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92节

投降对于顾觉来说,或许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这个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荆南几个还有点儿实力的郡府不都是打着这样的心思,这个时候带着一个郡府的军队和百姓以及粮草物资投降,肯定要比到时候蜀汉军队打过来的时候再投降来得好。

更何况同僚之中也算是有口皆碑的南康内史吕忠肃,不也是投降了么,而且李荩忱对他当真是不吝封赏,一个小小的南康内史现在已经是信州刺史,随着李荩忱大军的向前推进,现在主要是在信州安蜀城和狼尾滩一带转运粮草的工作。

信州本来就没有几座城池,而李荩忱似乎并没有想要安排一个荆州刺史的意思,所以可想而知这吕忠肃就注定是未来的荆州刺史了。想想各个太守们还没有当上刺史呢,倒是让吕忠肃抢了先,所以大家更是蠢蠢欲动,现在投靠就算是不高升,至少保留原职还是可以的,若是再晚一步,恐怕就只能保住性命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看着顾觉表态,而显然李荩忱派遣顾野王前来,也是想要以顾觉作为平定荆南的突破口。

沉吟片刻,顾觉低声说道:“顾公,生前身后名······”

“你才多大?”顾野王手中的拐杖重重的敲了敲地,“只要能够为这天下带来太平,老夫这等岁数了都没有担心身后名,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担心了?之后只要一心造福百姓,那么你的生前身后名哪里用得到你来担心?”

顾觉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年轻人了,但是在顾野王面前自然还是实打实的小辈,当下里不敢多说,而顾野王声音冰冷:“我吴郡顾氏门庭能够维系到今天,绝对不是因为为了那些许名利,只要人认真着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你想要的一切自然就会到来!”

顾觉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的拱手行礼:“顾公教诲,晚辈铭记在心间。顾公此次前来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教育晚辈的吧?”

顾野王看过来,淡淡的说道:“这城继续守下去,不过是百姓徒遭无妄之灾,汉王殿下裹挟天意而来,夷陵之战既然已经战败,就证明了你们继续抵抗也只是螳臂当车。那么都是华夏子民,还有什么好自相残杀的。降了吧。”

一道道目光都汇聚在顾觉的身上,那是周围的公安郡上下官吏,他们的想法显然更简单。

“顾某为官一方,既为汉之遗民,便发誓不降异族,”顾觉喃喃说道,“但是汉王殿下并非异族,顾某愿降。”

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为

湘州城头,看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水,刚刚赶到的长沙王陈叔坚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上一次自己离开湘州的时候,南陈正是国势正强盛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大军渡过大江直扑寿春,一举扫清当初兵败江陵的阴霾,恢复南朝全盛时期的版图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谁曾想到短短几年之间,盛极而衰。

看着刚刚送到的战报,陈叔坚已经没有心思再发出感慨。

顾觉归顺了李荩忱,而随之一并归入李荩忱麾下的,还有湘水以西的郡府,这些郡府实际上多数都是山林和荒芜之地,但是毕竟占地面积足够大,并且在版图上也和李荩忱逐步增强控制的南中连为一体,让李荩忱在荆州发展的力量可以和南中的力量畅通无阻的进行交流,而不再需要北上绕行。

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无论是从南中向西还是从荆南一路向南,都可以直接抵达交州,而交州和岭南那可是南陈的大后方,是南陈的龙兴之地,更何况南陈在那里的军队可并不多,甚至维持现在完善的统治也得依靠当地的土著帮助,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冯氏家族和那个即使是在后世也让人津津乐道的冼夫人。

据说这些岭南家族曾经参与过陈叔陵的谋逆,也导致后来沈君高和傅縡被贬岭南之后和这些岭南家族的关系并不算融洽,若是李荩忱趁着这个机会进入岭南,那么南陈在湘州一带的防线可就真的形同虚设了。

“顾觉啊顾觉,你当真害人不浅!”陈叔坚冷声说道。

而此时大步走上城楼的湘州刺史陈叔慎和水师将军戚昕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反倒是在心中轻轻松了一口气。

陈叔慎是陈顼的十六子,人如其名,性情温和,封为岳阳王,在陈叔坚回到建康府之后,朝廷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这个一看就不会搞事情的小王爷来主持湘州防务,毕竟岳阳就在湘州的北面,这也算是就近原则了。只不过在之前的荆州之战中,陈叔慎考虑到湘州的兵马也不算很多,再加上北方随州和淮西一带也有敌人直接南下威胁,所以并没有出兵支援,这正在害怕陈叔坚会不会怪罪呢。

至于戚昕自然更不用说,夷陵之战的主要责任虽然不在荆州水师,但是荆州水师也没有挡住敌人水师向前,甚至被蜀汉水师一路追到了郢州城外,损兵折将,也不知道多少战船付之一炬,而沿线的一些协助本地城池防守的小战船更是被扫荡一空。

