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524节

从安邑到平阳大概是三百多里,如果按正常的行军每日五十里计算,平北大概虽然六到七天的时间

不过救兵如救火,如果平北军这么慢吞吞地按正常的节奏赶到平阳的话,恐怕平阳已经论入匈奴人之手了

所以在离开安邑之后,郭誉下令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倍道而行,两天时间就走了近两百里的路,赶到了络邑,

此地距离平阳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了,所以在过了绛邑之后,郭誉调低了行军的速度,降为每日五十里,同时则加强了戒备,

谨防匈奴人的偷袭和伏击。

每日行军五十里是正常的行军速度,在这个速度之下,可以保证军队不过于疲惫,万一遭遇(【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到敌人展开战斗时,也完全有余力

带战华。

而每日行军达到一百里左右的时候,军队的疲惫程度就会大为地增加,无论是体力精力都不足应付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

在刚离开安邑的时候,由于距离平阳前线比较远,郭誉就不必太过547于担心遭到匈奴人的伏击和夜袭,所以在这段路程上

郭誉可以不恤士兵的体力,倍道而行,用一天的时间赶两天的路,尽快地接**阳。

从安邑到平阳,几乎是一马平川,道路平坦,这样的路径比较有利于行军,但是平北军大部分都是招募来的新兵,就算是步兵

等四营有部分的旧兵,但也是疏于训练,对于这样的长途高强度行军,还是不容易适应的。

除了越骑营和屯骑营这两营的骑兵之外,步兵、射声、长水三营的步兵是苦不堪言,许多士兵,有的走到脚上都磨出了水泡

有的走到两腿抽筋,每晚一到宿营地,累得跟死人差不多,一头就栽在了帐逢里

裴秀看到这种状况,有些担忧这些士兵的身体能不能撑得住,毕竟这一路强行军下去,等赶到平阳,还未与敌军交战,自己就

先累垮了。

郭誉晒然一笑,告诉裴秀不必担忧,这些士兵大多是种地的农民出身,(ceef)要力气肯定是有把力气的,要不然也不可能通得

过慕兵时的考核,但是他们相对而言较少走路,所以急行军时才会出现腿抽筋脚生水泡这类现象,不过郭誉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

以这些十乓的体格,稍加锻练,就字全可以跟得上行军的节奏。

更何况到达缝邑之后,郭誉就已经把行军速度给降了下来,连续两目强行军之后,恢复到了正常的行军速度,相信这些新兵可

以很快便适应这种节奏。

当年郭誉并不是因为这些士兵的体力到了极限而主动降速的,而是这里距离平阳前线已经是很近了,如果匈奴人得到了魏军来

援的消息之后,很可能会在半路进行伏击或者夜晚来偷营劫寨,如果平北军过于疲惫的话,完全是不利于打这种遭遇战的。

所以郭誉防患于未然,才主动地把行军速度降下来,不光如此,郭誉还下令将斥侯兵的探路距离,扩大到周围五十里的距离

旦发现甸奴人有任何的异动,郭誉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对策。

过了绛邑之后,郭誉把军队的阵型也进行了调整,他下令邓艾为先锋,率领越骑营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列,石苞则负责断后

率领屯骑营殿后。

而步兵、射声和长水三个步兵营,则被郭誉放在了中军,抱成了一团。

郭誉深知匈奴人是以骑兵见长的,而骑兵本身就是步兵的天敌,步兵想和骑兵进行对抗的话,唯一有把握的就是长枪兵了,利

用长枪结阵可以有效地抵御骑兵的冲击

当然,郭誉所指挥的越骑营已经找到了破解长枪结阵的办法,但对于匈奴人而言,他们更擅长单兵作战,骑兵的机动能力更强

对付这样的骑兵,自然是长枪结阵更为有效。

射声营基本上是以弓兵为主,长水营基本上是以刀盾兵为主,这两个兵种一个是远程攻击兵种,一个是防御型兵种,以单一

的兵种来对抗匈奴人的骑兵,肯定是会吃大亏的。

所以郭誉将三个步兵营安排在了一起,在行军的时候,各自前进,而一旦遇到战斗,这三个营立刻便抱成了团。

这种抱团,并不是简单的一种混合,而是三个兵种有层次性的布阵,长枪兵处于最外围,构筑成一道枪林,抵御骑兵的冲击

而刀盾兵则排在长枪兵的身侧,用来掩护长枪兵,由于长枪兵没有防护型的武器,而郭誉重装步兵的构想还没有实施,这个时

候长枪兵的防御能力是最为薄弱的,如果这个时候遭到匈奴骑兵的骑射攻击,伤亡肯定会比较大。

而有了刀盾兵的侧翼保护,长枪兵便多了一层保障,可以防御敌方的弓箭袭击。

而最里层的是射声营的弓弩兵,弓弩兵在防御上是最弱的一个兵种,一旦陷入到了近身战斗之中,弓弩兵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

之力

但在中远程的距离上,弓弩兵却是有着强大的打击能力,前面有长枪兵和刀盾兵构筑的一道坚实的防线,弓弩兵则可以放心大

胆地在后面不断地放箭,这也是步兵对骑兵唯一有效的杀伤手段。

三个兵种的密切配合,才是对付骑兵唯一有效的办法。

当然,如何提高配合的默契程度,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只有阵型完善配合娴熟的步兵战阵,才有可能挡得住骑兵强大的攻击

