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66节

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处

而一切,或许可以从这个小小的琉璃开始。

“让吴凭去御书房,”李荩忱霍然起身,“某马上过去。”

说心里话,吴凭有些紧张。

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面见李荩忱,面见这个一手打趴下北周、分化了南陈的年轻君主。

但是这并不代表吴凭害怕李荩忱,相反,对于以吴凭为首的巴蜀人,尤其是巴蜀工匠们来说,他们最想感谢的便是李荩忱。

士农工商,工匠是社会的第三阶层,这意味着他们在从生下来就有自己的一份工作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这就意味着当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会受到更少的尊重和照顾。

吴凭是一个不错的工匠,可是乱世之中大家吃饱都是问题,谁还想着哪里需要动用工匠,盖个房子也就是自己解决了。所以在李荩忱入蜀之前,吴凭实际上过的很潦倒,他的师傅是为官府制造和维修大型弓弩器械的,可是到了吴凭这里,只能做一个木匠。

不过好在李荩忱改变了这一切,吴凭到现在还不敢想象当自己听到这个新来的统治者需要大量工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说来也有些惭愧,当时他还以为李荩忱是要为自己修建宫殿——这对于乱世之中的君王来说很常见,毕竟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皇位可以坐几天,所以还不如及时行乐。

这一点陈叔宝和宇文赟都很有经验。

可是吴凭发现自己错了。

李荩忱是真正想要建设一个强大巴蜀的人,他并没有修缮宫殿,而是先召集人手兴建工坊。

看着庞大的工坊拔地而起,看着来来往往的壮丁劳作,看着流水线生产的恢弘,吴凭真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早生了十年,否则正当壮年,或许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不过即使是如此,吴凭也是成都工坊当然不让的最大功臣。

欧阳莫需要统筹整个巴蜀的工业建设,而且年事已高,因此实际上成都工坊这个李荩忱麾下除了南部郡造船厂之外最大的工坊——造船厂主要是因为体型大——几乎是吴凭一个人主持建设起来的。

想到那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工坊,想到成百上千挥汗如雨的工匠,想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流水线生产,吴凭就如痴如醉。

这是他的心血。

这也是为什么吴凭看到李荩忱的时候多少有些忐忑,成都工坊现在首要的任务是生产霹雳车,而此时吴凭他们却抽调了一小部分人手试验新的材料,哪怕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这个东西的确很漂亮,但是在一向务实的殿下面前,会不会得到赏识,实际上吴凭心中根本没有底,若是殿下因此恼怒了,觉得他们不务正业,那么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成都工坊。

不过李荩忱倒是出乎吴凭的意料,饶有兴致的问道:“烧制出来同样的东西需要多久?”

“启禀陛下,这一次实际上是大家的无意之举,如果想要摸索出来其中的门路,属下认为至少需要三到五天。”吴凭急忙说道,他也不确定当时他们都采用了什么办法,回去少不得还得一点一点的尝试,如果运气很不好的话,恐怕十天半个月都弄不出来,不过在这里吴凭当然不敢直接和李荩忱说透,否则岂不是显得他实在是太无能了。

瞥了一眼有些纠结的吴凭,李荩忱已经大概能够揣测到什么,不由得笑了一声:“那好,本王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不但要烧制出来一样的东西,而且还要保证这里面尽可能少的存在气泡和杂质,这你可能办到?”

一个月的时间当然足够了,吴凭轻轻松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思被李荩忱看穿了,更不敢怠慢:“遵命!”

李荩忱点了点头,玻璃可是一个好东西,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个时候面世,那么不仅仅意味着人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又多了一种可以选择的材料,更意味着放大镜、眼镜甚至是望远镜都能够先一步问世。要知道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千里眼和眼镜,只不过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用珍贵的水晶或者玳瑁制作的,那绝对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而玻璃不一样,其有着和水晶、玳瑁差不多的作用,但是成本却远远低于后两者。后世大规模的烧制告诉李荩忱,只要能够掌握住其中的关窍,那么玻璃制品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

更不要说千里眼,也就是望远镜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了。

李荩忱的重视让吴凭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一遭,更是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集中几个骨干攻坚。

而想到了什么,李荩忱紧接着问道:“既然凑巧,那便说说现在工坊里面霹雳车的产量怎么样,有多少可以补充给白帝城?”

