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52节

不光是防御工事的薄弱,就连守营士兵的状态都是浑浑噩噩的,全部吴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前面,尤其是开打之后,所有的吴

兵吴将无一不是目视前面,那怕没有参加战斗,关注点自然也是安风渡口上。

求鲜花

三千骁骑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狂砍猛杀,将吴军的营地捣了个稀烂,军营全毁,那些守营的吴乒更是只恨爹娘给少牛了两条腿

想逃出去,几乎没有可能。

人的速度远远不及战马,那怕跑得再快的人,最多也就只能是跑着前面,面对身后如狼似虎的铁骑,真心让人感到绝望

当三千以骁骑横扫整个吴军营地之时,征南军的步兵也冲了上来,面对一片狼籍的战场,征南军倒像是清道夫,而不是参与进

攻的步兵。

魏军毫无征兆地从背后杀来,让诸葛瑾顿时心凉了半截,作战时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腹背受敌。

现在吴军刚刚向魏军的滩头阵地发起攻击,双方也刚进入短兵相接的时刻,吴军的背后突然地杀出一支军队来,让诸葛瑾是措

手不放。

看来魏军是早有准备,早就针对着吴军的伏击计划采取了反制的手段,什么时候如此强悍的一支军队竟然绕到了吴军的背后

诸葛理竟然是全天察觉,牛职!严重的牛职啊!

骁骑营的动作极快,不过是片刻的光景,就已经冲破了吴军的营地,斩敌无数,其后三千骁骑不待步兵跟上,便长驱直入,开

始对吴军进攻的军队发起进攻。

吴军进攻的方向是安风渡口,而晓骑营的进攻方向也是安风渡口,双方是同向而行,晓骑营完全可以追着吴军的屁股来打。

星队打仗讲究阵法,排什么样的乒,布十么样的阵,事先就早做了安排。而晓骑营的突然出现,似平打乱,了吴军的布署。比刻

吴军再想回头应战,整个军队的队形就无法再讲究了,变得凌乱不堪。

而混乱的阵势,则是骑兵最为喜欢的,他们可以有敌军阵中意往来驰骋,横冲直撞,简直就如同是讲入了无人之境一船,对

丰毫无抵抗之力。亿

第四百章长枪结阵

晓骑营此次派往前线的是三部人马,左军校尉文钦暂代统领之职,率右军校尉牵弘和中军校尉刘靖一同参战,虽然人数只有三

千人,绝对算得上是主力之中的主力,夏侯玄对骁骑营是极为倚重,此次进攻,自然是委以重任。

魏军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强悍的骑兵力量,而与之相反的是吴军却从来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所以在陆战对抗之中,魏军则占有着

明显的优势,光是这一支骑兵力量,吴军就无可匹敌。

除了十二年前的那一次长驱奔袭街亭的战斗,骁骑营已经是久未曾历战阵了,长期疏于战阵并没有令骁骑营的将士畏惧战斗

反而是让他们长久以来被压抑的那种激情全面暴发了,在冲“四零三"锋之时,皆是悍不畏死,玩命地向前冲着,不把吴军阵地踏

个稀巴烂,誓不罢休。

(!【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此次骁骑营的骑兵是三路齐出,分别由文钦、牵弘和刘靖率领,这三路骑兵就如同是三把锋利的尖刀,直接刺向了吴军的要害

而魏军步兵则是紧随其后,跟随着骑兵的步伐,也冲入了吴军的阵营之中。

魏军的冲锋彻底地打乱了吴军的进攻节奏,诸葛瑾是又惊又惧,急问道:“这一支的魏军是从哪儿杀出来的?派出去这么多的

斥侯都是吃干饭的吗?

步一头的雾水,诸葛理问他,他也不知道啊,这支魏军也太过诡异了,悄无声响地就出现在了吴军的背后,有如天降奇兵一

般,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要真正探究他们从何处而来的,步鹭还真不知道。

不光是步不知道,全体吴军也都感到莫名其妙,这一支的魏军看起来数量并不少,他们是如何突破吴军的防线,接近安风渡

诸葛瑾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现在他必须要挡住魏军的攻击,这样才能避免受到腹背之敌。

诸葛瑾立刻下令步整点兵马,前去迎敌,自己则指挥军队,协同全琼所部,继续围攻刚刚渡河而来的魏军

魏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的架式,诸葛瑾又是如何看不出来,这背后的这一支魏军,早不杀出晚不杀生,偏偏就是在吴军刚刚出

击的时候,他们杀了出来,这分明就是想要破坏吴军进攻计划的。

那一股冲天的狼烟,诸葛理自然是看到了,起初他还有些不明白,魏军怎么会点起这玩意,等到魏军从背后杀来的时候,他这

才明白,敢情这是魏军之间在传递信号呀,他们就是图谋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以打乱吴军的计划。

诸葛理当然不甘心自己这方面的计划就这么破产,要知道,这个计划可是他儿子诸葛恪亲自制定的,得到过孙权的认可,如果

此役能大获全胜的话,诸葛恪可是第一功。

他诸葛瑾年老了,但他儿子诸葛恪却是正当壮年,官运蒸蒸日上,大有取代陆逊成为东吴第一大将的趋势,在这个关键的时候

诸葛瑾可不想拖他儿子的后腿。

诸葛瑾步骂所率的这一路人马,是四路军中兵力最多的一路,魔下整整的八万人,诸葛瑾分出一半的人马由步劈率领前去迎敌

剩余四万人,也足够对付司马懿的渡河大军了

更何况,还有全琼的这一路人马参与围攻,所以诸葛瑾并没有太过担心,他令步骂率军先牵制住夏侯玄,只要击退了渡河的魏

军,剩下的这支偷袭的魏军将会成为无根之水,无土之木,回过头来再去对付他们,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诸葛瑾一生都活在诸葛亮的光辉之下,其实若论能力,诸葛瑾并不会比诸葛亮差多少,但在名臣猛将如云的东吴,诸葛瑾终究

还是要比周瑜吕蒙陆逊等名震天下的大都督逊色一些,只能算是二流人物,始终都无法成为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所以诸葛瑾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诸葛亮恪的身上,诸葛恪聪慧过人,有胆有识,只要给他足够的上升空间,诸葛恪的聪

明才智肯定会有发扬光大的时候,到时候光耀他诸葛家门楣的,可不止是诸葛亮一人了.

