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第161节

现在曹操治下五百多万人口,倒有接近四百万是在兖州和豫州,南阳有数十万,然后整个广阔的汉中,就算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也不过十余万人罢了。

之前的董卓之乱和诸侯伐董,对关中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什么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可不是什么文学艺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啊。

这五百多万人,还是曹操安心发展了这两年的结果。

可是曹操也清楚地知道,不管是刘备还是袁绍,他们地盘上人口基数,都比自己要大,所以战争潜力,也都比自己要强。

除非他们先打起来,不然自己没机会。

可是如果自己不推动一下的话,也许刘备和袁绍就是先打自己,把自己地盘

分了,再来决战。

所以曹操之前就先动手了,现在只是看那根daohuosuo,会不会烧起来。

------------

第181章等着那一天

吕布最近心情很好。

下定决心和刘备联姻,然后投入刘备麾下之后,吕布反而放松了。

之前连续作战,要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当一个君主,已经让吕布觉得有些累了。

其实吕布也算是文武全才的一个人,不是像游戏中显示的那样智力只有十几--他在并州出名之后,在丁原的麾下,他当的可是主薄,就类似于大会计,整个并州的钱粮都要由他来分派出去,文化少点都做不了这事儿。

只不过他出身边境,确实为人也粗鄙了一些,加上政治方面近乎弱智,又见小利而忘大义,还有个喜欢睡下属老婆的坏毛病,也难怪历史上众叛亲离。

而现在,年纪有些大了之后,他的雄心已经消磨了不少,转战天下四处碰壁的现实也让他知道了,自己想要当一个君临天下的君主,那基本上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反而是如果好好的当一名武将,倒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会接纳他的,大概也只有刘备了,而刘备一直以来对他确实也挺好的,加上又成了亲家,吕布也算是准备一心一意的帮刘备打算了。

这段时间他也没干别的,就是不断的联系马贩子,从北地贩马过来,这半年来陆陆续续运了差不多近万匹马,那都是出色的可以上战场的战马,除了一小部分用来补充自己骑兵战马的损失之外,其他的尽数都送去了徐州,让王易去组建骑兵队伍。

对于吕布这样的好意,王易也是哭笑不得,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大规模地组建骑兵,因为在不打算制造双边马镜和马蹄铁的情况下,就算组建数万人的骑兵,和河北那些动不动以十万计算的骑兵比起来,依旧处于巨大的劣势,这样的损耗,是王易不能承受的。

对付骑兵的方式,固然最好的还是骑兵,可是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去看的话,王易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特殊的方法,一点点地将对方的优势给消耗掉。

更何况对于王易来说,他不是弄不到马--有海船的情况下,王易完全可以直接和辽东在海上联系,那边可有的是马,哪怕公孙康已经表明上臣服袁绍了,然而袁绍想要将自己的统治延伸到辽东一带,那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完成的。

不过既然吕布有这个心思,王易也就任他去了,反正军中多了这些马匹,也可以让士兵们平时多训练一下骑术,这总归是不错的--实际上王易的正规军中,就有一项平时的训练是训练骑马,只不过都是用矮小的蒙古马在训练罢了,王易对士兵的要求就是,虽然他们是步兵,可是给他们一匹马,他们马上就能够变成骑兵。

当然这种要求在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双边马镜和马蹄铁的情况下,如果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在马上坐稳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就别说是骑马打仗了。

可是王易却依旧要求正规军们这样做,现在王易手里蒙古马可不缺,给每个士兵配一匹都算得上是绰绰有余,这种马的培育也简单,在徐州,现在家家户户都开始养马了,毕竟不管是耕作还是出行,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也要吃一部分细料,可是现在徐州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喂猪都可以,就别说喂马了。

这些良马的到来,王易当然也不会浪费了,扩建骑兵是肯定的,不过也没有扩展得太多,比以前扩了一倍而已,剩下的马都作为教练马分发了下去,让士兵们除了骑矮小的蒙古马之外,也都骑大马,适应一下。

