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913节

杨素微微错愕,自然也知道这是裴子烈在主动向自己示好。

今天杨素有资格出现在裴子烈向李荩忱述职的会面上,就已经足够说明杨素在李荩忱心中的分量,所以裴子烈并不介意和杨素搞好关系,毕竟粮秣兵马的调动,和这位身处建康府而执掌天下的参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杨素沉声说道:“关中之战,不在堵,而在疏。”

裴子烈诧异的看过来:“你说的疏,是指将士们的心思么?”

刚才李荩忱也说过,如果军中对于关中之战的任务分配出现异议的话,允许裴子烈以西域作为筹码来稳定人心。这也的确算是一种疏导了。

杨素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仅仅在于此,还在于这一场大战的本身。”

裴子烈眉毛一挑:“此话怎讲?”

杨素笑道:“关中之战,从现在南阳、斜谷两处的战事来看,我们的对手要比想象之中的强大,但是又没有那么强大。”

“哦?”裴子烈一时间倒有些迷糊了。

而杨素紧接着解释:“周人的确要比之前我们曾经面对过的任何一个对手都要难对付,但是周人内部的分裂本身就已经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力量,而且现在杨坚面临的敌人可不只有我们一个,宇文宪那边的压迫必然也不会小,这就意味着杨坚手下的兵马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使用,所以······”

裴子烈恍然,多线作战才是现在杨坚的致命弱点,杨坚就像是一个手掌,攥成拳头的时候固然非常有力量,但是一旦一个手指头被单独拿出来,就很难再对抗敌人的拳头。而裴子烈要想要更加轻松的拿下关中,自然就要尽可能的进攻那些让杨坚不得不分兵、必须要救援的地方,把杨坚的兵力疏导开。

实际上从现在的关中战局布局来看,不管是有益的还是无意的,实际上已经在逐渐形成这样的局面,诸如拿下萧关,自然也就等于砍掉了杨坚在西北的手指。

“多谢指点。”裴子烈低声说道。

杨素摆了摆手:“正如将军所言,这不过只是因为某对关中更了解一些罢了,无从谈什么指点。”

“那便不谢了?”裴子烈打趣的问道。

而杨素显然也没有想到一向严谨的裴子烈会开玩笑,怔了一下,方才忍不住哈哈大笑。

————————-

“我们现在虽然联系不上向北和向西北分散的白袍,但是已经和上洛的分舵建立了联系。”陈禹沉声说道。

而李荩忱微微颔首,关中大战开始之后,杨坚必然也对这些风吹草动提高了警惕,李荩忱可不觉得杨坚是一个健忘的人,在没有真正找到和杀死所有的白袍以及羽林骑之前,杨坚是绝对不会把这件事忘掉的,尤其是羽林骑的手上还有杨家两个兄弟的血债。

因此在关中,每一条消息的传递必然也都是费尽千辛万苦,尤其是上洛这个地方已经在武关道上,想要和上洛城中联系,只能选择从上庸和汉中一带翻越秦岭,想要直接出入武关已经是不可能了,再加上路上周人的盘查,中间还不知道有多少凶险呢。

所以可以得到消息,就已经是万幸了。

“程峰将军已经带着他那一小队人抵达了上洛,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直接穿越秦岭回到上庸也非易事,毕竟人还是有些多的。”陈禹无奈的说道,“现在也就只能先等着。”

“都已经从长安城里逃出来了,要是最后这点儿耐性都没有,那可不行。”李荩忱点头说道,“而且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就怕他们还想要给自己增加新的任务······”陈禹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程峰这家伙可不老实,陈禹并不认为他能静静的坐在城里看风云变幻,这家伙少不得要搞事情。因此现在陈禹也只能期望这家伙不会把上洛弄一个天翻地覆。

白袍的主要任务是潜伏而不是杀人放火,而潜伏讲究的就是耐心等待和保持沉默,等待在最关键的时候把握住敌人的弱点,或是一击致命,或是把最重要的情报传递出去。

可是很明显程峰和他麾下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羽林骑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