战场之上的情形迅息万变,虽然说诸葛恪的计划已经是相当的完美了,但终究还是会有一些变数的发生,就如同现在,突然从

背后杀出的魏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打乱了诸葛恪的布署。

绝不能让这一支魏军毁了他诸葛家的希望!

吴国兵分两路之后,混乱的局面才有所改观,虽然在骁骑营和其他诸营兵马有力地冲击之下,吴军折损了不少的人马,但毕竟

吴军人数众多,此刻步将溃退的吴军重新集结整合起来之后,战场上的形势重新发生了变化。

虽然说昊军除了水战能略胜魏军一筹之外,陆战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最起码吴军步兵在对阵魏军骑兵之时,就显得十分吃力。

但吃力归吃力,并没有说魏军骑兵就拥有着碾压的实力,方才吴军被骁骑营打得抱头鼠窜,也不过是因为吴军在完全没有防备

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此乱局,真正整合起来之后,尚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否则的话,东吴的军队干脆就龟缩到长江之上,凭着水军的优势来苟延残喘,又何必一次次地兴师动众,大举北伐。

其4.5实在长期的作战之中,吴军还是摸索出一条对付魏军骑兵的办法来,那就是采用长枪结阵的方式,扼制骑兵的冲击力。

长枪结阵之后,就可以在步兵方阵的外围,形成一道枪林,密密麻麻,如果魏军骑兵胆敢发动冲击,必然会被无数的长枪洞穿

战马和骑士的身体

长枪阵也是目前对付骑乒最为有效,最为机动灵活的阵型了,其他诸如采用重车拦截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机动能力太差

被骑丘迁回打击的话,就难以奏效了。

长枪结阵却可以不受地形地势的干扰,人数多少都可以,只不过人数越多,防御的面积就越大,被攻破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四百罢一章形势闲难

步领命之后,立刻率军前去迎击魏军,他策马边走边大声地喝道: "长枪结阵!长枪结阵!

吴军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经历过数次吴魏之战的老兵,这个时候有人高喊长枪结阵,他们就如同条件反射后般,立刻结成了一个

个的方阵。

当然,吴军也不可能全是长枪兵,所以结成了方阵也并非是纯粹的长枪兵,还包括弓箭兵和刀盾兵

方阵形成之后,四面外围自然都是长枪兵,在长枪兵的间隙间,则是由刀盾兵来防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方阵不受弓箭的攻

击,而最里层的弓箭兵,在乱军之中,是为最为脆弱的一个兵种,如果一旦丧失保护的话,弓箭兵在近处,几乎是只有惨遭被踩

确的份。

长枪方阵保护了弓箭兵,也使得弓箭兵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进行远程打击,就算敌军的骑兵再强悍24,那也得面对弓箭兵的

袭击,每一次的冲击,骑兵也必将会受到相应的损失。

吴军一个个方阵形成之后,都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其中较小的方阵会自行合并成较大的方阵

长枪方阵也不是说越大越好,虽然说大的方阵可以增加防御面积,但相对而言,越大的方阵在协凋性方面就会越差,机动能力

也会变小,所以方阵最为理想的配制一般为四五百人,三个兵种有机搭配,形成这样的长枪方阵,才是最为理想的。

吴军这一新的作战方式,对战场形势的改变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长枪方阵有效地扼制住了骑兵的冲击力,让骑兵不再那

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避免了吴军遭受更大的损失。

当然长枪方阵在扼制骑兵的作用上只是偏重于防御,极本谈不上反击,如果敌方骑兵不来进攻的话,长枪方阵最终也只能是-

个摆设,不会对骑兵部队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除非敌方骑兵依然要不顾一切地冲击,那么远程的弓箭兵和近程的长枪兵,就会杀伤骑兵,让敌方骑兵蒙受很大的损失

所以文钦有看到吴军改变阵型之后,便下令骑兵随机应变,不得再采用强攻硬打的模式了,各部所属骑兵,皆采用迁回作战的

方式,避免与吴军方阵硬碰硬,寻找吴军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如此一来,和吴军交战的主力就变成了步兵,双方攻守平衡,战事陷入了胶着之中

此刻诸葛理无瑕去顾及身后,魏军在淮河上架设了四座浮桥,通过浮桥,魏军正源源不断抵达南岸,随着时间的推移,渡过淮

河的魏军是越来越多,再耽搁一个半个时辰的话,渡过河的魏军必然会翻倍,那时候诸葛理再想对付渡河之兵,显然就是变得困

难的多。

现在趁着人少,正是吴军发挥其人数众多的优势,就地将已渡河的魏军歼灭,将正在渡河的魏军驱赶回北岸去。

所以诸葛瑾不顾后面的军队,而是将几乎全部能调动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进攻之中,试图想要依靠进攻,摧垮魏军的渡河计划。

首节 上一节 352/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