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149节

于是,这一天,他宴请了北方名士,汉朝百官,文武大臣

除了在外驻扎屯兵,修生养息的曹,夏侯两家的将军之外,几乎都到了场。

星夜之下,火把灿烂,文人墨客都在其列,百官安坐而下,就在那皇宫之前的校场,阶梯宛如瀑布流觞,缓缓而下,每一层都

有三四个人。

崔珑便在第七席位。

最上席位乃是曹操,苟或等人,还有汉朝那些,二千石的老臣官员,封侯之人,或者是曹氏宗亲

曹操坐在宽大的华贵软塌上,跪坐于蒲团,两旁各自有黄门,几位亲近的常侍,有典韦,许褚两位宿卫将军守护.

汉帝刘协,就在他的身后,稍稍更高一层台阶的地方,但是却被这宽大的椅子遮住视线,看不见下如山道,郁郁葱葱如山道上

藤蔓枝芽的群臣百官。

"诸君,畅饮。

酒过三巡,商讨无数,曹操几首诗吟出,沧海横流,厚重震动,让人心中激荡,举杯畅饮之后,名士已然高兴不已。

“今夜之酒,一为庆贺我大汉帝师河北击溃袁绍,为汉室讨逆,得冀州大半领土,黎阳一下,我再无任何障碍,袁绍逆贼,迟

早与袁术一般,墓逆伏诛,我大汉永昌!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我大汉永昌!

华散大喝了一声,脸上满是激动神色,一众名士也不由得面露喜色,眼中都有了些许大汉重回荣光的兴奋

"丞相之姿,天下无双,如今绍已势弱,几年之内便可横扫北方,为大汉重夺半壁江山!

"日后若是史官提及,必然将主公奉为天人,乃是天降于我大汉之真英雄。

"呵呵呵!"曹操笑得乐不可支,坐在第四席的便是郭誉,此刻,他偷偷的瞥了一眼,奉义却在自顾白的饮酒,仿佛一刻不停

曹操的三个儿子,都在第一行,曹昂,曹不,曹植三人,

至干黄须川,曹彰,此刻正随着曹仁出征,建立战功之中。

唯有曹植还在摇头晃脑,似乎是对方才父亲所吟之诗,感念颇多,他从小对诗词就有极高的悟性,六岁的时候已然可以成诗

让苟或叹为观止。

而七岁更加是懂得了音律。

如今十岁。

已然懂得了什么叫做经略,典策,让杨修等人都愿意与之相交,而不把他当做(【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幼稚孩童。

至干曹不,也亦是如此,懂得诗词歌赋,又懂用兵韬略,还懂剑术,射术。

比之曹昂当年,不惶多让。

这些儿子,个个都是好苗子,曹操十分欢喜。

此刻,慢慢的安静下来之后,崔球轻抚胡须,朗声抱拳道:“今夜,既如此高兴,不如请诸公作诗如何?文人以歌咏,诵丞相

之功德。

他说完这话,偷偷的看了一眼郭誉。

崔迷乃是大儒,来到许都之后,三次和郭誉打交道,但郭誉都不在,要么是在河边钓鱼,要么是村中玩乐,或者是山林游猎。

第四次,正要亲自去拜会的时候,传闻他在内城柳巷之中,说是拯救失足之人。

何等荒唐!

如此,崔迷等一众从北方而来的名士。

都对郭誉的印象极其不好。

甚至有心将他打压一番,毕竟他们乃是外来之人,没有功劳,被如此对待,一下子就不平衡了。

侍才傲物,如何能成大事?!

河北之人,日后也是曹氏之中的谋士,难道不该和睦些许吗? !

贾诩在中段,这一次倒是没有和郭誉坐在一起,毕竟他也明自这不是普通的宴会,任性不得,再任性的话容易把自己弄进许县

大牢里面去吃免费的饭菜。

但是,这些人针对奉义做什么?!

"专怪了.."

