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60节

“什么?”李荩忱诧异的说道,“陈叔陵官复原职?”

“没错,显然陈人想要加强对淮南的控制了,”王昌在一旁说道,他出身荆州水师,而在萧摩诃进攻荆州之前,荆州水师实际上是淮南水师,主要防区就在扬州到建康府一带,遮蔽建康府北方门户,所以对于淮南的情况王昌实际上比李询更清楚,“显然现在陈人已经意识到我们的威胁,决定要放下之前的恩怨了。”

李荩忱不由的苦笑一声。

历史终究被自己搅合的面目全非了。

实际上李荩忱并不担心陈叔陵会不会抢夺淮南,淮南的主力兵马都在吴惠觉和陆子才的掌控之下,而且这些多数都是吴明彻的旧部,所以就算是陈叔陵官复原职,在他当初的根系都已经被连根拔起的情况下,想要在短时间内有所作为是很难的,能够控制一个广陵城就已经算不错的了,而这最多是给吴惠觉设置了一个南下的壁垒罢了。

更何况历史上的陈叔陵是什么样子的李荩忱也算是有所了解,算起来陈顼的时日应该也不多了,面对懦弱的陈叔宝,陈叔陵难道真的会乖乖的继续当他的扬州刺史、将自己的性命放在陈叔宝的手中么,要知道之前陈叔宝已经这样让他吃过一次亏了。

另外一个时空中,陈叔宝登基可是有陈叔坚等宗室支持以及萧摩诃等朝中将领和官员的拥护之下的,可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叔陵依然铤而走险,在陈顼棺木之前抽剑追杀陈叔宝,如果不是陈叔坚等人眼疾手快挡住,而萧摩诃也忠贞不二的率军平乱,龙怕历史上的南陈末代君主就要换人了李荩忱并不觉得陈叔陵是杨坚的对手,但是至少陈叔陵算的上是一个枭雄,或许在他的手下南陈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只是现在,在历史上曾经保护了陈叔宝的陈叔坚和萧摩诃都已经不在京城,可以说陈叔陵有了更多的资本。那么一旦陈顼去世之后那么陈叔陵会不会铤而走险,而陈叔宝又会不会逃出生天?

实际上被李荩忱改变的历史线路已经不是一处了,可是李荩忱第一次感觉到危险。因为这一次的变化和他有关,却并不是他一手操控的。北周的分裂也好、南陈的进攻荆州也罢,李荩忱都是主导,所以他可以根据历史的脉络重新梳理出来可能的结果。

可是这一次李荩忱却只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不确定历史会不会依旧遵从自己的脚步向前走。

毕竟他也不是神啊。

“派出探子严密监视荆州军队的动向,”李荩忱果断的说道,“陈叔陵就任扬州刺史对于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某会和老司空还有淮南的几个将军仔细商议此事,这个你们放心,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江陵,陈叔陵虽然颇有能力,但是对于陈人来说,不见得就是一方良药。”

知道陈叔陵和陈叔宝之间那些龌龊的王昌会意颔首,而李询也大致能够揣测到,殿下既然有主意,那大家就不再多说。

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轻人

襄阳城上。

飒飒寒风倒卷着军旗,一队队执勤的士卒快步走过。

裴子烈伸手扶着城垛,看着城外连绵的军营,心思沉重。

作为南北锁钥,不管襄阳在谁的手中,作用都是一样的。原本开往西北的军队此时正源源不断在襄阳集结,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的粮草和金银。

天府之国的富庶最终转换为裴子烈眼前这个庞大战争机器的一部分。襄阳的主力大军原本正在休整,但是近期气氛的紧张让裴子烈不敢掉以轻心。

鲁广达和任忠已经分别派出斥候刺探襄阳军情,不管他们是为了进攻还是防御,敌人无疑都是裴子烈。

裴子烈并不是不想和萧摩诃好好较量较量,当他答应李荩忱留守襄阳的时候,就已经等于默认了自己以后襄阳方面统帅的身份。而为了表达对裴子烈的信任,李荩忱甚至就连原本在襄阳的淳于量都调到汉中去了。

对此淳于量倒是没有多大的意见,现在他麾下的兵马多数都已经集中在自己的儿子淳于岑的手底下,而淳于岑还肩负着统筹淮西兵马的责任,可以说淳于量大半生的心血现在依旧掌控在淳于家的手中,这就已经足够让淳于量欣慰了。

