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18节

萧世廉的目光转而落在舆图上:“六盘山绕陇上,从萧关向西南是天水,向西北是安定,这座关口既是向北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也是联络西北各城的重镇,你说的没错,杨坚可以立足萧关进攻整个陇上,我们也可以发动整个陇上的力量来堵住萧关!”

李荩忱微微颔首:“关陇世家怕是有什么矛盾了,否则杨坚也不会如此笃定的出兵,所以此去西北······必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某看蜀郡也回不去了。”

萧世廉的神情也变得肃然:“你是说西北的关陇世家之中,可能也出现了叛徒?”

“出现叛徒或许还不至于,但是必然会有矛盾。”李荩忱沉声说道,“既然有矛盾······那么对于杨坚来说就有可乘之机。”

第八百七十三章 两个老贼

萧世廉微微颔首:“关陇世家的组成本来就很复杂,会有利益分配上的不均也在情理之中。”

关中自从秦始皇迁民开始就是实打实的富庶之地,到了汉代更是真正变成了天下的中心,关内侯就是名誉和地位的象征,这里真的可以说是权贵云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的权贵之家都已经化作尘埃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毕竟这些权贵自己厉害,并不代表身后没有败家子,很快家业和名誉都会被败坏干净,但是依旧有一些家族沉淀了下来,便形成了世家,比如扶风马家,比如安定牛家,又比如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

这些世家无论大还是小,只要生存下来,就没有人敢忽视他们的潜力,这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族运行方式,有着寒门望尘莫及的底蕴和经验。

而之后随着宇文氏家族入主长安。北周贵族随之崛起,但是这并不代表本地世家就受到了怠慢,对于这些地头蛇,北周朝廷还是很积极主动的拉拢的,毕竟关中的民心和财富实际上都是在他们手中。随着双方大家族和小家族之间的不断联络、通婚,一个历史上谁都不能小觑的庞大世家集团——关陇集团便诞生了。

历史上这个庞然大物掌控了隋唐两个王朝的发展,并且凭借一己之力碾压其余世家,令其一直没有出头之日,也让很多赫赫有名的山东世家随之衰败。

所谓的隋唐政权更迭,实际上也不过是权力从关陇集团中的杨氏过渡到了李氏罢了。

现在的关陇世家显然还没有发展到另一个时空中隋唐时候那样呼风唤雨的地步,但是也依旧有着庞大的力量,因此关陇集团内部在这个时候出现矛盾也再正常不过。

之前支持北周一统天下是关陇集团各个家族的共识,可是弘农杨氏以及其余和杨氏亲近家族的倒戈一击很容易引起别的家族的不满。任何一个集团想要正常向前发展,都不可能所有事情由一群人乱哄哄的吵来吵去来决定,必须要有领导者。

显然弘农杨氏想要取代现在主持整个集团的宇文氏、独孤氏和李氏等等上位,而转而支持李荩忱,让整个关中重新洗牌就是他们的选择,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几个世家会坐以待毙。

哪怕明知道李荩忱现在明显势大,他们也不会容忍别人践踏着他们的利益上位,现在放手一搏,或许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但是如果任由弘农杨氏如此施为,那么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肯定就没有他们的份儿了。

因此杨坚有底气来对付西北的乱局也在情理之中。而对于李荩忱,这西北若是想要收入囊中,也没有这么容易。

“这西北乱局显然水深的很,你应当留下解决了再走。”萧世廉显然也已经琢磨透了这其中的关节,当即果断的说道。

李荩忱倒是有些诧异的看向萧世廉,这个家伙一向是心高气傲,按理说正常情况下萧世廉会直接拍着胸膛将这件事打包,毕竟不管怎么说阳平关以北都是他的攻击范畴。

注意到李荩忱的眼神,萧世廉翻了翻白眼:“杨坚派到萧关的可是司徒于翼。老而不死是为贼,某还没有信心能够对付得了他。”

“于翼现在还能动弹?”李荩忱一怔。

于翼的名字他可不是没有听过,自己已经是北周的大司徒,而他的父亲便是西魏泰自然不用说,地位已经超然,而元氏家族之中的元欣主要是象征当时的西魏皇权罢了,也就是一个象征意义,所以真正执掌兵权的是下面的六柱国,也可以说这六个人构成了关陇集团中新鲜血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后来开唐的陇西李氏以及因为嫁女儿而出名的鲜卑独孤氏。

说得好听是六柱国,实际上就是除了皇族之外的六大家族,以于谨为代表的蓝田于氏就是其中一员,

而随着老一辈的逐渐老去,这六大家族之中年轻一辈的也开始崭露头角,于翼应该就算这些人之中的佼佼者,并且最终走到了司徒的位置上,只不过这些年因为年迈常常告病,所以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但是想想在南陈这边能够坐在司空和司徒位置上的已经是吴明彻这等人物,就知道于谨是什么样的人。

