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第755节

罗斯福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上碰了一个钉子,也就没有继续纠缠,能够让舰队在华泰国的港口停靠和补给,就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结果,这样至少能让已经登陆莱特岛的美军不会因为没有补给而被日军赶下海。

罗斯福在会前就思索了很久,他认为华泰国和中国不一样,华泰国对于领土的渴望几乎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按照现在菲律宾战事的情况下来看,美国能够保住莱特岛就不错了,至于菲律宾其他岛屿落到华泰国手里只是迟早的问题。

如果不是那时他相信华泰国海军没有那个实力,就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了,华泰国海军实力的发展速度太超出他的想象了,他对之前签署了那份该死的协议懊悔不已,如果没有那份协议,菲律宾就还是美国的,而且最近又被华泰国要挟强行抢走了关岛的主权,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华泰国的势力就已经深入到了太平洋中部,这如何不然让他忧心忡忡?

在与老蒋和丘吉尔分别交换意见时,罗斯福对于战后如何处理被日本夺取的太平洋诸多岛屿问题一直是含糊其辞,不作明确的答复,但是这一套对于华泰国不管用,如果在跟华泰国交涉时不作明确的处理,华泰国事后肯定会想出种种办法一步步蚕食太平洋的岛屿,这种事情东方霸绝对干得出来,马来亚和印尼、新加坡等地就不是东方霸用这种手段夺取的么?罗斯福对此是忌讳莫深,因此他认为在太平洋诸多岛屿的处理问题上,绝对不能给华泰国钻空子的机会,必须明确各岛、群岛的归属主权!

于是罗斯福问道:“首相阁下,不知你对战后如何处理被日本夺取的太平洋岛屿问题怎么看?”

宗翰笑道:“战后自然要剥夺日本对那些岛屿的统治权,我想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协商好的,毕竟有很多岛屿都是其他国家的,比如有些岛屿是英国人的,有些是西班牙的,有些是葡萄牙的,还有一些是荷兰人的,又或是还有一些是澳大利亚的,这个问题是否要另外协商呢?”

罗斯福笑道:“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如果是大英联邦成员国的,战后还给他们,现在我国和贵国是太平洋上最大的两个国家,理应承担起维护太平洋地区安全的责任,以前是我国岛屿的自然还是归还给我国,原本是日本的,又或者日本从其他国家夺取的。我认为还是由贵我两国协商解决为好,如果您同意。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件事情定下来,明天拿到会议上签署协定,您认为呢?”

两巨头开始瓜分战后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了,宗翰抽了一口烟问道:“那么总统阁下认为我们两国应该怎样分配利益?”

罗斯福见宗翰上钩了,立即让特别助理拿来地图,指着地图上说:“我们两国以关岛为界,包括关岛在内,关岛以西太平洋上的岛屿都归贵国所有。关岛以东太平洋诸多岛屿都归我国所有!”

其实这样的分配方案是东方霸在二战刚开始没多久的意图,但是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东方霸绝对不满足于只止步于关岛,要知道日本在一战过后接受了国联的托管,对太平洋上的小笠原群岛、火山列岛、南鸟岛、马里纳亚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等这些群岛拥有托管权,这些群岛分布在大半个太平洋上,可是关岛以西太平洋上只有加罗林群岛一半的岛屿。另一半在关岛以东地区,其他的都是英联邦成员国的岛屿,华泰国不可能再去抢英联邦成员国的地盘,这样绝对会激怒英国人。

如果按照这种分配方案,小笠原群岛、火山列岛、南鸟岛、马里纳亚群岛、马绍尔群岛全部都归了美国,宗翰当然不可能同意这种分配方案。他笑道:“总统阁下的胃口也太大了一点,如果按照这样分,我国只喝了一口汤,而贵国不仅吃下了全部的肉和骨头,还喝下了所有的汤”。

罗斯福也想到了华泰国不可能答应这种分配方案。毕竟华泰国在对日作战上出力不比美国人少,因此他沉吟了一下问道:“那首相阁下的意思。是怎么分配呢?”

