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6节

各自向两边撤去。

让开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曹操大步流星的向内走,在无数人忌惮的目光之中,进入了典农所。

此刻的郭誉,正在一大堆书卷之中翻找着什么。

看起来手忙脚乱,头上满是汗珠。

脸色也不好看。

荀彧赶紧上前,低声喝道:“奉义,你在搞什么?!”

“你搞什么?”

郭誉茫然的抬起头来,“就,东搞一下,西搞一下……”

“我问你在搞什么?”

“主公亲自前来,你竟然让他看这等场景,成何体统,难道你上任之前,奉孝没有跟你说过什么?”

郭誉顿时大手一挥,“荀军师!我不能一辈子靠我的兄长!此事我须得自己办好!无论多么艰难,也绝不退缩!重铸大汉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荀彧抬着的手一下就垂落了。

说得热血沸腾的,难道不是随便搞搞就可以搞定的吗?

曹操的嘴角稍微抽搐了一下,而后低沉的问道:“所以你门外为何有如此多军民,按照去年布置,不是可以随时开始春耕了?”

【不可能的,现在春耕,以我的能力十五天就搞完了,这些户籍安排的手册,用数字一眼就能排完,要是搞完了,我肯定有功……】

【我要是有功就完了,若是有功,必然会被升官,升官了就要接近曹老板,然后被他赏识,很不好,他必须要讨厌我才行,但又不能太离谱,免得被砍头】

【嗯……拖个七八天,再去,不会太过于影响春耕,总之这屁大点事情,一天就搞定了。】

曹操眼眸亮了一下。

拖?

数字?!

什么东西?!

一天内就可以搞定?!

是吹牛,还是确实有这真才实学?

不对,他很可能并不是在吹牛!

哪有人在心里和自己吹牛的?

“回禀主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将重新排布一番,等划分好后,再行耕种!”

荀彧一下就急了,“胡闹!!这不是延误时机吗?!大军在二月,三月便要下宛城,再拖下去,岂不是让主公首尾难顾?!”

宛城乃是一根刺,让曹操束手束脚不好向北方用兵。

“奉义!!你若是再如此胡闹,此事哪怕是成了!你也无寸功,只能抵过!!快快按照去年之法,让军民去劳作!”

【真的吗?!卧槽!那我就放心了,没有功劳最好了,谢谢你,文若!】

“我自然有我的想法,不过既然军师这么说了,我也没办法,只能照做……”

郭誉颇为无奈的低下头,躬身拱手。

门口那些个军民听见这话,顿时脸上浮现出喜色。

终于可以走了?!

早点耕完,我们可以早点休息啊。

【唉,只能想别的办法去拖着了。】

曹操眉头舒展,心里顿时舒服了,乐呵呵的笑了起来:“无妨,初次行事本该如此,面面俱到便是,奉义,你且按照你的想法来便是了。”

说完,他便离开了。

荀彧连忙跟上来,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主公,万万不可,不能儿戏。”

“为何?”

曹操瞥了他一眼。

“奉义,年级还小,尚且处于纸上谈兵,未曾有过任何治理经历,如今明显是慌了!”

“慌了又如何?熟能生巧,我便可以多一个主事之人,若是现在将他撤下,罢官,只是多一副吃饭喝酒的碗壶,难道要这样吗?”

“若是奉义可成才,奉孝必然更加忠心于我,此乃我之恩,并且,有你荀文若在,秋收必然不会乱。”

曹操嘿嘿一笑。

让荀彧也无话可说。

暂且如此吧……

真不知道为何这么宠,难道就因为郭誉看起来比较英俊,面色白皙,唇红齿白,所以想认人家当自己儿子?

想到这,荀彧不由得深鞠一躬,送别曹操,又回到衙署之内,和郭誉相对而坐。

“奉义啊……”

“诶,荀军师。”

“你给我说说,接下来准备如何?”

“我打算去睡一觉。”

郭誉揉了揉眼睛,“有点累。”

说完,他转身进了衙署内院,到了自家的屋舍之中,合身睡下了。

穿堂风吹过,荀彧看着散落一地的卷宗,还有那写到一半的户籍名册,以及门外吵翻天的那些军民之人。

他今天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烂摊子。

“荀大人……门外那些人……”

“叫他们先行回去,过几天我会商讨出合适之策,再行耕种。”

“喏。”

门外老迈的典农吏得了命令,算是长舒一口气。

连忙驱散了人,总算有个管事的来了,刚开始的时候,人家还怕这位新大人被欺负。

谁敢欺负他啊……分明就是他欺负我们……

..........................................................................

ps:新鲜出炉的粉嫩小说,作者三百六十度螺旋下跪求鲜花,求推荐票,求打赏,求一切支持!!

.............................................................................

第八章:好酸啊,酸到质壁分离

许昌,曹操府邸内。

今日他早早的便回到了内院房内,在卧榻上安睡。

最近朝堂事情颇多,公卿大臣们对他曹操的某些行为又颇为反感。

果然还是急需一场大胜仗,让他们心中思绪再慢慢的平静下来。

免得扰乱了朝堂。

“父亲。”

此刻,曹昂从别院走了进来,他今日刚刚完成了巡营,身上看起来颇为风尘。

“昂儿回来了!”

“哈哈……今日可有什么异动?”

“并无异动,一如往常,将士们气势高涨,只不过……”

曹昂说到这的时候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你尽管说。”

曹操放下书卷,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孩子向来不会扭扭捏捏,今日看起来是遇到什么事了。

“嗯,”曹昂生得白净,俊朗,为人也颇为谦和,与曹操最是相似,所以在军营之中的风评也很好。

今后这大业,大家都说可能会传给他。

“我听说,父亲重用了祭酒之弟,为典农,许多军士都觉得不可思议,还有人说,您与郭祭酒,是否有什么关系?”

曹操呆愣住了。

手中的书卷差点没落到地上。

这从何说起啊?

我是那种人?

“哈哈…是他们不明白,郭誉此人,可不简单。”

曹昂战术后仰了一下。

从我打听到的各种评价里面,这个人应该是挺简单的,若真的是隐士,那他隐藏得可太深了。

“可,程昱先生,荀攸先生也对此有所不满,钟繇大人倒是韬光养晦,未曾多言……如今父亲的求贤令依旧还广为流传,只怕是有不少人会因此,不敢再来。”

“怎么会。”

曹操淡定的笑着。

“你们的确不懂,算了,与你们明言也无用,就看着吧,这郭誉应当能解决春耕之时,全然不用焦急。”

“喏。”

曹昂深鞠一躬,慢慢的退出了房门。

然后他没有回自己的偏院,而是出了衙署,走到了内城大街上,不一会儿便有几个文士走了过来。

首节 上一节 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