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78节

不过行至太守府的时候,司马懿下车之后,迎面见到一人,却令他再也不能无视了。

郭誉?!

他或许是司马懿从前都不曾正眼瞧过24的人物,但这一年来司马家遭遇的风风雨雨,或多或少都和他有关,司马懿如何能不

正视于他。

司马懿半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郭誉,虽然说他和郭誉从来没有正面相处过,也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话,但这并不妨

碍司马懿认识郭誉,这次见面,算是司马煞第一次正面审视于他。

"你就是征南将军参军郭誉?

郭誉没有半点畏惧之意,不卑不亢地拱手行了一礼,道:“卑职参见大都督。

司马懿苍老而略显清瘦的面容之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那怕郭誉曾经的所做所为,给司马家的名声带来过无可挽回的损失

也许司马懿的内心之中充满着恨意,但此时此刻,饱经世故的他却不曾流露出半点情绪来,从郭誉的眼中,看到的司马懿就如同

是一潭深不见底的秋水,平静无波。

但郭誉清楚,这平静无波的表情之下,恐怕却是惊涛骇浪,他和司马家的仇怨,已经达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此番司马煞暗使

阴谋,欲置自己和夏侯玄于死地,便是明证。

不过直面司马懿,郭誉还是一无所惧的,那怕司马懿位高权重,声名显赫,那怕司马懿心计深沉,歹毒狡诈,郭誉都没有半点

问避的念头。

这可是自己毕生的对手,是郭誉下定决心一定要战胜的人,那怕他再强大再无敌,也不可能令郭誉屈服。

司马懿微微颌首,道:“听闻曹参军阵前斩杀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确实是奇功一件,可喜可贺,本督自会奏明朝廷,为曹参军

请功

郭誉道:“大都督谬赞了,卑职能斩获诸葛瑾的首级,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司马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曹参军的运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好,希望曹参军能把这好运气一直保留下去,则是

我大魏之幸啊。

郭誉坦然地道:“一定,卑职也希望大魏社稷可以万古长存,天下一统。

司马懿轻轻一笑,道:“曹参军真是好志向啊

郭誉不卑不亢地道:“位卑未敢忘忧国,卑职虽然人微职轻,但从不敢忘报效朝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卑职自当尽人臣之

司马懿沉默了片刻,回头对王基道:“夏侯将军何在?

王基赶忙道:“夏侯将军正在散府之中休养,大都督里面请

司马懿只是微微地额了一下首,没有再理会郭誉,而是随同王基进了太守府

郭誉注视着司马懿的背影,暗暗地道,这老家伙,可只是一只老狐狸,还真是胸有激雷却面如平湖,此番折节探视夏侯玄,姿

态足,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会被他给迷惑住,以为司马懿关心下属,亲近部下,只有郭誉知晓,这司马懿还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杀人不见血。

郭誉没有跟随他们进去,而是静静地在外面等候,不过他很清楚,司马懿在里面肯定也不会呆很长的时间,一方面夏侯玄伤情

未愈,还需要静养,另一方面,司马懿只不过是来装装样子的,夏侯玄也未必就会有什么实心的话要和他说,两个见面,最多也

就寒喧一下,司马煞应该会很快离开的。

果然不出郭誉的预料,司马懿进去之后还没有一柱香的光景,就已经出来了,还是在王基的陪同之下,走了出来。

不过出来的时候司马懿没有同郭誉再打招呼,神情冷漠,他很快地登上了冲锋车,离开了太守府。

郭誉则是折身进了夏侯玄的房间,看到夏侯玄半躺于榻上,便问道:“泰初兄,看司马懿走时一脸铁青,莫不是在你在碰了钉

夏侯玄轻哼了一声,道:“这条老狗,假惺惺跑来探看,我又何需给他脸色。"夏候玄437此番差点丢了性命,心中对司马懿的

恨意自然是不轻的,所以司马煞前来探视,他还真没有给司马煞什么好脸色。

郭誉道:“司马懿此番前来,恐怕是别有用心,此番安风渡算计不成,恐怕他是贼心不死,接下来泰初兄还得小心谨慎,提防

中了他的道儿。

夏侯玄有气无力地道:“我都已经成了这个模样了,就算是想提防,那也是有八天方啊。"

郭誉想想也是,夏侯玄现在重伤未煎,卧榻不起,就算是司马煞直要耍什么阴招手段,他还直是有心无力,

似乎这次司马懿前来,就是想亲眼看看夏侯玄的伤情,司马可是玩装病的高手,如果夏侯玄故意装受伤的话,恐怕司马煞-

眼就看穿了。

不过司马懿想要对付夏候玄,至少也是要用借刀杀人的手段才行,毕竟夏候玄的背后靠山,可是朝中当权的曹爽,司马煞就算

手段再阴险,他也得有所顾忌才是,郭誉认为,夏候玄这回卧榻养伤,其实倒是比较安全的。

虽然加强提防的,反倒是自己这边,毕竟合兵一处之后,征南军的指挥权重归司马懿,自己得多留神才是

第四百四十七章王凌兵至

果然,在第二天司马懿就下达了调令,令征南军撤出安风城,回归到魏军的大队人马之中。

不过夏侯玄并没有随军出城,而是继续地留在了安丰太守府,按司马懿的原话,夏侯玄此刻伤重未愈,不宜出征,暂且就留在

安风城中养伤,等伤煎之后再归队不迟。

王基做为安丰太守,依然留守安风城,不与大军汇合

军令如山,任览和郭誉不敢再多做停留,马上召集征南军,准备出城

王基率军是列队相送,许多安丰郡兵的眼睛,都有些泛红,毕竟战斗之中结下的友谊,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郭誉和王基也是依依惜别,并肩战斗的这几个昼夜,同生死共患难相濡以沫,两人之间的友情也是格外的深厚,此番别离,不