宗翰看了一下地图道:“我有两种分配方案,总统阁下可以选一种,第一,关岛所属的马里纳亚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归我国所有,其他国联交给日本托管的岛屿归贵国!第二种,关岛所属的马里纳亚群岛、加罗林群岛、小笠原群岛归我国所有,其他归贵国所有,您选择哪一种?”

这两种分配方案都相对公平一些,华泰国对于关岛所属的马里纳亚群岛、加罗林群岛这两个岛屿群是志在必得,这两个地方是防止美国向西太平洋继续扩张的前哨站,而且面积还不小。

如果美国选择第一种,可以在战后把势力深入到日本,威胁苏联远东地区,但是如果美国选择第二种,美国也防止了华泰国继续向太平洋东部扩张,不过相对太平洋西部而言,在太平洋东部有许多国家的岛屿,如果华泰国继续扩张势必会犯众怒,因此罗斯福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选择了第一种。

达成协议之后,罗斯福让特别助理开了一瓶红酒庆祝,这个结果让双方都很满意,而且宗翰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只要明天在会议上签署协议,就基本上尘埃落定了,这么一块庞大的蛋糕,只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被华美两国瓜分完毕。

原本在历史上,这些岛屿的归属要等到二战结束之后成立了联合国,在联合国会议上才裁定全部交给美国托管的,可是在这个时空,在开罗宣言上就确定了基本归属。现在这些岛屿还在日本人的手上,但是华美两国就已经瓜分完毕,根本不给其他国家任何机会。

11月26日,四国首脑继续展开会谈,在会议上确定了各自的利益和义务,在亚太地区的政治问题和军事战略问题,并就战后如何处理日本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由罗斯福的特别助理霍普金斯起草并宣读了协议的所有内容,协议用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每国两份。

11月27日,老蒋夫妇乘坐专机离开开罗,随后在新加坡略作停留,看望了中国远征军将士代表,然后启程回国。

其他华、英、美三国首脑分别飞赴伊朗德黑兰,准备参加德黑兰会议,德黑兰会议预定是从11月28日到12月1日,一共四天时间,与开罗会议相同。

第九一二章 华英美苏再聚德黑兰

11月27日,华、英、美三国首脑分别乘坐专机飞赴伊朗德黑兰参加华、英、美、苏四国首脑会议,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也于当天抵达。

在二战爆发前,伊朗与纳粹德国的关系密切,1921年2月,恺加王朝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推翻了恺加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礼萨汗?巴列维(1925年至1941年在位)对内采取了一些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但同时实行个人独裁。1921年,伊与苏联签订协议,废除了沙俄与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27年,伊宣布废除所有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外国在伊的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和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巴列维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1941年至1979年在位)。1942年1月,英国、苏联和伊朗订立同盟条约。1943年9月,伊朗对德宣战。

四国首脑在德黑兰会晤引起了希特勒的高度重视,现在的战争局势对德国极为不利,德国的战争资源消耗严重,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决定趁这次四国首脑会晤的机会派出亲信、纳粹党卫军特种部队头目斯科尔采尼负责刺杀“四巨头”的行动。后者曾在1943年9月12日,成功实施营救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行动。

斯科尔采尼接到任务后指挥制订出代号为“远跳”的暗杀计划。为确保万无一失,他派出先遣小组前去探路。小组由6名间谍组成。其中两人为无线电报务员。

斯科尔采尼将这6名间谍空投到距德黑兰70公里的库姆地区,让他意外的是,这些先遣组人员刚一落地,便被苏联特工尽数擒获。原来,纳粹空降间谍的绝密情报被苏联提前截获,地面接应人员也被发现。

在当时,驻德黑兰情报站是苏联驻外主要情报站之一,特工多达100余人,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监视德国间谍活动。该站时任站长为年仅32岁的伊万?阿加扬茨,代号“轻骑兵”。有着传奇经历。但生平业绩鲜为人知。获悉先遣小组落网的消息后,坐镇柏林的斯科尔采尼遂决定不再派杀手。