程易坐在贾诩旁边,见他捻须,顿时脸色古怪的凑了过来,轻声说道:“贾君,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哦,没有,我只是在思索诗词。

"那就算了吧,你本来就不擅长这个。

程昱一边吃一边说道。

不擅长还鼓捣搞,何必呢?

“不了,"曹操忽然撇了撇嘴,他心中觉得奉义也许不会觉得自己功绩如何好,毕竟他那段时日都是一副心累的模样

感觉像是带不动一般。

“诸君,畅所欲言,若是有好的诗文,便送出来,既然要以诗来会酒宴,我已吟了两首,那便让我三个儿子来,植儿,你可有

诗文?

"有的,父亲。

曹植顿时立起上身,执礼而拜,面容恬静,少年刚成,以有飘逸之感

崔璐听说过他的诗文造诣,于是乐呵呵的盯着他看。

他家中有一侄女,也是亭亭玉立,初长成。

喜好诗文,若是此曹植之才气,达到他的预期,日后未尝不可连为一桩美事

曹植一首诗文写下,递给了苟或。

苟或只是看了一眼,顿时眼中满是笑意

“傲骨天成,不似人间有。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苟或乐呵呵的沉吟了其中一句,顿时觉得心*情,看似简单的语句,却直截了当的说出了如今天

下大势。

曹操一听他吟,立刻眉开眼笑,"哈哈哈,不错,不错,我植儿懂得以此言4.5志,心性极高。

“那是自然,曹植公子之诗文,虽然如今只有十岁,却也是我们学习之典范,古有甘罗十岁为相,十二岁官拜上卿,今我曹植

公子堪称神童!"

有人顿时说道,其语气之狂,恨不得全天下都知晓,

曹昂的眉头顿时紧皱,探出头去看了一眼,乃是杨德祖

他不为我说话,却倾心干我四弟之诗

奈何,我却做不出这种诗词来。

曹昂摇头叹息,今日只怕是这宴会之上

崔珑笑道:“我在清河的时候,就听说过郭氏之名,据说兄长郭奉孝,为军师祭酒,在官渡献计奇谋,大败河北袁绍。

"但第二子,郭奉义,也是军师祭酒,为何不曾在官渡之中大放异彩,却听闻其才学,在许多人之上。

"现今只有二十三岁,何等神奇?我求见三次未得,只期盼着今次能见到其一。

曹操嘿嘿一笑: "奉义,来见过崔君,此乃是河北清河大儒,崔珑,你可知晓?"

“清河?!清河我只知一人名为沮授,至于崔氏,为何官渡胜便来头,若是官渡败,自然依旧归附袁绍,若论风骨,不如那位

泪君啊,若论才得,沮授为谋主之一,功勋无数,而崔琐不过高谈阔论之士,不屑之。

郭嘉: "???

曹操: "

贾诩: "!!!

我擦? !

这么猛的吗?!

曹操的眼睛一下子就猛然颤抖了起来,他再看崔珑的时候,发现他的胡子都在颤抖,气得浑身发寒,这句话,简直是把他崔氏

一家的风骨全都给骂没了。

奉义你是喝醉了吗?!你在说什么呢?!

曹操猛然立起上身,去看了一眼。

却见到郭誉摇摇欲坠,面容通红,眼神微眯,进贤冠已经扔在了地上,长发飘扬中分而下,宛如仙人在世

娘呦,真的醉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跪求订阅]

“郭奉义!你在说什么?"崔迷此刻伸手指着他,神情怒不可遏

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被一个小自己至少二十余岁的后生指着鼻子骂,而且骂了他整个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宛如颖川郭、陈二族,都是名门世族,自大汉而后,享誉全天下!

哪怕是如今诸侯混战,雄主更迭,士族灭而又生,更新换代,也绝对不会令他崔氏就此而亡。

“郭誉,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好家伙我真的是好家伙了。

郭嘉心里顿时震动,贾诩都因此力气上身虎躯一震,觉得简直是妙不可言

郭奉义居然有一天会与人这般争斗,而且是指着鼻子骂。

首节 上一节 149/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