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第44节

城外有个村庄,离县城只有一里多地,可是这年月,只要天色已黑,老百姓就早早的关了门熄了灯,不敢出门了。

而即使听到有人敲门,也都是假装睡着,没人敢起来开门。

两个人接连叫了四五家的门,都是无人开门。

“恺哥,看来今天晚上我们只能露宿街头了。”白天被杨恺“摔”服之后,钟大海就从心里佩服这个“外来户”,开口闭口恺哥,十分尊敬。

杨恺点点头:“是啊,县城附近的老百姓受鬼子的迫害最严重,他们不敢开门也是害怕鬼子,我们就找个避风的地方对付一宿,天亮了就进城。”

两个人不再叫门,开始寻找避风的地方,此时天气不算太冷,一晚上也好对付。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村子西头的打麦场,这里堆砌着一堆一堆的麦秸垛,两个人钻进了麦秸垛里,又避风又暖和。

忙碌了一天,又赶了这么远的路,两个人都已经困了,钻进麦秸垛很快就都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杨恺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不远处传来一阵沙沙的脚步声。

这大半夜的什么人?

杨恺没有出声,也没有动,依然紧紧地躺在那里。

脚步声由远及近,脚步很轻,听起来像是个女人。

杨恺心里更加奇怪了,这年月,谁家的女人这么晚了敢出来乱跑,就不怕遇见鬼子吗?

没多一会儿,脚步声就到了跟前,杨恺躺在麦秸垛的草窝里,看到一个苗条的身影从面前匆匆走过。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杨恺却觉得这个身影有点熟悉,似乎在那里见过一样。

杨恺犹豫了一下,还是悄悄爬了起来,轻轻地跟在了女子的身后。

他没有惊动钟大海,已经累了一天,就别惊动他了。

就见前边的女子行色匆匆,径直穿过村子,一直来到了村子东头。、最后在一个大宅院门前站住了脚,回身躲在一棵大树后边,悄悄探头看着大门。

这个宅院很大,高门大户,门上还挂了个牌匾,也看不清上边写的什么字,旁边还挂了两个灯笼。

而且,这时候其他的村民院子里早已经是黑漆漆的了,可这个大院里却是灯火通明,还有人说话的声音,似乎是还在忙着什么。

女子穿了一身劲装,一看就不是寻常女子,纤细的腰肢里却鼓囊着什么东西。

头上的辫子盘在了脑后。

杨恺越看越觉得熟悉,总觉得在哪里见过,有心想看看女子到底是什么人,可那女子一直站在那里背对着他,看着大门上的牌匾不动。

等了半天不见女子回头,他正准备摸到旁边,从侧面看一看。

就在这时,宅院黑漆漆的大门突然从里边传来了响动声,有人要开门出来了。

听到响动,女子突然就像受惊的小兔一样,身子往后缩了一下,还转过了脸。

这时候,杨恺睁大了眼睛,心里叫了一声:“是她?!”

原来,月光下,杨恺看到一张白净俏丽的鹅蛋脸,那脸他在克虎寨的时候见过。

是到克虎寨做客的彩凤寨大当家孙小娥!

孙小娥来这里干什么?难道是下山做生意?

可是怎么只有她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同伙同行?

还有,她为什么躲在这里偷看?

这时候,大院的门支扭一下从里边慢慢打开,从院子里走出来两个身影。

这两个身影看起来是一老一少,年轻的搀扶着一个年老的,年老的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棍,走路颤颤巍巍的,一看就是风烛残年,身体抱恙。

当这两个身影走出来之后,杨恺注意到,孙小娥的身子颤抖了一下,接着就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似乎在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哭出来一样。

杨恺心里越发的奇怪了,直觉告诉他,孙小娥和这一家人的关系一定不简单,而她来这里也肯定不是为了打家劫舍。

月光下,杨恺慢慢看清两个人的模样,那个老年人看穿着像是宅院的主人,已经有六十多岁了,须发皆白,一脸的病容。

而那个年轻人像是个下人,一边搀扶着老人,一边说:“老爷,夜深了,外边凉,你还是别出来了,万一受了凉你又咳嗽个不停。”

老人则是摇摇晃晃的坚持往外走着,一边走一边说:“唉,也不知道小娥什么时候能回来,三柱,你真的把信捎到山上了吗?”

那个叫三柱的青年回答:“老爷,我那天去的时候,大小姐刚好不在寨子里,说是打鬼子去了,不过我告诉了她的姐妹,告诉她夫人病重,要大小姐一定要想办法回来看看。”

老人叹了口气:“唉,也不知道她娘还能不能再看到小娥一眼。”

说着,站在门外的空地上左右看了看。

杨恺注意到,孙小娥用手使劲捂着自己的嘴,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他明白了,老人嘴里说的小娥,应该就是孙小娥。

而这里,应该就是孙小娥的家。

这让他心里有点奇怪,要知道,这个年代上山当土匪的,不是吃不下饭的穷人,就是犯了大事无路可走的,可这个孙小娥花容月貌的一个大小姐,怎么就能撇下年迈的父母和这么好的家庭,上山做了土匪呢?

还有,孙小娥既然知道老娘病重,又是到了家门口,为什么不进去看望呢?

第68章 丈母娘看新女婿就见孙老爷站在院门外张望了半天,最终没有看到孙小娥的身影,只能失望的叹了一口气,让三柱搀扶着又回去了。

随着大门吱扭一声重新关住,就见孙小娥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抱着大树低声抽泣起来。

杨恺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走了过去,在她背后轻声说了一句:“既然到了家门口,为什么不进去看看老人家呢?”

