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23节

至于侯秘······李荩忱相信如果侯秘手中有足够的兵马,这个家伙肯定不会放过这个重振门楣的机会,只可惜他之前带领的只是一支偏师,根本就没有办法起到主导作用,如果不是西北乱局已经糜烂的不可收拾,如果不是李荩忱已经亲自赶到陈仓,恐怕那些世家根本就不会将侯秘放在眼里。

江南侯氏和他们这些西北的世家可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也懒得待见这么一支偏师!

因此西北最终会乱成这个样子,李荩忱也不感到奇怪,就凭这几个世家全力保全自己的心态,不乱他才会感到奇怪呢。

不过现在既然李荩忱来了,就不会让他们这么悠闲。

此时李荩忱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一次的主要任务,恐怕并不是怎么击败于翼了,明显就是出来避祸的于翼不一定有和李荩忱在这寒冬腊月之中较量一番的意思,本来冬天就不是打仗的好时候,更不要说于翼本身兵马粮草也算不得非常充足,他能够拉着军队出来转一圈应该就不错了。

李荩忱更需要做的,是考虑怎么将这些貌合神离的世家揉成一团,彻底成为李荩忱手中的一把锋利的刀。毕竟以后李荩忱想要以西北为根基继续向河西拓展以及配合汉中夹攻长安的话,都离不开这些地头蛇的帮助。

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

“事不宜迟,现在就派更多的斥候前去打探消息,一定要摸排清楚了,李荩忱这一支队伍到底是什么来路,另外到了陈仓,李荩忱又要干什么!”于翼当即站起来,这个时候也没有心情躺着了,“传令,召集众将,准备出征!”

于玺一怔,旋即应了一声,扭头快步离开。

而于翼伸手撑着城垛,微微眯眼看着萧关外的皑皑白雪。

来者不善啊。

李荩忱和杨素猜想的并没有错,于翼这一次主动请缨,实际上更多的是想要出来避祸。长安城中以弘农杨氏为首的世家和杨坚之间的明争暗斗,于翼虽然看在眼里,到那时并不想卷进去,他很清楚蓝田于氏不过是这几代刚刚崛起的世家,要说底蕴和积蓄,根本没有办法和弘农杨氏等相比,弘农杨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而如果蓝田于氏一味地要阻拦的话,那和螳臂当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杨坚之前的洛阳之败几乎让洛阳和邙山再一次变成了笼罩在北周朝廷头上的梦魇。恐怕谁都没有办法忘记短短的十数年来,北周曾经几次进攻洛阳,又几次无功而返。而最后带领北周军队打破这个魔咒的宇文宪和尉迟迥,此时却已经变成了洛阳的守卫者,更让一切看上去很是诡异。

洛阳战败,宇文宪的兵马重新出现在函谷关,更不要说宇文纯在蒲坂外虎视眈眈,而最近襄阳失守之后,杨坚几乎丢掉了潼关外的所有土地,已经被压缩在了关中一隅之地,虽然兵马强壮,又有天子在手,但是这乱世之中,有的时候地盘就是一切,因为有地盘就可以变出来源源不断的兵马!

于翼不知道杨坚会不会哪一天想起来他们这些老家伙还在无所事事,所以他很干脆的和李衍一起请求出征。至少帮助杨坚稳定一下后方怎么看都比直接到前线和曾经的同僚面对面厮杀来的好。毕竟于翼可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要站在杨坚这一边,甚至蓝田于氏、陇西李氏、辽东李氏等至始至终也没有表态!

他也好,李衍也罢,都是以朝廷臣子的身份出征,而不是杨坚支持者的身份,他们是北周的臣子,帮助北周抵御外辱是必然的,但是并不代表会参与到北周的内乱当中。

当然或许对于杨坚来说,这两个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不稳定因素离开长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一旦于氏和李氏也倒向弘农杨氏,那么杨坚恐怕就真的掌控不了长安城了。

不过此时站在萧关关城上,于翼甚至不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李荩忱······他的手下败将,未免多了些。

于翼只觉得丝丝凉意顺着自己的背向上爬。他甚至此时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拉开阵势好好地和李荩忱较量较量了。这个对手······每一次都让人难以捉摸。

尤其是于翼想到了一些传闻和一些已经确实的消息。包括李荩忱纳了尉迟迥的孙女为妾,并且对尉迟迥的家眷好生照料,又比如阳平关的守将韩擒虎和定军山的守将李询先后投降李荩忱之后,也都受到了重用······

这更让于翼不得不考虑其余的选择。

之前他果断的站在李荩忱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因为他是北周的臣子,蓝田于氏在作为关陇集团的一份子之外,更多的是北周将门!

