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924节

“和乃父有所不同,宇文述可没有那么胆小怕事,所以豳州不是那么好拿下来的,我们很有可能还会和宇文盛父子之间有一场大战。”韩擒虎又补充一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白袍和我们的哨探能够把更多和豳州有关系的消息传回来。”

“在豳州开战······会不会暴露出来我们的目的?”牛弘不由得担忧的说道。

如果杨坚把一个莽撞之人丢在豳州还好,这样抓住其弱点甚至可以速战速决,而且估计他也反应不过来汉军的目的在哪里。可是宇文父子恰恰相反,都是擅长算计的人,他们也会察觉不到一点儿端倪么?到时候大军的目标暴露,整个萧关战场都会彻底陷入被动。

韩擒虎笑了一声:“这位越王殿下,可是出了名的会见风使舵。”

牛弘怔了一下,若有所思。

而旁边的于玺和侯秘对视一眼,只能在心中感慨。

这一场大战,怎么就闹出来这么多弯弯绕?

————————-

当四月初的关中不过才是刚刚迎来春天的温暖时候,千里外的江南怡景能够感受到一丝孟春初夏的气息。

院子之中的桃花已经随风飘落,沈君高在桃花树下微微顿足,看着一片片花瓣落下,不由得感慨一声韶华易逝。

年幼的时候自己和兄长一起种下这一株桃树,现在兄长已经撒手人寰,而自己也不可遏抑的变老了,只有这桃树还在茁壮的成长,每年的花开花落如常。

这个小院子是沈家前任家主沈君理年幼时候读书的地方,是沈家府邸之中比较偏僻安静的地方,也是沈君高在兄长继承家业之后最喜欢待的地方。而现在这里是暂时属于沈婺华的。

沈婺华又以沈家女儿的身份回到了这里,并且明天就是她入宫的日子,沈君高特意过来给侄女送行。

对于这个侄女,他也是心疼和无奈的,不过好在现在她总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算是解脱了。

“叔父怎么来了?”见到沈君高过来,沈婺华也有些惊讶,她都快忘了自己明天将要以新的身份入宫,毕竟对于已经在皇宫之中待了这么久的她来说,皇宫似乎才是自己的家,而这似乎还残留着父亲的身影的小院子,不过是自己回家省亲的时候暂住的地方罢了。

沈君高微笑着说道:“明天你又要走了,来送送你。”

沈婺华这才回过神来,亲自给沈君高沏茶:“侄女会常回来看看的,现在有了很多机会。”

回家省亲自然是需要皇上批准的,以之前沈婺华和陈叔宝之间的恶劣关系,回家省亲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如今李荩忱自然不会故意限制她。

沈君高微微颔首,沈家女儿又入宫成为新宠,这自然是好事。

自己也总算是让沈家在王朝更迭之间荣宠不休。

看了一眼沈君高,沈婺华沉声说道:“侄女听说这几天府上常常有客来访?”

沈君高怔了一下,倒也没有打算隐瞒聪明的侄女:“没错,从北方来的那个宇文宪的使者,唤作刘休征,来到建康府之后没有少来拜访。此人学识渊博、对于当今天下大势也颇有独到见解······”

“叔父,小心此人。”沈婺华直截了当的说道、

沈君高皱了皱眉,还是应了一声。

刘休征此人似乎并没有什么想要攻讦李荩忱或者大汉的意思,只是每日里谈一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之事,这正对沈君高的胃口,两人相谈甚欢,所以沈婺华直接说“小心此人”,让沈君高有些诧异,只道是自己这个侄女长期在皇宫之中,都有些疑神疑鬼了。

这刘休征在北朝也是受排挤的,否则也不可能让他千里迢迢南下来做一个和人质差不多的使者,或许指不定还能够从他身上获得什么和北朝有关的情报呢?

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

看沈君高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沈婺华撑住桌子:“叔父,侄女不是在看玩笑!”

“啊?”沈君高吓了一跳。

而沈婺华直勾勾的盯着他:“难道叔父就不觉得这刘休征一直往府上跑,实在是太积极了么?而且叔父或许并不知道,陛下早在淮南的时候就曾经要求白袍对这刘休征多加提防,且不管这个人到底想要干什么,叔父难道就不害怕他会把你扯下水么?”

