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第704节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更何况是朝堂这种地方?从古至今,各国朝堂都有派别之分,有的仅仅是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有的是执政理念不同,但没有私仇,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北宋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个时代是党派之争最为清明的时代,王安石是革新派,而司马光是保守派,但他们两人的人格、人品都非常高尚,仅仅是政治理念不同,不因权力斗争而耽误国家大事,也没有因为执政理念不同而将外国势力拉进来打击政敌。

党派之争不可怕,只要有制度将争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样反而对国家和人民有好处,无论是共和体制,还是君主立宪,几乎都有党派之分,即使是一党执政,内部也有不同意见,这是难以避免的,从治理国家层面来说。有不同的声音是好的,只有让不同的声音发出,才能让执政那一派做得更好,而现阶段对东方霸来说,就是要将这种争斗的激烈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说,但是不能破坏国家发展的大局,不能破坏现有的政治格局,两派可以在议会上大吵大闹,甚至可以上演全武行,但是不能造成政治动荡。破坏社会稳定,这是东方霸绝对不允许的。

出现这种情况,是东方霸很乐意见到的,如果他手下的人全都是铁板一块,反而对国家和人民不利,反而让他内心不安。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不犯错误,特别是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只要犯一个错误,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有不同的声音在旁边发出,就有很大可能提醒他,使得他及时改正。

由于特效药和疫苗的先后研制成功。瘟疫在华泰国及时得到了控制,到了1943年4月中旬,瘟疫病毒在华泰国很快被消灭,被感染的人群也正在各地医院、医疗救护站接受治疗。

出兵东南亚的时机到了,华泰国第二集团军和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共计23万人,其中华泰国第二集团军12.5万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10.5万人,开赴华泰军占领的马来亚东北地区,并且所有官兵将士都注射了抗病毒疫苗。

华泰国第二集团军司令官鲁贲,辖下第6、7、8、9、10等五个一线野战部队满编师。每师部队2.5万人,全集团军拥有坦克、装甲车1500辆、大小口径火炮1800门,卡车1000辆,当兵自行车每个士兵一辆,边三轮摩托车1200辆。每个连三辆军用吉普车,这样的装备在整个世界的各**队中都属豪华阵容,在东南亚作战期间,空军陆基航空部队、直航部队将全面配合空中打击,为陆军提供空中支援,海军新编成的以“白云号”、“乌云号”两艘航空母舰为旗舰的航母编队提供海面支援。

中国远征军最高长官,老蒋最先定的是杜垏明,但是杜垏明的资历有些低,恐怕难以服众,最后老蒋定了罗卓英为远征军先头部队第一路军司令长官,参谋长美国人史迪威,辖下三个军,第五军、第六军和第66军,第五军军长杜垏明,下辖200师、96师、22师三个师,第六军军长甘丽初,下辖49、93、暂编第55师,共三个师,第66军军长张轸下辖28、29、38三个师,另外司令部直辖部队36师,还有其他如新兵训练处、工兵团、装甲兵团、汽车兵团、炮兵团、骑兵团、辎重兵团配备。

中国远征军第一路部队与历史上老蒋第一次派入缅甸作战的部队编制基本相同,就连部队指挥官也是相差无几,这支大约10万人的部队在华泰国境内经过了三个月的丛林作战训练,这要比历史上什么都没有准备直接开进缅甸是不同的,至少这支部队在进入马来亚丛林之后不会如历史上一样不熟悉丛林作战而伤亡惨重。

华泰国和中国的大动作没有瞒过日本人的间谍,日本人也感觉大战即将来临了,而此时东南亚的日本人正遭受着瘟疫的肆虐,感染瘟疫而死的日军士兵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能用于作战的部队数量锐减,让日本人感到一丝安全的是在瘟疫爆发之前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堡垒。

指挥这次作战的是西太平洋盟军统帅部,最高司令长官陈铁柱的身份让华泰国、英国、民国等三个国家的军队指挥官都不敢不听从命令,他可是华泰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在身份上比其他人都要高出一大截。

1943年4月22日,三**队指挥官齐聚在华泰国南部城市合艾盟军统帅部,英军最高指挥官阿奇博尔德、华泰国第二集团军司令官鲁贲、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官罗卓英坐在会议室里等待,三人互相握手问好、寒暄着。

“西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陈铁柱将军到——”一声响亮的报号声响过之后,陈铁柱带着统帅部作战参谋处人员抵达了会场,三个军队指挥官立即笔挺地站起来向陈铁柱敬礼。

陈铁柱还了一个军礼,走到座位上坐下,然后压了压手:“三位将军请坐!”