这家伙也是杀吐谷浑、杀北齐,一点一点的拼杀上来的。

萧世廉不愿直接面对他,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什么,萧世廉紧接着说道:“引兵守卫三辅的则是上大将军李衍,声名在外,恐怕也不是好对付的。”

李荩忱不由得苦笑一声。

李衍同样身为八柱国李弼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现在年老了,本来已经到了荣养的年纪,被杨坚请出来坐镇,也说明杨坚的面子足够大,更或者说杨坚对于能够挡住李荩忱有足够的信心。

这帮老妖孽的登场,也让李荩忱打起精神,萧世廉说的没错,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帮老贼都已经过了杀伐征战的年纪,肯定轮不到他们来顶在第一线,就算是他们有心也已经无力,之所以请他们出来,必然还是想要稳定军心,同时说明蓝田于氏和辽东李氏(作者按:李弼出身辽东襄平,和李虎的陇西不同,李弼之曾孙便是隋末枭雄李密)至少现在还是站在杨坚这一边的,否则这两个老贼也不会出来站台。

关陇集团之中已经有两个大家族在唱反调了,也难怪杨坚会如此有信心。当即李荩忱瞪了一眼萧世廉:“你为什么不早说?”

“对于你来说,韦孝宽和尉迟迥也就尔尔,还怕这两个恐怕衣甲都披不上了的老贼?”萧世廉讪讪一笑,“于谨和李衍都多大岁数了,早就已经荣养了······”

李荩忱登时哼了一声,旋即说道:“立刻派遣斥候,探查清楚这两个老贼麾下还有什么将领,轮不到他们来上阵,肯定手下不会空无一人,另外立马让程峰来见某!”

“诺!”门外的李平登时打了一个激灵。

而李荩忱紧接着看向萧世廉,萧世廉神情也随之肃然:“事不宜迟,明天我们就动身前往阳平关。”

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

就当李荩忱准备出门的时候,一名亲卫快步过来:“启禀将军,门外杨氏之弟和有自称杨氏使者之人求见。”

“杨氏?”李荩忱和萧世廉神情都是一变,“请他们进来。”

大步走进议事堂的正是杨素的弟弟杨约杨惠伯,而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名年轻人,两人行礼之后,杨约当即做了引见:“两位将军,这位是长孙晟长孙兄。”

李荩忱当即微笑着点头,不过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的竟然是长孙晟。长孙氏也算得上关陇集团中的后起之秀了,当然长孙家真正大放异彩还要在几十年后因为哪一个女人,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而且李荩忱也不确定历史会不会如此重演,至少那个传奇的长孙皇后现在还没有出生呢。

长孙氏是鲜卑族,按理说不会主动投靠汉人。不过想想也是,长孙家在上一代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名誉头衔,所以这个时候果断的和杨素站在一起险中求富贵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长孙氏基本已经完全汉化,这样的家族在北周已经归入了汉人之中。

历史上长孙氏也是和李氏等汉人世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和其余的鲜卑家族却少有来往,这也是为什么长孙氏最后成功的渡过了隋末唐初的洗牌,并且最后在唐初几代皇帝的时候大放异彩。

李荩忱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华夏民族的同化能力,经过几代人的同化,这些鲜卑人已经完全融入了汉文化当中,甚至就连长孙晟此时站在李荩忱面前,如果不是别人说,李荩忱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纯种的鲜卑人。

历史上这样的同化并不在少数,哪怕是在敌对状态下,汉族文化依旧可以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将任何的外来者同化,比如辽国,比如金国,他们之所以最终都败于北方民族之手——和自己当年崛起的方式一模一样——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倾向于农耕文明,而在这种扰袭作战上,农耕文明自然而然没有北方游牧文明有优势,毕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复制汉武大帝的传奇。

至于之后的元朝和清朝也不用说,虽然他们还在竭尽全力的划分层次和阶级,但是一切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向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靠拢,可以说这种包容甚至是吞噬才是这个文化最可怕的地方。

人们不会对这种文明丧失信心,人们不会完全将这种文化弃之如敝履,他们或许会接受欺压,但是他们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将这种文化渗透进去,最后无论是不是本族的统治者,都会发现,只有尊重这种文化,才能够让自己的江山稳固。

这或许也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

因此当长孙晟站在李荩忱面前的时候,他只是惊讶少许,旋即沉声说道:“长孙兄远道而来,可是关中出了什么事?”

长孙晟也不过是二十冒头的年轻人,此时看上去颇有些着急:“将军所言无差,杨坚获得了蓝田于氏和辽东李氏的支持,现在已经开始打压杨氏、陇西李氏和我长孙氏。”

首节 上一节 61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