“这······”沈君高一时间讷讷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婺华更是冷声说道:“叔父,莫要因为一时之痛快,毁了自己甚至是整个沈家!”

沈君高本来还想要争辩,但是看沈婺华根本不像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只能勉强说道:“也罢,某心里有数。”

“希望如此!”沈婺华果断的说道。

而沈君高明显露出来不悦的神情,不过他也知道沈婺华说的应该没错,这个刘休征未必心怀好意或者单纯的只是想要和他谈论什么诗词歌赋,抒发郁郁不得志之心情——实际上后者才是真正吸引沈君高的地方。

无疑和刘休征的交谈让他感受到了共鸣。

现在的沈君高虽然担任刑部尚书,主管整个大汉的刑罚,但是这个刑部尚书终究是要受到尚书省的管辖的,而尚书省又只能说是和其余的中书省、门下省平起平坐罢了,算不上独自主掌朝堂,更何况在这之上还有一言九鼎的皇帝陛下。

想当初沈君高主掌东宫的时候,陈叔宝是一切都无所谓、全部都听安排的主儿,而陈顼也因为年迈多病很少再去管下面各个细节上的东西,这就意味着沈君高实际上已经走到了近似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

他从一个林泉隐士一下子走到了那样的位置上,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现在又起起落落反而离开了朝廷的决策核心,对于他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可以轻易接受的事情,之不过事已至此不接受也必须要接受了,毕竟他不能只是代表他一个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整个沈家的象征,说错什么话、做错什么事,都不仅仅是怪罪在他的身上,还将会怪罪在整个沈家的身上。

所以沈君高虽然很不愿意,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却不得不追随着徐陵、顾野王等人的脚步,把自己一个人的看法置之脑后。实际上他对于李荩忱这样削弱世家是不满意的,沈家还没有真正走到权力的巅峰就要转变成受到皇权限制甚至是完全在皇权掌控之下的新朝的贵族,沈君高自然也是不甘心的。

兄长留下来的偌大基业、距离成为南方一等一的世家就只剩下一步之遥,而在这个时候却不得不放弃,所以沈君高心里一直含着一口气。否则在李荩忱以设立学院作为新一轮打压和削弱世家的手段的时候,沈君高也不会那么积极的左右串联。

只不过当时的徐陵及时的拽了他一把,帮助沈君高一下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及时的和其余的几个心有不忿的小世家划清界限,否则当初正旦大典上李荩忱就可能不是杀鸡儆猴,而是真的就把沈君高这一只猴给杀了。

然而沈君高也因此对于李荩忱愈发心怀不满,而有着类似想法的应该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尤其是当这个不满更扩大到对于李荩忱发动战争、促进工商发展等等上的时候,毕竟有很多被损害到既得利益的人。而这种不满显然在刘休征到来之后更是一点一点的被点燃。

之前这些身在建康府之中的人们互相猜忌、互相戒备,从来没有想过或许平日里以为是敌人的人就有着和自己类似甚至相同的想法,而现在这种想法经过刘休征的来往联络一下子就从原来的点被连接成线,虽然大家没有相互拜访,也没有明显的聚集在一起——对于李荩忱的嗅觉他们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这位皇帝陛下可绝对不是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儿。

沈君高害怕、畏惧,可是他又期望,这种复杂的心情导致他越来越痴迷于能够从刘休征的那里获得更多志同道合之人的消息,或许这些人的存在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他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希望能够改变现状。

沈家,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对陛下言听计从,甚至想要去的什么进步甚至都需要依靠弱女子,而应该是呼风唤雨才对,应该是皇家来乞求沈家的支持才对!

沈婺华紧紧盯着沈君高,沉声说道:“叔父,现在的陛下可不是之前的任何一位陛下,侄女不希望看到叔父玩火自焚。”

沈君高沉默良久之后,缓缓起身:“这个叔父心中有数。天色也不早了,还有什么要收拾的就抓紧收拾收拾吧。”

沈婺华俏脸一白,她似乎明白了沈君高的选择,只能在心中喃喃叹息一声。

沈家,如此真的还能长久么?

首节 上一节 924/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