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第34节

这两本书,重要性不在纪效新书和那三本农业大全之下,那次获得的,是练兵囤粮之法,这次获得的,则是实实在在对战争有巨大帮助的方法。

“所以师父,我希望你能带一彪人马,越过豫州,避开大路,只走小路,回到下邳,将这些东西交给我父。这个重任,只有你能够担起了!”王易对太史慈道。

太史慈是最好的对象,也是王易唯一能够选择的对象。

徐盛毕竟还不够出色,关羽又要留下来协助练兵。

徐晃是个好对象,可是他刚刚投诚,这种关系到整个刘备集团前途的事情交给他,反而是给他额外的压力。

只有太史慈,与王易有师徒之谊,是绝对可以相信的人,同时武艺高强,骑术精湛,胆大心细,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所不辞。”太史慈霍然站起,慨然道:“但教太史慈有一口气在,都必定将朝廷的任命与这两本奇书,送到左将军的手里!”

“这次前去,因为要绕过乡镇,人数不能太多。所以师父,我打算给你一百精骑,一人配双马,轮番前进,带上足够的补给,尽量不要惊动沿途的任何人。不要过渡口,选水浅的地方过河,越过汝南与谯郡,才能回到下邳。如果迷失方向,就朝着早上日出的方向前进,因为徐州就在东面。”王易沉声道。

“放心,这些距离,其实不算很远,一人三马的话,我们两天就可出汝南,然后三天就能通过谯郡!就算惊动了驻军,我们只要往无人的地方跑,就能够躲开。我们一人双马,跑起来快得很。”太史慈点头道,这次带出来的刘备军原本五百精骑,都是太史慈之前用心调教过的,他骑术堪称精绝,教出来的精骑,水准不在吕布麾下的并州铁骑之下,只不过经验上还差一些而已,然而只是躲闪,不交战的话,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也是太史慈是最适合的选项的一个关键。

“那请师父去挑选人选马匹,要最精锐的骑兵和最好的马匹。告诉那些马匹被挑选走变成步兵的那些家伙不要灰心,让他们到我身边来,我身边加个一百亲兵的名额,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王易道。

“当然没问题,贤侄你现在已经有爵位了。再说这次回去之后,大哥的官职安排,也要下来了。”关羽抚须笑道。

王易也是哈哈一笑。

确实,这次任命一到徐州,那刘备可就不一样了。

以前他挂个镇东将军的虚衔,连领徐州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只是靠着糜竺陈登等人的支持而已。以至于完全没办法给下属封官,这也是难以招揽到人才的

原因。

毕竟人家人才凭什么跟着你,跟着你有前途吗?

接下来可就不一样了,左将军虽然也只是虚衔,然而和镇东将军比起来高了不知道多少,大将军车骑将军骡骑将军卫将军之下,就是前后左右四将军,再往下才是四征四镇四平,虽然都是超品,位比三公,可是相互之间,还是有个高低贵贱之分的。

更何况接下来刘备还有假借开府之权,还被朝廷任命了可以节制徐荆扬三州,那刘备要做点什么,就容易了。要知道以前,别说徐州这些郡的郡守,就连徐州当地的一个县令,刘备也是没有权力去任命或者是免职的--他可以这么做,但是这样做了,其实是不合法的,朝廷如果想找他的辙,随时就能以这个理由来训斥他。

而现在,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徐荆扬三州的任何一个职位进行调换了,刘备要是高兴了,可以马上封关羽为荆州牧,封张飞为扬州牧,然后自领徐州牧都可以,虽然荆州和扬州不会听他的话。

有了开府之权之后,刘备手下这些忠心耿耿的将领,就能够得到足够匹配他们功劳的地位了,起码不会再让关羽张飞太史慈以军司马的身份统领整个徐州的全部官方军队。

所以到时候,在场的这几位,肯定是有正儿八经的官职的,王易也少不了,不过他身份特殊,估计要先举孝廉,然后再封个比较特殊的官职,比如曹丕当过的五官中郎将之类的。

------------

第35章消息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出发!我们其他人,就在这里,等着师父带回来的好消息了!”王易笑道。