暗杀计划虽然失败了,斯科尔采尼不再派杀手,可他并没有停止行动。他采用第二方案:从亚美尼亚人公墓旁潜入英国大使馆。进而绑架“四巨头”。不过这个计划因为其他原因也失败了。

11月28日,是一个美丽的星期天。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气候温和。下午3点钟,在正式开会前一小时,斯大林身着苏联大元帅的咔叽制服,胸前佩戴列宁勋章,从苏联人的住地走到美国人的住地拜会罗斯福,丘吉尔和宗翰两人身穿西装先后前来参加四国首脑聚会。

见斯大林前来,身穿蓝色便服的罗斯福坐在轮椅上微笑着说:“见到你很高兴,我早就希望和你见面了!”

斯大林也微笑着回答说:“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丘吉尔和宗翰两人先后到来之后,四国首脑又互相寒暄问好,气氛非常融洽。

下午四点,四国首脑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他首先致词说:“俄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和华泰国人第一次作为家庭的成员相聚一堂。我们所抱的唯一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希望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丘吉尔接着说:“这次会议也许象征着人类有史以来,整个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会,人类的幸福及命运已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斯大林也说:“美、英、苏、华四大国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利用这个机会。”

宗翰最后说:“我们这几个人代表着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就是抛弃前嫌、不惜一切代价,毫不妥协的、完全彻底的打败法西斯!”

第一次会议因为时间太晚了,四国首脑只是对于一些问题交换了一下看法,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商讨阶段。

11月29日上午,第二次会议开始之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这些言辞和举动都为会议创造了友好的气氛。

但是在第二次会议开始,当讨论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发生了分歧,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这个时期,苏联仍然是抗击德国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

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丘吉尔再次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听了丘吉尔的提议之后进行了反驳:“进攻地中海战役攻击巴尔干对德军打击力度不大,而且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计划’为好!”

丘吉尔思索一番之后又提出了两路同时进攻的办法,实际上还是要以巴尔干为主。

这时候。连罗斯福也觉察出丘吉尔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尔是想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我不这么看!”宗翰发言了,他说:“我认为丘吉尔先生提出的两路并进的战略是完全可行的,现在我国第六集团军和英军第八集团军集结在一起,在意大利南部地区,盟军总共有25万兵力,只要保证及时的后勤补给和海空支援,是可以对德军造成重大威胁的。如此一来。东西南三个方面都可以对德军实施打击,德军三线作战,势必不能抵挡!”

斯大林非常关心“霸王计划”的实施情况,因此一再要求确定这个计划的具体执行日期。丘吉尔却总是回避。而现在宗翰又暂时丘吉尔的意见。这样赞成和反对都各占两票。

罗斯福早先认为在法国登陆,是到达德国心脏地区的最短路线,可以‘减少牺牲美国士兵的生命和尽快赢得战争‘。然后换取苏联在远东对日作战。美国不愿为英国扩大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去冒险。在时间上,美国也不愿再往后推,否则就要失去‘上场争夺最后一分‘的机会。

斯大林紧紧抓住第二战场问题不放,要求立即给‘霸王‘计划确定日期,任命指挥官并提议英美在法国南部、苏军在东线发动攻势互相配合。

现在有华泰国加入进攻,美国也就不需要再派兵力进入意大利南部,罗斯福也没有再坚持,因为有华泰国第六集团军加入,对南线的德军确实也起到了很多大的威慑作用,经过四方反复争论,最后还是达成一致意见,先由华英两国两个集团军在意大利南部地区进攻,确定了“霸王计划”在明年五月执行,也就是诺曼底登陆。

在后来的会议上,四国首脑就战后如何处理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商讨,罗斯福认为要把德国“一分为五”。丘吉尔认为要把德国从中间分开,一分为二,斯大林则认为应该严惩战犯,防止德国法西斯复活,并在德国和日本某些边境地区控制战略要地。

首节 上一节 755/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投奔舅舅赵高却被献给太后

下一篇: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