时候方才算恢复了正常,他吸取教训,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方才再一次开始切割。第一根栅栏终于被取了下来,而其余的士卒这个时候也取得了突破。

程峰深深呼了一口气,径直潜入水中,越过这些栅栏的残骸向前游动,其余的士卒在后面也紧紧跟上。刚刚过了水门没有多久,程峰就摸到了水中的铁索。

铁索是水战中常用的阻拦对方船只的手段,有些类似于陆战中阻拦骑兵的绊马索,当冲锋的船只撞击在铁素上面,少不了要人仰船翻,不过对于程峰等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难以越过的困难。随着程峰小心翼翼的从铁索下面游过去,紧接着的绳索让他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借助城门上照射下来的微弱火光,可以看见水道上的绳索。和铁索的作用不同,这些错弱的绳索显然还不足以阻拦船只,这主要就是防范水鬼的,当人生地不熟的水鬼在水流的推动下撞上这些绳索的时候,岸边的锣会被牵扯着响动,守军自然就知道应该来抓捕水鬼。

内河水道虽然水面意向风平浪静,但是因为支流汇聚的原因,水下一向是暗流汹涌,之前程峰能够轻松的下潜越过铁索,主要就是因为水流的推动作用。可是现在这水流的推动作用正在扮演着另外的角色,如果水鬼对此不熟悉,就会被水流推动着直接进入陷阱,而等水鬼意识到的时候自然为时晚矣。

好在进入襄阳城之前,程峰已经从几名樊城战俘口中得知了这些安排布置,提前做好了准备,否则现在岸边应该已经是锣声震天。程峰借助忽明忽暗的光芒看向身边的几名幢将,他们也都抽出腰间的锯子,两个人上前稳住绳索,其余几个人小心翼翼的将绳索切断。

按照战俘的描述,继续向前就应该是襄阳守军的草料场。粮草容易点燃,也是在攻城时候敌人探子最喜欢下手的目标,一旦粮草点燃,对于双方的士气都有影响。

为了防止火灾以及在着火的时候能够及时救援,襄阳城的草料场就设置在北门附近,靠近内河容易取水,而且一旦火势太大,也可以紧急开启水门上的闸门,增大水量。

这草料场自然就是程峰等人这一次费尽力气潜入城内的目标,不过却并不是最终目标。因为李荩忱并没有给出他们最终的行动目标,一切都看程峰的现场发挥。

这是信任,也是考验。

不使用这一支军队,李荩忱攻破襄阳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不上战场,对于这一支军队来说就永远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因此不需要程峰做动员,这些将士都分外珍惜这一次机会。

一挥手,程峰当先向前游去。

————————————

襄阳城西。

首节 上一节 59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