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744节

陈叔齐和陈叔文只是撇过头,而乐昌一挥衣袖:“自己不想守的江山,到头来要靠我们女儿家出面存活一族,你看看你们的样子,和跳梁小丑有什么区别!”

“你以为你是谁啊,还有资格教训我们······”陈叔文嘟囔一句。

乐昌看也不看他们,目光径直落在陈叔宝的身上,陈叔宝脸上露出痛苦和无奈的神情。

乐昌默默地侧过头去,不管到了今天的地步孰对孰错,也不管陈叔齐和陈叔文这种人如何逞口舌之快,她并不想逼迫陈叔宝,但是事实也摆在眼前,若是陈叔宝还有南陈皇室想要尽量的获得宽裕,那么自然就得表现的积极一些。

至少得让李荩忱看到他们坦诚的态度,这也是今天乐昌亲自前来东宫这里的原因,现在大多数的皇子和公主在李荩忱那边还没有定论之前,就暂时先囚禁在这里。

若不是乐昌的身份,门口的侍卫是绝对不会允许她进来的。

陈叔宝有些不情不愿的将写好的奏章递给乐昌:“皇妹,就有劳你把这个转送······”

乐昌接过来奏章,叹息一声:“兄长放心便是······”

陈叔宝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事到如今,能够代表南陈皇室表达一下态度的也就只有乐昌这个妹妹了。

而乐昌看向身边的宁远:“宁儿,跟我走吧。”

宁远公主犹豫了一下,而陈叔齐和陈叔文狠辣的目光看过来,让她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颤,急忙点头。

乐昌当即牵着宁远就要向外走,负责这里看守的羽林骑校尉急忙大步走过来,一边让旁边的手下人收起刀剑,一边无奈的拱手行礼:“属下参见王后,东宫此地有我们羽林骑管理的规矩,按照殿下的命令,任何陈氏皇族不能······”

乐昌秀眉一蹙:“你要拦我?!”

“属下不敢,”校尉心里连连叫苦,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拦姑奶奶您啊,但是这上面的命令可不允许我把宁远公主这么一个活人给放走,“属下······”

“本宫自会和殿下解释。”乐昌俏脸上蒙了一层寒霜,一挥衣袖,拉着宁远就往外走。

校尉顿时不敢多说,旋即看向身边的仗主,仗主急忙低声解释两句,校尉登时眼睛瞪大:“你小子是吃干饭的?王后让人这么辱骂,你他娘的给老子愣着?!殿下说了,对付这帮家伙不用客气,去,把那两个玩意给老子弄出来,一人抽五鞭子,告诉他们这里不是陈国了!”

而乐昌刚刚走出去不远,脚下就是一个踉跄,宁远急忙搀扶住她:“姊姊,姊姊你没事吧?”

乐昌轻轻靠在旁边的栏杆上,看着晴朗的天空,艰难一笑:“没事。”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这就是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这一切都怪自己,自己这样为了陈家奔走,可是到头来却成了亡国祸水?

难道家中的女人就是用来推卸责任的么?

当陈叔坚、陈叔英他们在前面死战、在和陈叔陵斗智斗勇的时候,这些家伙又在哪里,哪怕是投降了的陈叔慎和陈慧纪,至少都曾经在湘州、在荆州和李荩忱轰轰烈烈的打过,而那个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去见殿下。”乐昌低声说道,深深吸了一口气,想让自己振作起来,而几名负责传递消息的婢女快步跑过来。

“娘娘,宫门,宫门外来了好多人!”

“什么?!”乐昌怔了一下。

“建康府的百姓在请求殿下登基!”

乐昌脸色已经煞白,一下子伸手撑住栏杆,看着手中的奏章,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三请三让的程序她还是很清楚的,文官请,武将请,然后皇族请,这皇族或是皇帝的亲戚,或是前朝的皇族,反正只要能够代表这个政权的合法性就可以了。

因此乐昌紧赶慢赶,就是要抢在武将后面将陈朝皇室的劝进表地给李荩忱。

可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是万民前来。

自己终究是晚了一步,而且这南陈皇室、不得民心的南陈皇室,在这汹涌民意面前,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就算是自己这个时候表达出来这个意思,又有什么用?

“姊姊······”宁远显然也意识到大事不好。

乐昌无奈的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奏章。

此时这一份写着皇室名字的奏章,轻的如鸿毛。

“恳请殿下即皇帝位!”宫墙之外,呼喊声如浪潮,越过高高的宫墙,拍打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我们······回去吧。”乐昌的声音愈发苦涩。

第一千五十二章 万民之请

百姓叩阙。

李荩忱万万没想到竟然来了这么一出,甚至就连裴子烈和顾野王等人也吓了一跳,裴子烈还下意识的以为外面造反了。

“走吧,出去看看。”李荩忱苦笑道。

而此时陈禹一身便衣,穿过御道快步走上来:“参见殿下。”

“外面怎么回事?”

“百姓叩阙肯请殿下即皇帝位。”陈禹急忙说道,不过后面却还想说什么,又顿住了,迟疑片刻,还是咬牙说道,“根据白袍线报,应该有萧家、吴家、徐家几个世家在背后推手。”

按照李荩忱的规划,白袍的主要对手是外敌,所以这种情报按理说不是白袍应该插手的,不过李荩忱刚刚拿下建康府,羽林骑也不可能一时半刻就从白袍那里把事情全接过来。

“情理之中,”李荩忱淡淡说道,“江南世家这是一起要送某一个大礼啊。”

说句实话,李荩忱并不像新这个时代的百姓能有这么高的觉悟,尤其是这建康府,南朝朝代更迭二三十年就是一个,百姓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若是换在巴蜀李荩忱苦心经营的根基之地或许还有可能,在这边李荩忱自己都不相信。

明显就是江南世家在背后推波助澜,要真的说对本地的影响,皇室恐怕都比不上这些世家。

想到这里,李荩忱也不禁感慨一声,南陈二十年削弱世家、重用寒门子弟,到头来还只是扶持了新的世家罢了。

宫门已经打开,李荩忱在李平的护卫下大步走出去,看着整个御街上沾满的人,李荩忱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恐怕是整个建康府的人都来了。

而城外的百姓们黑压压的跪下:“我等万民恳请汉王殿下即皇帝位,主持大统!”

首节 上一节 744/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