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928节

李仲威勒住战马,看着那一队南蛮骑兵逃之夭夭,只能愤懑的哼了一声。这是他爹爹在临出门的时候千叮万嘱的,现在的北周兵马每一个人都弥足珍贵,所以万万不能再有任何损失,一切都要小心为上。他们已经多追出来很远,如果真的中了圈套那可就麻烦了。

李仲威调转马头:“我们走!”

而他并不知道,远处那一队南蛮骑兵看到李仲威他们离开,也停下了脚步。

侯秘眉毛一挑:“这群兔崽子倒是还有点儿自知之明。”

“头儿,他们不上当,那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了?”旁边的一名校尉懊恼的说道。

“我们本来就是要骚扰敌人,能够达成目的就好。”侯秘摆了摆手,“走,咱们再换个方向去和另外的周人斥候玩玩,某就不信了,总得有那么几个傻子吧?”

将士们纷纷大笑,策马跟上侯秘。

——————————

“爹爹,这些南蛮也太嚣张了!”李仲威三步并作两步冲入议事堂,手中的马鞭重重的拍在旁边亲卫的手中。

李衍坐在上首,正自顾自的品茶,听到李仲威的声音,淡淡的说道:“南蛮再嚣张也还没有攻城,你着急什么?”

李仲威一时语塞,而李衍放下茶杯,大步走到舆图面前,担忧的说道:“现在老夫巴不得这些该死的南蛮能够抓紧前来进攻,只是派遣一队一队的骑兵每日里骚扰,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偏偏这些家伙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李仲威无奈的说道,“他们根本不跟我们纠缠,但是我们的斥候一旦过于深入的话,很快就会被截杀,根本刺探不到一点儿消息。”

李衍微微皱眉,现在的情况的确有些诡异,汉军这些骑兵分作小队在原野上来回游荡,似乎并不在意自己能够刺探到多少关于北周军对安排布置的消息,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带着北周斥候兜兜转转,如此一来双方无疑都是睁眼瞎,李衍不知道汉军的动向,可是汉军应该也难以知道周人的安排吧?

莫非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埋伏于城中的斥候身上?毕竟之前的长安之乱已经表明在北周的大小城池之中,应该都有不少汉军的眼线。

可是现在在李衍的把持下,整个城防内紧外松,看上去大军只是在一如既往的训练和备战,但是实际上以李衍亲卫为首的精锐正在全力排查城中有可能的汉军眼线,就算是这些人因为潜伏的深而无从察觉,但是至少应该可以避免他们把一些至关重要的情报传递出去。

所以李衍不知道对面的韩擒虎他们到底在盘算什么。

除非他们是不打算进攻扶风了······

想到这里,李衍的手突然颤抖了一下。

不进攻扶风,不进攻扶风的话他们的目标又会在哪里?

现在整个关中,除了长安城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显然潼关、蒲坂和武关都不太现实,就只剩下······

李衍的目光顺着扶风继续向西北,心中暗叫一声不好。

说不定敌人的真正目标是萧关的梁睿。李衍当然也知道萧关的弱点在背后,一旦敌人绕过豳州,萧关就真的像是被两个大汉堵在角落里的小姑娘,再也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了。

而李仲威看着父亲的神情变化,有些奇怪:“爹爹,可是有什么问题?”

“这些天你们除了南蛮的骑兵之外,可曾见到过其他人?尤其是敌人的步卒。”李衍沉声问道。

李仲威当即摇了摇头:“这三天以来孩儿只是见到了南蛮的骑兵,这有什么问题么?”

骑兵一直以来都是一支军队作战的中坚力量,宇文宪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拉起来一支可以和杨坚抗衡的主力,就是因为他的手中有鲜卑骑兵,而汉军之前可以在西北击破突厥,也是因为骑兵的奔袭。尤其是在这原野上作战,骑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李衍都没有对汉军骑兵的事有所怀疑。毕竟谁会把骑兵丢下单独作战和掩护,而步卒大队作为前锋主力挺进呢?这未免有些暴殄天物的感觉。

因此这个时候李衍意识到自己的确犯了一个错误。

或许韩擒虎并不是把这些骑兵作为斥候,而是把他们留下来断后,而真正的大军主力早就已经在已经被汉军骑兵人为构成的防线后面安全转移了,汉军骑兵虽然并不纠缠力战,但是一旦北周斥候过于深入,他们也绝对不会放任,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努力掩盖大军已经离开了的真相!

李仲威到底也是将门出身,细细琢磨自己刚才说的话,也意识到了什么:“爹爹,这······南蛮以骑兵断后、步卒为前锋,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只要能够达成目的,为何算本末倒置?”李衍沉声说道。

而李仲威眉头紧锁:“那现在敌人到底应该去了什么方向?”

似乎就真的是为了回答李仲威这个问题,一名斥候飞快的冲入大堂:“报,将军,豳州告急!”

李衍登时打了一个哆嗦,如果不是李仲威及时上前搀扶,恐怕他就已经软倒在地上了。

豳州!

敌人的目标竟然真的是萧关!

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

豳州,也就是后世的彬州。

此城地处长安西北,为进出西北边塞必经之地。悠悠泾水,就是从六盘山发源,经过萧关一路向东南,再经过豳州,最后汇入渭水,形成著名的“泾渭分明”景象。

韩擒虎留下侯秘和于玺带着骑兵断后,自己带着步卒大队沿着泾水一路向西北,直扑豳州。当韩擒虎的前锋出现在豳州城外的时候,负责镇守豳州的越王宇文盛实际上也刚到不久。

这位越王殿下一向是擅长投机取巧之辈,在京城之中养尊处优,他当然不愿意早早地跑到待遇绝对比不上长安的豳州来。只不过杨坚都已经前往前线,再加上岐州失守,汉军兵锋已经逼近长安,宇文盛自然也坐不住了。

当然他这个坐不住实际上有一部分是因为担心汉军真的杀到长安城会威胁到他的安危,所以干脆跑的远远的,毕竟这豳州是在萧关到长安的陆上,只要萧关没有丢,应该就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谁知道老天爷似乎真的就要给宇文盛开这个玩笑,汉军竟然在扶风之前向北折,一路杀向豳州,几乎是追在宇文盛的屁股后面到了城下,这让宇文盛只能愤懑骂娘。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身为越王,宇文盛总算还是有一些战略目光的,所以他也能够知道汉军的目的在哪里,杀过豳州之后,萧关的后路就已经暴露无遗,想要指望西北地郡等处的那些乡兵,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宇文盛不敢不战,他是擅长投机取巧之人,但是还是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贪生怕死的话,那杨坚也不会饶了他。杨坚现在虽然对宇文氏皇族还尽量保持宽宏的态度,比如之前的上洛大火,宇文温也没有受到杨坚过重的责罚,只是训斥了一番,但是宇文温毕竟不是把上洛城丢了,而且杨坚的忍耐也应该是有限度的,上一次可以忍耐得了宇文温,这一次不一定也能够忍耐他宇文盛。

自己这样的墙头草,如果真的被抓住机会一定是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存在,宇文盛这点儿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当汉军已经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宇文盛虽然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守城必守野,只要兵力充足,宇文盛当然不会坐困孤城。尤其是豳州不算大,显然根本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而且他也知道李衍现在正把所有的兵力都收缩在扶风一线,一时半刻应该是很难抽调兵力支援豳州的,更甚至李衍因为岐州一战,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勇气出兵。

首节 上一节 92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