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61节

但战场大,有加上是黑夜,晓骑营一路找寻,也未能碰到夏侯玄和郭4.5誉,反倒是帮助了不少被吴军围困的魏军队伍,将

他们带出了吴军的包用圈

虽然吴军人数众多,但其四面而围,兵力便有所限,加之骁骑营本身就是一把尖刀,可以轻易地撕裂敌军的阵形,所以骁骑营

往来纵横驰骋,一夜之间,竟然杀了个三进三出,杀得后面,吴军竟然是主动地避让,不敢再与之争锋了,这一夜,死在骁骑营

马蹄下的吴兵,多到不可计数。

而被晓骑营顺利接应出包围圈的魏军步兵,竟然高达七八千人,因为晓骑营的存在,这些原本需要通过血战才有可能突围甚至

难以突围的军队,竟然也能做到全师而退,损失轻微。

第四百一十六章转投安风

骁骑营归队之后,整个征南军突围成功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人,虽然还是有近半数的将士血染疆场,再也没能走出这片土地

但这个结果,对于夏侯玄来说,已经是意料之外了。

原本在他的计算中,此次突围,魏军至少要损失七八成的兵力,毕竟吴军数量远超魏军,这种情况下,魏军没有全军覆灭已经

算是幸事了

但没想到骁骑营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惊喜,不仅骁骑营全师而退,而且帮助近万人的魏军步乒突出了重围,这场惨列的战斗,魏

军最终能保留下近半数的兵马,实在是夏侯玄想都不敢想的事。

接下来魏军何去何从又将变成一个难题了,吴军围剿失败之后,定然会重整军队,再度进攻的。

何况郭誉斩杀了吴国大将军诸葛瑾,必然会引来吴军的疯狂报复,接下来的战斗,只怕会更加惨烈,更加血腥。24

众将官此刻都围在了夏候玄的担架前,共同商讨对策。

“此处非久留之地,依诸位之意,我军现在将去往何去,可保平安?"夏侯玄忍痛支着身子,问计于诸人。

任览道:“唯今之计,也恐怕只有暂且退回弋阳,再做打算了。

征南军此番进军,就是绕道弋阳渡的淮河,如今前进无望,退守弋阳似乎成了不二的选择,众人听了任览的话,皆是纷纷点头

都是认为退乒戈阳是上上之策,以现在魏军的状态,只有依托坚城,才能够抵敌得住数量众多的吴军。

郭誉却有不同的意见:“退兵弋阳虽是上策,但此地距离弋阳尚有两百余里路程,我们可以想到撤兵弋阳,吴人未必想不到

如果现在吴军在半路设伏阻击的话,只怕我军危矣。

战争之中,最怕的就是被敌方识破战略意图,既然魏军诸将都认为退守弋阳是唯一可行的计划,那么吴人也肯定可以料算到这

一点,他们只需在前往戈阳的道路上设下埋伏,以逸待劳,便可以一举全歼魏军。

这个口袋,魏军无论如何不能钻。

“那依子明之见,我军该当如何?"夏侯玄很是诚恳地道。自从夏侯玄没有听从郭誉的建议提防司马懿导致吃了大亏之后,夏侯

玄如今对郭誉是另眼相看,对郭誉是言听计从。

郭誉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往西不可行,不如我军掉头往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众将皆是大吃一惊,众所周知,再往南可就进入了吴国的边境,以现在魏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窘境,反袭敌国的可能性几乎

为零,往南和送死也没多大区别。

面对众人的疑惑,郭誉极是沉稳地让羊沽拿过一份军事地图来,就地摊开,指着地图道:“此去安丰郡只有六七十里,如今安

风城尚未失陷,我军完全可能暂奔此城,一来可获粮草补给,二来有坚城相守,纵然吴国十万大军来攻,也有栖身之地。

安风城虽然遭到吴军的围攻,但在太守王基的坚守之下,尚未沦陷,也算是距离征南军最近的一座避风港了。

而且安风城距离此地只有六七十里的路程,魏军一日可达,那怕吴军知晓了魏军的动向,举兵来追的话,未等追兵赶来,恐怕

魏军早已进了安风城了

现在摆在征南军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粮草匮乏,此刻偷袭安风渡,征南军是轻装上阵,每日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原先预估这场

战役最多只打个五六天,这些干粮是绰绰有余的。

但没想到现在情况突变,断绝了后援的魏军几乎已经是陷入了绝地之中,如果几天之后再得不到粮草补给的话,未等吴军来攻

只怕魏军就先崩溃了。

而且战争打得是天时地利,此番突围,就是因为魏军没有占据地利,无法凭险据守,面对吴军的围剿,只能是被动地突围转移。

如果此时魏军有一座可以坚守的城池和充足的粮草,纵然吴军数量众多,也一样奈何不他们。

能退回弋阳自然是上上之选,弋阳扼守淮河,城池坚固,进可攻,退可守,魏军如果能撤回弋阳,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郭誉不得不考虑吴军半路设伏的可能,毕竟现在吴军领军的全琼、步、诸葛恪皆非庸才,自己这才能想到的吴军那边自

然也想得到,如果他们设个口袋阵让魏军来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战场之上,必须要临机善变才行,只有敌人想不到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相对而言,现在安风城水深火热,绝对不会有

