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947节

韩擒虎同样也是笑着点头,不说别的,有岐州和豳州在手上,战线就已经平推到左冯翊和右扶风的边上。大汉已经完成了对长安的半合围布局。

“接下来这一战怎么打,就要看车骑将军的安排了。”徐德言跟着附和一句。他曾经作为汉中巡抚和牛弘等人共事过,相处不错,而且他也知道韩擒虎和牛弘的才能,看到两人最终得以崭露头角,他当然也是高兴的。

“陛下把车骑将军派来,说明这一场大战不过是刚刚开始。我们不管是向哪个方向,都还有的打。”曹忠微笑着说道。

徐德言点了点头,看向舆图:“或许是关中,又或许是······西域,这天下,还大着呢。”

韩擒虎和牛弘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西域,真是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

跃马穿越狂风大漠,重现大汉之极盛。

这也是从伍之人的梦想啊。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贺若弼的心情,那或许“憋屈”两个字是最合适的。

他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完身上的伤口,就得知了宇文温偷偷出门的消息,当即他便反应了过来,不过为时晚矣,等到他出门的时候,汉军已经冲入城中。

该死的宇文温,竟然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贺若弼也只能在心中怒骂。实际上他知道自己也是疏忽了,见到萧世廉如此不要命的攻城,贺若弼也的确以为萧世廉不会再走其余的门路,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假象,白天的进攻只是为了掩护晚上的行动。

早知道如此,自己不管如何都不会下来休息!

事实证明,崔仲方这个书生终究还是不济事啊。

贺若弼也来不及去管那么多,着急的带着亲卫便要突围,但是汉军已经呼啸入城,大街小巷的搜捕逃窜的北周士卒,贺若弼本来身上就有伤,行动不便,哪里还跑得掉?更何况城中的白袍早就已经盯着他了,他刚刚出门钻到旁边的小巷子里,就被白袍带着汉军将士抓了个正着。

事已至此,贺若弼想要自刎,被几名白袍的年轻人眼疾手快给直接扑倒在地,就这么“光荣”的成了萧世廉的俘虏。

“跪下!”押送贺若弼过来的士卒怒喝道。

而贺若弼挣扎了一下,跪下是不可能跪下的。

坐在上首的萧世廉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就不要为难贺若将军了,退下吧。”

两名士卒齐齐应诺。而萧世廉走过来,手一翻,已经掏出来一把小匕首。贺若弼有些诧异的看着萧世廉,而萧世廉径直割断了捆绑贺若弼的绳子——对贺若弼,汉军将士们可没有什么好感,当然是不介意把他五花大绑。

“你要做什么,就不怕某出手揍你?”贺若弼瞪大眼睛。

萧世廉一摊手:“且不说你能不能打得过某,单单凭你身上这些伤口,某随便打中一处就足够你受的吧?只要你还有点儿自知之明,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还是乖乖地站在这里不要动弹,而且你看你本来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贺若弼怔了一下,老脸一红。的确自己只是出口恐吓一下萧世廉,还真的没有打算动手。

周围这么多汉军将士都在这里看着,也容不得他真的伤害萧世廉。

萧世廉做了一个请入座的手势,已经觉得自己被萧世廉拿捏到心思的贺若弼,只能先入座。

而旁边的淳于岑和鲁广达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大家都是军中之人,这点儿心思还是拿捏清楚的。骠骑将军这明显是要劝降,虽然大家各怀心思,但是该配合的还是得配合。

尤其是都是从军之辈,当然也知道此时贺若弼心中的感受。刚刚自杀失败之后,就相当于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回来,人的心理实际上都会有改变的,拿出了大无畏的决心想死却没有死成,之后再下定决心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更何况现在大汉和杨坚之间的力量实际上已经严重不对等,只要贺若弼还有一点儿脑子,当然也应该知道这其中孰强孰弱,甚至应该能够想明白杨坚末路已经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不想死的话,就得掂量掂量应该怎么活下去。

萧世廉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贺若弼:“贺若将军是不是觉得这一战输的不服?”

贺若弼梗声说道:“如果不是宇文温的出卖······”

说到这里他还环顾四周,不过宇文温当然是没有勇气前来的,贺若弼不敢把萧世廉怎么样,但是把宇文温打一顿的勇气还是有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该死的叛徒,那上洛城焉能第一天夜里就失守?!”贺若弼愤懑不平。

而萧世廉笑道:“那贺若将军觉得自己还能守多久,七天?十天,还是半个月?”

贺若弼微微一怔。

实际上第一天的战斗落下帷幕,他就已经非常清楚,凭借这些士气不振的将士们和小小的上洛城,能够支撑三天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只不过上洛的背后就是蓝田,贺若弼也退无可退。

萧世廉不等贺若弼回答,径直撑着桌子直勾勾的看向他:“而且贺若将军真的觉得杨坚值得你如此为他拼命?”

整个议事堂中顿时寂静下来。

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义不对

贺若弼如遭雷击,一下子愣住了,刚才勉强想出来的反驳萧世廉关于上洛之战的话,这个时候都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杨坚,值得吗?

其实单纯就贺若弼本人来说,这个答案应该是,不值得。

贺若弼,复姓贺若,从这个复姓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典型的汉化的鲜卑人。而杨坚则恰恰相反,是一个半鲜卑化的——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无奈之举——汉人,杨坚本身就对这些鲜卑人没有什么好感,同时也怀疑他们是不是会真的效忠于自己。

尤其是贺若弼在宇文赟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多次表示过自己对于宇文赟的不满。要知道那个时候,杨坚和宇文赟还是一体的,对于宇文赟不满可不就是对于杨坚不满么?在这么多朝臣之中,曾经多少表示过反对宇文赟的将领和皇亲国戚,大多数都倒向了宇文宪,贺若弼和宗室之中的宇文神举等人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而宇文神举自然不用说,这家伙联合宇文孝伯等人把整个长安闹了个底朝天,导致杨坚死了两个儿子不说,也被迫撕下来原来还仅剩下的一点儿道义上的面纱,自己从道义制高点上滚了下来,也让宇文宪变得名正言顺。

因此杨坚对于贺若弼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当贺若弼在东线韦孝宽手下的时候,杨坚也好、韦孝宽也罢,都不给贺若弼一点儿独自领兵的机会,这一次如果不是武关告急,也轮不到贺若弼上阵,毕竟这是对付李荩忱而不是对付宇文宪,杨坚对于贺若弼会直接投敌的担忧还没有那么大。

而且即使是如此,杨坚还是把自己的亲信高熲派遣过来作为贺若弼的副手,名为辅助,实际上未尝没有监视他的意思。尤其是高熲回去调动兵马,杨坚还不放心,又专门把崔仲方调遣了过来。这崔仲方身为文官却多在军中,对于军队的了解自然胜过普通的文人墨客,而且他原来也都是扮演着长史、监军的身份,杨坚派遣他过来,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更不要说历史上,尉迟迥在宇文宪死后盘踞邺城造反,杨坚因为担心贺若弼也跟着造反,径直派人前去解除了贺若弼的兵权。贺若弼虽然表示抗议却无能为力,最后被押送到长安城赋闲。

后来还是高熲举荐,贺若弼方才有机会和韩擒虎一起成为讨伐南陈的主将之一。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其中是感受不到杨坚对贺若弼的信任的。

首节 上一节 94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