相比于相信程峰会老老实实的待在上洛等着大汉军队杀过去,陈禹更相信这个家伙会把上洛一把火烧了。

这是有前科的······

可是上洛不是当初的襄阳,其位于武关的后方而不是大军兵锋的正前方,这也就意味着就算是程峰他们搞出来事情,也有可能得不到前线汉军的及时接应和配合,反而有可能会导致整个上洛分舵暴露,进而十有八九会牵扯出来关中更多潜伏的白袍,让白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体系陷入混乱。

而李荩忱也明白陈禹的无奈:“朕相信,程峰应该是可以把握好尺寸的,朕是让这家伙把所有人安安全全的带回来,可没有让他去搏命。朕相信他应该还是听从朕的旨意的。更何况战争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如果连这点儿风险我们都不愿意去承担的话,又如何指望着能够战胜狡猾的对手?”

陈禹苦笑一下,也就只能这样了。

自己身在江南,鞭长莫及,而田端又带着人向东北方向的撤退,应该也没有办法和上洛那边直接建立联系,所以程峰不管要搞什么事情,白袍也都管不住,甚至这家伙拿出来自己的官职一压,整个上洛分舵都得全力配合。

李荩忱话锋一转:“武关那边我们现在也管不了,但是西北萧关之战,白袍上下务必要全力配合。以韩擒虎和牛弘的奔袭萧关计策,可得给李衍他们营造出来一些假象。”

“诺!”陈禹急忙答应。

相比于上洛一座城,显然西北那边更为重要。

“朕刚刚从淮南回来,也不好和上次一样动身前往江陵坐镇,所以你们一定要相互配合。”

————————————

“西阳郡公宇文温?”程峰看着不远处上洛府衙上飘扬的旗帜。

“宇文”两个字表明了坐镇上洛的人的身份,而一侧绣着的“西阳”两个字则表明了这面旗帜的主人。

西阳郡公宇文温是昨天刚刚抵达上洛的,临时征调马车就是他新官上任下达的第一个命令。

杨坚派遣到武关的这一支军队原本实际上是属于陈山提和宇文神举等人的,算是宇文家的军队,为了掌握着这一支军队,杨坚果断的以亲信贺若弼和高熲作为主帅,但是他也不可能完全忽视宇文家的感受。毕竟杨坚能够及时平定宇文神举等人的密谋,和宇文盛、宇文亮等人的帮助脱不开关系,否则韦孝宽的骑兵入不了长安城,更或者哪怕只是耽搁半个时辰,杨坚恐怕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而且即使是现在杨坚已经站在摄政王的位置上了,宇文家也依旧掌握着足够的力量,虽然这股力量已经完全不足以和杨坚抗衡,可是现在的关中也已经经不住任何一点儿变乱,这只会便宜宇文宪和李荩忱。所以杨坚也只能让宇文亮的儿子宇文温来坐镇上洛,表达对宇文家的信任。

你看武关的后路都交给你们宇文家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而宇文温来到上洛之后才发现这都是怎么一个烂摊子。贺若弼带着大军一路轻装狂奔到武关,把粮车和其余的器械辎重丢的一路上都是,所以现在宇文温也只能抓紧给贺若弼擦屁股,好在宇文亮专门把自己手下比较得力的长史杜士峻来作为宇文温的下手。

有了杜士峻的帮助,宇文温也算是还算轻松的把贺若弼丢了一路的东西聚拢起来,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武关不是杨坚和宇文宪对战的第一线,在李荩忱拿下襄阳之前,这里更是不折不扣的内部关隘,所以在武关道上的几个大小城镇之中虽然储存了不少粮秣,却根本没有足够的车辆能够把这些东西转运到武关去,大部分的车辆在之前就已经被抽调到潼关去了。

所以这才发生了宇文温强行征用民众车马的事。

当然了对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宇文温来说,自然不知道征用个车马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他对于民间的了解和“何不食肉糜”的那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而暂时解决了这两个棘手的任务,宇文温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立刻让亲卫在城中抢了两个良家少女,自己抱着享受去了。对于他来说,好不容易完成了这样的任务,自然要好好放松放松。

首节 上一节 91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