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第682节

德米斯扬克战役中,苏军宣称歼敌5万多,缴获火炮400多门,击落敌机265架。德军称己方亡0.63万人,伤2.25万人;另冻伤0.24万人,病3.14万人,苏军纯减员88908人,伤155603人。骷髅师在1945年向盟军投降了,很多将校被移交军事法庭,没有躲过被审判的命运。(未完待续)

第八一五章 各国争相研究核武器

德国人的“蓝色计划”开始,也标志着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正式打响,这场战役从1942年6月28日开始,一直打到1043年2月2日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此次战役德军主要指挥官有希特勒、保卢斯、曼施坦因、霍特,德国参战总兵力大约104万人,最后有841000人伤亡,苏联的主要指挥官有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参战总兵力大约250万人,伤亡、失踪1129619人。

东方霸看完报告,对阿四说:“行了,你去吧,让情报部门密切关注各国的情况!”

阿四点了点头后走了出去,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报告说:“杨年华来了!”

东方霸起身一边收拾文件一边说:“让他进来吧!”

等东方霸收拾到文件,杨年华被阿四带了进来。阿四随后就退出了办公室。

“老大,我们在德国、美国、日本的机构先后发来密电,现在这三个国家都在秘密进行核试验研究,其中以德国的研究最早,不过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现在德国的核试验研究方向出现了偏差,他们的研究机构内有科学家故意不配合。

而现在美国人也正式制定了一个‘曼哈顿计划’,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正式批准、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并由美**方领头,参与的人数多达十五万。

日本人也在进行了核研究,日军陆军在进行研究的同时。几个月之前日本海军也进行了研究。不过他们的进展要比德国和美国缓慢很多。而且还处在研究的讨论阶段,并没有正式形成研究计划,这是这三个国家进行核研究的详细情报报告。我已经整理出来了,你看看!”

对于这三个国家进行核研究的事情,东方霸是穿越众,当然知道这几个国家是对核研究最早的国家,他拿起报告开始一页页翻开起来。

德国人对核裂变的研究比美国人还早,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德国是对核裂变最早的国家,却没有比美国更早的制造出原子弹,这其中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几点:第一,纳粹对现代科学、尤其是抽象科学的反对,使得核物理研究失去了基础,当现代物理学的一些概念与经典物理学发生冲突时,德国物理学界的保守势力和亲纳粹分子,无形中接受和应用了纳粹的理论宣传,而将这种学术上的冲突归并为政治和民族观念上的冲突。

第二,纳粹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使大量优秀科学家逃离德国,导致核研究方面的人才匮乏,同时也成全了美国的核计划。

第三,纳粹对核研究的组织工作不得力。1942年以前,希特勒把赌注都押在闪击战上,认定战争会很快结束,认为不需花费大力气去研制尚无把握的新式武器,没有原子弹照样可以取胜。仅从1937年到1940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方面就花费了5.5亿马克,而德**备部长施佩尔批准给予“铀计划”的经费,只有100多万马克。这与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相比,还不到千分之一。

第四,德国人对原子弹的研究发生了偏差。众所周知,制造原子弹离不开反应堆,有了反应堆才能摸清形成大量核裂变的规律,而制造反应堆必须有能够使中子裂变速度变慢的物质,即减速剂。德国科学家最初找到了两种控制中子裂变的物质,一是重水,二是石墨。德国科学家开始采用的反应堆是石墨沸水堆,石墨有减慢中子的作用。布雷格根据自己的理论推断和计算的结果,很有预见地认为最理想的减速剂是石墨。

于是生产石墨的任务交给了位于拉齐步日的一家工厂,由于石墨片的规格特殊,数量大,加上紧迫的交货期限,引起了总工艺师埃尔温?施密特的猜测,他断定这是用于军事目的,于是,他设法使生产出来的石墨片中含有二氧化铁、钙和硫等杂质。布雷格不知其中缘由,他用这些含杂质的石墨片进行试验,结果屡试屡败,最后不得不怀疑是自己的理论或计算出了问题,布雷格只得另从其他途径寻找新的减速剂,原以接近制造原子弹的日期便大大推迟了。

