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33节

而于玺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而还不等他无奈之下领命,远处李荩忱的骑兵再一次动了,只不过他们这一次并没有扑向北周军队,而是直接兵分两路,从北周军队的左右两侧绕过去,明摆着是要切断北周军队撤退的道路。

“弓弩手!”于翼果断下令,不过李荩忱似乎意识到了他想要干什么,骑兵径直远远的兜开,并不给北周弓弩手机会。

顿时一道道目光落在于翼的身上。道路是于翼选的,选在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自然也得于翼拿出来一个靠谱的主意。李荩忱的骑兵如此安排布置,分明就不是打算利用这些骑兵来对付于翼,而是想要牵引着于翼走向预定的战场。

“将军,继续向前就是六盘山了,李荩忱应该是在山脚下排兵布阵,驱赶着我们不得不攻山。”一名将领沉声说道,“相比于很多地方都有平坦滩头的泾水河谷,六盘山麓必然是更加合适的战场。”

于翼叹了一口气,进无可进,退无可退,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决定最终还是把军队带到了绝路上!

而于玺此时向前两步:“将军,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撤退,李荩忱必然会不断扰袭我们,荒原之上我们根本就不是骑兵的对手,最终军心溃散,能够回到云田的恐怕寥寥可数。而如果我们此时继续向前的话,或许还能够战胜李荩忱,博取一线生机。”

“此言怎讲?”于翼皱了皱眉。

于玺沉声说道:“将军且想一想,李荩忱能够带来安定的兵马能有多少?如果人数在千人以上,那么我们的斥候就算是再怎么被压制,也不可能一点儿察觉都没有,很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四百多骑兵已经是他带来的全部兵马,剩下的不过是一些世家招募的乡兵,乌合之众而已,就算是人数再多,一旦我们能够击败李荩忱更多这集中进攻这些乡兵,那么这些乌合之众就必然会阵脚大乱,到时候孰胜孰负尚且是个未知数。”

于翼一时间并没有说话,而于玺紧接着说道:“李荩忱并没有着急的想要驱赶我们前进。或许对于他来说,对于能不能在六盘山下战胜我们依旧没有信心,但是对于能够让我们在返回云田的路上损失惨重还有把握的。”

顿了一下,于玺果断说道:“将军,向后已经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而如果向前的话,或许还能够找到一线生机,所以属下以为,我军当向前,若是能够战胜李荩忱,那么便可以越过六盘山直扑安定!这样一石二鸟,还可以破解现在安定的危局,而如果向后的话,就等于我们要将安定弃之不顾,既然如此,那么当初我们为什么还要出萧关呢?!”

于玺的话重重落下,顿时所有人都怔住了,毕竟还没有谁有胆量用这种口气和于翼说话。

不过于翼看上去并没有生气,只是微微颔首:“传令下去,继续进军,左右两翼弓弩手保持警惕,只要李荩忱敢于前进,不需要请示!”

“诺!”老将军既然已经下了决断,那将领们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在这茫茫雪原上、在对手是李荩忱的情况下,老将军的经验摆在这里,因此他们宁愿相信于翼的指挥和判断。

而于翼紧紧咬着牙看向前方,李荩忱的兵马已经完全在侧翼展开,所以从这里向前看去,只有茫茫荒原。

这把年纪了,这应该是这辈子的最后一战了。若是胜了,自己可以给陛下和杨坚一个合适的交代,若失败了便死在这里吧。想通了这一点,于翼便策马向前,当然也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一声。

这人看来是真的老了,竟然还没有年轻人看得开呢。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盘山下

“没有想到于翼终究还是向前走了。”

李荩忱重新回到自己最初站立的那个山坡上,实际上他带着四百骑兵冒险前出,未尝没有想要骚然和阻拦于翼的意思,若是能够将于翼逼着退回云田甚至是萧关,那自然再好不过。

李荩忱手中的兵力实在是薄弱,薄弱到他根本不想和于翼硬碰硬。关键时候真正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手头这些骑兵,而世家的那些乡兵前几日还是地里扛锄头的农民,能打顺风仗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以李荩忱现在的兵力,如何才能凑出来顺风仗呢?

程峰沉声说道:“将军,我们现在还要沿途扰袭么?”

李荩忱摆了摆手:“留下来一队人监视,我们立刻前往六盘山,当务之急是抢在他们之前安排布置,另外我们也得节省体力。”

既然于翼决定向前走,那就肯定是不到六盘山不回头了,李荩忱并不相信于翼这样的老将会允许自己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

“诺!”程峰应了一声。

而李荩忱抬起子云枪,朗声说道:“弟兄们,我们的敌人强大与否,你们刚才都已经看到了,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去,到六盘山,等着他们送上门来,然后将这些物变成我们的功勋!”