这方面,步乒等四营还有待提高。

只有越骑营,才是让郭誉唯一能放心的存在,所以担任先锋的,毫无疑问是越骑营。

先锋官邓艾此时率领着越骑营,不急不徐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与后面的大队人马保持着三到五里的距离

越骑营在汉中之战中表现最为抢眼,功勋卓著,此番在安邑增加了五百的新兵,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到越骑营的战斗力,此刻

的我骑营。精神饱满,斗吉昂扬

第七百零九章装备连

刘跃逃往并州的消息很快地就传到了郭誉那儿,此次西柳林之战,魏军大获全胜,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原因就是让刘跃给逃了

这也是让许多的魏军将士扼腕而叹,如果他们打得再坚决一些的话,或许刘跃便不会逃走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对于郭誉来说,却是很快就释怀了,此次一举全歼了南部匈奴的主力,战果辉煌,至于逃掉一个刘跃,却是无关打紧的

刘跃的部众已然是全军覆灭了,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就算他逃到并州,那又能如何,反正郭誉肯定也是要向并州进军的,到时候再收拾他倒也一点也不迟。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处理那些匈奴战俘和遗留下来的一堆妇濡老弱。

这次俘虏的匈奴兵数量确实有些太多,最终统计下来的人数,竟然是超过了匈奴军的半数,达到了五千五百多人

看来匈奴人之中也不全是悍猛骁勇之辈,软骨头还是占据了不少的比例的,平时看起来飞扬跋启的,可真正到了生死败亡的关

头,这些匈奴兵竟然全部地丧失了斗志,屈膝投降,简直就是毫无气节可言。

他们就连普通的魏军士兵都不如,危难之时,许多的魏军士兵还能视死如归,奋勇作战,决不会轻言投降的。

显然这些匈奴士兵在意志力方面差得太远,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死,在顺境之中时,可以一往无前,但在逆境之中,却

是轻易地~就崩溃了,

但这么多的战俘给郭誉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首先吃饭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五六千人五六千张嘴,每天要吃掉的粮食可是一

个极为庞大的数目,郭誉魔下有一万人的编制,那么朝廷的粮饷就是按一万人来支付的,再多余的人,那就不再朝廷的负担范围

之内

本身郭誉这次就招了不少的辅兵,辅兵不在编制内,就需要郭誉自掏腰包。但辅兵对于郭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再掏多少

的粮饭郭誉也-是心甘情愿的。

可这些战俘却成为了累赘,每日要消耗掉的粮食几乎要达到朝廷配给的半数,那怕郭誉再富可敌国,时日多了,也承担不起啊

更关键的是,这些战俘没有任何的价值,不会提升军队的任何战斗力,反而郭誉需要专门派来人看守,而且看守的人也不能少

了,否则被这些匈奴人逃掉,那就更麻烦了。

但再麻烦郭誉也必须将这些战俘关押着,如果将他们放掉的话,也许这些人很快就会拿起武器,继续地和魏军作战,纵虎为患

更让郭誉为难的是,如果没有这些战俘,郭誉完全可以轻装而进,挥师北上,追击刘跃的同时向着并州进军,但现在因为这么

多奴战俘的拖累,导致平北军只能是停滞不前。

所以这些匈奴战俘成为了烫手的山芋,关是关不起,放是放不得,杀又不能杀,似乎成了一道难解的题。

如果不能快速地解决匈奴战俘的问题,平北军就必须要分派出一部分的兵力来看管这些战俘,让原本兵力上面就有些捉襟见肘

的平北军更加雪上加霜。

除了匈奴战俘的事,还有一个匈奴部落的事需要郭誉来处理

匈奴人作战时,采用的是全民作战的方式,也就是说下至十五上至五十的青壮男子,一律都被刘跃征召入伍,但尽管如此,匈

奴部落遗留下来的那些妇预老弱还是超过了征召的青壮。

尽管刘跃逃往了并州,但遗留下来的匈奴部落也即待郭誉来处理

这些匈奴平民和战场上俘虏的战俘又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匈奴人有烧杀劫掠的传统,对汉人平民百姓犯下过滔天大罪,但郭誉

毕竟是从文明的现代社会过来来的人,滥杀无辜绝不是他的想法,更可况他所面对的,只是一群手无缚鸡的妇拜,这种伤天害理

的事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求鲜花

但是如果对这些遗留的匈奴不加以处置的话,那么现在呀呀学语蹦跚走路的匈奴儿童,十年之后将会成长为壮硕的汉子,斩草

不除根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另一场的叛乱。

所以,解决这些匈奴平民的事,则成为郭誉另一个棘手的难题,

此次的匈奴叛乱和将来的五胡之乱,其实反映的就是一个中原王朝对内迁胡人犯下的一个策略性的错误

匈奴以及其他的胡人,在不断地向南迁移进入到中原大地之后,虽然中原王朝也派官更对其进行管理,也对其部落采用分化的

手段进行分而治之,但这种分而治之还是有着一定的缺陷,那就是中原王朝对匈奴等胡人采用隔离的手段的,只划定胡人的居住

地,不允许当地汉人和胡人进行往来交流,没有将胡人的部落结构彻底地打乱打散,没有将胡人融入到汉人之中。

如果郭誉继续采用以前朝廷管理匈奴等胡人的办法,那就等于是治标不治本,虽然平定了南部匈奴的叛乱,暂时的解决了民族

矛盾,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是无法根除这些祸害的,依然不能解决掉五胡刮,华的这个灾难性后果。

首节 上一节 524/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