孙小娥身子一震,倏地一下啊就转过身来:“谁?!”

转身的同时,已经从腰里拔出两把手枪,同时对准了杨恺。

杨恺站在那里没有动。

而孙小娥看清楚是杨恺之后,顿时一愣:“怎么是你?”

杨恺没有回答,而是又说了一句:“你明明很挂念他们,为什么不去探望他们呢?”

孙小娥眼圈一红,眼泪又止不住夺眶而出,她连忙擦了一把眼泪:“杨长官,你不知道,村子里有鬼子的奸细,我要是回去的话,就会中他们的埋伏的。”

杨恺明白了,但他还是说道:“既然回来了,还是进去看一看的好,我陪你一起进去,你看一眼就早点走,消息应该不会那么快泄露。再说了,就算有鬼子,我帮你抵挡。”

孙小娥一愣,脸边却悄然的泛出一丝红晕,一闪即逝,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点了点头:“行,杨长官,我听你的。”

两个人走到大门口,孙小娥抬手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里边传出三柱的声音:“这么晚了,谁啊?”

孙小娥低声说了一句:“三柱哥,是我。”

“大小姐?!”三柱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马上呼啦一下就把大门打开。

看到外边站着的真是孙小娥,三柱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大小姐你可算回来了,老爷,老爷刚才还在惦记你呢。太太睡觉都在念着你的名字,医生……”

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孙小娥的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顿时吃惊的看着杨恺:“你,你是什么人?”

杨恺没有说话,孙小娥连忙说:“他是和我一起来的,三柱哥,快进去吧。”

“对,快进来,别让人看见了。”三柱回过神来,连忙把孙小娥拉了进来,杨恺也跟着进来,背后三柱朝外左右张望了一下,赶紧把门闩插上了。

两个人走进院子,院子很大,一圈都是房子。孙小娥径直朝着堂屋走去,还没等她走到堂屋门口,就听见里边传出孙老爷颤颤巍巍的声音:“三柱,是谁啊?”

三柱还没回答,孙小娥就掀开帘子走了进去:“爹,娘,是我,不孝的女儿回来看你们了。”

说着,就直接跪在了孙老爷的面前,磕了一个头。

孙老爷孙嘉恒愣住了,他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花了,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这才确信此刻跪在自己面前的,正是自己日思夜想,几年都没有回家门的独生女儿孙小娥。

“小娥,你可算回来了!想死你爹了!”孙嘉恒顿时老泪纵横,拉起孙小娥,父女两个抱在一起一起失声痛哭。

“爹,我娘呢。”孙小娥问。

“对,快去看看你娘,你娘想你想的眼睛都快要哭瞎了。”孙嘉恒这才想起老婆子还没看到女儿呢:“快,你娘在里屋呢。”

孙小娥掀开帘子进去,叫了一声:“娘!”里边就又是一阵相拥哭泣的声音。

一旁的孙嘉恒又是激动又是紧张:“小娥,小心点,你娘身子骨弱,别动她。”

孙小娥这才注意到,老娘身子骨异常的瘦弱,眼窝深陷,身子更是只能坐在炕上抱着自己。

“娘,你怎么成这样子了?”孙小娥哭着说。

孙嘉恒说:“你娘自从你走了以后就天天念着你,不知道你一个姑娘家在外边怎么过活,会不会让人欺负了。后来又听说你上山当了土匪,更是急得火气上来。再加上邱家那个混蛋天天上门来要人,你娘一急之下就成现在这样子了。”

孙老太用手摸着女儿的脸说:“丫头,这回还走不?”

孙小娥还没说话,孙嘉恒就说:“当然得走了,你老糊涂了,闺女要是留在家里,鬼子和邱家的人能放过她?”

一句话提醒了孙老太,她顿时一个激灵,连忙就把女儿往外推:“丫头,你爹说的对,你不能在家,得赶紧走,要不邱家的人来了就完了。”

孙小娥红着眼圈:“娘,你病重成这个样子,你让我怎么走?”

孙老太还是推着她:“没事,娘我死不了。再说,娘今天已经见了你了,就是死了也能闭眼了。”

“娘……”孙小娥眼泪泉涌:“要不你和我爹还是跟我一起上山吧!”

“傻孩子,我这身体那还能上得了山啊。”

一家人正在这里相拥为难的时候,杨恺突然在外边说了句:“小娥,我懂一些医术,不如让我看看伯母的病,或许有些用。”

孙嘉恒和孙老太都是一愣,他们都没想到还有别的外人在。

孙嘉恒吃惊的看着孙小娥:“丫头,外边是谁说话?”

孙小娥说了句:“爹,娘,忘了和你们说了,外边是我的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回来的。”

说着连忙起身,掀开帘子:“杨……杨恺,你真的会医术?”

杨恺笑笑:“会一些,可以试试看。”

“那你快进来。”孙小娥赶紧把杨恺让了进来。

虽然没有抱什么希望,但试试终归没有什么大错,万一有惊喜呢?

杨恺这一进来,孙嘉恒老两口都是眼睛一亮。

好帅气的一个青年人,身材高挑,又是精神帅气,和自己女儿站在一起还真是郎才女貌。

孙老太不由得就笑开了花:“这是谁家的小伙子长得这么排场,一看就是有出息的人,来,快坐下,小娥,去给客人倒水啊!”

说着就伸着手,拉着杨恺坐在了自己的炕沿上。

还目不转睛的盯着杨恺的脸看,一边看还一边不住的朝着孙嘉恒点着头。

首节 上一节 44/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下一篇:三国:躺平之前,拖着赵云投奔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