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753节

“违命侯上天坛!”负责司礼的姚思廉声音洪亮,毕竟顾野王已经上了年纪,而孔范的身份也不适合,所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最年轻的姚思廉,不过事实证明这个年轻人做的不错。

陈叔宝拾阶而上,手捧传国玉玺,先对着天坛上的供桌和供桌上昊天上帝的牌位郑重的行礼,然后转过身又对着李荩忱行礼,朗声说道:“归天命于昊天上帝,请汉王承天命!”

“请汉王承天命!”姚思廉也是高声说道。

这一次没有呼喊声,无数的目光紧紧盯着李荩忱,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保持安静。

整个天坛内外上下,只有姚思廉的声音在回荡。

李荩忱伸出手,从陈叔宝的手中接过来传国玉玺。

“朕受命于天,立国大汉,既寿永昌!”李荩忱举起传国玉玺。

因为天坛有回声壁,所以声音久久的在天坛中回荡,冲击着所有人的鼓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声骤然响起,百官万民下拜。

而天坛之上,除了主持祭祀,暂时代表昊天上帝的传言者的姚思廉之外,包括陈叔宝在内,所有人也都拜倒在地,深深叩首。

李荩忱回首,黑压压的人潮还在高呼。

而远方的天地江山,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广阔了很多。

自己总算是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

虽然按照李荩忱的要求,一切已经尽量删繁就简,但是等到李荩忱代表新的天命传承者完成祭天、宣读祭文之后,也已经是下午。不过百官一个个面色激动的通红,丝毫没有疲惫之色。因为他们很清楚,李荩忱已经得到了最想要的,剩下的就是他们了。

不过李荩忱并没有他们这么好心情,激动的劲头过了之后,剩下的就是疲惫,不过疲惫归疲惫,今天晚上还有宴会,作为新登基的皇帝,李荩忱大宴群臣不说,还需要在明天颁布旨意大赦天下。

算起来南陈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大赦天下,上一次应该还是陈顼登基称帝的时候,到了陈叔宝登基,当时李荩忱的大军已经打到了湘州,国土沦亡,根本没有谁还想着大赦天下的事情,这也让李荩忱多少感到滑稽,历史上的陈叔宝在就位的短短几年之间大赦天下十多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次数最频繁的,也因此为他在民间积攒了为数不多的一点儿“贤名”,结果这点儿贤名看来也是自己的了。

“为陛下贺!”几名喝酒已经醉醺醺的仗主和幢将见到李荩忱走过来,纷纷举杯。

现在已经是晚上,李荩忱在大殿上大摆宴席,而这些追随李荩忱打天下的将领们都有机会能够入宫面圣。酒席从大殿上一直摆到大司马门,建康府军中侍卫亲军、羽林骑和周围驻军的所有幢将以上立下功勋的将领都有资格参加,这也让原本颇为宽敞的殿前广场也变得拥挤不堪,几乎多半数的地方都是武人,不过看着这些将领们激动的神情,李荩忱就知道这是值得的。

长久以来,文官和武将在朝堂上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此消彼长而不管李荩忱怎么忌惮武将坐大,也不能不承认未来打江山还是离不开武将。

毕竟自己脚下的江山,只有山河半壁。

“为陛下贺!”另外一边的文人们虽然人数不算很多,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想输了气场,顿时也都扯着嗓门大喊。

李荩忱哈哈大笑着端起酒杯,向周围示意,然后先一饮而尽,所有人忙不迭的跟着饮掉,而李荩忱穿过人群,跟一个又一个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人打着招呼:

“你小子当初在天宫院上杀得浑身是血,朕还记得清楚。”

“当初先登湘州,你是首功。”

“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采石矶一战你可功不可没。”

李荩忱点了一个又一个仗主或者幢将,对他们的事情如数家珍。

将领们,或者准确地说这些人根本就称不上将领,一个个激动的说不出话,陛下,陛下这九五之尊,竟然还记得他们,竟然能够把他们的事迹一一说出来。

平日里往往在酒席上觍着脸吹嘘自己怎么怎么勇武的将领们,这个时候一个个害羞而谦虚的就像是小媳妇,一个个摆手说没有。要真的论功绩,他们又如何比得上李荩忱。

此时大殿上,顾野王和裴子烈端着酒杯碰了一下,旋即把目光投向正在人群之中大声说笑的李荩忱。裴子烈感慨一声:“这些天总感觉陛下一直端着架子,似乎到今天才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很久没有见到他笑得那么开心了。”

顾野王沉默良久,笑道:“天下,可不仅仅是两个字,沉着呢。”

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

汉王元年八月十六。

李荩忱于建康府登基称帝,国号大汉,改元新元,年号自新一年后实行,本年年号依然以汉王元年称之。

次日,新朝第一次大朝会。

外面想起了晨钟的声音,大司马门洞开,百官鱼贯而入。

而后殿之中,乐昌小心的帮李荩忱系好腰带,含笑看着他,像是看夫君出门工作的小妻子。

正殿前,文官以宰辅顾野王为首,武将以征南大将军裴子烈为首,大步走上汉白玉台阶。

出门的李荩忱看到已经等候在那里的袁大舍和张丽华,袁大舍依旧是不卑不亢的样子,而张丽华似乎有些紧张,微微低头不敢直视李荩忱,不过还是将手中的奏章递上去:“陛下,这是顾公派人送来的奏章,关于今天的官职任命,还请陛下再确认一遍。”

“第一次上朝,感觉如何?”大殿之前,顾野王微笑着看向身边的裴子烈,他们两个已经年过花甲,一个不到而立,仿佛正象征着支撑这个崭新王朝向前进的两股力量。

李荩忱大概扫了一眼,这名单是早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顾野王让自己确认也只是保险起见罢了:“走吧,上朝。”

“陛下驾到!”袁大舍的声音并没有普通宦官那么尖细,听起来自有几分皇家不怒自威的气势,恐怕这也是陈顼比较欣赏他的原因吧。

“吾皇万岁。”群臣下拜。

万岁在汉代的时候甚至都不是皇帝独自拥有的称呼,任何人都可以被以万岁称赞之,这单纯的只是寄托了人们的尊重和美好的祝愿。一直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万岁才成为皇家单独的称呼,而后人所熟知的“万岁万万岁”则传闻是在武则天时期方才开始有的,是当时的武则天女皇表示了对自己的权威担忧之后,文人们当机立断想出来的称呼。

而山呼之后,百官入座。在宋代之前,百官上朝都是有座位的,甚至如果是年迈的高级官员,比如宰相,皇帝还要亲自下令赐座以表示荣宠。

虽然在南北朝时期,坐起来更加舒服的胡床(板凳和椅子)以及卧榻等等都已经普及,但是上朝依然是最隆重也是最严肃的时候,朝堂之上所谓的座位实际上就是软垫,臣子只能以正礼跪坐,就只有皇帝方才有资格坐在龙椅(作者按:龙椅记载可见于唐太宗)。

“启禀陛下,新朝伊始,万事更新,臣请陛下安排百官人事。”顾野王大步走出来,郑重一拱手。

虽然名单早就已经拟定好了,但是大家也都提起一口气,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象征着封赏,象征着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付出的努力总算是得到了承认。

李荩忱微微颔首;“准奏!”

而袁大舍当即拿起来圣旨:“受命于天,陛下诏曰······”

首节 上一节 75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