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778节

大家对视一眼,是啊,还得问那些南蛮。

这就有些尴尬了。

而此时已经退到营寨之中的侯秘等人,也是面面相觑,那个突厥首领先不忙着审问,就在营寨的不远处,可有一支足足六七百人的北周骑兵,他们可不能对此坐视不理。

所以应该怎么办?

“我们······假装没看见?”校尉喃喃说道。

“我们可以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他们呢?这帮家伙盯着,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不会出手?”旁边的主簿也苦恼的说道。

可不能拿双方的默契作为赌注,鬼知道对面是怎么想的。

“假装没看见是不可能,”侯秘狠狠瞪了校尉一眼,“这是逃避现实。也罢,既然至少现在我们和杨坚那边还有一点儿名义上的和平和合作,那就不妨和他们谈谈,看看他们又是为何而来。而且这一个突厥部落出现在这里你们不觉得奇怪么?”

“这······”主簿和军司马都看过来。

不管怎么说大汉和北周现在是什么关系,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要是稍有不慎,双方发生冲突尚且好说,要是真的一起合作,算不算通敌?

到时候又怎么解释清楚?

“出了什么事情,某会顶着的。”侯秘果断的说道。

作为主将,既然作出决定就得负责,这个他也没打算逃避。

————————-

岳阳,洞庭万顷碧波,云水悠悠。

李荩忱从建康府前往江陵,主要目的是为了坐镇这个大汉的中轴,防止出现意外,但是也不代表他只是去江陵,这一路上要做的事情也不少,甚至建康府之中留守的顾野王等人都怀疑李荩忱实际上是找了个借口出去视察工作。

出建康之后,李荩忱先到晋熙郡,也就是大概后世安庆的位置,视察了新组建的码头,这里将会在未来成为两淮和江南、荆州等地连接的重要枢纽,甚至还要在更远的未来向北连接北方中原。

紧接着便是寻阳郡,新的造船工坊正在这里组建,而这造船工坊主要针对的不再是军队,而是为了方便货物和商贾往来大江上下游。大江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也可以称之为不折不扣的经济命脉,连接江南、蜀中这两个核心区域,并且带动沿途的荆州和湘州。

之后李荩忱又转入洞庭,抵达岳阳。

岳阳在之前并不算什么重镇,只能说是洞庭湖畔的一个重要码头罢了,但是随着李荩忱入湘州,岳阳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体现出来,大汉的水师需要在大江上下游之间有一个合适的落脚点,而江陵地处荆江,是大江上出了名的九曲十八弯,江面狭窄,至于寻阳郡,又是商贾船只往来频繁的地方,大批的水师船只停泊无论是从占用水面还是从军事保密角度来说都不好,所以水师就挑中了郢州和岳阳这两处。

前者位于大江和沔水汇合之处,向北可以增援襄阳,也是现在水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郢州江面宽阔一些,来往船只也不算密集,因此水师的楼船以下规模的船只都停泊在郢州。

而岳阳自然就更不用说,这里毗邻八百里洞庭,水网密布、是再合适不过的停船、训练之地。这岳阳城中人称“岳阳楼”的,就是当初东吴大都督周瑜、鲁肃等人训练水师的地方。

除此之外,岳阳这里也开始组建新的造船工坊,和寻阳郡那边的不同,这造船工坊就是专门为了打造水师战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襄樊和淮水沿线必定会成为南北争霸的主战场,对于水师的要求依然很高。并且李荩忱也有打造海船的想法,在岳阳这里先进行试验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海船和河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很难在海上远航,这对于之后想要借助水师,更准确说是海军,北上甚至东进的李荩忱来说,自然不够。但是技术的瓶颈也摆在这里,李荩忱不可能一下子就要求船厂建造出来能够长期出海的船只,甚至都没有办法直接在海边建造船厂,所以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厂规划

好在朝野内外也都知道水师船只的重要性,再加上巴郡船厂实在是产能有限,也急需在大江中下游寻找新的地方组建船厂,朝廷、水师还有船厂各方一拍即合,所以岳阳船厂的建造非常顺利。

湖风阵阵,迎面吹来,带着清爽之意,而崭新的船坞之中,几名工匠正在指挥着壮丁把粗大的木头拽上船台。湘州以南就已经多是大山荒芜之地,岳阳这个地方还真的不缺木材,这些家伙在上游砍伐了木头之后,就直接让其顺流而下,直达洞庭,再由船队拦截打捞,运到船厂这里。