人想到魏军征南军这支残部会奔安风城而去,所以说,这条路才是目前最为稳妥最为安全的路。

众将显然对郭誉提出的这个方案没有什么心420理准备,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莫衷一事。

反对的也有他们的道理,他们认为现在魏军新败,士气低落,淮南诸城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安风城座落在了

敌后,孤城难守,魏军前往那儿,和魏军主力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能不能守得住安风城将会成为关键,如果按郭誉的建议将军队带往安风的话,魏军再无腾挪的机会,只有死守一途,协助王基

守住安风城,否则的话,城破人亡,只会落到全军覆灭的地步

众人的目光看向夏侯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大主意还得由夏侯玄来拍板

夏侯玄思虑了半天,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毕竟西去戈阳有太多的风险,以现在魏军的状况,只怕是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而前往安风,风险就要小的多,有安全的保障,夏侯玄自然是倾向于后者的。

而且,这个计策是郭誉提出来的,夏候玄现在对郭誉是比较放心的,郭誉提出来的计策夏侯玄认为可行性比较高,所以最终还

是采纳了郭誉的方案

于是,魏军立刻调转枪头,往东南方向,直奔安风城而去。

第四百一十七章报仇心切

乖肥马而衣轻奏,诸葛恪沐浴在春风之中,心情舒畅,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急

做为此次安风渡战役的总策划师,到目前未止,诸葛恪对于吴军取得的战绩还是相当满意的

半渡而击,吴军成功地阻止了魏国大军的渡河行动,歼敌数千。虽然说歼敌数量并不能让人太满意,但成功地将魏国大军阻挡

于淮水北岸,对于吴军而言,已经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了

之所以出现歼敌数量不多的情况,是因为吴军的伏击出现了一些意外,夏侯玄率领的一支魏军突然出现在了吴军的侧后翼,似

图对呈军进行夹击,还是诸葛理沉稳应对,对没有让魏人的诡计得逞。

现在吴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已经发生了变化,从阻击魏军渡河变为了全力围剿这支已过河的魏军,诸葛恪围攻安风的这个诱饵

已经是变得没什么太大作用了,所以诸葛恪干脆撤围安风,挥师北上,准备加入战团。

这次的淮南之战,诸葛恪是寄以厚望的,能不能从此登上吴国政坛的显赫位置,这一战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国的那些名臣宿将,大多已经是步入了迟暮之年,象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象顾雍、象陆逊,都早已过了

当打之年,吴国的政坛,急需新鲜的血液来补充,吴国的军队,也需要新的领军人物。

纵观新一代的后起之秀,诸葛恪无疑是风头最健的人物,他也深得孙权的赏识,在处理内政,平定山越人这方面,诸葛恪表现

的确实也是颤为抢眼。

这次的淮南之战,等于是吴帝孙权对诸葛恪的一次大考,如果他能够在对魏作战之中表现不俗的话,孙权很有可能会对他委以

重任,接掌吴国的军政大权。

天生就聪明过人的诸葛恪又怎能不知此中的利害,所以此次战役,他表现的格外地卖力,当诸将畏惧魏军强援而建议退兵,孙

权犹豫不决时,诸葛恪力排众议,主动献策,从而扭转了战局。

此次他果断北上,就是准备配合诸葛瑾、全琼部,全歼魏军夏侯玄部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诸葛恪慧眼如炬,又岂能看不出魏军将帅之间的怨隙,司马懿渡河行动时看似十分卖力,但其中却深藏

着猫腻,远在安风城外的诸葛恪一眼就看穿了。

这对于吴军而言,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司马懿送上的这一份大礼,他诸葛恪如何能不笑纳,所以诸葛恪急切地挥师北

上,目标就是直指夏侯玄的这一支魏军的。

经过一夜的行军,天明之后,诸葛恪赶到了安风渡战场。

此刻的战场之上,完全是一片狼籍,到处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士兵的尸体,残破的旗帜上,还残留着火烧过的痕迹,这里完全是

一片死寂之地,似乎看不到任何有气息的东西。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这确实不是诸葛恪喜欢的味道,他皱了皱眉,回头向中军官道:“立刻派出斥候,去打探一下现

在的战况,同时看看大将军在什么位置,即刻回来禀报/。

中军官领命,立刻派出斥侯前去打探消息。

诸葛恪也没有原地等候,他率军一路向前,想看看吴军围剿魏军战况倒底如何了?

正行间,一队吴兵匆匆而过,诸葛恪眼尖,一眼就瞧见了领兵的正是他们家的家将来喜,便喝问道:“来喜,你这是要去往何

来喜本来已经是眼睛都哭肿了,此时看到少爷,立刻是跪倒在诸葛恪的面前,号陶大哭起来

诸葛恪脸一黑,沉声喝问其故,来喜悲伦地道:“少爷,老爷被魏人所害已然弃世,求少爷一定要给老爷报仇啊!

诸葛惰顿时如五雷轰顶,惊得是面如白纸,急令来喜带他去见诸葛瑾的遗体。

吴军的大营已经被大火完全烧毁了,不过诸葛瑾的遗体还是被吴军抢救了出来,没有被火焚毁,诸葛恪赶到营地的时候,诸葛

瑾的那具无头尸体就安放在临时搭建的帐蓬之内。

吴军的大将全琼步鹭等人俱在,诸葛恪看到父亲遗体的时候,大叫一声,哭绝于地,昏了过去。

首节 上一节 361/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