“我会尽早赶回来的。”太史慈重重点头。

对于他这种信守承诺的汉子来说,答应了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刘备最近有点焦急。

理论上他是不应该焦急的,毕竟现在徐州的情况,也算是蒸蒸日上。

东海屯田的地方已经都准备好了,在糜家兄弟的大力协助之下,冬小麦已经播种下去了,可以预见的是,明年夏天,就将会有一笔好的收成。

这次在东海的种植,全面应用了那三本农业书上的制造方法,以及打造了各种各样农具,有一些是古书上有记载的,有一些则是前所未有的,不过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一-那都是现在的铁匠能够很轻易打造出来的。

农田水利所用的一些器具,同样也是现在的工匠能够打造出来的。

这就很棒。

本来徐州就是产粮大州,现在东海如果也能够开发出来的话,徐州可以常年保持有三年之粮的积蓄,那么接下来不管是用兵还是继续扩展人口,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之前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广陵陈登,在这段时间里,也是频频的与下邳互动,除了邀请刘备去广陵视察,询问广陵的几个空缺应该怎么弥补之外,他老爹陈珪还来信询问刘备,说自己年纪大了,想到下邳来安享晚年,毕竟广陵那边靠海,海风大,他老人家的身子骨支持不住。

这明显就是陈家发出的一个信号,要更积极地向刘备政权靠拢了。

刘备当然是很会做人的,先是告诉陈登,广陵的人事变动,他们自己看着办就行,同时也盛情邀请陈珪来下邳定居,并为陈珪请了两千石的俸禄--这是东汉非三公的官员,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很明显的是,陈登以他卓越的战略眼光,看出了这次奉迎天子之后,刘备就不会再是那个虚有其名的镇东将军,而将会名正言顺地拥有徐州的一切。

在这样一个即将变得强有力的君主身边,与其还要固执地保持广陵的独立性,还不如主动融入,给陈家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次刘备举荐了六个孝廉,其中三个名额给了陈家子弟,三个名额给了糜家子弟,糜家显然比陈家要和刘备更亲密,之前支援刘备,主动让自己的势力范围

东海被刘备直辖,让自己的家仆什么的都加入屯田大军,同时还贡献出自己的家产充做军用,甚至还将自己年方十六岁的妹妹糜氏嫁给刘备--甚至都不是正妻,而是和刚刚从侍妾提升为夫人的甘氏并列,人称糜夫人、甘夫人!

所以尽管现在看起来,刘备还是一碗水端平的,可是接下来,等刘备的势力扩展之后,他是更信任更恭谨听话的糜家,还是信任力图保持独立的陈家呢?

陈登不想赌人性。

而且要知道刘备的势力扩展的话,迟早会有其他的家族加入的,早期加入的家族,不更紧密的贴近刘备,就会被后来者排挤出去。

所以陈登这样的智者,当然知道怎么做是最有利的。

历史上曹操占据了徐州之后,陈登依旧保持了广陵的独立性,那是因为曹操在徐州,实在是不得人心,如果他真的将徐州纳入自己的体系的话,那必定是不断有人造反,严重的拖垮他的精力,所以在历史上,消灭吕布,赶走刘备之后,曹操并没有真正地在徐州建立统治,徐州进入了北是臧霸,南是陈登的时代,他们只要每年交点钱粮,孙权出兵攻打徐州的时候,他们出兵抵抗就行了。

所以那阵子,不管是臧霸为首的泰山贼,还是陈家为首的广陵势力(陈登早死),日子都过得比较滋润,反正孙权每次打出来的时候,都很弱,不然怎么有个绰号叫孙十万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曹操不得徐州民心,刘备就正好相反,他在徐州的民心,甚至已经超过了之前的老使君陶谦,得到了徐州上下的衷心拥戴。

这样的拥戴,是王易不断施恩带来的,更是那一场辉煌的胜利带来的。

首节 上一节 34/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玩命辅佐祖龙,终于取到老婆

下一篇: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

推荐阅读