第五,英国特工对挪威重水工厂的破坏使得德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几乎陷入停滞。重水由氘和氧化合而成,天然水中的重水含量只有六千分之一左右。德国重水的主要来源是被占领的挪威的“努尔斯克”重水工厂,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产工厂。

德国人研究核武器的秘密被英国人知道了,英国人组织突击队和当地挪威的地下抵抗组织联合起来,欲图摧毁这个重水工厂。第一次突击以失败告终,德军在抓获了这些突击队员后。未经审判就把他们处决了,但并没有提高警惕,有效地加强对工厂的保护,以至工厂最后被完全摧毁。

第六,德国科学家内部的思想混乱和失误部分参加德国核研究的人是很消极的,并没有全心全意投入研究工作,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带着像海森堡那样的复杂心情参加核研究的。其实,德国“铀计划”的核心人物海森堡已认识到许多原子弹的关键技术问题,例如他认识到了制造原子弹的核心部分——反射器和临界质量问题。一个直径54厘米、重约1吨的球状铀235,能够利用“极快的中子“维持链式反应。并产生大量的中子。但是,如果铀235材料外面包有一种“反射器”的话,那么有250公斤的铀235就能起爆了……通过临界质量以下的两小块铀235压到一起的方法,就能控制起爆时间。

海森堡等德国科学家在战争期间故意避开了对原子弹的研究。转而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这是使德国原子弹研制工作没有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德国不同。美国人的核研究却刚一开始就被总统和军方高度重视,它拥有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1942年6月17日,美国核研究负责人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曼哈顿计划”在巅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不仅如此,美**方大力支持,由于最开始主持这项计划的负责人马歇尔循规蹈矩,与很多科学家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赴任之前,被提升为准将。

他上任之后不到48小时就将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并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因为马歇尔上校的总办公室最初将设在纽约城,他们决定把新管区的名称命名为“曼哈顿”。于是,“曼哈顿工程区”就这样诞生了,美国整个核研究计划不久后取名为“曼哈顿计划”。

日本人之所以发展核研究,是因为日本得到了美国人正在进行核研究的情报,当时是1940年,美国还只是私人机构在进行研究,美国政府并没有介入,因此日本人很容易就得到了情报,情报是怎么得来的呢?一个在美国的西班牙间谍将情报出卖给了日本人!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军界上层对原子弹最早感兴趣的是安田武雄将军。他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担任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后来任帝国空军参谋长。安田武雄十分关注国外在军事方面的科技进展情况,情报到了他的手里。

1940年4月,在得知核裂变具有极大的军事潜力后,安田武雄向他的老师嵯峨良吉教授请教这一问题。嵯峨良吉曾到过美国,结识了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家,对核物理的最新发展比较了解。在安田武雄的要求下,嵯峨良吉以书面的意见指出,核物理的最新成就在军事领域潜力巨大。

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见到这个书面意见后,指示让专家研究这个问题。1941年5月,安田武雄指令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讨论研制铀弹的可能性,由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教授负责。

仁科在东京的实验室制造了一台小型回旋加速器,并根据美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的设计图纸建造了第二台有250吨磁铁的大型加速器。这个实验室很快吸引100位日本青年科技人员投入到这项庞大的研究中。

实际上对原子弹研究进展最快的是华泰国,早在1940年,东方霸就秘密制定并启动了原子弹的研究制造计划,这也是最早正式立项研究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到九个月的时间,第一座人工可控制的核裂变连锁反应堆就被制造出来。

这要比美国人在1942年12月2日研究制造的人工可控制的核裂变连锁反应堆要早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美国人费米的研究组人员全体集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球场的一个巨大石墨型反应堆前面,由费米发出信号,紧接着从那座埋没在石墨之间的7吨铀燃料构成的巨大反应堆里,控制棒缓慢地被拔了出来,随着计数器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响声,到控制棒上升到一定程度,计数器的声音响成了一片,这说明连锁反应开始了,这就是美国人制造的第一个人工控制的核裂变连锁反应堆。。(未完待续)

第八一六章 再下黑手

德国人研究原子弹的事情,东方霸不担心,英国人肯定不会看着德国人研究成功,一旦德国把原子弹研究制造出来,首先遭殃的注定是英国人,英伦小岛地盘太小,根本经不住原子弹的爆炸,两三颗投放下去,估计英国人就全完了,所以英国人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也不会让德国人成功。