“我们的人已经深入南方大山,考察需要的木材,预计两个月之内可以让木材的来量增长一倍。”跟在李荩忱身边的年轻人有些拘谨的说道。

这是新任工部郎中、岳阳船厂主持陈叔慎。

当然也是前陈岳阳王。

陈叔慎在之前的豫章之战中非常合作,这个郎中的职务也算是对他的奖赏,当然了陈叔慎年纪还轻,更多的是代表朝廷的意志,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真正在主持船厂各项工作的实际上是李荩忱自己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了的欧阳莫。

欧阳莫可以说是一个一心要搞工业的人,他从蜀中北上汉中再转向襄阳,最后南下湘州,可以说他走到哪里,大汉的工坊就建设到哪里,甚至为了能够亲自丈量每一寸土地、监督每一个工程,欧阳莫自己还放弃了工部尚书的职位。

岳阳船厂可以说是大汉在未来一年之内最重要的工程项目,欧阳莫自然亲自盯在这个地方。

“陛下,现在我们的造船技术正在改善。”等陈叔慎说完了之后,欧阳莫就按捺不住了,“尤其是拿下江南之后,我们又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造船工匠,打造出来的战船要比之前更是牢固。但是也不是没有一些问题······”

李荩忱看着这个说到船厂就两眼放光的老人,微笑着说道:“有困难就可以直接向陈卿家说,朕把他放在岳阳船厂,就是让他负责来传递问题、解决问题的,当然了如果陈卿家哪里做的不好,欧阳卿家你尽可以向朕反应。现在船厂的产量怎么样?”

李荩忱并不打算直接听欧阳莫说问题都在哪里,他是来判断一下岳阳船厂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足够的生产力的,而不是过来帮欧阳莫解决问题的。

如果所有的工坊乃至地方政府有什么问题都需要直接告诉李荩忱、让李荩忱来解决的话,那李荩忱还要下面的官员做什么?

“我们在两个月之内可以造出来两艘五牙大舰和五艘楼船,”欧阳莫赶忙说道,“但是接下来船厂规模肯定要扩大,所以造船的速度应该会有所减缓。”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这个倒是不用着急,现在北方战事打的如火如荼,在今年冬天乃至来年前半年,恐怕南方都很难有什么波澜。你们按部就班的进行。”

顿了一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之前我们在蜀中的船厂打造的战船,为了保证能够及时参战,出现了很多问题,朕不希望这些问题再出现在新的战船上。这一次朕可以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也要给朕更加坚固的战船。”

无论是欧阳莫还是陈叔慎神情都是凛然,的确之前巴蜀造船厂打造出来的战船或多或少的都有质量问题,这也是因为时间实在是紧迫,大家也都顾不得这么多了,而后果自然就是很多战船并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标准,比如五牙大舰应该能够凭借冲力和重量一下子冲断哪怕是压断拦江铁索才对,结果在夷亭之战中,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从而导致了一些可以避免的死伤。

当时如果不是因为程峰带着羽林骑爬上山峰,恐怕李荩忱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夷陵天险,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这个教训不能不管。

而且李荩忱也很清楚,现在大汉的工坊建设也不过是刚刚步入正轨,本来就有非常明显的粗糙和无序性,自己更是不能纵容这种情况的出现,接下来大汉的工坊应该从追求数量逐渐向追求质量转变。

之后的敌人是北周和突厥,相比于大汉,他们在人口或者兵力——突厥的全民皆兵——有比较大的优势,而李荩忱想要抵消掉这种优势,显然就能再只需要兵器的数量,更需要质量。

这个时候李荩忱也能体会到南朝的艰辛,人口上的差距使得南朝在单单凭借原始的生产方式和军事行动方式的话很难真的在北方站住脚,甚至若不是因为北朝一代一代之间的内乱,恐怕南朝也很难在南方站稳脚跟。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不过既然现在的形势也都已经摆成了这个样子,李荩忱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得上了。

又听欧阳莫说了几处已经取得突破的细节,李荩忱在陈叔慎的陪同下走到船厂外的码头上,八百里洞庭一望无垠,水面上不时有白帆点点。而李荩忱沉声说道:

“现在船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还是缺人。”陈叔慎斟酌说道,李荩忱也不是神人,当然不可能帮他们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既然李荩忱问出来了,自然也就是说真的有什么棘手的困难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首节 上一节 77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