霹雳车是经过李荩忱和欧阳莫联手打造的大型投石车,其蓝本是三国时期刘烨发明的大型投石机,在之前的襄樊之战中就曾经展露过风采,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石机。

对于未来注定要征战天下的蜀汉军队来说,霹雳车当然是不可或缺。只不过这样庞大的器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生产的,原本的南部郡工坊已经转而造船,而汉中和襄阳的工坊尚且还在建造,因此成都工坊就是现阶段李荩忱麾下唯一能够生产霹雳车的地方。

对于这些数据吴凭当然是烂熟于心,当下急忙回答:“启禀殿下,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二十台左右,其中四到五台供应襄阳前线,两到三台供给汉中,一到两台供给西北,所以剩下能够运往白帝城的每个月只有十台左右。”

李荩忱皱了皱眉,说句实话,数量实在还是有些少,毕竟在李荩忱的设想之中,上百台霹雳车同时爆发,绝对可以有摧枯拉朽之气势。不过李荩忱也清楚,这个时代的城墙并不存在包砖城墙,这些普通的夯土城墙实际上很难招架七八台霹雳车的集中进攻。

更重要的是现在成都工坊的产品也不可能只供应白帝城,襄阳前线那里还有一定的缺口不说,汉中和西北也需要霹雳车的帮助。

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实的训练

毕竟霹雳车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攻城武器,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守利器。霹雳车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帮助守军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以及打乱攻城的队列阵型。

尤其是之前霹雳车刚刚投产的时候,产量更低,基本所有都优先补充襄樊前线了,导致萧世廉面对阳平关硬生生的被堵了一个多月方才有所突破。

现在汉中的淳于量和西北的曹忠他们并不是没有压力,关中还是杨坚的地盘,于翼可还在萧关虎视眈眈,更不要说西北的突厥人了。而且李荩忱留在汉中和西北的兵马并不算多,如果再不给补充这种强而有力的器械,恐怕淳于量和曹忠等人都要有意见了。

产能有限,实在是没有办法,对此李荩忱当然也不能强求,否则一旦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就更不好收场了。尤其是现在本来就是在年下,工坊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运作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罢,保证质量最重要。”李荩忱叮嘱一句,“另外有如今天这种探索和创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要多多鼓励。无论是缺钱还是缺人,都可以提出来,某会尽量满足你们。”

“遵命!”吴凭大喜过望,急忙答应,“还请殿下为这个新诞生的东西赐名!”

李平已经很识相的将笔墨纸砚拿了过来,而李荩忱沉声说道:“此物如琉云璃彩,其质地晶莹剔透,便叫做琉璃吧。”

————————————-

琉璃的发现毕竟只是一个小插曲,工坊作为李荩忱最关心的环节,现在已经进入了正常运作,实际上也用不到李荩忱总是去监管。他也大概摸索清楚了吴凭的性格,这些心高气傲的大匠们实际上都不愿意让半吊子的官员甚至是殿下插手他们的生产过程。

每个行业都有其规则,只要吴凭等人忠心耿耿,对此李荩忱还是保持尊重的。

相比于工坊,李荩忱还有更重要的事。

成都北侧的军营即使是在巴蜀也是数一数二的规模,这里曾经是当初裴子烈和陈智深进攻蜀郡安营扎寨的地方,后来干脆就改造成了屯军之所。连绵的营房一直延伸到远山脚下,因为规模实在是庞大,所以营地中按照四个标准万人规模修建的大校场足够让所有人惊叹。

从汉中抽调的一部分军队以及新招募的军队、成都驻军等等足足四五万人驻扎在这里,当然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兵在春耕之后入营。

即使是寒冬腊月,训练依旧没有停止。巨大的校场上一个又一个方阵正在整齐的前进,成千上万的脚重重的踏在地上,甚至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韩擒虎就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具体的队列训练都是下面的偏将和仗主们负责的,但是号令都是从他的手中发出。虽然韩擒虎自己主持的大战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新兵行伍训练还有颇有几把刷子的。相比于这种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年轻的萧世廉终究还是缺点儿经验。

因此当李荩忱快步走上高台的时候,萧世廉并不在这里。

首节 上一节 666/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