至于日本人,东方霸更不担心,即使日本人研究出如何制造原子弹,他们也没有核原料,没有核原料如何制造原子弹?在历史上,日本人找遍了日本小岛也找不到核原料,后来还跑到中国找,但是他们在中国找到的核原料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研究,数量太少!没办法之下只能找他们的老大哥德国人帮忙,小胡子希特勒很是慷慨,当即就命人用潜艇秘密给日本人运送核原料,可惜的是情报泄露,被美国人知道了,美国人埋伏了潜艇在马六甲海峡将德国运输核原料的潜艇炸沉了。那时德国人也已经是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日本?日本人研究原子弹的计划就此破产。

让东方霸忧心的是美国人的原子弹研究进展非常快,如果不出意外,肯定会如历史上发生的情况一样,美国人注定会在1945年研究成功。

很多人以为日本到最后之所以投降是因为美国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才迫使日本人不得不投降,但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不少人反驳了这种观点,有学者认为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之后,日本当局并没有投降的意图。日本人之所以投降,是因为当时苏联大军进入了中国东三省并且对日本关东军进行了攻击,苏联对日本的开战促使了日本投降,面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左右攻击,日本已经无力抵挡。只能投降。

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原子弹对于结束战争而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东方霸非常想破坏美国人的曼哈顿计划,因为一旦某一个国家拥有了原子弹,就标志着它永远也立于不败之地,而最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则占尽了优势,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别国的核研究进行调查。禁止别人研究核武器,后世美国人不就是经常搞这一套么?例如伊朗、朝鲜等等。

可是想破坏美国人的曼哈顿工程,使得美国人研究原子弹的计划胎死腹中是异想天开,曼哈顿工程的研究地点肯定是戒备森严,并且地方颇大,单靠几个人特工想进行炸毁基本上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美国人的研究进度。

东方霸看完文件,点燃一根烟抽着,抽了几口再次翻看了一遍文件,随后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慢慢度着步子,杨年华见他这样,知道他肯定是在思考,也不打扰。只是拿起茶杯喝茶。

过了两分钟,东方霸停下脚步说道:“我们不必管德国人的核研究,英国人和美国人肯定不会任由德国继续研究下去,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破坏德国人的研究,我们也不必管日本人的研究,他们还处在论证研究阶段,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研究计划,而且核原料的短缺使得他们的研究注定要缓慢,等他们研究出来,我们早就打到他们本土去了。但是情报部门也不能放弃继续收集德日两国这方面的情报。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动向。

至于美国人,虽然我们现在是盟友,但谁知道战争结束后又是一副什么情况?说不定那时候美国人就跟我们翻脸了,不能不防啊,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破坏美国人的曼哈顿计划是不可能的,研究基地肯定是防备森严,派人去破坏铁定是有去无回,如果被美国人抓住了把柄反而坏事,虽然不能破坏,但是我们却可以想办法延缓,使得他们的研究受阻!”

“延缓、使得他们的研究受阻?这要怎么做呢?”杨年华听了东方霸的话自言自语道。

东方霸招了招手:“来,过来!”

杨年华疑惑地起身走过去,东方霸将报告文件翻了翻,翻出其中一页,指着上面一个地名说道:“这里,你看看!”

杨年华凑过去顺着东方霸的手指看向文件上,东方霸手指指的那个地名赫然是田纳西州的橡树岭,这个地方就是美国人进行铀同位素分离的工厂基地,美国人进行核研究的铀原料就是在这个工厂基地生产的。

杨年华问道:“大哥的意思是派人炸掉这个生产铀原料的工厂基地?的确,如果要炸毁美国人的研究实验基地基本上不可能,那地方戒备太森严,而如果只是炸这个工厂就要容易得多了”。

东方霸摇头道:“是要炸掉这个工厂基地延缓他们的研究进度,但是请注意,不是我们派人炸,而是日本人或者是德国人去炸,我们和美国现在毕竟是盟友,如果让盟友知道我们在背后捅刀子,美国人可能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暂时不会跟我们翻脸,可他们肯定会把我们恨到骨子里,以后说不定就找机会找我们的麻烦”。

首节 上一节 682/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投奔舅舅赵高却被献给太后

下一篇: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