都已经快要入土的人了,本来就没有办法再有如年轻人那样适应颠簸征战,所以就算是大战真的开打,淳于量肯定也是自请留在襄阳照应后方,自己身上再加功劳已经没有用了,还是加在自己儿子身上比较合适一些。

因此当李荩忱调动淳于量入汉中的时候,老将军那可以说是欣然前往,毕竟真的打起来,对面的对手都是老同僚,实在是有些不好下手,现在去汉中坐镇,杨坚一时半会也不会主动招惹李荩忱,对于一心想要找个地方养老的淳于量来说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而反过来对于裴子烈来说,自然就意味着到时候他身边少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肩上的压力更大了。

不过好在很快又一个老人来到了襄阳城。

“可是已经有很久没有感受过这带着杀意的寒风了,”苍老的声音骤然从裴子烈的身后响起,“算起来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在冬日里征战了,还真是令人怀念那金戈铁马的岁月。”

裴子烈回过头,不由得行礼:“司空。”

老人摆了摆手:“现在早就已经不是了,一介老躯,风烛残年,要不是仰仗汉王殿下,这天地之大也没有容身之所。”

裴子烈笑了一声:“您老人家还真是谦虚。”

站在裴子烈面前的老人正是曾经的南陈司空吴明彻。吴明彻告老还乡之后并没有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而是直奔襄阳城来。毕竟襄阳城是他所能够抵达的距离两淮最近的李荩忱手下的城池,吴明彻身在襄阳,既可以帮助裴子烈出谋划策,又可以及时的联络身在两淮的旧部,一举两得。

而身为文官的徐陵自然没有和吴明彻一路,因为荆州这边已经被封锁,所以他在襄阳稍作停留之后直接北上汉中,再转向成都去面见李荩忱。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吴明彻笑眯眯的说道,打量着眼前的裴子烈,那个曾经青涩的年轻人现在也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了,“你们这一代就当真是为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而生,老夫真的恨不得再年轻二十岁、三十岁,也能够和你们并肩奋战。”

说完吴明彻自失的笑了笑,紧接着转移话题,人不服老是不行的,但是毕竟对于征战了一生的老将军来说,也不想过多的提起这个话题:“这陈叔坚一来,萧摩诃想要老老实实的也不可能了。”

裴子烈瞳孔微微收缩:“司空是说萧摩诃有可能会进攻襄阳?”

“他还没有这个本钱,”吴明彻淡淡说道,“最多也就是在边境上制造一些事端罢了。”

裴子烈沉声说道:“我襄阳大军枕戈待旦,这个自然在意料之中,斥候现在早就沿着荆山一线散开,如果萧摩诃蓄意挑衅,那我们肯定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裴子烈表现出来的强硬,吴明彻先是有些惊讶,不过旋即赞赏的点了点头。该强硬的时候绝对不能手软,这一点裴子烈倒是从李荩忱那里学到了。

“这可惜现在粮草还不算充足,否则当真可以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裴子烈紧接着说道,“这一点还请司空放心。”

“真正让人担心的还是陈叔陵啊。”吴明彻忍不住喃喃说道,“江总将陈叔陵放出来,就是在玩火自焚。”

裴子烈怔了一下:“司空是担心淮东那边的安全么?”

“淮东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陆子才为人稳重,而伯智(吴惠觉表字)手下的都是老夫的老部下,只要能够守好钟离一线,那么陈叔陵就算是如何张牙舞爪也没有办法伤我们的元气。”吴明彻皱眉说道,“老夫真正担心的是建康府。”

裴子烈似乎明白了吴明彻的意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办法多做什么了,至于最后会演变到什么地步,那就要看造化了,”吴明彻淡淡说道,“汉王殿下这个时候应该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至于该怎么决断,还是要听汉王殿下的。一旦陈人乱起,就是我们最佳的时机。”

裴子烈沉默良久,微微颔首。

顿了一下,吴明彻忍不住笑着说道:“在这寒风中站了有一会儿了,身子骨都受不了了,还真是老了。走,带着老夫去你的议事堂看看,这襄阳之战一旦开打,你准备如何布置?”

裴子烈不敢怠慢,急忙一拱手:“诺!”

吴明彻却笑着伸手虚托他一下:“现在老夫不过是一介布衣,这种礼节可来不得。”

裴子烈登时说道:“司空此言差矣,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尊师重道,本来就无可辩驳,更何况司空对我等后辈多有提携,就算是汉王殿下在这里,应该也会如此做。”

吴明彻怔了一下,他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越来越看不明白这些年轻人了,不过似乎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说明一切都在改变,只是自己落后于时代罢了······

首节 上一节 660/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