太史慈对这种要求就有些不太理解,因为他知道王易的骑术好,也知道王易应该清楚,这么做是没什么意义的,这样的士兵就算骑上蒙古马,就算他们再精锐再厉害,面对对方高头大马的骑兵的冲刺,照样不是对手。

“学学也没坏处嘛。而且每个步兵都配马的话,我们在行动的时候就快了很多,到地方下马作战就是了。”王易是这么回答的。

“可是这样对后勤压力很大啊。”太史慈道。

“后勤问题我们不用考虑,我不会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地方开辟战场。”王易自信地说。

对此太史慈还是很认同的,刘备治下现在的道路可谓是修得四通八达,加上民间有着大量的骡马,可谓是让刘备治下的交通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各地的武装工作队虽然人数不算多,整个徐州地界加起来,也不过上万人,然而他们能够动员的力量,几乎是徐州当地所有的青壮!

以这样的修筑道路的能力,不管是防守还是进攻,完全都可以一边修路,一边前进,部队向前移动到什么地方,身后的道路就可以修到什么地方,太史慈可是看过徐州那些修路队伍的水准的--他们几乎是完全脱产去干这个的,王易给的工钱很丰厚,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干这个。

“我们的橡胶产量还有些不够,等到我们的所有马车轮子都能够装上橡胶外壳的话,那么我们在运输方面,就可以一点都不担心了,不管去什么地方,哪怕是崇山峻岭里,我们的辎重兵,也可以用手推车的方式,将粮食运送得更快,损耗更少。”王易对太史慈道。

太史慈点点头,这几年他其实也有点憋坏了,然而只有他这样的高级将领,才知道徐州和扬州的实力,是以一种多么恐怖的速度在增长着。

天下那些”有识之士”们都觉得,刘备集团这几年的沉默和积蓄实力,其实是一种倒退,因为也许他们在积蓄实力上,能够胜得过曹操,却绝对胜不过袁绍。

然而太史慈这种内部高级将领才清楚,时间越过得长,刘备麾下的优势,才会越来越大!

所以就算是高傲的关羽,火爆的张飞,都没有因为这两年的沉默而发过牢骚。

他们只是想着,在那一天到来之后,酣畅淋漓的就去拿下整个天下!

------------

第182章等着那一天1

到了那个时候,有什么能够阻挡徐州的钢铁洪流?

没有!

在王易的计算中,再过两年,徐州积蓄下来的力量,只怕就是整个天下都没法抵挡的了。

所以这两年里,就算发生什么冲突,也不会朝着扩大的方向去,这一点,是驻守边境的大将们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所以就算是在豫章,面对总是过来挑衅的长沙刘磐部,不管是鲁肃还是周瑜,都只是防守罢了,最多也就是击退对方,而不会攻过去。

江夏的黄祖部也经常过来骚扰,同样也只是被鲁肃周瑜打回去,这样的对抗在他们看来,也算是一种锻炼,毕竟水军也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够练出来的,有对手,才能够很好的提升。

徐州方面面临的挑衅倒是很少,虽然曹操麾下对刘备势力更加的敌视一些,然而曹操却清楚,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袁绍,不是刘备,所以也是尽量约束了部下别和刘备军产生摩擦,他还想着袁绍和刘备先干起来呢。

之前的布局,曹操已经都布下去了,现在就是隔岸观火的时候。

建安六年九月。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吕布的心情却好不起来。

现在他的是在北海的平寿待着,这里算是他治下的青州前线,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接收马匹的原因,所以他的待在北海,他麾下的大将陈宫张辽高顺郝萌成廉等人都在这里,小沛则是让魏续侯成宋宪这些人守护,同时也默认了让刘备军的力量进入小沛,协助防御,反正马上就是一家人了,东海的那五个县也都基本上是交了回去。

首节 上一节 161/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玩命辅佐祖龙,终于取到老婆

下一篇: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