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214节

不就是硬生生的乱砍罢了。

只是武力超群,无人能敌。

现在你说他会什么.剑术?!

而且让夏侯恩都不得不佩服?!

这不是很假?!

"奉义的具装甲骑,都可以学此剑术吗?"

曹操的脸色出现了一丝疑惑,应该都可以学,若是可以学会的话,日后在战场上的战斗力可以再次攀升

不如,给他再增兵。

这一次增兵,就从整个大汉的乡勇来选,能更好的学习剑术。

"走,走走去看看

曹操和郭嘉当场就坐不住了

而出门时候,就遇到了苟或

几人聊了几句,立刻觉得无比惊愕,郭誉居然还有这种本事?!

那绝壁要去看看才是。

而此刻。

郭誉正在他的书局之中,此地,已经炸了锅了。

很多人都在门口等着,特别是士子儒生,他们有许多不太懂的东西要间

寒门士子居多,还有外地人。

荆州来了个很丑的儒生,就站在人群之外,他和诸葛亮还是旧识,但却是跟着大流一同进来,此刻诸葛亮已经在书局的二层楼

发现了他。

书局的二层楼建筑,将书局往上的楼阁,都打造成了藏经阁一般,可以放置很多书籍,平常用不上的书,都堆积在此,

"君侯,那人就是庞统,要不把他请上来/?

诸葛亮在楼阁的窗台处,指了指远处人群之中的某个人

看起来很憨。

而且嘴歪眼斜,个字也不高,但神情却是颇为傲气

郭誉双手抱臂,一副叹息的模样,卧龙凤雏。

要来何用?

我又不争天下,而且得一则可得天下这种话,应该是司马徽的人力资源宣传广告,为的是自己推荐出去的人可以有个好地位

天下可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全决定的,他们做方略可能是很厉害,比如庞统就方略谋定拿到了整个益州,让刘备在西川站稳了

脚跟。

诸葛亮嘛,鞠躬尽痒,一辈子为了刘家的蜀汉,算是弹精竭虑了,但他是内政之臣,和军师谋略根本没有太多关联

什么火烧博望坡啊,火烧赤壁啊,都是蹭的名声。

火烧赤壁的时候,诸葛亮乃是在零陵一代不断奔走,帮忙搞后勤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办?

“哎呀,失策了啊谁知道这些儒生居然会结伴而来。

"这是好事啊君侯,此前我从未看,但现在也有点觉得奇怪了,这三字经,是您亲自写的吗?

"是我亲自说的。"郭誉脸不红心不跳的道。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诸葛亮念了其中一段,不由得露出崇拜的神色,"此乃是可奉为日后经典所著,但是..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赢泰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婆。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诸葛亮念到这的时候,脸上就变得不是那么好看了,神色颇为有些尴尬,而且支支吾吾的看向郭誉,问道:“这个终干献,指

的是天子刘协吗?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又是何意?

“为何到这里就结束了?难道君侯你已经可以预示未来了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畅想,是你对整个大汉之后,王朝更迭的-

种猜测?

“还是.玄门风水?不瞒您说,我自幼也学了一些玄术,可以推测吉凶,看天之晴雨,可即便是如此,也无法推测日后王朝

君侯是怎么推的?

徐庶手里拿着一本《三字经》,也是皱着眉头,虽然一开始读得朗朗上口,但是却也心中疑惑。

"我们发出去了多少三字经?

"五千册,遍及各大州郡,还是以论语,郭誉诗集这些书比较多

"等等!"郭誉听完两人对话,顿时抬手,"什么?!郭誉诗集?!

哎哟我求你们了,不要擅作主张了,那些诗没有一首是我写的呀!

“是啊,郭誉诗集,这么多传世名著,您不传出去?!太可惜了!!!

诸葛亮顿时手抖,"君侯,不能如此淡泊名利,我们说淡泊名利那都是待价而沾,说自了,若是没机会让我一生躬耕也无妨

但若是有机会,我自然还是要来匡扶汉室,君侯你还是太淡泊。

"喷

郭誉叹了口气,听着下方无数儒生的交谈,等候,请见的声音,他苦恼的坐在了椅子上

这下有意思了。

他在写的时候忘记了删掉这一段,其实三字经到前半段就已经差不多了,因为《三字经》这玩意是宋代的王应麟写的。

王应麟写下来自然有历史典故在里面,郭誉当时写的时候,就直接一口气背下来了,刚好背到三分天下。

魏蜀吴。

所以这些儒生看到之后,成群结队的来了许都,就是想要当面问个清楚,这是否是郭誉看得通透,可以看到几十年之后大汉分

为三的景象。

或者是对当今的局势又有什么见解。

以前他们还坐得住,现在可不一样了,很多人都评价当今丞相曹操在北方大胜之后,只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安定了北方的各大氏

族,然后建立城防将乌柜等游牧民族全部抵抗在外,自然就不会再有任何麻烦。

除此之外,他们读了三字经之后,都觉得一下子豁然开朗,这里将古礼,古闻,等等做了编蔡整合,而且以短短三个字一组

将之写下来。

可以说是歌也不为过,因为读起来可谓是朗朗上口,节奏清晰明快。

很多儒生学子,都已经在家中默默的读了许久,细细品味,越读就越觉得舒服,这样的书籍,若是给孩童去背诵,而后给他们

解释道理,可能很短的时日之内,孩童只要开蒙,就可以明理

这比起广收门生,慢慢去教导,要好得多。

所以现有郭誉也基本上明白为何要来了

朝拜圣贤,说自了就是把心中的疑问都问个清楚,日后好回去装也不是装,应该是为了给别人解惑。

“唉,麻烦死了,我为什么要写三字经,早知道不写了。

“那可不行,"徐席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脸色十分认真,"此书,恐怕可以传世千年。”

你自信一点吧,这书就是传世千年,不然我不可能记得住的,这玩意儿太朗朗上口了,那时候背诵了不知道多少遍,但也要看

老师(好得的)是不是悉心教。

“奉义,我忽然理解你的苦心了。

徐庶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无比认真

"怎么的听

郭誉的嘴角抽搐了几下。

“你的用心,便是告知世人,若是不通情明理便会失德,失德之地,百姓越多,就会越乱,而士族之人,已无法管辖,如此

之多的历史典故都在此中,无德之人,终将会分崩离析。

“若是不学礼法,便会如三字经最后几句所言,天下三分为魏蜀吴,天子不得善终,由此激励百姓,士子,寒门而激励,真正

是用心良苦。

徐席说完这话,对郭誉执礼而拜,深鞠一躬,眼神之中满是感动,这样的文字,当然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

能够将许多道理和典故都融于三个字之间,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必然是很长一段时日,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才能写出这种,传

首节 上一节 214/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