阿奇博尔德和鲁贲两人倒是没什么,两人经常和陈铁柱见面,而罗卓英却非常震惊,陈铁柱太年轻了,这么年轻的中将竟然担任华泰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还只是一个中将,这里除了鲁贲之外,阿奇博尔德和罗卓英两人都是上将军衔,两个上将被一个中将统帅,这种情况无疑有一些怪异,但谁让华泰**方除了东方霸一个人是上将,剩下的将军最多也才是中将呢?

罗卓英本想跟陈铁柱套一些交情,奈何陈铁柱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根本不给他套交情的机会,直接说道:“将军们,东南亚作战马上就要开始了,盟军统帅部的战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拿下马来亚,战场分为东西两线,西线战场由大英协军英军两个师、缅甸师、澳洲师,共四个师7.6万人,会同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第5军三个师3.4万人共计11万人作为主力攻击部队,印度师和加拿大师、中国远征军第66军作为后续攻击部队。

东线战场,由华泰国第二集团军第6、8两个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第六军49、93两个师作为主力攻击部队,华泰国第二集团军7、9、10三个师和中国远征军第六军暂编55师作为后续部队,共计15.8万人。

第一步作战最大的目标就是在两个月之内全线占领马来亚,至于战役的战果就需要三位将军去努力了!

盟军统帅部的要求是,三天之内突破日军防线,并向马来亚南部地区深入,逐步快速推进,在此之前盟军空军部队会对日军的碉堡、军事防御工事进行定点清除!”

陈铁柱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看向右边:“阿奇博尔德将军,你的军队攻击路线从巴力文打、巴眼士来一线向南推进,并且要时刻关注日军动向,要防止日军从马来亚西海岸切断你军后路,我要你10天之内推进到怡宝!”

阿奇博尔德站起来大声道:“是,将军!”

陈铁柱看向罗卓英说:“罗将军,你的部队被分为了两部分,在东线的第六军指挥权暂时交给华泰国第二集团军司令官鲁贲,你专心负责西线战场的第五军和第66军的指挥!”

“是,将军!”罗卓英站起来大声道。

陈铁柱又说:“你的部队从宜力、丁明歌一线向南推进,与英军部队会师与怡宝,后续的进攻任务,到时候我会下给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发动一切力量猛攻,让日军来不及调兵增援,盟军空军和海军航空编队可以随时为你们提供空中打击!”

罗卓英身体一挺敬礼道:“是,将军!”

“鲁贲!”陈铁柱喊道。

鲁贲站起来大声道:“到!”

“我要你指挥的部队十天之内攻到关丹,西面推进到瓜拉克劳一线,我不管你有多大的困难,你有困难我可以为你解决,但是我要的是速度,让日本人来不及反应的速度占领关丹地区!”

鲁贲大声道:“是,长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四三章 日军的“铜墙铁壁”

一旦盟军占领关丹,华泰国的海军和空军就可以直接威胁印尼和菲律宾、婆罗洲的日军空军基地,虽然日军在东南亚的空军已经没有多少架飞机了,但能够控制整个东南亚的制空权对于盟军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铁柱又道:“将军们,东南亚的雨季来临了,这对我们的攻击很不利,特别会给装甲部队的行军和后勤补给造成很大的阻碍,但是各国高层已经下达了死命令,就算是雨季来临也必须在4月25号准时发起攻击,盟军统帅部会尽一切能力保证诸位的后勤供应,但我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不要让你们国内失望,尽你们所能达到统帅部战略目标,我这个人一向不讲情面,如果你们作战不利,与盟军统帅部要求你们需要达成了战略目标相差甚远,到时候我会建议你们国内另选贤能过来接替你们的位置,你们就算回去了也是丢尽脸面,别到时候怨我,明白吗?”

三个司令官同时站起来大声应答:“明白!”