话音未落,李荩忱已经当先冲下山坡,他没有想去渲染敌弱我强,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卒来说,对手到底好不好对付,在刚才的交锋中实际上他们心中都已经有了个大概,因此李荩忱只是告诉这些将士们他们需要做什么。

他们需要追随李荩忱,然后创造胜利。

一名名骑兵打马跟上,毫不犹豫。

六盘山下,牛通已经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不敢怠慢,原本正在修整的部队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而按照李荩忱的计划打造的大量的守备器械也陆续推到阵地上。

对于防守,李荩忱也算是颇有心得,当初的天宫院一战可以说是防守反击的典范,如果不是李荩忱坚守住了天宫院,导致韦孝宽和尉迟迥难以越过雷池半步,恐怕整个阆中战局以及后来的苍溪谷战局都会随之而改变。而天宫院一战也算是一下子让李荩忱名扬内外,不过当时李荩忱已经因为善于防守而著称,因此这个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紧接着而来的苍溪谷之战算是彻底证明了李荩忱的实力,也因此苍溪谷之战一时盖过了天宫院之战,成为李荩忱名副其实的成名战。

可是谁都不能忘记,李荩忱最初发迹可就是因为章山郡守城战,以及之后的天宫院防守战都证明了李荩忱的防守能力,这一次牛通自然也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将李荩忱要求的一点一点落实下去。

这里是六盘山的余脉,绵延数百里、高大巍峨的六盘山到了这个地方已经算不得雄壮,而翻过这条小山脉就是安定城,并且山脉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豁口,数百年前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通过,接着前往河西、西域,最后通到遥远的大秦。

只可惜三百年战火纷飞,已经让华夏民族彻底失去了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掌控,就更不要说丝绸之路了,所以这些大大小小的商道也就自然而然的随之废弃。

现在山谷之间的道路已经被堵塞,而山谷两侧的山坡上,蜿蜒的壕沟和土垒交错在一起,同时壕沟前面还布设了乱无章法的木桩,木桩之间大多数地方都是杂草丛生,只有一条条小路弯曲而上,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所有沿着山坡上下的人宁肯拥挤在这些小路上,也不会抄近路,不用想也知道这些山坡上肯定已经满是陷阱,而杂草只是用来作为掩饰的。

牛通看着那些手中还拿着锄头的士卒,不由得感慨一声,李荩忱真的是将这些农民出身的士卒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这些天并没有进行什么队列训练,只是这样在山上修建工事,有李荩忱画的很详细的草图,也有专门留下来监督和指导的人,对于这些士卒们来说,挖土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基本从生下来就在挖土。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本来就是农夫最擅长的。

李荩忱显然并没有打算指望着驱动这些士卒,或者说是民夫更准确一些,去和于翼麾下的兵马正面对决,哪怕是于翼远道而来,兵马疲惫,而这些民夫已经在这里算是休整了几天,李荩忱也好,牛通也罢,都知道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胜算。

正规军和乌合之众之间的区别可不是单单凭借以逸待劳就可以弥补掉的,更何况于翼是在求生,战斗意志必然会很强大。如果他在六盘山下战败了,那么恐怕连回去的机会都没有。

一名名仗主和幢将正来往奔走,忙碌的士卒进入坑道和壕沟之中,他们的手中或是拿着弓弩或是短矛,足足有三四百人,作为第一道防线。这些短矛实际上就是将木棍削尖,并不是用来冲杀的,而是用来投掷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北贫瘠,根本不可能做到给这么多人配备弓弩箭矢。

而后面壕沟之中,手持刀剑的近战士卒也已经严阵以待。没错,为了尽可能的增加射程和杀伤力,弓弩手和短矛手并不是在第二线,而是在第一线,对于这些几乎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士卒来说,这样才能留给他们更多的反应时间,并且不会让他们在慌乱之中将箭矢射向自己人。

当然了他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虽然后面准备短兵相接的士卒会在第一时间冲上来,但是在这之前毕竟也会有一定的空窗期,这就很有可能导致于翼军队可以冲上来对这些弓弩手进行屠杀。

为了以防万一,所有的弓弩手和短矛手都配备了兵刃,只不过这种自家用的砍刀和锄头之类的,显然远远没有专门杀人用的兵刃来的顺手,能够让他们自保就不错了。

“来了。”一名眼尖的偏将指向前方。

李荩忱的骑兵冲在前面,而在他们的侧后方就可以看见那一支向前推进的步卒,那俨然就是这一战的敌人。

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

临近阵地,李荩忱也就不多犹豫,骑兵直接冲过山坡,绕到山谷后方,在那里有一道缓坡可以上山,同时半山腰上还有一片开阔的地方可以放马。

而牛通第一时间迎了上去:“将军!”

“都安排好了?”

“一切按照将军指挥!”

李荩忱微微颔首,快步走上山坡,他的位置设立在两道壕沟之上,半人高的胸墙已经足够李荩忱观察和防御,而李荩忱的将旗就飘扬在身后,似乎在告诉于翼,只要能够冲到这个地方,胜利就是属于他的了。而程峰带着一名名士卒沿着胸墙周围列阵,他们是李荩忱最后的依仗,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北周军队已经很难直接伤害到他们。

首节 上一节 63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