元气大伤而且失去了对江面控制权的荆州水师自然是大踏步的撤退,这个时候再退入沔水自然已经不现实,所以戚昕干脆一路撤退到了巴陵,依托洞庭口和湘水安营扎寨。

八百里洞庭是云梦大泽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曾经的云梦大泽一眼望不到边际,让南巡的秦始皇在感慨烟波浩渺的同时,也愈发升起了东巡去观海的想法。

只不过后来随着泥沙的堆积,云梦大泽已经逐渐被更多的山林所取代,被分割成几个部分,八百里洞庭是主体,除此之外还有东面的马骨湖(洪湖的前身)以及西面的大浐湖(今华容一带)等,只不过前者已经明显和洞庭水系分开,而后者这些年已经变成了沼泽和旷野,比如华容道,原来是水路,而现在则变成了沼泽地和湿地。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八百里洞庭依旧是整个大江中游的战略要地,此处向外可以进入大江,向内可以掩护湘水和湘州,长期以来也都是训练水师和攻防的重要所在,戚昕的这个选择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为过。

但是毕竟夷陵之战的另外两个参与者——吕忠肃和顾觉都已经投降了李荩忱,并且得到了重用——当然对于降人来说,能够保持原位实际上就已经是重用,更何况吕忠肃从内史到刺史更是实打实的一步登天。

在这种情况下,难保戚昕不会有什么想法,所以陈叔坚很有可能会打着追究责任的幌子把戚昕换掉,因此戚昕还是很担心的。不过从今天陈叔坚的表现看来,这个责任应该会落在顾觉身上了。

都注意到了对方的神情变化,显然戚昕和陈叔慎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个时候唯有内心各自叹息一声。

当一个王朝危亡关头,这个王朝的重臣和皇室都已经开始想着不承担罪名和责任的时候,哪里还有支撑下去的可能。

这日子,得过且过,能坚持一天是一天吧,至少现在李荩忱还在公安郡,今天还不至于杀到城下,还没有到立马就决定是死是活的时候。更何况真到了那时候,是死是活,哪里是还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陈叔坚也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看过来:“公安和松滋都已经陷落,现在的局势可不怎么样啊。”

陈叔慎苦笑一声:“兵无战意,将无决心,士气低落,这一战,当真是不好打啊。看来我们都看错了的人是骠骑大将军啊,荆南不过是一面对敌就已经崩坏若此,而至少江陵一座孤城尚且还在坚守之中。”

戚昕不自在的抖了抖肩膀,他知道这位岳阳王一向慎重的性格,不该说的话绝对不会乱说,因此这或许只是随心之语,但是此情此景下,戚昕听着陈叔慎这句话还是觉得有含沙射影的意思。

陈叔坚沉声说道:“江陵支撑不了多久的,而且我们现在这些兵马贸然前进也已经没有意义。”

一边说着,陈叔坚一边看了戚昕一眼,更是让戚昕恨不得找一条地缝直接钻进去。湘州的兵马数量还是有一些的,但是洞庭外已经是蜀汉水师的天下了,这兵马根本就没有办法运送到江陵,所以身为水师将领,戚昕肯定要背负一定的责任。

“加紧操练,荆州之后,可就是我们了。”陈叔坚只觉得内心愈发烦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陈叔慎和戚昕当然知道继续呆在这里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当即拱手告退。而陈叔坚伸手撑着城垛,李荩忱将乐昌和顾野王都抬了出来,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徐陵和吴明彻这些南陈曾经位高权重的老人,毕竟东南士族已经开始倒向李荩忱。

第九百八十三章 这个气不好受

而没有了东南士族的支持、朝廷现在和岭南几个土著家族又多是矛盾和龌龊,这支离破碎的天下,到底如何支撑?

而已经四面楚歌的江陵城,还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

李荩忱的下一步进攻方向又是哪里?

陈叔坚只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掌握战场的局势,就像是一只瑟瑟发抖的困兽,听着四周的虎啸,却并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又会在什么时候一口咬在自己的咽喉上!

而陈叔俭并不知道的是,刚才在城墙上唯唯诺诺的戚昕一回到营寨就被自己的手下围了起来。戚昕在荆州水师中多年,一场大败还不至于让他受到质疑,这些将领们的愤愤不平多是也正是因为戚昕刚才受到的委屈。

“将军,您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长沙王和岳阳王就没有说一句好话,就差指着鼻子说这一战糜烂如此是因为我们荆州水师的缘故了!”

“是啊将军,到底是为什么,我想只要是个人都清楚,单纯的防守,不失败才怪呢!而且要论责任,吕忠肃应该是最大的罪人,更何况我们尚且边打边退,那顾觉可是脚底抹油自己先跑走了,无论如何这罪名不是我们的!”

“对,这么多兄弟打生打死,到最后还要承担战败的罪名,千夫所指,这还让不让人过了!”

“今天的事情传出去,其余的人又该怎么看我们!”

一名名校尉、仗主涨红了脸,群情激愤。

首节 上一节 69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