1943年4月23日,盟军空军部队和航军航空舰载机部队开始对前线日军修建的碉堡和其他防御工事进行定点清除。

这可有得盟军空军忙活了,日军在东南亚修了十几万座碉堡,仅仅马来亚就八万个,分布在马来亚各个大城市外围和交通咽喉要道上,这些碉堡和防御工事对于盟军来说,要清除它们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要清除这些碉堡和防御工事,火炮是不行的,没有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炮根本就奈何不了这些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坚固堡垒,盟军不是没有一百五十毫米上的重炮。但是这玩意数量不多,超大口径的重炮都安装在舰船上,陆军野战炮有一百五十毫米以上口径的数量却不多,能给予这些碉堡和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只有用轰炸机和直升机。

轰炸机轰炸这些堡垒,必须俯冲轰炸。而且精确度也不是很高,航弹浪费很大,直升机却可以轻松的进行定点清除,不过必须给它装备三十毫米口径的穿甲爆破弹,只有在地面进攻之前清除这些碉堡和防御工事,才能尽可能减少这些碉堡和防御工事给予盟军重大杀伤。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坦克冲锋对付日军堡垒,而且坦克所发射的炮弹必须具备强大的穿透能力和爆破能力。

这些碉堡都是次要的,最难攻破的是日军从文德港向东一直到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脉,再到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修筑了一条永久性工事防线,用日本人的话说这条从文德到中央山脉的防线比马奇诺防线更加坚固。

众所周知,法国人为了防御德国人的进攻。沿东北部边境修建绵亘不绝的马奇诺防线,它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整个工程耗资达5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

日本人将这条从文德到中央山脉,再到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的防线称为“山下奉文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是日军中将山下奉文主持修建的,因此而得名。而在中央山脉上,日军也修建了碉堡防止盟军派遣小股部队从中央山脉下来攻击山下的日军占领区。

为了修建这条防线,日军抓了马来人两百万壮丁日夜开工,只耗时半年之久,于一个月之前才修建完工,这个工程完工之后,两百万马来壮丁活下来的只有不到六十万人,活活累死一百四十万。而法国人修建整条马奇诺防线是从1928年开工,一直到1936年结束,共耗时八年时间。还动用了大型工程机械,日本人则纯粹是用人力,据说整条防线地下全部是白骨铺就,由此可见死亡人数之多超乎想象,堪称恐怖。

因为要修建这条防线上的防御工事。必须要用到混凝土、水泥、钢筋等材料,日军组织壮丁们在后方修建了很多水泥厂,有让壮丁们去海边搬运砂石,还修建了几座炼铁厂,专门为修筑防御工事而服务。

整条防线最重要地段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3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8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6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10毫米,均能抗450毫米臼炮炮弹两发直接命中。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这样的防御工事,盟军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从正面进行突破,坦克炮打在堡垒上如同挠痒痒,其他口径低于三百毫米的火炮根本奈何不了它,而超过三百毫米的火炮只有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上才有,陆军炮没有这么大口径的。

这还只是西面的日军防御工事,在中部,日军在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内埋设了超过四十万颗地雷,设置了数以十万计的陷井,并派有重兵在各个据点驻守,一旦发现有盟军想从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进入南方,日军就会在据点内坚守,由于是在雨林内,环境极其复杂。危险程度非常高,盟军想从这里大规模进攻根本不可能,只能派小股部队慢慢渗透,可耗时太长,推进速度太慢。因此盟军放弃了这个打算。

在东线战场丁加奴河南岸,日军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因为在河岸附近,挖掘地下工事容易渗水,因此不能修建大型地下防御工事,只能在地面修建碉堡。否则日军也会在这里修建一条永久性防御工事。

丁加奴河源于东海岸山脉东北,曲折东流,注入南海。河中多急湍浅滩,瓜拉勿南以上航行不易。东北季风雨期间,洪水量大,沿岸多稻田与橡胶园。这给日军修建碉堡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日军为了修建连绵不绝的碉堡群,将这里的马来人全部抓去当苦力,不让他们种田,河岸边的稻田和橡胶园也被毁去。

从马来亚西海岸到东海岸,日军的防线就这样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从文德到中央山脉西面是一条永久工事防线,再由中央山脉东面到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西面也是条永久工事防线,这是日军西面的防线,最难攻克。

第二,中部防线就是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这里最危险,限于环境的制约因素,不能展开太多兵力,兵力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塔曼奈加拉热带雨林面积有4343平方公里。面积太大,横跨彭亨州、登嘉楼州和吉兰丹州,仅仅日军在这里埋设的四十万颗地雷就够盟军喝一壶的。

第三,丁加奴河防线,日军不仅在河流南岸修建了大量的碉堡群。还在河流中铺设了很多水雷,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刺猬。

首节 上一节 704/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投奔舅舅赵高却被献给太后

下一篇: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