北周将门对于南陈军队出身的李荩忱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敌人,所以于翼并没有奢望者李荩忱能够对蓝田于氏怎么样好,若是北周覆灭,那么蓝田于氏肯定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李荩忱能够容得下李询、能够容得下尉迟迥,也必然可以容得下蓝田于氏,毕竟前两者可是和李荩忱真正在战场上斯杀过的,而后者甚至根本没有参与过对南陈的战事。

战、和、降、家族、家国······无数的因素纠结在一起,让于翼一时间有些彷徨,一阵风吹过,他竟然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哆嗦。

这个冬天,看来注定会格外寒冷。

——————————————-

李荩忱的目光像是锋利的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侯秘和程峰坦然的挺起胸膛,而那几个世家的代表则各自都有些羞愧的低下头,似乎李荩忱的目光早就已经将他们的胸膛刺穿、将他们心中的那一点龌龊全部挖出来一般。

“天水郡太守王昆不是本地人吧?”李荩忱坐下来,语气也缓和了些许,让之前一直提心吊胆的其余几个世家的代表轻轻松了一口气,至少说明李荩忱现在并不打算怎么样他们。

说句实话,他们还是很害怕李荩忱真的在这个时候发火。李荩忱是什么脾气他们不知道,但是能够在短短几年之间如此成长起来的枭雄,天下少有。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处,他们不知道李荩忱是怎么做到这些的,但是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会不会因为李荩忱的愤怒而变成尸体。

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攻略汉中和襄阳,说明李荩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在这草菅人命的乱世当中,一切的伦理纲常都已经被摧折,但是狠人却从来没有人敢于主动招惹。

李荩忱就是这么一个足够让这几个世家心有余悸的狠人。

在乱世之中生存,大家比拼的不仅仅有脑子和手腕,还有一个心狠手辣。

足够狠的人有的时候可以让和自己拥有相同实力的人俯首称臣,比如曾经的冀州刺史韩馥就直接臣服于地盘不比自己大多少的袁绍,更多的原因是因为韩馥胆量和手腕比起来袁绍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这些世家不知道李荩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他们前来这陈仓城,也可以说是提着脑袋来的,万一李荩忱不满意之下直接把他们的脑袋砍了,谁又能说得准呢?

当下里梁栾也不敢怠慢,急忙说道:“回将军,王昆是本地人,不过此人一向没有什么大略,只不过他身边的几名偏将都是长安人,家眷都在长安,所以他们并不想投降,害怕连累到家眷。王太守一再变卦,很有可能也是和这些偏将挟持有关系。”

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动干戈

李荩忱皱了皱眉,听梁栾的语气,王昆肯定和这几个世家多少有些联系,否则梁栾也不会这样极力为他开脱。不过这样倒也未尝不是好事,王昆身为太守,又有世家的支持,肯定是有实权在手上的,也就是说天水郡城中的百姓应该更支持王昆,而不是一群平日里和他们没有联系,现在却逼迫他们参与守城的将领。

民心是洪水野兽,李荩忱可不觉得那几个偏将军能够控制好。

“我们得想办法见见这位郡守。”李荩忱淡淡说道。

顿时程峰等人神情都是一变,更不要说早就快惊掉下巴的梁栾他们了······一道道目光同时看向李荩忱,似乎是想要和李荩忱确定他有没有说错。

“天寒地冻,不宜大动干戈。”李荩忱沉声说道,“若是能够不打出手就把这两座城池拿下,自然再好不过。”

“可是现在城中已经完全戒备,城防都已经开始布置,王昆应该也已经被控制,我们想要直接见到王昆并且劝说他,谈何容易······”梁栾眉头紧锁。

李荩忱却并没有说话,只是看向梁栾。

天水梁氏在天水经营数百年,虽然期间历经磨难,但是也依旧是地方上赫赫有名的望族,嫡系子弟遍布整个天水郡不说,何其有渊源的人在城中不用想也是比比皆是。偌大的一个天水城,总共就只有几百名守军,李荩忱当然不相信真的会一点儿路子都没有,只不过是梁栾以及其背后的天水梁氏到底愿不愿意的问题。

毕竟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梁氏要付出一定的牺牲和钱财,并且毫无疑问还会导致家族精心经营许久的地下关系网络暴露出来,这对于梁家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李荩忱只是笑眯眯的盯着梁栾,而梁栾的后背即使是在大冬天里也已经完全湿透了。

自己到底是倒了什么霉,竟然要来执行这样送命的任务。李荩忱的目光就像是一把把刀,不断的刺穿梁栾的胸膛,让他几乎很难抬起头来。家族的秘密他并不是一无所知,否则他也没有资格前来代表家族参加和李荩忱的商讨大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有资格直接就做出决断。当即一咬牙,梁栾霍然站起来,沉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62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