知何时再能相见,两人皆是感叹不已。

郭誉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王兄请回吧,下次如有机会到洛阳,一定要去高陵侯府,小弟必当扫榻相迎。

王基哈哈大笑道:“扫榻就不必了,咱一个行伍的粗人,没那么多的讲究,贤弟只需备好美酒就行,我们喝他个一醉方休。

“那是自然的,少什么也不能少了好酒。夏侯将军这边,就劳烦王兄照料了。

"贤弟放心吧,夏侯将军就交给我吧,保证一个月后,还你个生龙活虎的夏侯将军。

郭誉拱手称谢,两个人互道珍重,郭誉随军离开了安风城。

司马懿的大军就驻扎在安风城外十里之处,不过这个驻地是临时的,随着战事的改变,大军随时都可能更换扎营地点.

征南军回归大营,依然还是原来的编制,只不过这次回归之后,却与其他各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征南军系出中军诸营,和其他从三河征召过来的郡兵有所不同,征南军的地位优越感很强,毕竟他们是中军的部队,是天子身

动的近卫军,论地位,确实是外军和那兵所不能相比的。

此番征南军单独与吴军恶战数场,战斗减员犹为严重,到目前都不足半数之众,和建制大部齐全的其他部队相比,征南军一干

人众不免有些落寞,与其他各军的的疏离感自然会更强了。

好在征南军依然还是独立扎为一营,与其他营人马没有混编,这倒是减少了不少的麻烦。

征南军撤出安风之后,王凌的军队终于是姗姗来迟,也赶到了安风城下。

(;"【,'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这还是王凌听说了吴军已经撒军的消息之后,才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否则按他原来的行进速度,距离安风城还远得很。

王凌知道吴军是听闻魏军两路人马同时杀来的情况才退的兵,这让他是懊悔不已,早知如此,他就应该率领人马,尽快地赶到

安风城下来解围。

不至于象现在一样,被司马懿拨走了头筹

而且是兵不血刃,司马懿几乎没有费半点的力气,就逼使吴军主动地撤围了安风,原本还以为会有一场的恶战,现在看来,完

全早落空了。

让王凌耿耿于怀的是,这笔解围的功劳,自然是算在司马懿头上的

这如何不令他郁闷?

按王凌的原计划,这笔功劳是算在他的头上的,毕竟王凌是抢先出兵,主动地来解安风之围的。

可惜司马懿的动作比他要快得多,虽然司马懿走了比王凌多一倍的路程,但他的果断进军,比起王凌小心谨慎,自然要快得多。

王凌其实也是有苦衷的,他麾下只有三万人,自然是不能跟拥兵七万之众的司马懿相比的,这么一点军队,可是他驻守淮南最

大的本钱了,容不得半点有失。

功劳被抢去了,王凌虽然有些气馁,但一想想自己的编制未减,兵马未损,多少又有些心安,想想征南军此役损失过半,真是

太惨了。

王凌抵达安风城下之后,也学着司马懿在安风城外驻扎,并没有急于入城,或者说他也压根儿不准备进城。

王凌将王基召来,详细地询问了一下安风城攻防战的详情。他是扬州都督,总揽淮南地区军政大权,王基做为他的部下,自然

是要跑得勤快一些。

王基备述详情,将安风城攻防战的细节一一讲给王凌,基本上没有什么遗漏,王凌听了,连连地点头,这一役,安丰郡兵打得

确实不错,在征南军的协助之下,数度粉碎了吴军的进攻。

安风郡兵力保安风城不失,王凌面上也略带喜色,至少这一部分的功劳,是不会被司马懿给抢走的,王基力保安风城不失,确

实是立下功劳的,王凌立刻准备奏章,为王基请功。

安丰郡兵打得不错,至少王凌颜面上也是有光的,再怎么说,安丰郡也属于他的治下,治下的郡兵立下功劳,说明王凌他是

领导有/方

王凌的寿春军驻扎在安风城的东郊,和西郊的司马懿大军隔着安风城遥遥相对,王凌刚刚送走王基,司马懿的军令就到了,召

集包括征南军诸将和王凌在内的诸营将校,商讨退敌之良策众。

此番吴军虽然退了兵,但主力部队尚存淮南,所以魏军必将会有一场与吴军的决战,先前王凌以为(吗好赵)安风将会是主战场

首节 上一节 378/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